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次以本土案例為主的「創業失敗課」,
一次揭露「從零到一」的殘酷陷阱
★精采集結:股權糾紛/創業搭檔拆夥/著名科技團隊如何失去凝聚力等「真實失敗者」的第一線說法。
★特別專訪:李吉仁/溫肇東/葉匡時/葛如鈞/林之晨/陳顯立/朱平等商業產學領袖,深談創業失敗的幕後原因及關鍵心態!
◎為什麼國內外最當紅的創業知識叫「失敗課」?
◎創業熱時代中,請你先看看:從「開小餐廳」到「搞新軟體」的最真實挫敗回憶
◎「街頭智慧」與「社會大學」如何震撼教育新創公司?
創業的第一門課,是「失敗」。但失敗的故事沒人愛談,也不好談,尤其更難出現在媒體與人們歡迎的「分享故事」中。本書特別採訪了橫跨餐飲、軟體及畢業新人等創業路上的慘痛經驗。
作者指出,正因為在當前鼓吹青年創業話正熾熱的年代,我們更需要「失敗教育」,才能完整了解創業的高風險真實本質,並且不會因為創業期間的挫折,而使得創業者本身受害過大。
日本著名的顧問大前研一也曾有自認為「成敗各半」的創業經驗,同時他發現「沒有失敗經驗,比遭遇失敗更危險。」他也主張,喜歡變化、失敗的個性,更容易破壞規則、建立新標竿。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則說:「成功是個爛老師。它引誘聰明人自以為永遠不會輸。」
其實,創業成功的機率太低,連創業導師都要小心翼翼。AppWorks「之初創投」合夥人程九如說:「做久了我們開始不會用肯定的方式去鼓勵別人,會誤導。例如說『我覺得你這東西應該會成功』,這就要少講。因為一百個來找你的人只有一個會成功。」
另一位網路電商界名人,現為關鍵數位行銷公司總顧問的「織田紀香」也在本書中提出警告,很多人對創業成功的想像,其實是「妄想」。「台灣很多人一窩風的覺得創業很美好,因為台灣的物價薪資各方面都非常低,是創業成本最低的國家。但其實市場不成熟,很多人在亂吵。」
▓創業的壓力與社會代價
仍有很多人本著就是想當老闆,或不甘於服從機構的上班職員工作而選擇創業,在沒準備好失敗以前的創業者,往往只空想著成功的美好。
近年許多歐美、甚至包括「創業聚落」形象最鮮明的矽谷,也已開始反思「創業者無法面對失敗壓力」的問題。矽谷知名創業孵化器Y Combinator扶植的新創公司7 Cups of Tea 則在創者圈內宣傳他們的服務:「看看新創公司的創業失敗率──每個人的公司都在掙扎求生,大家都處在高壓、焦慮中,卻沒有一個網絡能支援。」該創辦人葛蘭.莫里亞帝(Glen Moriarty)身為心理學家,期待這個「匿名傾吐」的機制能幫更多創業團隊紓壓。
《經濟學人》則曾以「創業家的憂鬱」為題,報導了一位販賣嬰兒與孕婦的環保用品公司Ecomom的創辦人喬迪舒曼(Jody Sherman)的故事。舒曼在公司現金燒光時於車內舉槍自戕。他曾在六個月內募到500萬美金、總共擁有超過1200萬美金的資金,卻很快面臨破產。Ecomom沒有財務長,在舒曼過世前,Ecomom月月虧損,折扣促銷策略甚至加速公司死亡。舒曼幾乎是一個人承擔財務決策壓力。
這篇報導引述了美國連續創業家詹森.卡拉卡尼斯(Jason Calacanis)的網誌文章:「不知我們是否需要檢視『身為創辦人的壓力...我們社會無止盡地追求偉大,是否某種程度上導致了他們的死。」
▓走進高失敗領域前,先練習「輸的感覺」
正因為創業是絕對高失敗率的事。美國和創業相關的學府裡都有特殊課程「洗腦」創業家──「不失敗才奇怪」、「越早失敗越好」、「勇於不同,失敗了也是成功」。
在台灣網路圈被稱為「寶博士」,著有《放膽射月!全球最聰明大學「奇點」教我的事》的葛如鈞也把這樣的概念帶回台灣傳授給學生。他在接受本書作者採訪時說:「當你覺得100%會失敗時,你會發現它會成功。我體會到失敗有分種類──有意義的、沒意義的、有趣的、無聊的,而不是像台灣,失敗只有一個角色。再來是,失敗是可以練習而且追求的,我給你一個下午,讓你尋找失敗,一開始會覺得很瘋狂,當你要很結構化去尋找失敗時,你的思考會整個被翻過來!」在奇點,還有課程甚至要「刻意製造失敗」,要求學員們分組拿著攝影機上街,目標是拍下他們自己「epic failure」(如英雄般壯烈的失敗)。
▓從小咖啡店到App開發團隊的失敗真貌
相較起來,東方的社會文化,創業失敗者免不了還得承擔更多的社會眼光與壓力。同時,也容易讓我們略過了失敗的正面意義。
本書特別難得邀集了台灣許多(也包括餐飲、及非科技創業者)的失敗者願意吐露他們真正的失敗反思,同時也由此看見:無論是一間餐廳到一個高技術性的新創公司,各有不同的失敗原因,但其間幾乎脫離不了缺乏人際溝通、不願正視危機的盲點。
當這個年代鼓吹著高風險的創業行動時,「學失敗」這件事也應該同時被看重。在全書的許多案例呈現後,台灣在此議題貧乏,也亟待被提昇。正如作者最深的疾呼:
「創業的形貌就是如此紛雜相異,但當我們平衡的檢視成功與失敗時,必須看見的真相是:創業並沒有解決台灣產業不升級、各產業不合作、創新相對弱、世代不溝通的問題。」
更多台灣創業議題人士如何看待失敗,以及社會集體該如何善待失敗者的許多故事與深思,將在本書全面呈現。
【好評推薦】
「創業」跟「開計程車」都屬於最不自由的選擇,但如果你可以從本書中經歷了別人的創業失敗的學習,那應該也是一種非常愉快的感受!
──鴻海集團 富奇想公司 商務長 陳顯立
作者簡介:
吳芠萱
政大新聞系畢業,本書出版時正於美國波士頓大學修讀MBA學位。喜歡人勝過數字,喜歡溝通對話勝過堅持單一立場。曾於中天電視、TVBS擔任國際新聞記者。曾兼職翻譯、社群媒體內容建議、節目內容規劃等工作。
kari.wh.wu@gmail.com
作者序
只看成功的故事就錯了
在全心投入本書的寫作前,我的正職工作是在台灣一家電視台擔任國際新聞記者。那幾年間,我採訪過許多正面的商業與創新人物。這類受訪者除了當下的成功外,常常主動和我分享他們的一切如何得來不易。回顧起他們親手打造的一切成真,好多受訪者甚至熱淚盈眶。他們並非要影響我把他們寫成「篳路藍縷的英雄」,而是真情流露。許多人也分享了自身在事業低潮期的自我檢討與成長。我一直覺得那些內容是自己在這段記者生涯中還來不及寫、沒能說盡的遺珠。
這些國際新聞中不以中文為母語的創業受訪者也啟發了我:「為什麼我們不更常談論失敗、了解失敗?」身為一個非文學寫作者,我不該只會傳遞成功的榮光,或許也要建個舞台呈現失敗的省思。原因主要有二。首先,創業失敗機率少說有九成──這是美國人大談失敗的原因,也恰好是華人少談失敗的原因。華人社會認定失敗是可恥的,美國社會卻希望把失敗正常化、正當化,甚至認為沒有失敗經驗的人,人生態度過度保守。這並不是個非黑即白的對錯問題,但在創造前途未卜的生意時,「把失敗看作必經之路」的態度,更容易激發創新點子和「弄髒手」的企圖──或許由心理層面來看,「擁抱失敗」可能是種正向的能力。
甚至,就創業的實務操作面觀察,成功的商業個案讀得再多,誰都沒法依樣複製、立刻起飛,因為成功的經驗往往是獨一無二的,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是只要談起失敗,你如果有心上網搜尋、走訪小道商界打聽、或是問問成功的企業主,創業失敗的關鍵字總不出那幾個。失敗,反而更容易被歸納。
為什麼創業者還要「跟進」同型失敗?
美國一家專門報導風險投資市場情報的CB Insights 公司,曾針對「創業失敗的原因」進行研究,最終發布的前二十大理由是:
沒有市場需求:42%
現金用盡:29%
錯誤的團隊:23%
被競爭對手超越:19%
定價/成本問題:18%
不良的產品:17%
需要/缺乏商業模式:17%
不良的行銷:14%
忽略顧客:14%
產品推出時機不對:13%
失焦:13%
團隊/投資者間不合:13%
Pivot(轉進)挫敗:10%
失去熱情:9%
地點不佳:9%
找不到投資者:8%
法務挑戰:8%
沒有慎用網絡/建議者:8%
倦怠:8%
沒法轉進(pivot):7%
再看看英國商業資訊軟體供應商Sage 的研究報告。該公司研究員鎖定長期投入新創公司育成的資深主管訪談,結果顯示,創業家最常犯下的三大錯誤是:「舉債太高」、「沒有早點執行完善的市場研究」、「沒有密切控制成本」。美國創業研究的各種資料中,已呈現出「創業退場原因」的高重複性,台灣也一樣。根據AppWorks(之初創投)合夥人林之晨的統計,台灣前五大創業失敗的原因是:
缺乏市場需求:42%
現金用盡:29%
錯誤的團隊:23%
售價與成本因素:18%
失去專注:13%
曾有個麵包店老闆告訴我:「有認真做功課,創業不可能失敗啦!」他的意思是「創業一定要做功課,而『怎樣會失敗』這門功課很容易做,所以不會失敗。」很顯然的,事實恐怕跟這位老闆想的不同。縱使有許多公開資訊,以同型失敗收場的人不減反增。
究竟,是那些條列式的警告不夠生動,因而讓創業者體會得淺、忘得快?還是那些敘述不夠貼近創業現場,讓他們難以拿來與自身對照嗎?台灣綽號「寶博士」的連續創業者、現為台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教授的葛如鈞回答了我的疑惑──他曾是那「明知故犯」的其中一員。他說:「因為那些文章告訴我股權不能均分,但卻沒有告訴我為什麼!」
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為什麼。看了為什麼後,如果創業者還是選擇逆勢而為、認為前輩用時間換來的教訓仍有可為,至少也能讓想創業的讀者看了更有心理準備、甚至更有方向的「避錯」。
本書的大致樣貌
在這本書中,我透過人物訪談,試圖用筆還原創業現場、也還原那些新手創業者最常見的思考誤區。故事全都是真人真事,只可能詮釋的不夠,但絕非虛構。如果你要的是「從1到100」的操作守則、因應產業不同的新創SOP,請參看其它工具書籍;但如果你想一毛資金都不砸就如臨現場,了解「從0到1」的創業失敗陷阱,這本書是為你所寫。
當然,許多的商業經典書籍、創業活動還是應該擇優閱讀、參加,這本書只是希望較有系統性的整理失敗脈絡;創業前,還是建議要請教領域內的前輩──畢竟,「失敗標題」在各行各業都稍有差異,請記得舉一反三、仔細體察對所有條件的異同。
在章節安排部分,我考量台灣讀者身處的氛圍,先由第一章開始,就大環境面切入關於創業、關於失敗,概略敘述全球、特別是美國曾/正以怎樣的心態面對,其中反思又是什麼;第二章則進入創業最初的流程:個人如何決定創業、如何選題目、選夥伴、行銷商品等,都盡量以比較常見的狀況依序陳述。這章著重在「做事方法」──特別是做重大決定的心態、與「人」相關的創業致命傷等。許多台灣的創業家故事也由此正式登場,透露出更多學理沒說、外界也很難下定論的失敗原因,端看讀者如何體察。
第三章接續以故事為主軸的敘事脈絡,內容則特別針對新創公司的財務部分,看看多數創業者共同的壓力來源究竟有多難跨越;創業者在心態、方法上又該如何調適。最後一章我將整理訪談後的所得,提出我個人的觀察總結。在這部分我不大量引述專家名人的說法,但無疑的,藉由非常多受訪者的洞見啟發,我才得以提出比較綜合性的觀點。
最後我要說明,本書在受訪者的篩選上,以網路、人際傳播所得的資訊以滾雪球方式搜集,其中不免有個選擇性偏差是:我希望在主流媒體習慣採訪、活動主辦方習慣邀約的創業經驗分享者之外,找到另一群更能喚起共鳴、喚起關心台灣創業圈關注的人。期盼這本書能讓台灣的大環境更鼓勵失敗、鼓勵談論失敗,給那些曾經「前方一片荊棘,還是勇敢揮劍」的人一些掌聲──無論他們的生意規模大小如何、無論他們後來是否已被公認為「成功」抑或「失敗」。
也許你還想問……
過去身為一個媒體工作者,比起許多貨真價實的連續創業者,我動筆寫本書,在很多層面上有優勢,在更多層面上也有劣勢。以下僅紀錄我在執行階段曾被問及的部分質疑。也希望我的「藉口」(回答)是各位可以接受的。
(1)為什麼這本書不嚴格區分「創業」類型?
美國流行的是網路創業,而台灣企業有97.8%是中小企業,其中多數不是網路公司,台灣新手創業家選擇的方向是很廣的。在這個變動而多元的時代,讀者眼光不該侷限於網路創業,所以我廣泛的接觸各行各業的「老闆」、CEO、「負責人」。另外,對wantrepreneur(想望創業人士)來說,分類「傳統創業」(開店)、「新創」、「社會企業」、「開大公司」意義不大,因為他們還沒決定,又或者根本他想做的事就是介於某幾個詞的交集中。
最後,我盡可能的著重在「想法上的謬誤」而非「技術上的謬誤」。因為許多適用於startup的想法也適合start a business 的人參考。希望這些想法能跨產業的起到提醒作用。
(2)為什麼這本書不嚴格定義「失敗」樣貌?
公司倒閉、公司瀕臨倒閉、現在沒有營收、曾發不出薪水……失敗太多樣貌,難以一概而論。有人會說「倒閉」是多數人對失敗的理解,但就我接觸過的創業者來說,常常面對「困境」時,創業者有很大的裁奪空間決定要不要讓這個事業「倒下去」──每個月只賺兩萬元,有的人願意撐下去(不倒),有的人可能馬上收手(倒)。
我想,執著於文字上的定義,爭辯「那是低潮,不是失敗」、「那是停滯,不是失敗」、「這世界上其實沒有失敗」、「創業其實一直在面對失敗」是不必要的,因為失敗只是一個相對於成功的概念。如果我們讀成功的書籍,都不質疑「什麼是成功」也能讀,那麼一本談失敗的書,嚴格定義可能也不是那麼必要。
引用「失敗年會」(X fail)總顧問、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葉匡時的說法:「失敗是自己定義的。你把期望訂得很高,那一定失敗,期望訂得很低,你一定成功。當你覺得你失敗,是因為你定義你失敗,當你覺得你成功,是因為你定義你成功。」
(3)創業過程很多是主觀解讀,「真實」的故事真的真實嗎?
永遠都沒有絕對的真相,只有盡量揭露的真相。例如諸多受訪者都談到與合夥人、員工間的溝通問題。如何平衡各方立場?我根據需要平衡的程度,花相對應的時間找衝突的另一方,如最終沒有訪問該方,則隱其本名。但書中故事皆為真實案例。此外,透過公司創辦人一方的眼看事情,其實更類似新手創業者會看到的面貌。是的,單從一方角度看來不是全貌,但也正是因為這種角度的侷限,決策才變得有挑戰性、才引出更多的「失敗」或無奈。
(4)創業沒有正確答案,難道檢討失敗就可以告訴我們正確答案?
的確,不可能有絕對正確的答案。這些故事並不是提供「怎樣會失敗」的「標準答案」,而是「很多人卡在這裡」的實例,希望能促進本書讀者有些反思。
「負評網」創辦人黃亮銓形容本書主題的功能,就跟我的期待很接近:「創業者應該每過一陣子就回去看一下失敗的故事來自我檢視、當警惕,看一下自己的狀況符不符合、有沒有那些問題,沒有很好,有的話,別人的故事就能幫助你盡可能讓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另外,也請各位閱讀時注意:每個受訪者認為的失敗原因都可能有所侷限。有些專家或資深創業者並非當事人,很難精準掌握個案的細節,而創業者本人對自己失敗故事的解讀也不一定是唯一的解讀。
請多想想他們為什麼這樣解讀?有什麼動機?還有其他可能嗎?另外,特屬於那些人/事/時/地/物的條件常對結果造成巨大影響,所以這些「失敗成因」絕對不是「必然失敗的答案」,只是出現頻率非常高的關鍵字。
(5)為什麼沒有與法律、法令規章相關的內容?
在尋找故事的過程中,許多創業者都曾分享親身遭遇,指出台灣法規陳舊、申請政府補助曠日費日、標準不一、評委內部意見曖昧等等。這是提高台灣創業失敗風險的一個原因:「不是人擋你、是法規擋你」;「不是沒補助可申請,而是花費諸多心力才能完成申請。」這類過程中衍生出的成本計算、人事安排等等,又為變數已多的台灣創業環境再添變數。
不過,由於這些是撰寫此書時的事實,但因為相關條件恐隨時間改變,較適合以網路等更具即時性的媒介反應,我決定在本書捨棄了這方面的細節。謹此提醒創業者:政策規約仍要打聽清楚再上路。
只看成功的故事就錯了
在全心投入本書的寫作前,我的正職工作是在台灣一家電視台擔任國際新聞記者。那幾年間,我採訪過許多正面的商業與創新人物。這類受訪者除了當下的成功外,常常主動和我分享他們的一切如何得來不易。回顧起他們親手打造的一切成真,好多受訪者甚至熱淚盈眶。他們並非要影響我把他們寫成「篳路藍縷的英雄」,而是真情流露。許多人也分享了自身在事業低潮期的自我檢討與成長。我一直覺得那些內容是自己在這段記者生涯中還來不及寫、沒能說盡的遺珠。
這些國際新聞中不以中文為母語的創業受訪者也啟發了我:「為什麼我...
目錄
作者序 只看成功的故事就錯了
第一章 失敗跟你想的不一樣
創業:第一堂課叫失敗
英雄主義殺死創業家
「低潮+失敗」還只是創業前菜
失敗可以教、可以學、可以練習
新必修:面對失敗課
文化作崇:讓一切更嚴重的:「失敗不耐症」
第二章 這樣做事最快失敗
心態錯,步步錯
選題目:沒有市場需求的創業
【案例】你認識你的客戶嗎?
讓創業者面對現實:關於使用者測試
【案例】沒有強項、只想圓夢的創業
選題目:別幻想「做得像那個會賺錢的東西就好」!
【案例】忽略顧客+pivot轉進挫敗+法務挑戰
Pivot背後的策略與決心
【案例】無法做出目標產品
分心陷阱:接案
【案例】可怕的easy money
「創業團隊」的千百種敗裂原因
【團隊拆夥案例】事業+愛情的打包分手
高信任的高風險
【團隊拆夥的兩個案例】事業與愛情錯誤交會
你們適合「事業+戀人」創業拍檔嗎?
創業者「各司其職」之後……
【團隊拆夥的案例】職責不同溝通難
讓衝突有價值
【團隊拆夥的案例】「成敗都是各自為政」vs.「為錢在一起就會為錢分手」
事先定好遊戲規則
【案例】錯誤的團隊┼不良的產品
【團隊拆夥的案例】分工與創導者決斷力的拉扯
【案例】有訂單、沒入帳
創業的大敵:不良的行銷與公關
【案例】太漂亮的商業模式
平衡:創業者的分心與孤獨
【案例】馬歇爾的木屋時光
第三章 看不見的財務盲點
「定價/成本」的老問題
【案例】開門就是燒錢……
讓資本效率加倍
【案例】不出錢的老闆
資金到位的新關係:當團隊/投資者間不合
【案例】世上沒有中性的權力
創業者vs.投資者
財務知識是創業者共通的弱項
【案例】分股權不能謙讓
不可不知:資本與權力的硬道理
【案例】找不到投資者vs.熱情燒盡
商業模式見真章:第一桶金燒完之後
股權不能均分
【案例】識人不明式的財務失控
可以失敗,但不能太貴!
第四章 砍掉重練的關鍵:精準
stay focus:長板/短板X測試
維持精準的mindset:強大心理素質+不驕傲
精準SOP:像情報員「問對問題找答案」
更精準:生活體驗&消費者行為心理學
Commitment
溝通能力
「時間點」的感應力
反思:創業潮中的失敗課
失敗才是常態
後記
致謝
注釋
作者序 只看成功的故事就錯了
第一章 失敗跟你想的不一樣
創業:第一堂課叫失敗
英雄主義殺死創業家
「低潮+失敗」還只是創業前菜
失敗可以教、可以學、可以練習
新必修:面對失敗課
文化作崇:讓一切更嚴重的:「失敗不耐症」
第二章 這樣做事最快失敗
心態錯,步步錯
選題目:沒有市場需求的創業
【案例】你認識你的客戶嗎?
讓創業者面對現實:關於使用者測試
【案例】沒有強項、只想圓夢的創業
選題目:別幻想「做得像那個會賺錢的東西就好」!
【案例】忽略顧客+pivot轉進挫敗+法務挑戰
Pivot背後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