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你說東,孩子說西時….
水火不容的親子關係
我們常常會聽到或是親身體驗過互動不良的親子關係。聽到父母訴苦,說孩子聽不進他們的話;或是聽到孩子抱怨,說父母根本不懂他們的想法。
追根究底,到底親子之間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上千個案例告訴我,溝通不良是最主要的原因,而親子彼此不同的人格類型,正是造成溝通不良的重大關鍵之一。
人格機制造就了每個人的價值觀、解讀訊息的標準、以及溝通方式。當親子屬於不同人格類型時,活潑的看不懂害羞的,內向的受不了外向的,雞同鴨講的場面就會經常上演。
就算親子屬於同一種人格類型,雖然彼此比較容易理解對方的想法,但是,在相同的人格盲點上,雙方的負面能量是加倍的。比方說,親子同屬於直爽火爆的第八型人格類型,關係好的時候,親子會如好朋友一般無所不談;一旦關係緊張,兩個燃燒的汽油桶放在一起會有什麼場面,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運用九型人格學來幫助親子間瞭解彼此的人格特質,比單憑著「我自己的孩子我還不瞭解嗎?」這樣的心態;或是「我熟讀了許多親子溝通書籍」這樣的大海撈針,九型人格學更能針對個體性、與不同人格類型相處的變化性,提供更有效率的親子溝通術。
讓我們來看一個例子吧!
莉君因為與母親的糾結而來報名上九型人格課程,她很想知道,為什麼她與母親就是合不來,一見面沒說到兩句話就口氣變差。
莉君是一位「第六型—矛盾型」,她的母親是「第七型—鬼才型」。光從字面上來看,就可以想見,莉君和母親之間存在著多麼大的差異性與可能的衝突!
第七型人具有主動、樂觀、活潑的性格,他們不喜歡花時間做太深入的思考,更討厭負面的感覺,他們寧願先做再說。第七型人是機會主義者,也是愛好物質的享樂主義者。
而第六型人恰恰相反。他們最愛反覆分析事情,尤其對潛在問題特別執著。遇到問題,總是先往最壞的情況去設想。第六型人認為,只要能處理最壞的情況,其他的小問題與小擔心就不是那麼可怕。
因此,在莉君母親的眼裡,莉君的反覆斟酌與把事情想得很糟,實在是一件愚蠢至極的行為。
母親總是急躁地催促莉君向前:『先去做了再說!』
但是,這對莉君造成十分大的壓力,並且把莉君性格中不好的一面:焦慮,完全引爆出來。
而母親的『想到馬上做』與『不設想太多』,在莉君看來,其實是極端的不負責任與短視。
自從接觸「九型人格學」後,莉君逐漸能夠瞭解母親的內心。第七型的母親在人格上最大的盲點是「貪心」。因此,母親總是擔心莉君沒有好好把握機會,失去應得的事物。所以,她才急切地催促莉君先做再說。只是莉君從小並不瞭解母親的想法,反而認為是母親太過膚淺與專橫,從來不尊重她的意願;內心對母親的埋怨日積月累,終至長大後的難以相處。
莉君說:
「九型人格學」讓我瞭解母親性格中「害怕不夠」的特質。因此,我開始學習去同理她的「不滿足感」,慢慢的,對她有了多一點的體諒。也因為這新生的體諒,讓我能夠更客觀的去看母親與我。
母親的急性子與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是第七型人的人格盲點之一。她只是習慣以「害怕不夠、所以要爭取更多」的觀點與方式,去面對她生命裡的人事物。
說穿了,母親和我,都身在人格牢籠裡。但是,我們之間的愛,不應該因此被限制,甚至被彼此誤解。"
別讓人格機制成為你和孩子之間的銅牆鐵壁
相信身為父母者,都會費盡心思去跟孩子「溝通」。只是,父母的人格特質會影響其溝通的方式,而這正是造成溝通有效或無效的一大關鍵。
可惜的是,許多父母並不自知,只是一廂情願地以「自己認為最好的方式」去跟孩子溝通。往往在無數次的踢到鐵板之後,選擇氣餒地消極管教(只要孩子不變壞或是功課中上,其他就無所位了);或是不願意改變溝通方式而讓親子關係更惡化(因為,改變溝通方式意味著要先改變某部分的自己,許多父母也沒想要藉此自我成長。)
讓我們以「九型人格學」的角度再來看一個例子。
假設,你的孩子最近經常放學晚歸,你打算要和他談一談這個行為可能導致的後果。
如果,你是第一型的父母,向來賞罰分明的你,可能會特別強調「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學生的本分應該如何如何……」。除了苦口婆心的訓斥外,甚至還會訂下嚴格的規矩來要求孩子去遵守。你認為孩子就應該要聽從父母的正確意見。
(─第二型的孩子很可能會認為你不通人情;第七型的孩子則會對你的規定陽奉陰違。)
如果,你是第二型父母,向來積極想打入孩子生活圈的你,可能會主觀地認定,孩子一定是在家裡得不到他想要的,才會有「不立刻回家」的行為發生。你會想知道孩子的需要,卻容易縱容了他應該要受到規範的行為。你認為你無所不在、無所不關心的愛能夠喚回孩子的心。
(─第三型的孩子很可能會認為你太鄉愿;第四型的孩子則會逃得更遠。)
如果,你是第三型父母,向來自認是優良爸媽的你,可能會立刻想與孩子討論出可行的計畫,希望親子同心、快速地幫助他改掉壞毛病。你認為要給孩子適當的目標、甚至壓力,才能幫助他們成長。(─第四型的孩子很可能會認為你在做給別人看;第六型的孩子則會把壓力反彈給你。)
如果,你是第四型父母,向來鼓勵孩子自在表現出自我的你,可能會想辦法去感受孩子所感受的一切。你認為你與孩子之間應該心有靈犀,你要幫助他們擁有屬於孩子應有的快樂。(─第五型的孩子很可能會認為你過於壓迫;第一型的孩子則會想擺脫被當成孩子的感覺。)
如果,你是第五型父母,向來凡事講道理的你,可能會以客觀的態度跟孩子好好談談「因果論」--他的行為可能引發的結果,短期與長期的結果。你認為你得幫助孩子看得夠遠、夠透徹。(─第六型的孩子很可能會認為你不瞭解他的真實情況;第八型的孩子會懶得理你。)
如果,你是第六型父母,向來是解決問題高手的你,可能會先在心裡反覆地思索、探究、甚至推演孩子發生錯誤行為的原因。你會一再確認孩子已了解問題的嚴重性,不然,你的焦慮與猜疑會與日俱增。(─第七型的孩子很可能會認為你太老派;第九型的孩子則會變得異常固執。)
如果,你是第七型父母,向來與孩子玩在一起的你,可能會採取一貫的輕鬆態度來面對孩子的問題,你不想強迫孩子要怎麼做,更不認為所有的問題只有一個解決方案。你認為孩子自然會根據自己的喜好或益處來做抉擇。(─第八型的孩子很可能會認為你沒有父母的威權感;第五型的孩子則會放棄與你溝通。)
如果,你是第八型父母,向來以保護者姿態出現的你,可能會不問三七二十一,先關起門把孩子狠狠地教訓一頓再說。不過,只要孩子在外面受到欺侮,你一定會加倍討回公道。(─第二型的孩子很可能會認為你太不講理;第九型的孩子則會對你委曲求全。)
如果,你是第九型父母,向來不會青筋暴跳地教訓孩子的你,可能會一直拖到最後才跟孩子「側面地」談論他的行為問題。因為,你不想直接面對孩子的反彈或是不高興情緒。你認為不需要把話講得太直接,孩子自己應該懂得分寸;同時,你也覺得孩子的想法也有他的理由。最後,不了了之。(─第一型的孩子很可能會認為你模稜兩可而對你失去信任;第三型的孩子則會繼續鑽漏洞、找藉口。)
九種父母有九種不同的「教養手法」,而九種孩子也各自有「應付父母的方式」。所以,別人教育孩子的成功經驗,其實未必能成為你的典範。
畢竟,你和別的父母親的人格類型不同。別人做得來的,你也許做不到。而別人的孩子與你的孩子也未必屬於相同的個性;適用於他的孩子的良方,可能是你孩子的惡夢!
所以,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幫助你,根據你和孩子的人格類型,教你如何用適合的方式來幫助孩子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
挹芬
勇行者.一行者.願行者
轉念.轉識.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