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之處,便是吾鄉
眷村的拆除刺痛了我的鄉愁!於是,民國九十八年寫碩士論文時,為了紓解巨大的心頭壓力,而偷偷零星寫就了六篇:〈長巷〉、〈小院〉、〈麵疙瘩〉、〈槓子頭〉、〈澡盆船〉、〈浴缸裡的小老鼠〉;到了寫〈星空下的晚餐〉,只寫了第一句「軍人出身的老爸,有時也是挺浪漫的」,就此擱置不前;當九十九年七月論文完成之後,又因健康情況欠佳,自然不敢再伏案勞形了!
我從未想過要出一本自己親手寫的書,更沒想到「眷村」竟是總結自己二十餘年來斷斷續續寫作的第一本集子;一切都是緣分吧!而一○一年九月意外連繫上寫作路上「亦師亦友」的啟蒙老師──繆博士,闊別重逢我向他提起這個心願;竟就觸撥了大塊揮灑,恣意抒發的憶舊心弦。在繆博士不斷地鼓勵和建議閱賞一些啟發寫作靈感的書籍、影片之下,這些原名為「眷村子弟」的篇章,才起死回生地接續完成。原以為只寫七、八千字便可完成,再去試投「文學獎」的徵文比賽;誰知,澎湃難以自抑的情愁,竟寫成了三萬多字的作品,我自己也真的嚇了一大跳!
我感恩一切過往的人、事、物,也珍惜現有的朋友和家人。寫作期間,我很慚愧冷落了外子,讓他在「電視褓姆」前,安靜無聲地過了無數個孤單的周休。其次,與聖華學妹的意外結識,也是讓這本集子美麗呈現的重要因緣。學妹出身彰化師大美術系,擁有:亦中、亦西、能文、能畫、能設計的多樣才華,讓我深自激賞讚歎!由於兒時拍攝留存的照片並不多,為免無法呈現五十年前的眷村風貌;我特邀她幫忙插畫、繪圖。沒想到她熬夜加班、絞盡腦汁,努力為讀者呈獻出美麗的驚喜,這也是我必須深深感激的。
至於,熬夜為我修稿、潤稿的繆博士;最後,還體恤的「跳出來」,添寫空眷〈夢憶岡山〉二十六篇、海眷〈左營浮光〉七篇,及附錄〈往事如煙〉,完成了本書的問世。而這一切,只為了不讓我因應出版社再增字數的要求,繼續邊寫邊哭,而傷了身心。這分盛情,我亦銘記心頭!
我更要感謝陳興國將軍辛苦從中聯繫,才能商請到高齡的許歷農將軍,執筆為本書寫序;這對我們三人而言,無非是最大的鼓勵與肯定!而秀威資訊科技公司的廖妘甄小姐、唐澄暐先生、陳佳怡小姐先後審稿的鼓勵,以及圖文排版的楊家齊先生、美編秦禎翊先生的協助,還有總經理宋政坤先生不計成本出版我們的這本書;在此出版業不景氣的氛圍中,讓我們感受到一股特別溫馨的暖流!
如果人生是一張打印之後,即無法退票和回程的單程車票;那麼,當一站、一站地經歷──哭過也笑過的生命中,也許就只能寬慰自己:此心安處,便是吾鄉;母親在哪裡,故鄉就在那裡。心安居在此,時日長了、久了,這兒就是我的第二故鄉了。最後,再容我感謝:馮聲福先生、張興華小姐、鄒敦怜小姐、曾惠群先生、王思謙先生、陳曉舜先生、張慶安先生、王秀琴小姐、沈大鈞先生、齊俊安先生、陳君萍小姐……等人的協助,才使本書能夠完美地出版;謝謝!
劉治萍 寫於新北市 蘆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