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與設計,
是一個社會事件,一個看世界的入口,一場無止盡的探險。
若要將這個「入口」具象化,應該會是什麼樣子呢?
建築師阮慶岳曾說:「陸希傑是足以讓現實建築界覺得不安的『假建築』;而假之所以為假,不只因為其作品中如紙片翻飛的建築語言,而是陸希傑太誠實地道破了建築的本質:『空間本鍛造的視差,設計乃暫時的註記。』」
建築,真的是假的。
凝思以灌鑄,運神而飛形的陸希傑,
此言不假。
陸希傑,1989年東海大學建築系畢業,1993年取得英國AA建築聯盟碩士學位,成為第一位從AA畢業的臺灣人,並進入指導老師Raoul Bunschoten的事務所擔任設計師。回國後成立CJ STUDIO,除建築及室內設計之外,亦涉足傢具設計、產品設計等相關研究開發。曾入選為美國室內設計雜誌INTERIOR DESIGN 75週年特集中「五位具潛力設計師」之一、TID Award十大室內設計師等多項殊榮。
執業迄今近二十年,早期國聯飯店、CJ Studio、信義路康宅等代表作著重空間的空間性,追求極簡的同時亦可讀出理論與實驗意味;中期與竇騰璜張李玉菁、Aēsop等品牌長期合作,擅長以點石成金手法賦予材料新意,亦成為品牌空間形象的重要推手;而居家設計以形式融會機能見長,靈動的天花板造型經常為人所仿效,卻難有能得其三昧者。作品氛圍由早期如醫院般安靜荒涼的意境,逐漸柔化為美術館與圖書館的人文知性質地。而一座城市如何新陳代謝、夙夜更迭,則為其長期關心的議題。
揭開陸希傑對於空間設計的思考、成形、實踐過程,
「設計開始之前」‧「從思考到現場」‧「面對現實」‧「作品作為研究」
15個ISSUE闡述觀念視角,
36組PROJECT串聯交織設計脈絡,
10篇VISION從大師的肩膀上看世界,
將空間設計的「表現手法」進階到「美學形式」,
整理出人與環境、時間、社會、文化等交織的互動關係,
持續追問「空間設計,要思考的是: 」。
[專文推薦]
建築人‧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 副董事長 張基義
希傑是有趣的建築人、設計師,從東海念到AA,從最實務到最抽象,我認為這影響了他的作品一路走來的獨特姿態,而他將建築的思維放進室內,不同於過去裝飾導向的室內設計邏輯,具強烈的場域實驗精神,頗有Siza流動的詩意,以他喜愛的音樂來比喻,有如優雅而不時即興演出的爵士樂,形塑氛圍,給我們「簡單、不無聊」的空間設計。實驗性的設計方法、過程,在不完全能控制的動態下實驗各種可能性,創造一次次「意料之中的意料之外」。他帶給當代社會全新的設計觀念最是可貴,作品結果已不是重點,我認為希傑是台灣室內設計界的關鍵代表人物,走在大家的另一邊,於臺灣室內設計領域建立一套完整的論述。
DOUCHANGLEE設計總監 竇騰璜
沒有人的空間,對我來說只是模型,服飾店會有各形各色的人,除了流動的顧客之外,還有在裡面工作的人,和陸老師的合作案,我們除了探索空間的可能性,同時也思考User Friendly,每一次完成啟用的空間,再透過使用者介面回饋,不斷累積下次的養分。在我們思考品牌的下一個階段之際,陸老師出版了這本《空間設計要思考的是:》,裡面講到許多和我們有關的空間故事、設計發展脈絡,陸老師總是很有耐心地和我們溝通……這20年來台灣有許多美好的改變,還有,我們一起玩的空間。
飲食生活作家‧PEKOE食品雜貨鋪創辦人 葉怡蘭
認識陸希傑老師,是因年少時任職的室內雜誌所舉辦的國際競圖活動,首獎得主之一便是陸老師,至今對他的參賽作品所展現出的前衛設計概念與獨樹一幟的空間想像,仍然印象深刻。2008年,在虛擬網路世界已經營六年的「PEKOE食品雜貨鋪」決定首度在實體世界落腳時,幾乎沒有太多猶豫,即刻力邀陸老師前來執掌設計規劃工作。在他的推演下,逐步凝聚成此案的主調:摒棄一切浮華的表面的虛假皮相,讓材質的原質原色、甚至是施工的痕跡自然裸露。
所以此刻,格外歡喜得見本書出版──不只因著書裡收錄了PEKOE的篇章,最重要是,能讓更多人,以及身兼業餘建築與室內設計觀察者與業主之雙重身分角色的我,更深入而細膩地窺看一位當代傑出設計者的創作歷程、思維與脈絡,獲益良多。
作者簡介:
陸希傑
CJ STUDIO主持人,曾入選為美國室內設計雜誌INTERIOR DESIGN 75週年特集中「五位具潛力設計師」之一、TID Award十大室內設計師等多項殊榮。
除實務設計外,亦致力於學術與教育,曾任教於交通大學等數間建築系所。
著有《鍛造視差》(2003荷光文化)、《形錄Registration Form》(即將出版)。
Biography:
1965.出生
孩提時生長於大龍峒地區,對於巷弄間的透天厝與鐵皮屋等在地建築風景如數家珍;國小五年級搬到東區忠孝東路,呼吸著臺北的老味道與新氣息長大,道地的臺北人。
1989.取得東海大學建築系學士學位
高中時受父親從醫影響,原欲選讀醫學系;但因自幼迷戀製作飛機模型,也喜愛繪畫與工藝,在最後一刻改入建築系。大學時與朋友一起弄了一間Jail Pub,窩在裏頭聽音樂看電影,也涉獵東西方哲學思想。大五時成為季鐵男第一屆指導學生。畢業製作以童年時熟悉的臺灣在地mixed use「鐵工廠+滷肉飯小吃店+住宅」為題,觀察環境中違建滋生的方式。有人說,他是要「利用違章建築踏上國際解構舞臺」。
1993.取得英國AA建築聯盟碩士學位
受教於Raoul Bunschoten,畢業後曾入其事務所擔任設計師。在AA期間大量接觸分類學、語言學等哲學議題,卻連一棟房子也沒畫,而多以論述、裝置或模型表達概念。畢業製作題目為「鍛造視差Forging Parallax」,透過folding/unfolding的操作,呈現建築的本質在涵構關係裡乃為一種落差,並且承認其虛構性。AA是出了名的「難畢業」,陸希傑破除這道魔咒,成為第一個從AA畢業的臺灣人。
1996.成立CJ STUDIO
除建築及室內設計之外,亦涉足傢具設計、產品設計等相關研究開發。
執業迄今近二十年,早期國聯飯店、CJ Studio、信義路康宅等代表作著重空間的空間性,追求極簡的同時亦可讀出理論與實驗意味;中期與竇騰璜張李玉菁、Aēsop等品牌長期合作,擅長以點石成金手法賦予材料新意,亦成為品牌空間形象的重要推手;而居家設計以形式融會機能見長,靈動的天花板造型經常為人所仿效,卻難有能得其三昧者。作品氛圍由早期如醫院般安靜荒涼的意境,逐漸柔化為美術館與圖書館的人文知性質地。而一座城市如何新陳代謝、夙夜更迭,則為其長期關心的議題。
2001.國聯飯店入選Design Hotels國際飯店聯盟
2005.竇騰璜張李玉菁臺中Tiger city概念店獲日本JCD設計大賞銀牌獎
2007.臺北國美蔡宅獲得TID住宅空間類金獎
2007.Aesop微風店獲IFI DESIGN EXCELLENCE AWARD
2008.符號地景參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展覽
2011.TID Award 2007-2010十大室內設計師
陸希傑的下一步是什麼?
章節試閱
ISSUE 7
現場
意料之中的意料之外
我在英國AA建築聯盟讀碩士的時候,曾經問過我的指導教授Raoul Bunschoten一個問題:「為什麼不蓋房子?」
老師只回答我:「那你為什麼不蓋房子?」
到AA讀書之前,我已累積了一些實務經驗,也認為自己到AA就是要「做比較好的房子、好的建築物。」可是在AA的兩年,我完全沒畫過「建築物」,為此感到有些迷惘。但經過這一次的問答,我終於明白「建築物」並不等於「建築」,兩者都是重要的,但是不應該混淆。如果一直埋頭苦蓋建築物,卻對於建築的「大寫意義」缺乏認識與思考──包括建築的政治、社會、文化意義等,那樣的「建築物」與「建築」是有距離的。
或許可以說,我在AA短暫游離了傳統臺灣建築業界在涵構主義下所認定的「建築現場」,那三年的時光像是一場放逐荒野自求生存的成長儀式,沒有任何現場條件作為藉口,我在那段時間裡幾乎沒有理由可以逃避,只能不停思考:「什麼是建築?」
三年後我回到臺灣,在學界短暫落腳喘息後,幾番因緣巧合讓我慢慢回到建築工地現場,並持續至今。而離開的那幾年,更讓我瞭解「現場」所具有的挑戰與意義。已經不像當年誤將建築物當作建築的全部,現在的我,選擇站在建築的現場,繼續問著:「什麼是建築?空間的本質是什麼?」
何謂「現場」
我認為「現場」不只是物理意義上的基地(site),而是裝載所有綜合條件與狀況的容器。以名詞而言,是指設計者投入的對象與時空背景;以動詞而言,則是設計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動態變化、不確定性、偶發事件等等。
這樣的定義,其實也來自於我對涵構主義的延伸思考:空間設計不應該只考慮物理基地,甚至視之為設計的全盤藉口──它確實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但不應決定設計的全部。相對地,我也不贊成為基地先行設定假設性的主題,完全不考慮環境而直接覆蓋某種KTV式的風格取向,那更像是「劇場」而非「現場」。因此,若能將基地放在設計脈絡(context)的相對值來看待,並且用更包羅萬象的定義來理解「現場」,或許能避免這樣的視野侷限。
建築,在不同的尺度與條件下會產生不同的現場。比方說,對概念競圖而言,用以呈現概念本身的邏輯與發展性的「競圖紙」就是現場,建築在這張競圖紙上自成一座宇宙。例如我1994年的競圖〈旅人驛〉從梭羅《湖濱散記》的一段文字裡展開,建築概念、文學文本、設計語言、表現形式、影像以及讀者等形成種種變因,在此之間所產生的詮釋、衍異或者互文性,共同組成了紙上的現場。
現場作為建築的「在場證明」
前面提到,物理基地作為現場的一種型態,它是設計的重要環節,但不應該是設計的全部。1995年我執行過一件大炁四方建案的預售屋概念住宅,我將案子命名為〈回家〉。這件案子很有趣,它擁有實際的物理基地,但設計者的任務僅是根據基地來設計概念建築,並不施行為實體建築。此種中間性狀態,讓我提出一個問題:「那麼,需要考慮管道間嗎?」以實體建築的情形而言,管道間當然是必須考慮的因素;但是作為概念建築,管道間脫離了實際的機能而存在,那該如何看待其存在的意義呢?又或者這問題其實可以置入括號存而不論呢?
我後來選擇保留了管道間。雖然當時建物也未正式蓋起,管道間的位置也有可能變動,但不論如何,我認為那是現場真實存在過的證明──它案的管道間或許並不會在同樣的位置。在這層意義上,管道間所影響的不僅是空間的結構,它也是時間序列裡的一枚卡榫,保留了基地的歷史遺跡。
構成現場的各種條件
除了物理基地之外,構成現場的各種條件還有很多,例如業主、預算、時間、施工、法規限制、空間用途、租約,甚至是鄰居、氣候……等等。其中像是業主與工班經常具有雙重角色,既與設計者一同面對現場,卻又是構成現場的條件之一。總而言之,一旦設計的過程開始啟動,這些現場條件便會輪番上陣,設計者的任務便是整合協調所有現場條件。相較於強行置入式的「讓不可能變成可能」,我更欣賞因應現場的「把危機化為轉機」,這當中有更多設計者面對現實的靈活智慧。
以「業主」這一現場條件而言,某些狀況下業主的品味或要求確實會為設計者帶來極大的考驗與掙扎,但是「沒有業主」的空間,那又是另一種挑戰──樣品屋或預售屋的設計尤其如此。很多設計者會為之「設定」屋主,據以「假想」一種生活的姿態,以利套用某種設計主題或風格。但我認為「沒有屋主」本身就是此種現場的條件,不能以假設未知條件的方式迴避。例如我1995年在宏國薇閣所作的實品預售屋案即以〈主題與變奏〉為題,試著用同一空間十幾種變化的平面安排,找出同一基地所能展開形態的最大值,讓未來的屋主可以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形式。
不作不曉得,作了才知道
現場最刺激的地方在於,很多狀況都是「不作不曉得,作了才知道」,而且經常是牽一髮動全身,因業主而降低預算,因預算而改變材料,因材料而影響施工品質,因施工品質而修改設計內容,修改的內容與業主預期不相符合,於是又重新調整預算……。這當中極重要的環節尤其在材料與工法所造成的「物性」,有時候就算3D圖畫得再漂亮,但是實際施工時所選擇的材質種類或材料厚薄度、熱漲冷縮都會反映不同的物理條件,再加上每個施作工班的施工程序、工法技術與習慣都有差異,同一張設計圖讓不同工班施作可能會得到全然不同的效果。例如我設計Aēsop專櫃時所選用的鋼板材料,在臺灣很順利地施作成功;但是在香港設櫃時,當地的工班卻怎麼也作不出來,還特地來臺灣觀摩施作方法。
而正因為設計總是存在著這種意料之中的「意外」,所以我往往會在設計時考量施工的容許度──不是一味地想「容易施工的設計」,而是換個角度思考「有彈性的設計」。理論上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模糊邏輯(Fuzzy logic)的應用,當你預先為施工現場保留了某程度的變動彈性,反而能較精準地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不會招致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局面。
在現場學習突破與成長
現場的突發狀況也不一定令人驚慌,有時也能帶來驚喜。就像是我的工作室有一道牆面,原本打算拆除表面壁紙後重新塗裝,但是所露出的斑駁內層質感意外地好,於是緊急喊停,保持了這面牆的狀態,反而成為令人驚豔的亮點,至今我仍非常滿意當時的決定。又有的時候,我們所選擇的材料與工班所堅持的不同,經過僵持、協調或者互相讓步,有時竟能獲得比預期要好的效果。如此種種可遇不可求的寶貴經驗,我是相當珍惜的。
如今回想在AA那段有如禪宗公案的問答,雖然現在的我選擇了「作房子」,但卻正是那段「不作房子」的歲月,才真正讓我從傳統的涵構主義抽離開來,更靈活也更豐富地重新認識建築現場的魅力,並能若即若離地保持「參與者」與「觀察者」的姿態。每一次設計的過程,都是一個全新的現場;每一個現場,反饋為我對設計的看法。因此,往後我仍然會站在建築的現場,持續追問:「什麼是建築?空間的本質是什麼?」
ISSUE 7
現場
意料之中的意料之外
我在英國AA建築聯盟讀碩士的時候,曾經問過我的指導教授Raoul Bunschoten一個問題:「為什麼不蓋房子?」
老師只回答我:「那你為什麼不蓋房子?」
到AA讀書之前,我已累積了一些實務經驗,也認為自己到AA就是要「做比較好的房子、好的建築物。」可是在AA的兩年,我完全沒畫過「建築物」,為此感到有些迷惘。但經過這一次的問答,我終於明白「建築物」並不等於「建築」,兩者都是重要的,但是不應該混淆。如果一直埋頭苦蓋建築物,卻對於建築的「大寫意義」缺乏認識與思考──包括建築的政治、社會、...
推薦序
推薦序一
張基義
建築人‧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 副董事長
有些事,不是計劃好就會到,是時代演進的必然性,自然就走到這一步,也刻意不來。我們這一代的建築人,踏入業界時的經濟環境已比不上前輩那一代的榮景,開公司賺大錢的人少,反而將觸角伸向各領域,發揮建築人訓練的優勢:善協調、溝通、整合,不少同儕都建立起跨界的影響力,我們這個世代的台灣建築人,合作,大於競爭。
我和希傑曾經是同事,1995年他、楊家凱和我一起在當時剛創立的銘傳大學空間設計系擔任專任教師,數年後,我們三人的發展走向全然不同,家凱進入建築的核心戰場,我則是從業界到教育界,意外的機會返鄉服務公部門,再到民間團體深耕,希傑則以建築人的身分為台灣室內設計帶入新思維。
希傑是有趣的建築人、設計師,從東海念到AA,從最實務到最抽象,我認為這影響了他的作品一路走來的獨特姿態,而他將建築的思維放進室內,不同於過去裝飾導向的室內設計邏輯,強烈的場域實驗精神,頗有Siza流動的詩意,以他喜愛的音樂來比喻,有如優雅而不時即興演出的爵士樂,形塑氛圍,給我們「簡單、不無聊」的空間設計。實驗性的設計方法、過程,在不完全能控制的動態下實驗各種可能性,創造一次次「意料之中的意料之外」,他帶給當代社會全新的設計觀念最是可貴,作品結果已不是重點,我認為希傑是台灣室內設計界的關鍵代表人物,走在大家的另一邊,於臺灣室內設計領域建立一套完整的論述。
臺灣和國外的美學水平還存有一段差距,在投入專業學院教育工作後,深感高等菁英教育有其侷限,讓藝術、建築、美學變得貴族化,成為少數人的欣賞、享受;美學應從生活向下滲透到大眾、常民,方是提升整體水平要努力的方向。希傑的空間設計,提供我們另一種思考的方式,站在人群中,看到不設限的可能。
推薦序二
竇騰璜
DOUCHANGLEE設計總監
陸希傑老師1995年回臺灣,我和張李玉菁也是在1995年創立自己的品牌,當年臺灣的時空氛圍,對於品牌的概念還不清晰,對空間氣氛的敏感度更是尚處於萌芽期,在形塑品牌和形象店的過程,能和陸希傑老師一起,面對諸多時空條件限制,做出回應和挑戰,找到能一起「玩」的人,是相當難得的經驗和學習。
身為品牌經營者、服裝設計師,總是希望品牌空間能夠完美地「做」出來,美的可能性很多,但業主要明確地掌握品牌的DNA,才有能力和專業的空間設計師共同探索研究,像是材質的可能性,表現的可能性等等。設計的意義對我來說是要解決問題,和專業設計師合作前,得思考清楚自己「要」什麼,再於當時的條件下,取得美感、概念、實用的最大交集。
品牌創立之初的空間是我自己設計的,2003年看到陸老師設計的國聯飯店,和陸老師談的時候講到解構、極簡、工業感,覺得彼此想法頗為合拍,便開啟了第一個合作案──臺北概念店wum,地點在臺北光點附近的巷子。我們花了很長的時間討論,除了設計面的挑戰,也有來自現實面的聲音──房東已經80多歲,對於我們天馬行空的設計,我可以感覺得到他對自己房子會變成什麼模樣完全摸不著頭緒;完工後,房東自己來看也相當驚奇,wum也上了國外雜誌,我們算是在臺北城的老街區,做了一場小小的實驗性革命。
沒有人的空間,對我來說只是模型,服飾店會有各形各色的人,除了流動的顧客之外,還有在裡面工作的人,和陸老師的合作案,我們除了探索空間的可能性,同時也思考User Friendly,每一次完成啟用的空間,再透過使用者介面回饋,不斷累積下次的養分。在我們思考品牌的下一個階段之際,陸老師出版了這本《空間設計要思考的是:》,裡面也講到許多和我們有關的空間故事、設計發展脈絡,陸老師總是很有耐心地和我們溝通……這20年來台灣有許多美好的改變,還有,我們一起玩的空間。
推薦序
葉怡蘭
飲食生活作家‧PEKOE食品雜貨鋪創辦人
已經不敢數算認識陸希傑老師究竟多少年了。回想起來,最早應可追溯到年少時任職室內雜誌所舉辦的國際競圖活動,首獎得主之一便是陸老師。當時,他的參賽作品所展現出的前衛設計概念與獨樹一幟的空間想像,至今仍然印象深刻。
後來,因職涯轉換,工作上雖漸漸淡出空間設計領域,卻仍抱持一定程度的關注。這其中當然也包括陸老師的作品,特別是商業空間,常能在簡練俐落中展現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詮釋角度和見地,深得我心。
所以,2008年,當經營已有六年時間的「PEKOE食品雜貨鋪」終於將走出線上虛擬、首度在實體世界落腳,幾乎沒有太多猶豫,我即刻力邀陸老師前來執掌設計規劃工作。
仁愛圓環旁巷內超過三十高齡老房子,說真的屋況並不是太好,歷經多次改建與不同業種使用,格局也頗不平常。然好在從一開始,陸老師便全不受先天多角不齊的奇異平面所困,幾筆犀利明快劃分,動線機能頓時清楚歷歷,輪廓骨幹呼之欲出。
而出乎個人向來在美感與設計上的一貫堅持與信仰,從一開始我就要求,定然要簡約低調、樸實無華,不攀附任何既成既有的主義或風格,不要任何直接的鮮麗的色彩塗裝、不要任何繁複的不必要的冗贅裝飾、不要任何刻意的多餘的線條語彙……
於是,設計與工程進行過程中,在陸老師的推演下,逐步凝聚成此案的主調:摒棄一切浮華的表面的虛假皮相,讓材質的原質原色、甚至是施工的痕跡自然裸露。
遂而,牆間柱間壁間與水泥地板上隱隱然顯現的,是泥工施作之際留下的手感塗抹軌跡;展示櫃架與前方天花板,木頭只稍微染淡了,木紋木痕如水波浪波般起伏流動,即便有少許釘痕或銜接殘跡,也不用塗漆或貼皮方式掩去。
「就留下來吧!」這是,PEKOE實體鋪今時今貌之所由來的記錄,或說,勳章。
也果然,使用至今六年多來,這看似樸拙實則處處用了心血的空間,在四時歲月與光與樹與風與此中人的日日相依相伴摩挲使用裡,徐徐凝聚積累刻鏤下溫暖的動人的氛圍和生活的軌跡與情味,成為PEKOE所有夥伴與朋友們流連不去陶然其中的天地。
和陸老師當初的預測,一模一樣。
所以此刻,格外歡喜得見這本作品集的出版──不只因著書裡也同時收錄了PEKOE的篇章,最重要是,能讓更多人,以及身兼業餘建築與室內設計觀察者與業主之雙重身分角色的我,更深入而細膩地窺看一位當代傑出設計者的創作歷程、思維與脈絡,獲益良多。
推薦序一
張基義
建築人‧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 副董事長
有些事,不是計劃好就會到,是時代演進的必然性,自然就走到這一步,也刻意不來。我們這一代的建築人,踏入業界時的經濟環境已比不上前輩那一代的榮景,開公司賺大錢的人少,反而將觸角伸向各領域,發揮建築人訓練的優勢:善協調、溝通、整合,不少同儕都建立起跨界的影響力,我們這個世代的台灣建築人,合作,大於競爭。
我和希傑曾經是同事,1995年他、楊家凱和我一起在當時剛創立的銘傳大學空間設計系擔任專任教師,數年後,我們三人的發展走向全然不同,家凱進入建築的核心戰...
作者序
建築與設計,對我而言並不是單純的藝術創造,而是一個社會事件,一個看世界的入口,一個無止盡的探險──而本書大概可以說是我自回國後執業至今近二十年的「探險」旅程日誌吧。
ISSUE-過程的展開與分類(unfolding and taxonomy)
在本書中,我將設計過程的剖面結構,擬為一組四階段的時間軸模型:
I. 設計開始之前
II. 從思考到現場
III. 面對現實
IV. 作品作為研究
此時間軸模型雖以空間設計從開始到成形的歷時性過程為基礎,但同時也具有共時性的分類意義。藉著回顧與分析自身學習歷程與設計經驗,我從中抽繹出15種思考設計時可能的切入視角,以議題的方式提出我的看法,並分別納入上述四大分類,讓設計的過程如同一座由各種思考向度網絡成形的座標系統。
這15項議題所涉及的許多觀念,包括「摺疊/展開」、「灌鑄」、「修補術」、「分類學」等等,其實都牽涉更為龐大的理論層面;然而為了全書呈現的一致性,本書不擬在理論上著墨過深,而是希望能作為一塊叩門磚,敲開理論的冰山,邀請讀者一同進入設計思考的世界。讀者朋友若有興趣,可另行參看我的另外兩本著作:《鍛造視差》(2003.荷光文化)與《形錄Registration Form》(即將出版)。
PROJECT-海平面之下的潛流脈絡
而本書所選錄的36組設計案,則是以事件的形式,從概念發展與時間歷程切入,觀察設計成形過程的剖面脈絡。
所謂「事件」的意思,或許可以借用年鑑學派以海洋斷面比擬歷史結構的譬喻:我們平常習慣從已成形的空間表象來解釋空間設計,就像是海平面上清晰可見的起伏的波浪表層;不過,潛伏於海平面之下的洋流動向與地殼岩層,同樣也是構成海洋不可或缺的元素,正如設計發展過程中層出不窮的種種變因,包括環境、機能、業主、基地,甚至是鄰居、氣候與法規……等等。這些變因在不同的尺度下產生各種視差(parallax),不但聚合為個別設計事件的成形,更積累形成了作為設計者的我,在這趟長期旅程中的座標註記(registration)。
透過此番整理,許多隱性的虛線連結變得清晰:例如某案未派上用場的概念,後來在另一案得以實現;某案與某案之間的相似性,可能始自業主這條脈絡;某些始料未及的意外因素,竟決定了某案的設計走向;我長久以來思索的幾項概念,又是如何現形於設計中……。諸此種種,隱藏在空間設計的海平面之下,事件自身、事件與事件、以及事件與設計者之間所形成的涵構關係,各自落點在此書所呈現的座標系統上,是為一種暫時的註記──因為事實上,事件的落點位置是隨著詮釋系統的不同而漂移(drifting)的。
VISION-設計是一個看世界的入口
除了建築與空間的思考議題與設計事件之外,本書也將以較為輕鬆的漫談,與讀者朋友分享我對於極簡主義、解構思維等美學或建築史論題的觀點,以及我親身走訪建築大師作品時所體驗的感動。
如同本文一開始所言,建築與設計於我是一個社會事件,一個看世界的入口,一個無止盡的探險。在我自己所執行的設計案裡,我從不同的品牌、業主與現場之中,看見現實大千世界的五彩繽紛與錯綜複雜,其中有激勵、有學習,當然也有迷惘與挫折。而在徬徨的時刻,遊訪大師的作品又成為另一個看世界的入口──親身感受經典的偉大,眼界便得以開闊,反身回顧,彷彿也就看得清楚自己的位置,以及前行的方向。
最後,本書雖名為《空間設計要思考的是:》,但我其實並不希望它是一本指點迷津的工具指南書。冒號之後留下的空白,是我對自己的提問與警醒,未來我也將繼續追問下去;同時衷心期盼透過本書的經驗分享,各位讀者朋友能夠找尋到屬於自己的解答。
建築與設計,對我而言並不是單純的藝術創造,而是一個社會事件,一個看世界的入口,一個無止盡的探險──而本書大概可以說是我自回國後執業至今近二十年的「探險」旅程日誌吧。
ISSUE-過程的展開與分類(unfolding and taxonomy)
在本書中,我將設計過程的剖面結構,擬為一組四階段的時間軸模型:
I. 設計開始之前
II. 從思考到現場
III. 面對現實
IV. 作品作為研究
此時間軸模型雖以空間設計從開始到成形的歷時性過程為基礎,但同時也具有共時性的分類意義。藉著回顧與分析自身學習歷程與設計經驗,我從中抽繹出15種思考設計時可...
目錄
推薦序 張基義‧竇騰璜‧葉怡蘭
自序 陸希傑
Chapter 1 設計開始之前
ISSUE 1 紙
PROJECT 01 摺紙的遊戲
PROJECT 02 White Tower
PROJECT 03 Folding/Unfolding
ISSUE 2 灌鑄
PROJECT 04 wum
PROJECT 05 聰明的盒子
ISSUE 3 建築的音樂性
PROJECT 06 未來的屋主
PROJECT 07 Home Run
PROJECT 08 符號地景Sign scape
VISION 01 建築的旅行:兼談柯比意基金會與Santa Maria教堂
VISION 02 大師的簡單哲學:阿爾瓦羅.西薩
Chapter 2 從思考到現場
ISSUE 4 模型
PROJECT 09 流動的土地
PROJECT 10 Mother ship
ISSUE 5 造形
PROJECT 11 擺架子
PROJECT 12 Diamond House
ISSUE 6 工具的改變
PROJECT 13 跳舞的衣架
PROJECT 14 Hair Culture
ISSUE 7 現場
PROJECT 15 Mesh
PROJECT 16 Matrix
VISION 03 結構與裝飾的交錯重生:伊東豊雄
VISION 04 迴游的流動感:安藤忠雄
Chapter 3 面對現實
ISSUE 8 業.主
PROJECT 17 Sk
Villa
PROJECT 18 動.線/洞.現
PROJECT 19 Simple House
ISSUE 9 品牌
PROJECT 20 圍籬
PROJECT 21 兜空間 DOU Maison
PROJECT 22 Bubble Space
ISSUE 10 氛圍
PROJECT 23 潔淨的神聖感
PROJECT 24 講究的開始
PROJECT 25 Pure Atmosphere
ISSUE 11 居家住宅v.s.商業空間
PROJECT 26 安靜的解構
PROJECT 27 在美術館洗澡
ISSUE 12 微建築
PROJECT 28 穿的幾何
PROJECT 29 遊戲場Playground
VISION 05 機能的美學:談現代主義與近代傢具設
VISION 06 當文化藝術與建築對話:赫爾佐格&德梅隆
VISION 07 建築的不在場證明:妹島和世
Chapter 4 作品作為研究
ISSUE 13 極簡.解構.工業感
PROJECT 30 Metal House
PROJECT 31 Bias
PROJECT 32 琢磨的簡約
ISSUE 14 分類
PRO
CT 33 Jewelry Museum
PROJECT 34 磁磚之家
ISSUE 15 修補術
PROJECT 35 Urban Gallery
PROJECT 36 ING
VISION 08 東方語彙構造西方建築:王澍
VISION 09 簡約的極致:談極簡主義
VISION 10 破除框架的解答:解構思維的啟發
推薦序 張基義‧竇騰璜‧葉怡蘭
自序 陸希傑
Chapter 1 設計開始之前
ISSUE 1 紙
PROJECT 01 摺紙的遊戲
PROJECT 02 White Tower
PROJECT 03 Folding/Unfolding
ISSUE 2 灌鑄
PROJECT 04 wum
PROJECT 05 聰明的盒子
ISSUE 3 建築的音樂性
PROJECT 06 未來的屋主
PROJECT 07 Home Run
PROJECT 08 符號地景Sign scape
VISION 01 建築的旅行:兼談柯比意基金會與Santa Maria教堂
VISION 02 大師的簡單哲學:阿爾瓦羅.西薩
Chapter 2 從思考到現場
ISSUE 4 模型
PROJECT 09 流動的土地
PROJECT 10 Mother 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