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場的權謀之道,
當代辦公室的暴力美學。
讀史是一種思考,是一種感悟,更是一種享受。
把枯燥歷史故事化、生活化,可以讓我們在閱讀歷史的時候更愉悅。
《資治通鑑》裡的那些人和那些事,是最佳的管理學課程和最好的人生啓示錄,
為官、為商、為學的人不可不讀。
這是一本寫《資治通鑑》裡的那些人和事的故事書──
帝王與權臣
中國古代史,是帝王與權臣的博弈史。在1362年間,有十幾個朝代更替,基本上都是最後皇帝鬥不過權臣,把自己的家天下搞得土崩瓦解,換成另一家重新來過。
名將與名士
這些人或風流倜儻、或耿介自守、或放浪形骸,以神武英勇之力、凌雲萬丈之才,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歷史因為有了這些人,才有了真性情。
女人與政治
政治意味著征服。
一個女人透過征服一個男人征服世界是值得驕傲的,而一個男人透過一個女人征服世界則是可悲的。翻開《資治通鑑》,能留名青史的女人,大多與政治有關。這些“有幸”在政治舞臺上亮相的女人們,也因政治光輝的照耀而千古留名。
陰謀和陽謀
翻開《資治通鑑》,除了殺伐、就是謀略,怎樣排除異己,怎樣消滅敵人?用鮮血寫成的經驗教訓歷歷在目。
讀過之後,你會發現,制度、人事,還有人性自身的種種難以克服的弱點,都會形成一個時代的時勢和世運。
歷史不會重演,但歷史上的這些人和這些事常常驚人的相似。
作者簡介:
歐陽文達
歷史系導師、資深文化學者。自幼酷愛歷史、文學,當前致力於中國古代史研究,主張人性化寫史方式,以現代視角審視和解讀歷史。目前任職於香港某媒體。
章節試閱
最好的後母
馬皇后的賢德和遠慮
馬皇后是漢明帝劉莊唯一的皇后,伏波將軍馬援的三女兒。單從諡號「明德」上來看,就知道她是一位令人敬服的皇后。
馬皇后年少時就失去了父母,剛滿十歲就開始料理家事,僮僕凡事都向她請示報告。曾經有一個看相的人為馬家諸女相面,見到馬皇后時大為驚訝地說:「我一定要向此女稱臣。然而,她貴而少子,若撫養他人的兒子得力,也當會超過自己親生的。」
馬援病死軍中後,家道中落,家人多次遭權貴所侵侮。馬皇后的堂兄馬嚴上書皇帝,把馬皇后送入宮中,服侍陰皇后。
明帝即位,立馬皇后為貴人。這時馬皇后前母姐姐的女兒賈氏也選入宮,生皇子劉烜。明帝因馬皇后無子,就讓她撫養,馬皇后盡心撫育,視如己出。
明帝永平三年(西元六○年)春,大臣們奏請冊立皇后,陰太后建議說:「馬貴人才德雙全,是最合適的人選。」於是被立為皇后。
母儀天下之後,馬皇后依舊謙虛謹慎,節儉樸素,她常穿著白色的厚繒,裙子不加邊。初一及十五諸妃嬪參加春秋時節的朝見,望見馬皇后衣服稀疏粗糙,反以為是質地細密的綺羅皺鄃,仔細一看,不禁發笑。
馬皇后說:「這種素繒特別適合染色,所以我才用它。」見到皇后如此簡樸,六宮妃嬪沒有不嘆服的。馬皇后還喜歡讀書,經常研究《易經》、《春秋》、《楚詞》和董仲舒的著作,漢明帝很佩服她的學問。
馬皇后和陰太后(就是漢明帝的母親陰麗華)一樣,都沒有干預朝政,更沒有發展外戚勢力,當時宮廷的風氣較好,馬皇后也被後世稱為賢后。
明帝死後,太子劉烜即位,就是漢章帝,尊馬皇后為皇太后。馬太后在世時,漢章帝對她很好,盡心孝道。建初二年(西元七七年)夏天,大旱,分析這件災事的人認為是不封外戚的緣故,就上書奏請封馬太后的兄弟馬廖、馬紡、馬光為侯。馬太后堅決反對,她說:「凡是講到旱災應對外戚封侯的,都是想討好於我以求獲得福祿。前幾天我路過濯龍園的門前,見從外面到我的娘家拜候、請安的車子像流水那樣不停地駛去,馬匹往來不絕,好像一條遊龍,招搖得很。我那幾個兄弟家中的傭人,穿得整整齊齊,比我的傭人都強。
我當時竭力控制自己,沒有責備他們。他們只知道自己享樂,根本不為國家分憂,我怎麼能同意給他們加官晉爵呢?」
最後,漢章帝背著馬太后,在西元七九年,封了三位舅舅為侯,破壞了漢光武帝外戚不得封侯的規定。馬太后得知,只好喟然長嘆。這一年,她死去了。四年後,馬家兄弟因為子孫驕縱奢侈無度而獲罪。
小知識:
《後漢書.明德馬皇后紀》:「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這就是成語「車水馬龍」的由來。
最好的後母
馬皇后的賢德和遠慮
馬皇后是漢明帝劉莊唯一的皇后,伏波將軍馬援的三女兒。單從諡號「明德」上來看,就知道她是一位令人敬服的皇后。
馬皇后年少時就失去了父母,剛滿十歲就開始料理家事,僮僕凡事都向她請示報告。曾經有一個看相的人為馬家諸女相面,見到馬皇后時大為驚訝地說:「我一定要向此女稱臣。然而,她貴而少子,若撫養他人的兒子得力,也當會超過自己親生的。」
馬援病死軍中後,家道中落,家人多次遭權貴所侵侮。馬皇后的堂兄馬嚴上書皇帝,把馬皇后送入宮中,服侍陰皇后。
明帝即位,立馬皇后為貴人。這時馬...
作者序
夜裡讀書,翻到「情僧」蘇曼殊對劉半農說的一句話:「半農,這個時候,你還講什麼詩,求什麼學問!」便不由得一愣,自問道,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古人講讀書是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現在看早已不合
時宜。曾國藩說:「剛日讀經,柔日讀史」,那是封疆大吏的文武之道,像我們平民百姓,也就賺點話題而已。然而,我偏偏喜歡讀書,並常常自詡「雪夜閉門讀禁書」是人生最大的樂事。
去年讀《資治通鑑》,厚厚四大本,整整三千七百多頁,若堅持每天都閱讀的話,也要一年半載。倒也是不愁讀,畢竟是好書,但這種文章篇幅眾多的書籍,真正考驗讀者的耐心。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讀書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當我想要把《資治通鑑》介紹給愛讀書的朋友們時,不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如果愛讀書的人是個大忙人怎麼辦?或者是,他對古文很感冒怎麼辦?有沒有一種方法讓讀者朋友在最短的時間裡,用最輕鬆愉悅的方式瞭解這部偉大的著作呢?
有,那就是用講故事的形式來讀《資治通鑑》!
大多數人都會覺得歷史是枯燥、難懂的,但是你換一個角度去看歷史,用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來解讀,感覺就不一樣了。
說到底,歷史就是講故事。正如陸游一首詩所說:「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身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關於資治通鑑的100 個故事》的宗旨就是:故事好看,歷史經典,讓歷史不再枯燥、艱澀。
書中所有的故事,都是從細節入手,用生動的語句將故事和歷史串聯起來。讀完這些有趣的故事後,再來看《資治通鑑》,一定會讓你眼前一亮:原來歷史可以這麼有趣、易懂!
《關於資治通鑑的100 個故事》一共分為四篇:
第一篇講述的是帝王與權臣。
在這些「一把手」中,雄才大略者如漢高祖劉邦和曹操,混蛋白癡者如漢靈帝劉宏和晉惠帝司馬衷,野蠻血腥者如趙暴君石虎和大軍閥董卓。這樣的人,僅僅為了一己之私,他們會讓成千上萬的人一下子喪失生命而了然無愧。
權力能改變人性、扭曲人性、消滅人性,喝了不受制衡的權力毒酒,美女都會變成青面獠牙。遺憾的是,我們已經對這樣的歷史習以為常了,並沒對此做出太多有價值的反思,而是把這些慘劇淡化成了一個個狹隘的英雄主義的審美行為。
第二篇講述的是名將與名士。
他們或風流倜儻,或耿介自守,以神武英勇之力、凌雲萬丈之才,或拯救危亡,或放浪形骸。歷史因為有了這些人,才有了真性情。
第三篇講述的是女人與政治。
政治意味著征服。一個女人透過征服一個男人征服世界是值得驕傲的;而一個男人透過一個女人征服世界則是可悲的。翻開《資治通鑑》,能留名青史的女人,大多與政治有關: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掌權治政的秦宣太后羋八子,女人中的最強者呂后,給天下女人訂規矩的史學大家班昭,北魏第一「辣妹」馮太后,唯一的女皇武則天,差點成了接班人的太平公主……這些「有幸」在政治舞臺上亮相的女人們,也因政治光輝的照耀而千古留名。
第四篇講的是陰謀和陽謀。
翻開《資治通鑑》,除了殺伐,就是謀略,怎樣排除異己,怎樣消滅敵人,用鮮血寫成的經驗教訓歷歷在目。
讀過此書,你會發現,制度、人事,還有人性自身的種種難以克服的弱點,都會形成一個時代的時勢和世運,在國祚已盡的蒼涼回聲中,便只有把這一切稱之為悠悠天意了。
歷史不會重演,但歷史卻常常驚人的相似。
夜裡讀書,翻到「情僧」蘇曼殊對劉半農說的一句話:「半農,這個時候,你還講什麼詩,求什麼學問!」便不由得一愣,自問道,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古人講讀書是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現在看早已不合
時宜。曾國藩說:「剛日讀經,柔日讀史」,那是封疆大吏的文武之道,像我們平民百姓,也就賺點話題而已。然而,我偏偏喜歡讀書,並常常自詡「雪夜閉門讀禁書」是人生最大的樂事。
去年讀《資治通鑑》,厚厚四大本,整整三千七百多頁,若堅持每天都閱讀的話,也要一年半載。倒也是不愁讀,畢竟是好書,但這種文章篇幅眾多的書籍...
目錄
第一章 帝王和權臣都不是一般人
第二章 戰國到五代時期的名將和名士
第三章 女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
第四章 說不完的陰謀和陽謀
第一章 帝王和權臣都不是一般人
第二章 戰國到五代時期的名將和名士
第三章 女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
第四章 說不完的陰謀和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