「社會關懷」是基督宗教的重要教義,形成教會與社會密切的互動關係。自基督宗教入華以來,「社會關懷」引起極大的反響,一方面是有著各種慈善、愛心的活動,進而延伸到促進社會與政治的改革;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教會的介入許多事物,衝擊到社會的許多層面,在地方或國家引起不同的感受。這個有趣又複雜的現象,是一個非常值得重視與探討的課題,惟過去研究基督教史的著作,極少以「社會關懷」作為探討的主題,造成各界對於基督宗教「社會關懷」瞭解的侷限。
本書十六篇論文,分為「解經與應用」、「關懷機構」、「醫療事工」、「特殊事工」、「時代考驗」五部分,建構出基督宗教「社會關懷」的多元面向。研究內容從理論到實務、從機構到個人,而研究的案例則從正面肯定到負面批評都有。作者們來自歷史學、文學、政治學、社會學、宗教學、神學等不同領域,在觀點與視野的面向上相當廣闊,相信對於學術界會有很好的貢獻。
作者簡介:
王成勉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東方研究(Orient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Arizona)博士,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特聘教授。曾任:歷史研究所所長、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明清研究中心主任。創立「台灣基督教史學會」,並擔任第一、二屆理事長。
曾擔任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歐洲漢學講座教授」(European Chair of China Studies),先後在Yale, Michigan, UC-Berkeley, Toronto, Stanford 等校擔任客座研究員。
主要研究領域為:基督教在華史、十七世紀明清鼎革之研究、中美外交史。教會歷史方面的出版之主要書籍有:《文社的盛衰――二○年代基督教本色化之個案研究》(1993);《所傳為何?基督教在華宣教的檢討》(2000);《將根紮好——基督宗教在華教育的檢討》(2006);《教會、文化與國家》(2006);《十字架前的思索——文本解讀與經典詮釋》(2010);《補上一頁欠缺的歷史:蔣中正夫婦的基督教信仰》(2013);《傳教士筆下的大陸與臺灣》(2014);Contextualization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An Evaluation in Modern Perspective (2007)。
作者序
編者序:
基督宗教一方面是要信徒仰望神,追求天國,另一方面則是具有積極入世的精神,除要信徒潔身自愛外,還要關懷弱勢,依公義而行。如舊約有:「你們要洗濯、自潔,從我眼前除掉你們的惡行,要止住作惡,學習行善,尋求公平,解救受欺壓的;給孤兒伸冤,為寡婦辨屈。」(《以賽亞書》1: 16-17)在《彌迦書》則更清楚的講到上帝對信徒的要求為「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6: 8)在新約中要求基督徒「行善」,更是一個經常出現的命令,如「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上帝所預備叫我們行的。」(《以弗所書》2: 10)「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5: 16)
是以「社會關懷」是基督宗教的重要教義,亦為所有信徒奉為圭臬。舉凡基督宗教所到之地,無不顯示教會(包括傳教士、信徒與教會機構)對於當地社會之關懷,形成教會與社會密切的互動關係。而自基督宗教入華以來,「社會關懷」更是引起極大的反響,一方面是有著各種慈善、愛心的活動,進而延伸到促進社會與政治的改革;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教會介入許多事物,衝擊到社會的許多層面,在地方或國家引起不同的感受,甚至是排斥。這個有趣又複雜的現象,是一個非常值得重視與探討的課題。
雖然基督徒都同意「社會關懷」的基本意義,但是應用到社會時,卻會因宗派、領袖、過去經歷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見解與做法。是以「社會關懷」的光譜極大,從醫療、教育、救災、孤兒院等慈善活動,以迄戒毒、反纏足、提升婦女地位、改善工人農民生活等社會改革都有。顯示出「社會關懷」工作上有極大的差異性與多元性。到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現代派」神學思想的興起與「社會福音」的流行,也讓「社會關懷」的思想被廣泛的應用在許多教會的活動上。
過去極少以「社會關懷」作為探討主題的著作,同時坊間往往以慈善的角度來看待基督宗教的「社會關懷」,造成各界對於基督宗教「社會關懷」的了解有所侷限,而教會界也未有共識。然而,如果未能知悉基督宗教「社會關懷」的意涵,不惟不夠了解教會與社區互動的情形,更無法正確解讀教會發展、教會立場,以及教會的歷史。是以本書邀集對於基督宗教「社會關懷」卓有研究的中外學者,針對理論與案例撰文,而後經過審核,選編論文成為專輯,藉以呈現基督宗教在華發展的豐富面向,盼能提升認識,嘉惠學界。
此書共分為五部分來開展,每一部分的文章都是依據探討主題時間的先後來排列。第一部分是「解經與應用」,包括三篇文章。首先是Edmund Ryden(雷敦龢)教授的 “Modalities and Changes in Christian Social Concern”。此文係以天主教的歷史脈絡來分析其中所演化的五種社會關懷模式,以大歷史的角度,提供讀者一個思考與比較的架構。接著是郭承天教授的論文 “In the Beginning, There Were Hermeneutical Mistakes of Church-State Relations in Modern China” 則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論文。他認為由於在中文《聖經》翻譯上的誤差,導致華人長期以來把「政教分立」當作「政教分離」,影響教會的社會參與,更影響到政權對待教會的立場與態度。相信這個背景,也一定影響到基督宗教「社會關懷」的層面。此部分最後一篇文章,則是李向平教授的〈私人信仰方式與基督教的社會關懷:以改革開放後的江浙城市為例〉。這篇文章基於在江浙一帶的田野調查,指出中國當代基督教的基本信仰方式已經呈現了一種私人化的信仰方式,產生對內優先、肢體互助的特性,也影響到社會關懷的態度與做法,但這情況是否能存續與繼續發展,則有待觀察主客觀的環境與互動。
第二部分為「關懷機構」之研究,主要在介紹「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基督教靈實協會」與「愛德基金會」三個單位。第一篇是李宜涯教授的〈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的「全人關懷」:以《青年進步》(1917-1920)為中心的探討〉。基督教青年會是常被注意到的教會團體,但是過去的研究卻沒有將其放在「全人關懷」的角度來檢視。根據作者對於該會機關報《青年進步》的研究,青年會所提出「德智體群」之論說與活動,相當符合今日「全人教育」的理念,也就是在塑造出一個有人格、有學識、健全體魄又具有公民意識的現代青年。第二篇文章是劉義章教授的〈「尊重生命.改變生命」:基督教靈實協會的服侍理念及其實踐(1953-2013)〉。「基督教靈實協會」誕生於香港1950年代初期的調景嶺難民營,自始就是懷著福音與救濟的目的來服務流離失所者。而後隨著時間的發展,該協會產生很有意義的演化,從醫藥宣教士到本土醫護人員接棒,從個人救濟到社區健康,建立起「尊重生命.改變生命」的核心價值與優良傳統。第三篇的作者是Philip L. Wickeri(魏克利)教授,他是撰寫「愛德基金會」最理想的人選,不但曾經是該基金會在香港最早的代表,並且是實際推動工作的人士,與當時中國教會領袖交往甚深。而他這篇 “The Amity Found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Chinese Context”,就是在探討「愛德基金會」成立的經過,其與中國教會領袖的互動,以及如何度過這段磨合期。
第三部分的主題為「醫療事工」。這是社會上廣為人知、最受大眾稱道的教會關懷行動。第一篇是R. G. Tiedemann(狄德滿)教授的文章 “Catholic Missions & the Ministry of Healing in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Health Care in Shandong”,主要在探討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天主教在山東的醫療事工。他檢視在現代專業醫療制度以前,天主教修女在地方上所經營醫院和診所的特色與問題。第二篇文章〈二十世紀前期《使信月刊》中的臺灣:以英國長老教會傳教士的事工為中心〉,作者是張勤瑩博士,是藉傳教士辦的《使信月刊》來呈現英國長老教會傳教士的醫療關懷與福音事工。《使信月刊》是英國長老教會的機關報,自十九至二十世紀中葉報導不少有關臺灣的報導,不但向英國基督徒讀者介紹臺灣社會的生活與福音事工,亦圖激起基督徒讀者支持海外的宣教事業。第三篇是皮國立教授的文章〈民國時期農村的醫療與衛生:以基督教人士之相關言論為主的分析〉。此文先論述1920年代末起基督教對中國農村社會的觀察,特別著眼於環境衛生與醫療方面的論述和作為。文章中很微妙的展現基督宗教的鄉村衛生論述與工作,及其在民國史上的特色與地位。
第四部分的主題為「特殊事工」,即是著眼於一些有別以往的新型社會關懷。第一篇文章是李宜涯、王成勉兩位教授所著的〈一戰時期「華工基督教青年會」的再評估〉。鑒於一些學界人士貶抑或忽視該青年會的成就與宗教性,兩位作者對一戰的「華工基督教青年會」進行辯證。他們檢視美國基督教青年會檔案館的史料與《華工週報》,探討「華工青年會」推展「德育」(spiritual education)的構想與作為,並呈現「華工基督教青年會」在基督教社會關懷上的意義。第二篇論文〈一種歌唱的關懷:以《民眾聖歌集》(1931)為例〉,則是注意到聖樂方面的社會關懷。中文的聖樂是研究過去教會史上較缺乏的地方,主要是需要在聖樂上專門的素養。作者陳睿文教授本身就有多年的音樂造詣,此處她分析趙紫宸與范天祥(Bliss Wiant)合作編撰《民眾聖歌集》中處境化及關懷民眾的特色,以及其中上帝與救贖的觀念,顯示這本讚美詩與基督教社會關懷之關聯。第三篇論文是吳蕙芳教授的〈天主教聖言會的社會服務事業:以新店大坪林德華女子公寓為例(1968-1988)〉。這項特殊的關懷起自聖言會的萬德華(Edward J. Wojniak)神父對於社會的回應。他在1960年代觀察到新店地區工廠林立,有大量受雇女工沒有適當的安頓之處,遂多方籌資,建成「德華女子公寓」。這公寓不只是提供住宿之用,更顧及到住宿女子的休閒活動與才藝學習,成為一項極具特色與時代意義的社會關懷。第四篇文章是蘇友瑞、潘秋郎兩位教授的論文〈深度休閒的實踐:真善美全人關懷協會的「為成人說故事」系列〉,主題是在論述一群基督徒在現代社會的一種新型的關懷方式。他們設計「為成人說故事」的社區事工,藉由社區讀書會及帶領人培訓為核心方向,並輔以網站企劃及有聲書的發行,使得參與讀書會的成員獲得支持團體的協助與聆聽,達到社會正向支持的力量與轉化,並讓參與者從故事中重新找回人的意義。
第五部分為「時代考驗」,即是在討論在某一重大變動的時代,教會或基督徒如何去應付時代的考驗。基督徒並非必然是聖賢,他們都有人性,遇到試探、誘惑、動盪時代的考驗時,有些人會軟弱,扭曲了本應關懷社會的使命。此部分的第一篇文章是陳能治教授所撰的〈歐柏林學院與從政前的孔祥熙〉。孔祥熙是民國時期在金融與政治上的聞人。但是陳能治教授藉由歐柏林學院檔案館的史料,指出孔祥熙早年有很深的基督教淵源與信仰。其留學歐柏林學院返國後,投身山西銘賢中學的工作,並肩負許多教會界的工作,此皆顯示受到歐柏林精神之影響。第二篇文章〈從協進會幹事到國府專員:張福良與鄉村建設(1927-1939)〉,是劉家峰教授對於張福良身分轉化的探討。張福良在美國受過林業、園藝和鄉村教育的訓練,回國後有心就鄉村建設來振興國家。然而他本為協進會的農村幹事,卻在抗戰時期應聘擔任國民政府專員,在江西創辦農村服務區。這篇文章指出,張福良對於鄉村的關懷與建設是一致的,但是手段卻從「基督化鄉村社會」轉為「運用政治」來推動鄉村建設。然而社會關懷是否是使人皈依基督教的目的和手段,可能是更大一個問題,有待更多學者的研究與討論。最後一篇文章是胡衛清教授的〈大米與信仰:戰後中華基督教會汕頭區會的重建及困境(1945-1949)〉,主要在探討教會在抗戰勝利後的現實面。中華基督教會嶺東大會汕頭區會在二戰結束後過於依賴海外的救濟,不但失去自立的精神,更出現為爭利而勾心鬥角,不擇手段的情況。許多會堂濫用國外教會關懷之心,在利字之前失足,失去基督徒的見證,顯現人性的軟弱。
這五部分的十六篇論文,建構出基督宗教「社會關懷」的多元面向,研究內容從理論到實務、從機構到個人,而研究的案例則從正面肯定到負面批評都有包括。作者們包括歷史學、文學、政治學、社會學、宗教學、神學等不同領域,在觀點與視野的面相上相當廣闊。而提供論文的學者,有好幾位是此領域的資深學者,也有少數是甫獲博士學位的新秀,觀點與論述上可以說是互相輝映。少數幾篇論文的作者因有需在學報發表之考量,曾先行發表於學報。現均取得各學報之授權收於本書。同時此論文集所收文章皆通過嚴格的外審,有些文稿甚至是經過兩次審核,使這本論文集達到學術的高水準,相信對於學術界會有很好的貢獻,這也是所有作者共同的心願。
王成勉 謹識於中大歷史所
2016.9.16
編者序:
基督宗教一方面是要信徒仰望神,追求天國,另一方面則是具有積極入世的精神,除要信徒潔身自愛外,還要關懷弱勢,依公義而行。如舊約有:「你們要洗濯、自潔,從我眼前除掉你們的惡行,要止住作惡,學習行善,尋求公平,解救受欺壓的;給孤兒伸冤,為寡婦辨屈。」(《以賽亞書》1: 16-17)在《彌迦書》則更清楚的講到上帝對信徒的要求為「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6: 8)在新約中要求基督徒「行善」,更是一個經常出現的命令,如「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上...
目錄
序/王成勉
解經與應用
Edmund Ryden Modalities and Changes in Christian Social Concern
Cheng-tian Kuo In the Beginning, There Were Hermeneutical Mistakes of Church-State Relations in Modern China
李向平 私人信仰方式與基督教的社會關懷:以改革開放後的江浙城市為例
關懷機構
李宜涯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的「全人關懷」:以《青年進步》(1917-1920)為中心的探討
劉義章 「尊重生命.改變生命」:基督教靈實協會的服侍理念及其實踐(1953-2013)
Philip L. Wickeri The Amity Foundation: Christia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Chinese Context
醫療事工
R. G. Tiedemann Catholic Missions & the Ministry of Healing in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Health Care in Shandong
張勤瑩 二十世紀前期《使信月刊》中的臺灣:以英國長老教會傳教士的事工為中心
皮國立 民國時期農村的醫療與衛生:以基督教人士之相關言論為主的分析
特殊事工
李宜涯、王成勉 一戰時期「華工基督教青年會」的再評估
陳睿文 一種歌唱的關懷:以《民眾聖歌集》(1931)為例
吳蕙芳 天主教聖言會的社會服務事業:以新店大坪林德華女子公寓為例(1968-1988)
蘇友瑞、潘秋郎 深度休閒的實踐:真善美全人關懷協會的「為成人說故事」系列
時代考驗
陳能治 歐柏林與從政前的孔祥熙 355
劉家峰 從協進會幹事到國府專員:張福良與鄉村建設(1927-1939)
胡衛清 大米與信仰:戰後中華基督教會汕頭區會的重建及困境(1945-1949)
序/王成勉
解經與應用
Edmund Ryden Modalities and Changes in Christian Social Concern
Cheng-tian Kuo In the Beginning, There Were Hermeneutical Mistakes of Church-State Relations in Modern China
李向平 私人信仰方式與基督教的社會關懷:以改革開放後的江浙城市為例
關懷機構
李宜涯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的「全人關懷」:以《青年進步》(1917-1920)為中心的探討
劉義章 「尊重生命.改變生命」:基督教靈實協會的服侍理念及其實踐(1953-2013)
Philip L. Wickeri The Amity Foundation: Christian Social 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