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教你一件事:「擁有10倍驚人記憶力」
學習效率就能從「火車」升級為「高鐵」!
(本書為《醫學院高材生才知道的驚人記憶術》全新修訂版)
本書作者是一位日本腦科權威,他在書中坦言:「我從小就不是唸書的料,學生時期的成績也不好……」但卻如願考上醫學院成為腦科醫生,他成功的關鍵是什麼?作者認為每個人天生的資質相去不遠,如何活用大腦,擁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才是人生成敗的關鍵點,「好記性」會讓你一生享受不盡,輕鬆贏得別人的尊敬與讚賞。
作者在就讀醫學院時期有「歸納整理達人」的稱號,當時醫學院的考試科目超過20科,作者在考試開始的一個月前,就會向同學宣布「我要開始唸書準備考試了」,並全心全意準備所有科目的「重點筆記」。
作者認為「重點筆記」並不是將教授講課或教科書的內容照本宣科寫下來,而是「一定要用自己的想法,進行整合」才叫做筆記。醫學院的教科書,往往一句話裡就包含數個專有名詞,必須查詢專有名詞,才能對文意有一步了解,內心才能產生共鳴,就算一味死背而順利通過考試,日後對於實際工作還是不會有幫助。
作者提出「無法認同、難以理解、未經歸納」的事物,會帶給大腦「不舒暢」的論點,而這些感受,就會讓人對學習產生「厭煩」。因此,作者認為一定要寫下「自己能解釋的文字」讓大腦出現「認同的快感」,才能讓人出現想持續學習的唸頭。筆記不是寫得漂亮或照抄課本內容就好,必須符合大腦思維,才能在關鍵時刻拉你一把。作者提出製作「重點筆記」時還有4個必勝關鍵:
(1)兩本筆記,一本「隨手寫」、一本「整理」:筆記是「再創作」,不是課本仿作。
(2)「當天」做筆記索引:根據遺忘曲線,9小時過後,新學的內容會忘記一半。必須為記憶留下明確的回想路標。
(3)查找「新」知識:腦中記憶像一個龐大的建築工程,不懂的馬上查,把它放在適合的位置,將來才容易查詢。
(4)考前一個月,寫「整理」筆記:從「隨手寫」筆記回想重要內容,再次有系統地回想、輸出,考前看「局部」就能迅速想起內容。
如果將「重點筆記」借出後,會不會影響到考試成績呢?答案是「絕對不會!」即使考試在即,作者將重點筆記借給朋友,絲毫不會造成困擾,因為作者在製作筆記時,所有內容已經融入「大腦知識體系」,而這個筆記的特點就是:在考試前一天,只需「簡單複習」便能迅速想起該科目的內容。
▲已經很專注了,卻還是記不住?不是不夠努力,而是不懂活用「記憶力」!
人生不免會遇到需要咬緊牙關認真唸書的時期,例如資格檢定考、升學考試、學習第二外語、提升專業技能、開發自我潛能等,「學習」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即使白天時間忙於工作,下班後還要想盡辦法擠出時間學習、唸書,相信大家都有過這種辛苦的經驗。
但是,不管是哪一種學習,好像都沒有辦法持之以恆?總覺得記憶被大腦遺忘?投資報酬率太低?學習沒有成就感?一上考場就大腦就好像「當機」?接著給自己貼上「我不是唸書的料」標籤,最後面臨被社會、職場淘汰的命運,實為可惜。
其實,一個人是否擅長記憶,與聰明、勤勞與否沒有絕對關係,讀書沒成效的最大原因是──你沒把握大腦活動的「黃金期」!
64歲的作者,將醫學院的學習方法及臨床經驗,結合腦科學,整合出適合每一個人的學習方案。面對這些不得不認真唸書的時刻。只要能跟大腦密切合作,記憶效率就能從「火車」升級為「高鐵」,10倍強化記憶力!
「請讓我睡覺、我想休息片刻!」
「我受夠了每天唸書唸到凌晨3點的日子!」
「我想放鬆、出去和朋友看電影!」
你對大腦的需求「視而不見」,所以至今仍找不到學習方法!
生命中樞除了心臟之外,讓我們能夠思考、從事高層精神活動就是「大腦」。照理說學習、唸書也是由大腦負責,可是每當學習成果不如預期,我們總是怪時間太少、怪學習內容太難,就是忘記追根溯源,看看「大腦」哪裡出現問題。
▲學習、讀書總是不順利,因為你犯了這些錯誤!
◎熬夜唸書
晚上精神比較好?思緒清晰?錯錯錯!一切都是錯覺而已,大腦也有自己的情緒。晚上唸書更容易累積疲勞,還會影響內分泌,使情緒不安,學習效率也跟著變差。
◎大腦沒「清醒」,錯過讀書的黃金時段
大腦也需要開機、暖機,然後才能到達顛峰狀態。「清醒度」是影響學習效果的關鍵,沒有抓緊時機、不懂刺激大腦清醒,一天唸書12小時也抵不過別人唸書2小時。
◎埋頭苦讀,過度用腦。
認真唸書,東西卻進不去腦子?可能是大腦負荷過重,罷工抗議了。
◎閉關、足不出戶,禁止一切休閒玩樂
人很憂鬱的時候,大腦也活潑不起來。覺得唸書很痛苦,大腦就會如實反應,一起抗拒吸收知識。
◎「等一下再做」逃避壓力、虛度光陰
這一點你也知道!卻仍放任惰性滋長,用「等一下」當藉口逃避壓力。
◎趕進度一直唸,認為「以後就會懂」。大腦消耗過多能量,沒有餘力記憶
電腦的中央處理器有容量限制,大腦也是。一次吸收太多東西,最後只會一無所獲。
◎大腦充滿「壞習慣」回路
「重複」可以強化行為模式,某行為成為「習慣」後,多數能無意識執行,讓大腦省下不少力氣。問題是,我們在不知不覺間累積太多「壞習慣」,拖累大腦處理效率。舉例來說,每天到學校、公司之後,是不是都在做一些沒必要做的事?總是在半個小時後才能開始做正事。
▲其實,大腦最喜歡「學習、考試」!
腦科學為你打造「過目不忘」學習力!
你知道大腦也是有情緒的嗎?大腦也需要暖機,更喜歡經常得到小獎勵。而且大腦也有自己的生理時鐘,在「最清醒」的時候讀書才有用。大腦還會默默做一些你沒察覺的事,如果你一天24小時都在唸書還是記不起來,那是因為你占據大腦的「私人時間」了。此外,你知道自己常不知不覺讓大腦養成「壞習慣」,拖垮學習效率嗎?
千萬別再輕忽大腦重要性、馬馬虎虎地學習,然後怨嘆自己什麼都學不好。學習、考試是大腦最喜歡做的事,只要和大腦有默契、彼此合作無間,讀書一點都不痛苦!
◆怎麼學習才有效率?一點小改變,馬上變成聰明腦!
◎請先「喚醒大腦」,再開始唸書!
想讓大腦「清醒」,只需做到三件事:
(1)運動身體,讓血液充分循環到大腦。
(2)用簡單的工作激起「勞動興奮」,鼓勵大腦開始從事更難的工作。
(3)限制唸書時間與進度,緊張感近似興奮,這時候效率最高。
◎讓大腦充分休息
其實大腦有一些「幕後工作」,不能靠人的意志控制,要給它一些時間消化,整合資訊與記憶。好好睡一覺比熬夜唸書更有效。
◎把欲望當獎勵,享受唸書與玩樂
欲望,是發自內心最有效的動力!認真唸書、努力工作,不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何不借力使力,把欲望當誘餌,逼自己進行高效率學習。適度玩樂取悅大腦,再難的內容都能處理。
◎現在就反覆練習把一切弄懂,為大腦節省能量
「以後就會懂」的知識只有淡淡的記憶痕跡,「現在就懂」的知識能反覆牢記,下次看到就不用再費力理解一次,保留力氣學其他東西。
★★ 給準考生 ★★
考試一次就合格的準備方法!
◆用力背、死命背,仍然書到用時方恨少→你不知道「真正」把內容輸入腦子的方法!
書上說的東西很有距離感?的確,大腦會排斥自己不熟的事物,而且沒有人只讀一遍就能完全學會,所以必須想辦法「熟悉」這些內容。只要讀了之後反覆輸出、歸納,讓知識變成自己的,怎麼考都不用怕!
(1)動手寫:讀了之後再用書寫輸出,有輸出和再次輸入的雙重效果,確保沒有漏網之魚。
(2)動嘴巴講:以自己的話整合內容,一步一步增進認知。
(3)動腦歸納:做重點筆記創造「認同感」,認同內容就不容易忘。
◆臨時抱佛腳,下次考試還是從零開始!→以英文為例,單字一背就不忘的秘訣
面對大範圍考試,前一次考的內容早已忘光,新的內容又來不及熟悉,難道以前的努力只能付諸東流?想辦法讓舊記憶成為不離不棄的老朋友吧!
(1)用「各種感官」背下來
大腦有很多知覺記憶可以利用,發揮記憶多面性的特點,用看的、寫的、唸的,並思考「解釋」字義,多次反覆想忘記都很難。
(2)記住使用該單字的「場合時機」
「情境」比死板的知識容易融入原有知識體系,消除疏離感。
(3)「融合情感」一併記憶
人是感覺動物,重視自己的情感,有疑問就花時間思考、查資料、修正,恍然大悟、靈光乍現能有效延長記憶。
★★ 給上班族、在職進修者 ★★
檢定、考照、轉職、學外語等,找回記憶力與學習力的方法
◆想不出文案與新點子、寫不出企劃案的時候,3步驟讓靈感自動現身!
請默唸→朗讀→留意關鍵字。很基本,但是很重要。
執行這3個步驟可以避免忽略細節,看書先默唸後,再以朗讀輸出知識,接著再一邊讀、一邊留意經常出現的關鍵字。徹底熟悉內容後,才知道該從何處「創新」。這是大家工作幾年後,不再重視的基本功。
優秀的創意與想法,絕大多數是從大腦本有的知識衍生變化而來,所以,先幫大腦蒐集資訊,加強印象,經過大腦整合會激發出自己都想不到的火花。
◆打破「成年後學不好英文」的迷思!
別再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先問問自己有像以前一樣努力嗎(多次反覆聽說讀寫、看文章)?「記憶力衰退」並非事實,只是不負責任的說法。學英文最大的敵人是你的「心理障礙」,因為不夠努力誤以為記憶力大不如前,給自己多一點信心!成人學英文反而有很多優勢!
(1)有強烈的溝通意志
成人學英文是為了溝通,只要有「心」,詞意、語法、發音一知半解也能懂對方在說什麼。
(2)可以用經驗想像、理解
成人有足夠的經驗「猜」英文在表達什麼,而且多半會猜中。
(3)容易有成就感
大腦不只透過考試高分得到「報酬」,成功的溝通經驗、他人的稱讚、看懂報章雜誌等都能獲得成就感,因而更願意主動接觸英文。
(4)清楚自己的弱點
已學過基礎英文,知道自己該加強什麼、整體需要注意的部分,不會執著於無謂的地方。
▽▲本書特色 ▼△
【專業剖析】作者以腦科學觀點切入實際生活經驗講解,簡單易懂。使人有恍然大悟之感!
【舉例生活化】指明一般人常犯的學習通病,確實提出解決方案,革除壞習慣。
【實用效果佳】醫學院高材生的作者親身實證,只要實行書中要點,就能一步一步強化記憶力!
【教出天才兒童】特別說明兒童大腦發育特色,從小幫孩子奠定學習好根基!
【破除記憶退化迷思】大人也能擁有絕佳記憶力、快樂學習,創造事業第二春!
作者簡介:
【日本腦科權威】
築山 節 Tsukiyama Takashi
1950年出生於日本愛知縣,醫學博士,為腦神經外科專業醫師。現任財團法人河野臨床醫學研究所附屬北品川醫院院長。1992年設立專為腦疾病患者進行腦機能復健的「高次腦機能障礙外科門診」。著有《凍結的腦袋》、《健腦15招》等廣受好評的暢銷書籍。
譯者簡介:
李伊芳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曾任雜誌資深編輯,廣泛涉獵日本文化,擅長家庭類、生活類、健康美容類與大眾文學、人文心理類之翻譯。
http://yvonnelee724.blogspot.tw
章節試閱
◆3關鍵讓大腦「清醒」,就不會常常做白工!
大腦清醒時思緒敏捷,工作時處於興致高昂的絕佳狀態;學習時,解題速度會比平常快上許多,即使碰上高難度的題目,也可以馬上找到方向;寫文章時則能文思泉湧,條理清晰。
因此,每當提到學習方法時,如何刻意讓大腦保持「清醒」,並善加應用在每一次的學習時間,絕對是要優先強調的重點。一般在三種情形下,我們會覺得自己的大腦思緒清晰:
《關鍵1》運動之後,大腦會變「聰明」
大腦什麼時候最清醒呢?答案是「在身體充分活動之後」。大家不妨回想平常散步、慢跑後(或進行當中),頭腦是不是格外清楚,創意和靈感接二連三地湧現?與好友談笑風生後,也會感覺大腦變靈活了。
造成此類現象的原因,其實是血液充分循環至整個大腦的緣故。大腦支配肢體運動的區塊,分布在大腦表面的中央位置,如果想使運動機能活躍,必須將血液輸送至該處,如此便能理解讓血液循環至大腦的重要性了。
◎身體越活動,大腦效率越高
人類的大腦機能運作與身體活動程度息息相關。人體活動時,大腦的活性也會隨之升高。身體越活動,大腦效能就會越高。
然而學習時坐在椅子上,幾乎處於靜止不動的狀態,唸書的時間越長,身體的靜止時間越長;而身體的靜止時間越長,會讓大腦運作效能更趨低落,我們常不知不覺落入這種惡性循環。因此,把學習與運動視為一套相輔相成的方法,才是恰當的做法,這也是學習效果突出的人,自然而然養成的習慣。
《關鍵2》整理桌面、丟垃圾,能刺激大腦產生「興奮感」
除了運動之外,「工作後」也會覺得大腦特別清醒。例如「桌面整理後」比「桌面整理前」更容易進入學習狀況;同理,完成多道簡單的計算題後,容易感覺思路更加清晰。這種現象被稱為「勞動興奮」,由德國精神科醫師艾米.克雷普林所提出,因此也被稱為「克雷普林的勞動興奮」。
◎善加利用克雷普林的「勞動興奮」
分析大腦結構,位處大腦邊緣的「伏隔核」與「勞動興奮」密切相關。那怕只是動動手的簡單工作,都能刺激伏隔核,使人處於輕微興奮的狀態。
想引發勞動興奮,必須先對工作抱持「簡單、輕鬆」的想法。可能有人會因此產生疑問:「簡單的工作就能引起勞動興奮,那麼困難的工作,成效豈不是更好?」但事實並非如此。
伏隔核屬於大腦「酬償系統」中的一環。「酬償系統」簡單來說就是人受到讚美時,會激起「好,我要更努力!」的心態,是影響本能行動的中樞。對大腦來說,「讚美」就是成功體驗,會讓自己感到「舒服暢快」。
◎喚起大腦的「清醒狀態」,有助工作學習
「整理桌面」、「把文具放到筆筒裡」、「丟掉不需要的物品」、「把書放到書架上」等簡單動作,可以幫大腦累積小小的成功經驗,帶來「暢快感」,這是因為大腦酬償系統中的伏隔核受到刺激,使人興奮。但若換做高難度的工作,想達成此目的就沒那麼簡單了。
不過,一直持續做單調重覆的工作,反而無法讓大腦保持活性。整理桌面後,花5分鐘寫報告或文案、或進行有一點難度的學習,接著逐步轉為集中心力的認真學習,「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簡單中帶點變化」更有助於產生勞動興奮。
《關鍵3》「時間急迫」的緊張感,使大腦保持清醒
有人會問:「輕微的興奮狀態有助於提升大腦的清醒度,那麼緊張與迫切感是否也會有相同效果?」沒錯,正是如此!我認為「感受緊張與迫切」是讓大腦保持清醒的第三種方法。
請回想睡過頭的經驗,20分鐘後不出門絕對會遲到,偏偏這時什麼都沒準備好,兵慌馬亂中洗臉、刷牙、梳頭,省略一些習慣的步驟,將必要物品一股腦丟進包包,飛也似地火速奔出家門。儘管只有短短幾分鐘,但在做這些動作的同時,原本沉睡的大腦會瞬間清醒過來。在緊張與迫切感的刺激下,大腦會感到興奮,使活性急速增加。
◎利用「時間限制」,讓壓迫感近在眉梢
想要有計畫地利用緊張感,讓頭腦清醒,就必須有「時間限制」。即便是單調簡單的工作,若開始前就煩惱著要花多久時間才能完成,原本的勞動興奮會大打折扣,導致動作拖拖拉拉、工作效率低落。
我建議反其道而行,在工作開始前,先訂定時間限制。例如事先決定早上8點開始唸書。現在是7點30分,剩下的半小時要完成哪幾項工作。無形中的「時間限制」會使人時時刻刻緊盯時鐘,可以強化緊張與迫切感,在短時間內便能製造充足的勞動興奮,若想在視覺上更直接感受時間的節節逼近,不妨使用電子時鐘或砂漏,效果更佳。真正要開始學習時,也可運用時間限制使效果加倍。
例如,早上8點開始唸書,9點準時出門,限制時間即為1小時,於是要求自己在1小時內要唸完哪幾頁。當「時間」與「量」的關係清楚明確,緊張感與迫切感自然呼之欲出,大腦就容易維持清醒。
◎讓大腦隨時擁有「緊張感」,學習更有效率
如果你為學習成效不彰、無法持之以恆而苦惱,不妨參考我提出的建議:想提高唸書效率時,不應只著眼於學習本身,更重要的是改善整體「生活習慣」。當大腦高效率運作時,即使是剛起步的學習也能進步神速。觀察學習表現突出的人,基本上都有「隨時活用大腦」的生活步調。
重視運動、喚起勞動興奮,讓自己隨時懷有衝勁,並養成設定時間限制的習慣,在這種情況下,學習不僅有效率,還能持久;反之,學習成效裹足不前者,或許是太專注於「將一切心力集中於學習」了。
想持之以恆地維持高效率學習,「動機」非常重要。廢寢忘食不代表很有效率,成效可能不盡理想。因此,設法讓「整體生活融入學習」才是基本之道。
◆擺脫「3分鐘熱度」的學習宿命!
大腦高清醒度狀態的持續時間因人而異,即使同一個人,因身體狀況或其他因素,而產生差異也是正常現象。若是年輕力壯的年輕人,受惠於體力優勢,除了學習狀況良好,大腦亦能長時間保持清醒;此時就應妥善運用,於學習上乘勝追擊。
◎提升「學習集中力」的5大關鍵
關於集中力,我認為可以區分兩個主要問題。
第一是「清醒度的狀態」。當大腦處在近似睡眠的情況下,自然無法聚精會神,其因應對策在第1章已有詳細說明。
第二是「清醒度高,卻無法專注於學習」的狀態。
翻開題庫,不分難易地迅速解題;文章唸過後,每字每句輕而易舉進入腦海,儘管如此,讀沒多久,就開始想著其他活動。這類情況的問題點,多半可歸納為「集中與分散的切換」。關於這個問題,只要利用簡單的實驗,就能體會箇中真意。
《關鍵1》從視覺和聽覺實驗,瞭解注意力走向
請在關燈的房間裡(或令你感到安心的場所),在一片漆黑中戴上耳機,聽英語教材。此時,想必比平常更能集中精神聆聽每個字句。由於沒有其他需要輸入大腦的資訊情報(而且處在安心的空間,不需注意環境變動),因此可將所有心思都放在唯一的外在資訊上──這就是不易引起注意分散的環境。
接著是關於視覺集中與擴散的實驗。
請將目光集中於室內或室外的某項事物上(例如房間中的綠葉植物、外頭停放的車輛),並仔細觀察這株植物有幾枚葉子、葉子個別呈現什麼形狀等。問問自己:在進行觀察時,能否看到整體景象?想必答案是否定的。當設法將注意力轉向整體時,意味著注意力會被迫從集中於單一事物上移開。
《關鍵2》練習巧妙切換「集中」與「擴散」
由此可見,大腦具有以下兩大特性:
(1)注意事物的方式分為「集中」與「擴散」兩類。
(2)「集中」與「擴散」無法同時並行。
儘管看似沒有任何特別之處,但知道這兩個特性後可以發現,能真正活用大腦機能,卻缺乏注意力的人,多半不善於掌握「集中」與「擴散」的切換。在前述實驗中,注意力的親身感受僅限於視覺和聽覺,但集中與擴散的切換,其實可視為大腦整體的使用方式。
舉例來說,當注意力鎖定在「今天非做不可的事情」或「今天想做的事情」這個整體上,就無暇留意個別的單一事物。因此,應以擴散角度先審視今天的整體計畫,再將注意力縮小集中至某項單獨事物,等該項工作完成,再次擴散注意力至整體計畫。以這種方式在進行兩類注意力的巧妙切換。
《關鍵3》工作或學習前「先整理桌面」,
切換注意力說來簡單,想確實執行並不容易。人是情感動物,當注意力集中於某項事物時,可能不經意產生「另一件事好像今天不處理也不行」的焦慮,或萌生「暫時放鬆一下,等會兒再繼續做也沒關係」的念頭。在產生類似想法的瞬間,注意力已經悄悄從集中切換為擴散了。
萬一事情發展至此也無可奈何,只要設法再回到集中狀態即可。然而不善於切換的人,往往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單一事物,很容易再次擴散或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
門診有此苦惱的人,多半「缺乏勤奮整理的習慣」。我建議他們在工作或學習前,養成整理桌面或個人隨身包包的習慣。
《關鍵4》消除讓注意力擴散的視覺因素
如果有位出色並照顧部屬的上司,在明確判斷當下該做與不必做的工作後,對你說「現在希望你專心做這項工作」,並在你的桌上留下必要的工作物品,想必能讓你心無旁騖地專注於該項工作。在學習或工作前進行桌面或物品的整理,上司的這個舉動,其實你自己就能辦到。
以擴散的角度審視桌面或隨身包包,僅留下必要物品。進行這個動作的同時,大腦也會針對「該做的事情」、「想做的事情」進行重要度與優先順序的判斷。若未進行這個動作,則會增加注意力擴散的機率。
此外,當集中切換為擴散的視覺性因素消失,亦可延長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避免不經意看到其他事物而擴散注意力。不過,有其他重要事情的話,應該先決定好這類東西的擺放處,留意「在學習時間裡不會看到」就好。
《關鍵5》與其一直牽掛某件事,不如先處理吧
許多令人掛心、放不下的事物,可能只需簡短5分鐘就能解決。例如有需要回覆的郵件,因現在是學習時間而被擱置,等學習完畢後再處理。若能確實遵守自我要求當然最好,但難免會遇上「怎麼也無法暫時忘卻」的時候,此時,不妨先放下學習,以簡短時間快速完成。與其在學習時牽掛著其他事情,不如先處理以換取效率良好的學習成果。
因此,為了能在集中與擴散間進行順暢、巧妙的切換,如同第1章所述,要避免別在此期間增加新事物或新元素。不論是學習前的桌面整理工作,或是5分鐘可以解決的瑣碎工作,請將它們視為引起「勞動興奮」的要素加以消化吸收。同時,若能認知「這是可讓精神更集中於學習的前置作業」,效果更好。
◆不斷給大腦刺激,記憶就能長時間留存
◎腦神經網絡是「鬆軟的泥土」
大腦記憶新情報、獲取新技能的過程,神經學將其比喻為「留下軌跡」。就像車子駛過鬆軟的泥土留下的胎痕,大腦因此獲得記憶或技能;若車輪在同處反覆來回通過,痕跡就會逐漸加深。
此外,神經學也將記憶強化加深、能力向上提升比擬為「從火車升級為高鐵」,算是相當切合實際情況的比喻。
據說成人大腦中有數百億個腦神經細胞(neuron,又稱神經元),由「軸突」和「樹突」兩種神經突廣泛延伸組合,分別負責傳送、接收資訊。兩者交織組合成像星象圖般錯綜複雜的網絡。腦神經的複雜網絡,若以車輪痕跡的例子比喻,相當於「鬆軟的泥土」。
◎不斷輸入相同資訊,記憶就會愈來愈鮮明
當外來情報輸入大腦時,腦神經網絡中即有電流通過。進行思考、計算、行動等行為時,電流將流竄在腦神經細胞中,各自負責該動作的區域。這種電流通過,可視為「車子駛過」。
相同資訊不斷重複輸入、行為多次反覆,電流多次通過腦神經網絡,因而留下痕跡。這就像是車子在泥土留下的「胎痕」。胎痕會隨車子通過的次數增加而逐漸加深,並且不容易抹除。腦神經網絡的「痕跡」也是同樣道理,刺激的電流不停反覆通過,痕跡就會愈來愈鮮明,並能長時間留存。
◆讓大腦「反覆訓練」,問題再難都能解決
繼續針對「從火車升級為高鐵」的比喻進行解釋。前述提到腦神經細胞彼此連結而形成網絡,但該網絡並非完全閉合,在軸突末端與樹突之間有極細微的空隙,此縫隙被稱為「突觸間隙」;包含此間隙在內,腦神經細胞網絡中所有的接縫處均屬於「突觸」。
當電流在網絡同一位置反覆游走,突觸的強度將隨之提升。簡單地說,就是原本停滯不前、不順暢的資訊傳達變得暢行無阻。好比本來每站都停的火車,轉變為過站不停、直達終點的高鐵。
電流持續從腦神經網絡某一處反覆通過,等於不斷給予相同刺激,與該處相關的突觸強度會上升,提高資訊傳遞效率,因而造就不易遺忘的深刻記憶,增進學習能力。前述理論由加拿大心理學家海柏率先提出,並主張這是「大腦的基本學習原理」,所以被稱為「海柏學習法則」。
◎反覆訓練,讓「提線木偶」變成「自動機器人」
腦神經網絡如果沒有刺激(電流)出現,就不是一個有效的工作系統。有意義的回路必須是一個「出現電流的網絡運作」。學習中最重要的關鍵是「反覆訓練」,不論何種領域或形式的學習,如果不經反覆訓練就無法真正熟練。
持續「反覆訓練」後,思考、計算和行動等行為,在沒有自主意識的情況下,也能反射性地完成。此時腦內產生的變化,就像是「從提線木偶轉變為機器人」。
請嘗試想像A→B→C→D的連續動作,至少需要「網絡運作A」、「網絡運作B」、「網絡運作C」和「網絡運作D」一起完成。當反覆訓練不足時,就要靠意識行動:「首先是A,接著B,再來是C……」。但熟練之後,根據海柏學習法則,網絡運作A至D將得到強化,往後只要開始A便會自動一路進展至D結束,完全不需意識操控。
◎讓大腦減少消耗能量,可提升思考能力
「不需意識操控的狀態」,也就是「反射性完成的狀態」,我認為這對學習(尤其是基礎學習)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以個人意識操控一舉一動時,大腦將耗費可觀的能量。相反地,大腦若能減少消耗能量,不僅可提升思考、計算和行動速度,遇到複雜的應用問題時,也可以順利完成。
◆學習英、日、韓語,就算40歲也來得及!
◎學語言,發音不代表一切
學習語言時,小孩的「音感」優於成人,他們有正確分辨微妙發音的能力。因此從幼童期開始學英文,確實佔有優勢。此外,想學道地的英文發音及口說能力(和感覺及運動機能相關),從幼童期開始學,養成率較高。不過從大腦的特性來看,從小開始學英文的優點也不過如此而已。學習語言另有其他更重要的目標。
我想提醒大家,學語言不一定要具備「辨別發音」與「正確發音」的能力。英文是世界共通的語言,中國商人說英文談生意、印度工程師也說英文工作,他們沒有精確標準的發音,也無法確實聽懂每個字句,但仍然能溝通。
我的朋友曾遇過印度觀光客向他問路,即使對方的英文發音與文法一塌糊塗,朋友人仍能理解對方的意思。或許是對方「努力傳達」,友人也抱持「努力理解」的態度聆聽,於是能圓滿達成溝通。
擁有「試圖傳達與理解」的意志,是溝通的關鍵,以此為前提,雙方才能溝通無礙。只要具備基本的聽說能力,剩下的不過是意志與經驗問題罷了。
◎成人理解力強,「學語言」能快速獲得成就感
成人可透過「想像」,理解英文真正的涵義,學習時容易獲得成就感。這一點不僅適用於聽和讀,說和寫也有同樣的優勢。
此外,成人學英文還有一項有利條件,那就是「清楚自己的弱點」。小孩子剛開始學英文時,就像第一次到森林散步,前進的同時還得設法記下周圍景色,自然無暇停下腳步仔細欣賞美景。
反之,多數成人已學過至少六年的基礎英文,相較之下,可站在略高的位置俯瞰森林整體。我近年再次開始學英文,除了藉此複習基礎部分,也重新審視自己以前囫圇吞棗、懵懵懂懂的部分。只要找出自己的弱點,鎖定重點部分確實理解,再反覆訓練即可突破難關。
◆總是說「自己英文很爛」的人,當然會永遠學不好
不少人認為「出社會多年後,重新再學英文,是非常困難的事」,我認為「因學習產生的無力感」才是阻礙學習的主因。
人體神經相連的部分均各自有其機能,當本人認定「不需活動,也沒必要活動」時,即使對某部位進行訓練,該處也不會因而活化。學習英文也是類似的情形。當你自認「無法做到某事」,就不會有想要「努力克服」的意識,反而會盡力逃避。
自己覺得「我的英文很爛」時,便會想盡辦法避免接觸英文。越是逃避,「無法做到」的意識越是加深;一旦建立不接觸英文的生活模式後,心中就會產生「沒必要學會」的想法,抱著這種想法學英文,結果當然是學不會。
◎消除「無力感」,才是學好英文的關鍵
孩子也可能出現「因學習產生的無力感」,但與之相比,成人持續且永無止境地學習,更容易產生無力感。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幾乎無法避免使用英文。如果因緊急需要開始學英文,卻無法捨棄「不會,也沒必要會」的抗拒意識,自然得不到突出的學習成效,許多人反而以此為藉口,主張「成年後才開始學英文太遲了」。
成年人學不好英文,大都不離上述理由,所以消除「因學習產生的無力感」,才是成人培養英文能力的根本關鍵。
◎打破「成年後學不好英文」的迷思
一點一滴累積「做得到」的經驗,使大腦體會「有所作為」,可以有效克服無力感。「因學習產生的無力感」逐漸減弱後,便能運用自己的知識與判斷力,審視整體學習內容,並從中發現自身盲點。
即使是長年認為「我英文很差」的人,真正不懂的地方可能少之又少;只要克服心理障礙,便能進一步消除無力感。因此,別再落入「成年後無法把英文學好」的迷思,絕對沒有那回事!
◆學習20分鐘,勝過2小時的讀書秘技
成人學習之所以不易持續,是因為無法確保學習的「時間及場所」。以我個人而言,想在繁忙的工作中,每天撥出2~3小時學習,簡直困難重重。因此,我選擇利用「零碎時間」唸書。
◎聰明人會利用「零碎時間」學習唸書
我常在通勤時學習。如果下午6點有預約的工作,搭捷運前往需1小時。現在時間為下午4點,而手邊沒有緊急的工作,此時就是學習的絕佳時機。
雖然也可以選擇留在公司,但待在辦公室,難免有人與你閒聊或請教公事;如果提早到約定場所唸書,考慮到對方多半也會提前抵達,那將使學習受到影響。
因此,我選擇帶著學習用品出發,在通勤途中唸書。捷運或公車若有空位,就找個座位坐下看書;若沒有空位,就改在月台座位或候車室。為了避免造成其他乘客的不便,我會在出發的車站逗留20分鐘看書,再搭車前往距離目的地最近的車站,然後在該站停留30分鐘看書。
◎「移動的環境」反而讓大腦更清醒
上述學習方法的優點,在於可有效善用通勤的時間、與人相約也不容易遲到;此外,更有助於提升大腦清醒度。
我們知道適度活動身體可保持大腦清醒,但在辦公室或圖書館等地,不方便隨意走動。若是在通勤的途中,便能利用步行活動身體。而且通勤時,周遭景物會隨之變化,大腦為因應變化得以保持清醒;同時,大腦也會意識到通勤的時間限制,自然產生迫切感。以上這些特點皆可活化大腦,促成高效率學習。
◎嘈雜的場所,正好適合進行「朗讀」
利用通勤時間學習還有一項優點,那就是「方便朗讀」。在辦公室、圖書館等場所,不能隨意出聲。而車站月台、咖啡廰等處原本就人聲鼎沸,以微小音量唸出學習內容,自然不易被察覺,適合一邊學習、一邊朗讀輸出,強化記憶。
綜上所述,建議大家規劃學習方式時,以下兩點可作為參考:
(1)學習不需要完整、固定的時段。
(2)不一定要在「固定場所」學習。
◎時間不夠用是藉口,學習「不需要完整時間」
零碎時間適合學習,但我們偶爾也需要一段完整時間進行學習,例如要仿照考試情況寫模擬試題,或製作「重點筆記」時,就需要排定完整時段與固定場所。
此時,必須在安排其他行程前預先規劃,決定「我需要2小時」後,就立刻排入行程,除了寫在行事曆上,還要向秘書或職務代理人告知「下星期的這個時段我已經有安排了」。短短數小時的時間,只要有心,人人都能夠事先安排妥當。
不過請別抱持「沒有完整時間,就無法進行學習」的想法,妥善利用瑣碎時間仍可一點一滴累積學習進度。以此為基礎,再適度安排完整時段,學習一樣可以充實豐富。
◆3關鍵讓大腦「清醒」,就不會常常做白工!
大腦清醒時思緒敏捷,工作時處於興致高昂的絕佳狀態;學習時,解題速度會比平常快上許多,即使碰上高難度的題目,也可以馬上找到方向;寫文章時則能文思泉湧,條理清晰。
因此,每當提到學習方法時,如何刻意讓大腦保持「清醒」,並善加應用在每一次的學習時間,絕對是要優先強調的重點。一般在三種情形下,我們會覺得自己的大腦思緒清晰:
《關鍵1》運動之後,大腦會變「聰明」
大腦什麼時候最清醒呢?答案是「在身體充分活動之後」。大家不妨回想平常散步、慢跑後(或進行當中),頭腦是...
作者序
◆ 學習講求效率,唸書不該是苦差事
人生難免會遇到需要咬緊牙關、認真唸書的時期,例如資格檢定考、升學考試、英文檢定考、職場升等考試、公職人特考等,「學習」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即使白天忙於工作,下班後還要想盡辦法擠出時間唸書,雖然辛苦,但這是人生的必經過程,集中火力向大腦灌輸知識與技能,就能創造往後幸福的人生!
希望各位讀者不要將學習與唸書視為痛苦的事。與其終日埋首書堆苦讀,不如提升學習效率,讓自己有更多時間享受生活。為達成這個目的,「充分活用大腦」是左右成敗的關鍵。本書的「活腦學習法」,目標是使付出的努力有意義、能清楚看見成效。我以腦科學常識結合臨床經驗,歸結出「大腦確實具有某種特性」,並依此設計出最有效率的學習方法。
◎本書6大章節重點導讀
〈第1章〉喚醒大腦,讀書效率變高,不再做白工!
我身為腦神經外科醫生,從臨床經驗中體悟到「喚醒大腦」的重要性。第1章將以此為基礎,讓大腦能高效率運作,並詳細解說「提高集中力的方法」。
〈第2章〉──「睡眠品質」是影響大腦效能的關鍵!
睡眠品質會影響大腦的運用效能。喚醒大腦與讓大腦入睡的技巧,兩者同等重要,若能善加組合利用,便能大幅提升學習成效。
〈第3章〉──「高效率筆記及閱讀法」大公開,不是唸書的料也不怕!
想讓有價值的知識確實成為個人記憶,並不是要「鍛鍊記憶力」,而是應該設法「強化每一段記憶」。確實歷經「認識、解釋」和「歸納、整合」的階段,使大腦建立「知識體系」。
我並非天性聰穎的人,之所以能如願成為醫生,和醫學院時期培養的學習方法(筆記與閱讀方法)有很大的關係。將於本章和讀者們分享強化記憶的秘訣。
〈第4章〉──培養「反覆訓練」的好習慣
本章從神經學的角度解說大腦記憶的原理,探討如何使大腦回路增加效率;關鍵在於「海柏學習法則」(Hebbian Learning Rule)。
海柏學習法是以神經學為基礎,解釋大腦學習力的理論,另外加入我個人的研究與想法,將其重新編排為幫助學習的要點。大家閱讀本章後,就能以科學角度體會「反覆訓練」的重要性,學會如何自我訓練,養成唸書好習慣。
〈第5章〉──培育「孩童大腦」的方法,從小打造「天才腦」!
「兒童大腦」可說是大腦的原型,認識大腦原型不但能促進「成人大腦」發展,更可快速辨識孩童時期的學習方法是否真正有效。
其實,絕大多數的事物成年後才開始接觸、學習都還來得及,有些甚至更容易看見成效。請以孩童大腦為基礎,認識「培育大腦的合理順序」、「激起學習幹勁的方法」。
〈第6章〉──適合「成人大腦」的學習方法,學好英文永遠不嫌晚!
本章以孩童的學習方法做對比,針對成人的學習方法詳細解說。最重要關鍵在於擁有具體目標,並就大腦的特性說明其原因。「如何學好英文」是大家最關心的話題,在此特別分析學習英文的最佳方法及時機。
學習目的與環境因人而異,依照本書內容與個人條件適度安排,就能真正建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衷心期盼讀者們能有所收穫,朝自身目標持續邁進。
◆ 學習講求效率,唸書不該是苦差事
人生難免會遇到需要咬緊牙關、認真唸書的時期,例如資格檢定考、升學考試、英文檢定考、職場升等考試、公職人特考等,「學習」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即使白天忙於工作,下班後還要想盡辦法擠出時間唸書,雖然辛苦,但這是人生的必經過程,集中火力向大腦灌輸知識與技能,就能創造往後幸福的人生!
希望各位讀者不要將學習與唸書視為痛苦的事。與其終日埋首書堆苦讀,不如提升學習效率,讓自己有更多時間享受生活。為達成這個目的,「充分活用大腦」是左右成敗的關鍵。本書的「活腦學習法」,目...
目錄
【作者序】
學習效率從「火車」升級成「高鐵」!
成人、小孩都適用的「10倍速活腦學習法」
第1章 「頭腦清醒」,才能喚醒你的「學習力」!
「讓大腦清醒」的3關鍵
〈關鍵1〉運動之後,大腦會變「聰明」
〈關鍵2〉整理桌面、丟垃圾,能刺激大腦產生「興奮感」
〈關鍵3〉「時間急迫」的緊張感,使大腦保持清醒
大腦清醒了,就不會常常「做白工」
活用「大腦3階段學習法」,
工作不再頻出錯,做事效率100%
讓「大腦休息」,你會更有靈感
唸完這一課,就去看電影!
將進度「往回推算」,就不會一直被時間追著跑
「等一下再做」,才是壓力的來源
怎麼樣都「提不起勁唸書」的解決對策
擺脫「3分鐘熱度」的學習宿命!
第2章 讓大腦「一夜好眠」,工作學習更順利!
生活紊亂,大腦也會跟著亂
睡前習慣唸書的人,請注意2件事
(1)確認「今日收穫」──肯定今天的表現,給予大腦獎勵
(2)確認「明日安排」──粗略瞭解明日行程,就能安然入睡
每天小睡15分鐘,有助思緒清晰
深夜大腦「很感性」,不利學習
第3章 建立「一點就通」的記憶
學會「整理歸納」,才能快速記憶
這樣寫,過目不忘的「必勝重點筆記法」
「一背就不會忘記」的單字牢記法
寫不出文案時,「留意關鍵字」能尋找靈感
試著去「教人」,也是讓大腦記憶的方法
能讓你快速回想內容,才叫「畫重點」
考試不再匆忙答題的「速讀學習法」
第4章 打造「記性好」的大腦學習法則
不斷給大腦刺激,記憶就能長時間留存
讓大腦「反覆訓練」,問題再難都能一一解決
「以後自然會懂」的心態,是學習大忌
你應該這樣學習,「反覆訓練」的5大鐵則
〈鐵則1〉不斷地抄寫、解題、抄題寫、解題
〈鐵則2〉「馬上」再讀一次,並「回想」重點
〈鐵則3〉選對書,才不會產生厭倦感
〈鐵則4〉同類型的科目,請「短期集中」學習
〈鐵則5〉持續複習,加深記憶印痕!
絕對拿高分、一次就合格的考試秘技
讓學習效率更上一層樓,克服「半途而廢」的好習慣養成法
壞習慣不趕快改變,大腦會越來越笨
第5章 讓孩子喜歡唸書,打造「超強學習力」!
孩子大腦的「可塑性」最高,培育要趁早
3階段大腦培育法,教出聰明乖孩子!
〈0~7歲,學齡前〉給予孩子安全感,別叫他們讀書
〈8~15歲,小學至中學〉接觸各類運動、提升運動機能
〈16~20歲,青春期〉讓孩子自己訂定目標、培養自主性
孩子說10句,父母請「回1句」就好
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全看父母的行為,與遺傳沒關係
讓孩子做「可以辦到」的事情
第6章 就算60歲,還是可以開始學習!
沒有目標的學習,只會越來越空虛
每次只學「一點點」,反而能燃起學習欲望
學習英、日、韓語,絕對可以不再半途而廢!
總是說「自己英文很爛」的人,當然會永遠學不好
超強3關鍵,提升英文的「聽說讀寫」能力
(1)大腦的記憶體有限,別過度執著記著每個字句
(2)要有一定的英文程度,才不會把英文忽略為「聲音」
(3)對英聽內容瞭若指掌,反覆播放和聆聽
就算有點難,也不能覺得「算了!」不逃避的學習,才能讓自己與眾不同
學習20分鐘,勝過2小時的讀書秘技
【結語】腦科學為你打造「過目不忘」學習力
【作者序】
學習效率從「火車」升級成「高鐵」!
成人、小孩都適用的「10倍速活腦學習法」
第1章 「頭腦清醒」,才能喚醒你的「學習力」!
「讓大腦清醒」的3關鍵
〈關鍵1〉運動之後,大腦會變「聰明」
〈關鍵2〉整理桌面、丟垃圾,能刺激大腦產生「興奮感」
〈關鍵3〉「時間急迫」的緊張感,使大腦保持清醒
大腦清醒了,就不會常常「做白工」
活用「大腦3階段學習法」,
工作不再頻出錯,做事效率100%
讓「大腦休息」,你會更有靈感
唸完這一課,就去看電影!
將進度「往回推算」,就不會一直被時間追著跑
「等一下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