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中華服飾文化源遠流長又豐富多彩,素以「衣冠文物禮儀之邦」和「絲綢之國」聞名於世。黃能福、陳娟娟、黃鋼合著的《服飾中華—─七千年藝術巨作》,就引導我們領略這悠久的歷史和萬千的氣象。
我們的祖先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已磨製骨針縫製毛皮衣服,佩戴獸牙、貝殼、骨管、鴕鳥蛋殼、石珠等連串的串飾。到了新石器時代,就開始農耕牧畜,營造房屋,男子出外狩獵,打製石器,琢玉;女子從事採集,製陶,發明紡麻,養蠶製絲,紡織毛、麻、絲布,縫製衣服。根據考古材料,我國在距今7000年前西安半坡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中,發現有100餘件帶有麻布或編制物的印痕,其中已有平紋、斜紋、羅式絞扭織法、繞環編織法等編織方法。江蘇吳縣草鞋山發現了距今5400年前的葛布,織有回紋和條紋暗花。河南滎陽青臺村仰韶文化遺址發現了平紋蠶絲絹和淺絳色羅,距今已5500年。新疆和青海新石器文化遺址則發現過彩色花紋的織錦和在絹帛上繡出精美花紋的刺繡。衣冠鞋履、玉石首飾、佩飾與華美的髮型配套,構成中華上古服飾文化的繁榮景象。
服飾是人類源於護體禦寒等生理需求的物質的產品,又是反映人們審美觀念和生活理念的精神載體。我們的祖先自從發明了紡麻、繅絲、織毛等手工技術,就能利用紡織品縫製適合護體禦寒的配套服裝,而且創造了形式美觀、具有思想內涵的服飾紋樣,以表達對美好生活的願望。大約在西元前22世紀末,中國進入傳說中「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時代;自西元前21世紀至西元前5世紀,統治者以「天命神權」為精神支柱,宣揚「道協人天」的思想,把森嚴的等級制度以「禮」的形式固定下來。服飾是社會的物質和精神文化,就成為「禮」的重要內容,作為「分貴賤、別等威」的工具。最高統治者稱為「天子」,他與天帝溝通的辦法即祭祀。《禮記•祭法》:「夫聖王之制祭祀也,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論語》中說,禹平時生活節儉,但祭祀時必穿華美的禮服—─冕,以表對天帝的恭敬。經過夏、商、周三代的繼承和變革發展,到周代就形成了以「天子」為中心的完善的服飾制度,按禮節的輕重規定穿不同的禮服,同時規定按不同的政治地位穿不同的禮服,位高者可以穿低於規定的禮服,位低者越位穿高於規定的禮服則要受到嚴厲的懲罰。後宮妃嬪及百官的服飾也都有相應的定制。這些服制的思想內涵,完全從屬於傳揚「天命神權」,鞏固階級統治的政治需要。例如天子冕冠的綖板前圓後方,前面象徵天,後面象徵地;前後垂旒各十二條及天子章服的十二紋章,象徵月之四時運行的十二地支(月令),冕旒以五彩繅(絲繩)貫朱、白、蒼、黃、玄五彩玉珠,這五色與季節、氣象、方位及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元素,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星座相對應。天子章服的十二章紋,更具政治倫理的內涵,作為王權的標誌,歷代傳承以至清末。
從考古證知,人類使用首飾佩飾早於使用服裝。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中晚期如紅山文化、龍山文化、良渚文化製作的玉器,包括髮飾、冠飾、耳飾(玉玦及耳墜)、頸飾(玉串飾及玉項鏈)、臂飾(玉瑗、玉臂環、玉鐲)、手飾(玉指環)、佩飾(玉璧、雙聯璧、三聯璧,及鳥、獸、蛙、鱉、龜、龍等象生型玉佩)、玉帶鉤等,其形式之多樣,磨琢之精巧,令人歎止。商周時期,玉器被統治者作為人格道德的象徵,所謂「君子比德於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除玉飾之外,商代已生產金首飾,以後金銀珠玉寶石鑲嵌工藝技術高度發展,首飾的藝術形式與文化內涵不斷豐富,一器一物,往往價值連城,這就形成中華傳統工藝美術的光輝府庫。
在中國古代服飾紋樣中,龍紋是地位非常顯赫的裝飾題材。古代神話中,如黃帝、女媧、伏羲等都說成是人頭蛇身的神人,《虞書•益稷》把龍作為天子冕服十二章紋中的一章,而龍蛇作為服飾紋樣的實例,已見於甘肅臨洮出土的彩陶人形器蓋中。《詩•小雅•采菽》中說:「又何予之,玄袞及黼。」商周銅器銘文,亦可發現賜玄袞衣的銘文。玄袞衣即繡有龍紋的玄衣,可見中國統治階級首領穿用龍衣由來已久。歷朝以龍紋為衣袍裝飾的實物形象,留傳至今的甚少,唯明清兩代尚有流傳,尤以故宮博物院收藏最為系統、完整。當年龍袍紋飾款式系由清宮如館畫師按服飾制度精心描繪,經審准後核發江南織造府織造,材質夏用紗、繡、緙、絲等,冬用織成妝花緞或以緞、綢繡制,表以紫貂、薰貂、海龍皮等,織繡工藝精工無比,繡線則採用扁金線、圓金線、龍抱柱線、孔雀羽線等。一袍之作,輒逾一二年,積民間工匠心血智慧之精華。
中國自古是多民族聚居的國家,服飾文化以華夏農耕士儒文化為主體,不斷與少數民族的遊牧騎射文化相交融,並在交融中發展。華夏民族注重禮儀德化,故服飾雍容寬博,氣度萬千,但實用功能性差。遊牧民族活動性大,生活無定處,故注重穿脫方便,合體實用。當少數民族入據中原華夷共處之時,華夏貴族的服飾便對少數民族貴族產生感染,如北魏孝文帝的服飾改制即其實例,而少數民族的實用功能性服裝則對華夏軍隊與勞動者產生重大影響,如戰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及以後短裝在民間日益普及,提示了服裝向科學實用發展的歷史規律。中華民族傳統服飾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寶庫中獨樹一幟,值得我們去研究、弘揚。
黃能福教授和陳娟娟研究員,從20世紀50年代初即隨前輩服飾史學大家沈從文先生研究中國服飾藝術史,歷近半個世紀,學術成果頗豐。他們夫婦二人的合著,曾榮獲兩次中國圖書獎、一次國家圖書獎、兩次國家圖書獎榮譽獎。陳娟娟自幼多病,曾患多種高危疾病達數十年,但一直堅持在故宮從事織繡文物的陳列、研究,與其愛人黃能福合作,矻矻於學術著述至生命的最後一刻。陳娟娟是故宮博物院培養的一名優秀的織繡文物專家。我到故宮博物院工作不久,曾去醫院看望過病危中的她,還想待她出院後再細談,不料竟成了永別。現在,由她和黃能福、黃鋼合著的《服飾中華—─七千年藝術巨作》在故宮博物院慶祝建院八十六週年之際出版,是一件值得祝賀的好事,既是陳娟娟、黃能福、黃鋼對祖國服飾文化研究心血的結晶,也是故宮博物院對祖國文博事業的一份貢獻。
鄭欣淼: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