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明朝氣數的預言
帝問曰:「天下之事若何?朱家天下長享否?」
基答曰:「我皇萬子萬孫,何須問哉!」
朱元璋最關心的,當然是自己的天下的問題,任何人當了皇帝,都想知道自己的朝代,可以延續到什麼時候。大家讀我國歷史都知道,明朝的江山是結束在思宗(由檢)崇禎皇帝的手中。崇禎十七年(西元一六四四年),北京被李自成所破,思宗自縊。而思宗是神宗皇帝(翊鈞)萬曆的孫子。
很顯然,劉伯溫這句話是雙關語,明裡是一句恭維話,告訴朱元璋明代將是千秋萬世,實際上這句話已經指明,明朝的天下到萬曆的孫子崇禎為止。只是劉伯溫不便明說,又不便欺君,因而說了這句模稜兩可的話。
3. 明成祖篡位的預言
帝曰:「雖然自古興亡原有定,況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唯有德者能享之。言之無妨!試略言之。」
基曰:「漏天機,臣罪非輕。陛下恕臣萬死,方敢冒奏。」
帝曰:「朕恕卿無罪。但說無妨!」
基謝恩,對曰:「我朝大明一統江山,移南偏北闕。雖然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防迺孫。」
帝曰:「朕今都城築得堅固守密,何防之有?」
基曰:「臣觀都城雖築堅固、防守嚴密,似覺無虞,除非燕子飛入京。此城御駕親征,一院山河永樂平。禿頂人來文墨苑,英雄一半盡還鄉。」
朱元璋也不是一個笨人,他這個江山也不是所謂上天賜給他的,來得並不容易,而且他也知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可能有永遠不朽的事業,也沒聽說過永遠存在的朝代。他只當劉伯溫不敢實說,意在恭維,卻沒想到,劉伯溫已經在這句「萬子萬孫何須問」的話裡,道出明朝的氣數。於是朱元璋一再聲明,自己明白興亡交替之理,要求劉伯溫儘管說了。
然而劉伯溫卻因為怕說出對大明王朝不利的話,會惹來殺身之禍。一方面,劉伯溫對國家人事的預測,並不用像一般人覺得神祕的所謂第六感或者神術,他不是神仙,因此知道的也只是一個此起彼落的梗概,他是從演卦當中得來的判斷,並不是像從吉普賽的水晶球當中看到的那麼歷歷如繪,他所知道的,就是卦象上顯示出來的狀況。因此他講出來的話自然不能說得一清二楚,總是說得像個謎一樣。
朱元璋在西元一三六八年即帝位於應天,也就是金陵,這年是洪武元年。後來應天改名為南京,就是今天的南京。天下完全安定了,大家在討論遷都北平,可是由於遷都事體重大,勞費繁重,營建不易,而且金陵是興王之地,開國的功勳臣子大多來自江淮。但是最大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江南是財賦的重心,因此遷都北平的事情,在明太祖以及惠帝之時,都沒有變成事實。所以朱元璋雖然想,歷史上所有的一統盛世,幾乎全部宅京北土,而且蒙古人退回北方之後,仍然常常內犯,可是他也沒決定要遷都北平。只是他考慮過,在北方邊境屯駐重兵、重任付予臣下,可能會演變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如直接隸屬朝廷,卻有鞭長莫及的虞慮。最後他想到了一個折衷的辦法,他把國都安置在南京,然後把自己的兒子們封到北方要地去。可是劉伯溫一語「移南偏北闕」,道出大明國都將遷移到北方,還是朱元璋始料未及的。
明太祖朱元璋死了之後,本來應該由太子標來繼承皇位,可是在洪武二十五年的時候(西元一三九二年),標死了,因此只好由標的兒子允文來當皇帝,是為惠帝,年號建文。這些事情雖然是劉伯溫死後所發生的(劉基死於洪武八年)但二十年後的事情實在難以預料,惠帝生於西元一三八三年,是劉伯溫死後的第八年,劉伯溫眼見的事實,是無法知道標沒有當成皇帝,卻講那還不知道在哪裡的允文(伯溫死時,標還未娶妻)來當皇帝。後來西元一三九九年的惠帝即位,就應了這句:「雖然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防迺孫。」意思是說,太子標雖然是嫡出(正嗣),可是文星(指建文)卻要繼承正位,需要注意的是您的子孫(指允文,當然劉伯溫是無法知道是哪一個子孫的),迺字通乃,就是「您」的意思。
有好些版本上是寫「文星高拱防孫迺」,可是孫迺就不通了,想是幾度印版之誤。
劉伯溫沒有指明是怎麼回事,只說出帝位沒有由太子標來繼承。因此用了「防迺孫」的字眼。朱元璋以為是國防問題,才會反問;「朕今都城築得堅固守密,何防之有?」劉伯溫對曰:「臣觀都城雖建築堅固、防守嚴密,似覺無虞,除非燕子飛入京。」意思很明顯,不是都城堅固與否的問題。
太祖所封的諸王,都擁有強大兵力,位尊勢強,老早有人引以為憂。惠帝繼位之後,諸王大多不很和順,尤其是太祖第四子、位據形勝的燕王最為厲害了。惠帝也知道邊境這些王的危險,他用齊泰、黃子澄的計謀實行「削藩」,先廢掉了周王、齊王等人,並且己經打算謀殺燕王。燕王見機得早,建文元年(西元一三九九年),燕王舉兵叛變,號稱「靖難」。經過幾年,糾合寧王等人,於建文四年渡江攻入南京,惠帝失蹤。燕王即帝位,這就是明成祖,改元永樂,應上「除非燕子飛入京」這句話。「此城御駕親征,一院山河永樂平。」乍聽之下,似乎是說必須要皇帝親自帶兵征討,天下才能太平。這是表面的意思,事實上它已意味著,城內親族內訌、骨肉相殘,然後整個江山為永樂(燕王年號)所平定。盡是雙關語,事情還沒有發生時是不容易了解的。
那麼,「禿頂人來文墨苑,英雄一半盡還鄉。」是指什麼事情呢?
原來是這樣子。燕王的靖難之變事件當中,有一位主要參謀人物就是姚廣孝。這位姚廣孝是常州人,本來是醫道世家,十四歲的時候就去當了和尚。「禿頂人來文墨苑」,就應驗在這十四歲就禿頂的姚廣孝身上。姚廣孝當和尚的時候,法號道衍,字斯道,學問淵博,能詩又能畫。他師事道士席應真,盡得其陰陽五行術數的所有學問。洪武年間被選為高僧,可是姚廣孝不想參預政治,託病推辭。後來,明太祖又詔令為通儒書僧,試拜禮部,可是姚廣孝完全不接受,倒和燕王朱棣很談得來,因此向皇帝請求跟隨燕王到北平,燕王要他住持慶壽寺。道衍(廣孝)常常來王府中和燕王聊天,燕王有什麼心事,道衍都知道,其實燕王的謀反事件,幾乎整個來自道衍。
惠帝繼位不久,道衍就勸燕王舉事,所以燕王當了皇帝,姚廣孝是關鍵人物,功勞第一,拜太子少師,燕王恢復他的本姓,賜名廣孝。後來成祖(燕王)要他蓄髮,他不肯,送他兩個宮女,他都沒接受。曾監修《太祖實錄》,而且又纂修《永樂大典》。「禿頂人來文墨苑」,完完全全應驗在他身上。
至於「英雄一半盡還鄉」,大約是指建文逃亡,一些功臣豪傑大半回故鄉的意思。這一句因為沒有很大的特徵在象徵著某一個人,因此大約是這個意思。在某一版本託名(筆者以為)張文襄公(張更洞)的批注裡,是寫了「千忠會」三個字,意思令人費解。據筆者所知,有一部傳奇小說名叫「千鐘錄」,內容是描寫建文出亡的故事,《辭海》裡注明「千鐘錄」原名「千忠戮」,想來「千忠會」大概指此。
4. 英宗「土木之變」的預言
朱元璋所問的問題還沒完,劉伯溫繼續道:
「北方胡虜殘生靈,御駕親征得太平。失算功臣不敢諫,生靈遮掩主驚魂。國壓瑞雲七載長,胡人不敢害賢良。相送金龍復故舊,雲開日月照邊疆。」
北方蒙古韃靼為患,成祖深知是個嚴重威脅。由於元朝的退兵還常常南犯,殘害漢民族的生靈。明成祖在永樂八年,即西元一四一○年,開始五次親自北征,韃靼遠走。勢力漸漸衰弱的韃靼,被瓦剌酋長脫歡併吞,大漠南北全部都是他的。到了脫歡的兒子也先東征西討,把兀良哈、女真都合併了,東威脅朝鮮,西破哈密,勢力達到了中亞,於是南下和明朝爭地盤。西元一四四九年,即正統(英宗)十四年,分成四條路線攻入中原。
英宗親自帶兵前往鎮壓,沒想到戰士大將都無鬥志,大家心懷畏懼,大軍才抵達大同,大家想想還是回家為妙,英宗也沒有主見,說回頭就回頭。大家戰戰兢兢地行軍到了土木堡(在察哈爾,懷來的西邊),也先的番兵從後追到,把大明的軍隊圍得像鐵桶一般,明兵亂成一團,死的死、傷的傷,英宗無法突圍,被也先俘虜了。這就是歷史上聞名的「土木之變」。這事情的來龍梗概,被「失算功臣不敢諫,生靈遮掩主驚魂」這兩句道了個正著。
英宗戰敗被俘的消息傳到京城,舉朝上下莫不震怖,一些膽怯的大臣紛紛主張南遷。這時候,有個兵部侍郎官于謙,心想大明朝廷怎麼盡是一些膽小如鼠的人,太丟祖宗的臉了,想起成祖五度親征的光榮歷史,實在令今人臉紅。于謙站在朝廷上大罵這些腐臣,而且事實上,一個泱泱大國的明朝,一時也不能無主,於是西元一四五○年,即英宗正統十四年的第二年,擁立英宗的弟弟景帝為皇帝,來支撐整個局勢。這位景帝的年號是景泰,在位僅有七年。正應著劉伯溫這句「國壓瑞雲七載長」,這是劉伯溫死後八十年的事情。
瓦剌的也先當然不會就此罷手,他向明朝偽稱要送還英宗,把大軍開到直逼北京城下,打了三天三夜,想不到被于謙打勝,明朝士氣大振。也先屢戰屢敗,後來乾脆就死了心,把英宗放了。之後,也先自己荒於酒色,為部下所暗殺,大樹一倒、猴猻盡散,瓦剌自己完蛋了。
于謙是個很有才幹的人,果斷而剛直,一點都不怕別人講話,很多在政治場合得意的政客和武官文官,都對他不滿,而且景帝與英宗為了權勢和面子猜忌日深。英宗從被釋放回來後,一直找機會要把景帝拉下台來,可是由於自己也算被弟弟救回來的,不好無故拉下景帝。
也是景帝不能長享天子之福,有一天吃壞了肚子,上吐下瀉,御醫一時也醫不好他。英宗哪會放掉這大好機會,立即向朝廷宣布;「景帝因病不能掌理朝政,由英宗復位處理國事。」英宗一復辟,第一個倒霉的是于謙,因為立景帝祁鈺為帝的是他。而且于謙守正不阿,英宗隨便加給他一個罪名,他只有冤死獄中。
英宗的回來和復辟,正應著「胡人不敢害賢良。相送金龍復故舊,雲開日月照邊疆」這三句。最後一句只是說明戰後的太平,以及瓦剌的消滅。于謙的冤死預言並沒有提到,是筆者順便提出來,因為它是英宗復辟所造成的,而且于謙也是這事件的關鍵人物。
「雲開日月照邊疆」,有書解是指憲宗名深號成化,在位二十三年這件事。可是怎麼解法,筆者看不懂,這句話似乎和這事沒有產生任何關係,無論是用象徵的說法也好,或是用雙關語的說法也好,都無法解釋與憲宗會產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