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台兒診所張東曜院長的團隊和沈書慧及李函叡醫師要合作出版「胎兒醫學影像」的專書並邀請我寫序言,個人才疏學淺實不敢承擔此重任。張院長一向「敏於事」也「敏於言」,對於胎兒醫學的推廣與發展不餘遺力,對於胎兒醫學教育活動投入心力之深、之廣更是我們學習與敬佩的楷模。還記得幾年前第一次在媒體上看到有關台兒診所舉辦的一系列胎兒影像教育訓練課程的報導,唯獨漏了胎兒磁振影像這一塊。雖然當時與張院長素未謀面,我主動和張院長聯絡,分享二十多年來在胎兒磁振影像的臨床經驗,也應邀到台兒診所作專題演講。所謂「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經過幾次的互動與學術交流,建立了雙方合作的模式,也藉此溝通的管道一起建立了提供全台獨一無二的精緻、溫馨、體貼、迅速而且專業的胎兒影像醫療服務平台。數年來,我們定期開會討論個案,合辦工作坊甚至還與中國大陸與日本胎兒影像醫學領域的專家匯辦學術交流與論壇。幾年的耕耘有了初步的成績,在張院長的領導下,團隊成員精挑細選具有教育與學術價值的個案,詳細整理,再三驗證並加上臨床資料及專家評論,厚實個案報告的臨床應用與教學價值。很高興看到這些資料已編撰成書,自內心由衷地恭喜張院長「成功受孕,順利懷胎並在眾人的殷勤期盼中生下一位人見人愛不忍釋手的可愛寶寶」。
臺北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科主任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教授
郭萬祐
序
在台兒,一開啟電腦的報告系統,就可以看到一張台兒胎兒醫學訓練班的招募海報,上面有我寫的對聯,可以自況我的心境:
右聯:『右掌探頭細究生命方寸之間遊天下』
左聯:『左擁書卷博覽群經自得其樂打江山』
橫批:『嚴管勤教專業就能出頭』
醫學是非常專業的領域,它本來就不是商業,更不是服務業,它應該是知識的產業。可惜,我們的健保系統似乎不是這樣看待它。
在健保的體制下,專業的判斷和品味並沒有什麼價值。拿時裝業來打個比方,不管這服裝是Gucci還是夏姿,在現有體制下,大概都只值裁縫和布料的錢。
這當然不對。不過,即便醫學專業被硬拉回『侏儸紀公園』的時代,在該部電影裡有個著名的橋段『生命總會找到出路』(Life finds a way),我相信『只要夠專業,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因此,台兒自創業以來,即不間斷地投入教育訓練,台兒深信只要能提高人員的素質並團結共同願景的同業,就能找到產業的出路。
榮總郭萬祐醫師鑽研胎兒MRI多年,自從我投入胎兒超音波以來,即是我景仰的前輩。2013年春,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台兒和郭醫師的團隊開始每季固定聚會,舉行『北區胎兒影像學季例會』,回顧這一季以來胎兒異常的個案。2014年底,我們共同選定21個富有教學價值的病例,準備集結出書,算是我們對這一段歷史的交代。
這本書其實是台兒所有成員和榮總郭萬祐醫師團隊的集體創作,我們一共花了兩年的時間逐季整理,最後再交由榮總沈書慧醫師、李函叡醫師、以及台兒林丹薇醫師、王若婷放射師共同整理和編寫。我要特別介紹王若婷放射師,她在懷孕的後半段接下這個任務,負責資料的匯整、起草、邀稿、和進度的掌控,並在完成階段性任務後,順利生產。我想這本書也是我們送給新生命最好的禮物。
我要特別謝謝所有接受我們邀稿的醫師,其中包括有馬偕陳持平醫師、馬偕何啟生醫師、高醫郭昱伶醫師、台大許文明醫師、和台大楊惠馨醫師,多謝各位讓本書的內容更加豐富。我也要特別謝謝陳持平醫師的引見和居間協助,讓我們和台灣Elsevier的合作更為順利。
最後,我要特別謝謝台兒的孫碧遠小姐和許予甯小姐,能夠擔任這本書的經理,幫我們理出頭緒,也要特別謝謝台兒的黃馨儀放射師,能夠接下王若婷放射師的工作,順利劃下完美的句點。
郭萬祐醫師跟我講好,我們兩個只寫序,樂得清閒。其實台灣下一代的年輕人真的很棒,我們這一輩的醫師有責任把專業的框架做好,讓年輕人能在專業的領域裡安身立命,早些出頭,而不是為人做嫁。
台兒診所、台兒中山集英聯合診所
張東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