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有些事,不是計劃好就會到,是時代演進的必然性,自然就走到這一步,也刻意不來。我們這一代的建築人,踏入業界時的經濟環境已比不上前輩那一代的榮景,開公司賺大錢的人少,反而將觸角伸向各領域,發揮建築人訓練的優勢:善協調、溝通、整合,不少同儕都建立起跨界的影響力,我們這個世代的台灣建築人,合作,大於競爭。
我和希傑曾經是同事,1995年他、楊家凱和我一起在當時剛創立的銘傳大學空間設計系擔任專任教師,數年後,我們三人的發展走向全然不同,家凱進入建築的核心戰場,我則是從業界到教育界,意外的機會返鄉服務公部門,再到民間團體深耕,希傑則以建築人的身分為台灣室內設計帶入新思維。
希傑是有趣的建築人、設計師,從東海念到AA,從最實務到最抽象,我認為這影響了他的作品一路走來的獨特姿態,而他將建築的思維放進室內,不同於過去裝飾導向的室內設計邏輯,強烈的場域實驗精神,頗有Siza流動的詩意,以他喜愛的音樂來比喻,有如優雅而不時即興演出的爵士樂,形塑氛圍,給我們「簡單、不無聊」的空間設計。實驗性的設計方法、過程,在不完全能控制的動態下實驗各種可能性,創造一次次「意料之中的意料之外」,他帶給當代社會全新的設計觀念最是可貴,作品結果已不是重點,我認為希傑是台灣室內設計界的關鍵代表人物,走在大家的另一邊,於臺灣室內設計領域建立一套完整的論述。
臺灣和國外的美學水平還存有一段差距,在投入專業學院教育工作後,深感高等菁英教育有其侷限,讓藝術、建築、美學變得貴族化,成為少數人的欣賞、享受;美學應從生活向下滲透到大眾、常民,方是提升整體水平要努力的方向。希傑的空間設計,提供我們另一種思考的方式,站在人群中,看到不設限的可能。
張基義
建築人‧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 副董事長
推薦序
陸希傑老師1995年回臺灣,我和張李玉菁也是在1995年創立自己的品牌,當年臺灣的時空氛圍,對於品牌的概念還不清晰,對空間氣氛的敏感度更是尚處於萌芽期,在形塑品牌和形象店的過程,能和陸希傑老師一起,面對諸多時空條件限制,做出回應和挑戰,找到能一起「玩」的人,是相當難得的經驗和學習。
身為品牌經營者、服裝設計師,總是希望品牌空間能夠完美地「做」出來,美的可能性很多,但業主要明確地掌握品牌的DNA,才有能力和專業的空間設計師共同探索研究,像是材質的可能性,表現的可能性等等。設計的意義對我來說是要解決問題,和專業設計師合作前,得思考清楚自己「要」什麼,再於當時的條件下,取得美感、概念、實用的最大交集。
品牌創立之初的空間是我自己設計的,2003年看到陸老師設計的國聯飯店,和陸老師談的時候講到解構、極簡、工業感,覺得彼此想法頗為合拍,便開啟了第一個合作案──臺北概念店wum,地點在臺北光點附近的巷子。我們花了很長的時間討論,除了設計面的挑戰,也有來自現實面的聲音──房東已經80多歲,對於我們天馬行空的設計,我可以感覺得到他對自己房子會變成什麼模樣完全摸不著頭緒;完工後,房東自己來看也相當驚奇,wum也上了國外雜誌,我們算是在臺北城的老街區,做了一場小小的實驗性革命。
沒有人的空間,對我來說只是模型,服飾店會有各形各色的人,除了流動的顧客之外,還有在裡面工作的人,和陸老師的合作案,我們除了探索空間的可能性,同時也思考User Friendly,每一次完成啟用的空間,再透過使用者介面回饋,不斷累積下次的養分。在我們思考品牌的下一個階段之際,陸老師出版了這本《空間設計要思考的是:》,裡面也講到許多和我們有關的空間故事、設計發展脈絡,陸老師總是很有耐心地和我們溝通……這20年來台灣有許多美好的改變,還有,我們一起玩的空間。
竇騰璜
DOUCHANGLEE設計總監
推薦序
已經不敢數算認識陸希傑老師究竟多少年了。回想起來,最早應可追溯到年少時任職室內雜誌所舉辦的國際競圖活動,首獎得主之一便是陸老師。當時,他的參賽作品所展現出的前衛設計概念與獨樹一幟的空間想像,至今仍然印象深刻。
後來,因職涯轉換,工作上雖漸漸淡出空間設計領域,卻仍抱持一定程度的關注。這其中當然也包括陸老師的作品,特別是商業空間,常能在簡練俐落中展現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詮釋角度和見地,深得我心。
所以,2008年,當經營已有六年時間的「PEKOE食品雜貨鋪」終於將走出線上虛擬、首度在實體世界落腳,幾乎沒有太多猶豫,我即刻力邀陸老師前來執掌設計規劃工作。
仁愛圓環旁巷內超過三十高齡老房子,說真的屋況並不是太好,歷經多次改建與不同業種使用,格局也頗不平常。然好在從一開始,陸老師便全不受先天多角不齊的奇異平面所困,幾筆犀利明快劃分,動線機能頓時清楚歷歷,輪廓骨幹呼之欲出。
而出乎個人向來在美感與設計上的一貫堅持與信仰,從一開始我就要求,定然要簡約低調、樸實無華,不攀附任何既成既有的主義或風格,不要任何直接的鮮麗的色彩塗裝、不要任何繁複的不必要的冗贅裝飾、不要任何刻意的多餘的線條語彙……
於是,設計與工程進行過程中,在陸老師的推演下,逐步凝聚成此案的主調:摒棄一切浮華的表面的虛假皮相,讓材質的原質原色、甚至是施工的痕跡自然裸露。
遂而,牆間柱間壁間與水泥地板上隱隱然顯現的,是泥工施作之際留下的手感塗抹軌跡;展示櫃架與前方天花板,木頭只稍微染淡了,木紋木痕如水波浪波般起伏流動,即便有少許釘痕或銜接殘跡,也不用塗漆或貼皮方式掩去。
「就留下來吧!」這是,PEKOE實體鋪今時今貌之所由來的記錄,或說,勳章。
也果然,使用至今六年多來,這看似樸拙實則處處用了心血的空間,在四時歲月與光與樹與風與此中人的日日相依相伴摩挲使用裡,徐徐凝聚積累刻鏤下溫暖的動人的氛圍和生活的軌跡與情味,成為PEKOE所有夥伴與朋友們流連不去陶然其中的天地。
和陸老師當初的預測,一模一樣。
所以此刻,格外歡喜得見這本作品集的出版──不只因著書裡也同時收錄了PEKOE的篇章,最重要是,能讓更多人,以及身兼業餘建築與室內設計觀察者與業主之雙重身分角色的我,更深入而細膩地窺看一位當代傑出設計者的創作歷程、思維與脈絡,獲益良多。
葉怡蘭
飲食生活作家‧PEKOE食品雜貨鋪創辦人
自序
建築與設計,對我而言並不是單純的藝術創造,而是一個社會事件,一個看世界的入口,一個無止盡的探險──而本書大概可以說是我自回國後執業至今近二十年的「探險」旅程日誌吧。
ISSUE-過程的展開與分類(unfolding and taxonomy)
在本書中,我將設計過程的剖面結構,擬為一組四階段的時間軸模型:
I. 設計開始之前
II. 從思考到現場
III. 面對現實
IV. 作品作為研究
此時間軸模型雖以空間設計從開始到成形的歷時性過程為基礎,但同時也具有共時性的分類意義。藉著回顧與分析自身學習歷程與設計經驗,我從中抽繹出15種思考設計時可能的切入視角,以議題的方式提出我的看法,並分別納入上述四大分類,讓設計的過程如同一座由各種思考向度網絡成形的座標系統。
這15項議題所涉及的許多觀念,包括「摺疊/展開」、「灌鑄」、「修補術」、「分類學」等等,其實都牽涉更為龐大的理論層面;然而為了全書呈現的一致性,本書不擬在理論上著墨過深,而是希望能作為一塊叩門磚,敲開理論的冰山,邀請讀者一同進入設計思考的世界。讀者朋友若有興趣,可另行參看我的另外兩本著作:《鍛造視差》(2003.荷光文化)與《形錄Registration Form》(即將出版)。
PROJECT-海平面之下的潛流脈絡
而本書所選錄的36組設計案,則是以事件的形式,從概念發展與時間歷程切入,觀察設計成形過程的剖面脈絡。
所謂「事件」的意思,或許可以借用年鑑學派以海洋斷面比擬歷史結構的譬喻:我們平常習慣從已成形的空間表象來解釋空間設計,就像是海平面上清晰可見的起伏的波浪表層;不過,潛伏於海平面之下的洋流動向與地殼岩層,同樣也是構成海洋不可或缺的元素,正如設計發展過程中層出不窮的種種變因,包括環境、機能、業主、基地,甚至是鄰居、氣候與法規……等等。這些變因在不同的尺度下產生各種視差(parallax),不但聚合為個別設計事件的成形,更積累形成了作為設計者的我,在這趟長期旅程中的座標註記(registration)。
透過此番整理,許多隱性的虛線連結變得清晰:例如某案未派上用場的概念,後來在另一案得以實現;某案與某案之間的相似性,可能始自業主這條脈絡;某些始料未及的意外因素,竟決定了某案的設計走向;我長久以來思索的幾項概念,又是如何現形於設計中……。諸此種種,隱藏在空間設計的海平面之下,事件自身、事件與事件、以及事件與設計者之間所形成的涵構關係,各自落點在此書所呈現的座標系統上,是為一種暫時的註記──因為事實上,事件的落點位置是隨著詮釋系統的不同而漂移(drifting)的。
VISION-設計是一個看世界的入口
除了建築與空間的思考議題與設計事件之外,本書也將以較為輕鬆的漫談,與讀者朋友分享我對於極簡主義、解構思維等美學或建築史論題的觀點,以及我親身走訪建築大師作品時所體驗的感動。
如同本文一開始所言,建築與設計於我是一個社會事件,一個看世界的入口,一個無止盡的探險。在我自己所執行的設計案裡,我從不同的品牌、業主與現場之中,看見現實大千世界的五彩繽紛與錯綜複雜,其中有激勵、有學習,當然也有迷惘與挫折。而在徬徨的時刻,遊訪大師的作品又成為另一個看世界的入口──親身感受經典的偉大,眼界便得以開闊,反身回顧,彷彿也就看得清楚自己的位置,以及前行的方向。
最後,本書雖名為《空間設計要思考的是:》,但我其實並不希望它是一本指點迷津的工具指南書。冒號之後留下的空白,是我對自己的提問與警醒,未來我也將繼續追問下去;同時衷心期盼透過本書的經驗分享,各位讀者朋友能夠找尋到屬於自己的解答。
陸希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