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序
一年一度的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向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與中國教育學會共同辦理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出版專書。今年(2021年)研討會主題為「預見教育2030:風險時代的教育價值、反思與行動」,專書則以《預見教育2030》為名。經公開徵稿,匿名審查後,錄用13篇(個人也不揣淺陋,獻稿一篇),統整為四大主題:一、風險時代的教育治理與想像,二、風險時代的教育危機與挑戰,三、風險時代的教育制度與政策,四、風險時代的課程與教學革新。其中涉及的課題包括:風險時代、未來危機、教育治理、危機管理、教育改革、教育審議、高等教育、國際教育、跨域教育、弱勢扶助、生涯轉銜、教學革新等。
今日,世事多變,而且比任何世代都變得快,快得令人目不暇給。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一方面在努力創新,一方面在肆意破壞,形成創新與破壞並駕齊驅局面,至為尷尬、充滿矛盾與不確定性,禍福兼具,後果難料。例如數位通訊、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太空產業等創新工程,蘊含著無比的潛力,根本上改變著我們學習、工作、生活、交際的方式,可望為人類帶來較多幸福,但也可能潛藏著風險。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地球暖化、金融脫序、種族歧視、貧富差距、社會對立、極端政治等,已帶來人類巨大的禍害。尤其新冠病毒(COVID-19),更已帶來全面性、輻射性的災難。這些災難避無可避,若能妥謀對策、因應得當,說不定可化危機為轉機。畢竟「危機」不止有「危險」,也有「機會」呀!
老子云:「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老子.五十八章》,災禍與幸福兩者互相依存,可以相互轉化。狄更斯小說《雙城記》開頭語:「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那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那是信任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那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之春,也是絕望之冬;我們應有盡有,我們一無所有;我們直奔天堂,我們直奔地獄……」。相對地,我們也可以說:「那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那是黑暗的季節,也是光明的季節;……」。這不就是德國學者馬克所說的「風險社會」(risk society)的寫照嗎?今日我們正處於這樣的變局。在這變局中,教育不能置身事外,既受波及,也應發揮影響力,負起正向改變的責任。關鍵在於我們能否洞見危機、梳理問題、迎向未來。這也是本書析論「風險時代的教育」、「預見教育2030」的用意。
談到教育的未來,得要提到2015年聯合國發布的《改造我們的世界:2030年永續發展事項》,以及2018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的《OECD 2030未來教育與技能計畫》。前者有鑑於全球生態與人類生存所面臨的嚴峻挑戰,要求在2030年之前,確保給全人類永續發展生活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後者進一步擘劃在學校教育中回應整體風險時代的不確定性,提出「學習羅盤2030」及在地教育政策等議題,進行研究與實務的對話。強調各國在培育新時代的人才時應回歸在地文化與社會傳統以因應全球性的挑戰,避免全球化與在地化的對立。希望透過育才策略與推展實際的創新課程,以進一步達到符合人類社會福祉共好的未來。
今年(2021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舉行第41屆大會,更提出《學會融入世界:為了未來生存的教育》報告,發布「教育的未來倡議」(Futures of Education initiative),提出七個方向的教育宣言,勾勒出2050年後的教育。宣言呼籲,教育必須發揮關鍵作用,從根本上改變人類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從了解世界到採取行動,再到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實現教育典範的根本改造。
談到風險時代,得追溯到德國貝克在1986年提出「風險社會」的概念。風險時代的概念似可替代1960年代以後社會學家所指之「後」時代概念(如後現代時代、後工業時代、後殖民時代等),強調在此一充滿不確定性及危機性的現代社會中,如何運用現代工具,有效因應「風險社會」,並透過反思,持續進行社會創新,探索系統間協調與互通的可行性,兼顧各系統的自我性與互補性,以邁入「新現代」(new modernity)。
在此,我們不禁要問:臺灣教育的未來在那裡?教育問題千頭萬緒,就以「教改夢」來說吧,二十多年來臺灣的教育改革可說是充滿變動性和不確定性,如今猶在築夢、逐夢中。整體而言,臺灣的教育改革成功了嗎?根據許多實徵研究和民意反映,似乎很難獲得肯定的結論。臺灣教育改革最大的失策,咸認為是:教改與教育脫節、民粹掛帥、目標迷失、決策過程失當、政策搖擺不定、缺乏效果評估與檢討機制。我們可持平地說:雖未正式宣布失敗,但確實尚未成功,而且問題重重,亟待重整。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而言,原給教育革新帶來無比的希望,那知實施方案自2012年4月公告以來,即爭議不斷。二十餘年來臺灣的教育改革,在風險中前進,十分艱辛,可說毀譽參半,亟需通過對話、反思,再出發。
因此,本書的主要目的如徵稿函中所提:以「預見教育2030:風險時代的教育價值、反思與行動」為主題,進化教育價值、反思與行動的教育改革構想與實施方案。
感謝不吝賜稿的諸位專家學者,感謝你們貢獻智慧、分享研究成果。在此也要特別感謝在徵稿和編輯過程中,盡心盡力的學會秘書長、臺灣師大教育學系主任方永泉教授及學會秘書高嘉徽小姐。
2021年11月11日
編者序
德國現代性理論家烏爾里希・貝克(Ulrich Beck)在1986年德文版本《風險社會》(Die Risikogesellschaft)一書中即提出「風險社會」(Risk Society)的概念,而後續亦與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共同指出如工業化、國際流動性和全球化等現代性交織在一起的因素造就了一個容易遭受各種新風險和無法預料後果的社會。貝克指出這些將會形成「系統性且不可逆轉的危害」,其範圍 包括國際生態災難、恐怖主義到全球疾病大流行等,COVID-19疫情無疑即是跨越國界、族 群、世代與社會階層的破壞性災難實例(Tooze, 2020)。自2019年底開始在全球擴散傳播的COVID-19疫情,迄今全球已有超過二億五千萬人確診,並導致約五百萬人因此死亡。如果說近年的氣候變遷、金融市場混亂、政治意識形態的發展已經在世界各地點、線狀開展出「不安」與「風險」的氛圍,COVID-19疫情可謂是將全球「連結在一起」並加劇生成網狀的全球風險社會。
然而,在風險時代中不再只強調國家間的競爭,將更重視人類社會的合作與理解,尋求全球人類可賴以共存的方法(Smith, 2003)。如貝克(Ulrich Beck)所期待的:「這些『後國家』(post-national)共同體有可能因此被建構或再建構成一個風險的共同體」(Beck, 1999, p.16)。有鑒於全球生態與人類生存所面臨的嚴峻挑戰,聯合國(United Nations)2015 年即發布《改變我們的世界: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以確保在2030 年之前 地球上全人類永續發展生活的一個更美好未來。後續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2018 年發布的《OECD 2030未來教育與技能計畫》(OECD Future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2030 project) 即進一步擘劃在學校教育中回應整體風險時代不確定性,透過育才策略與推展實際的創新課程教學,以進一步達到人類社會福祉的美好未來目的。
在風險時代中的學校教育,亦被期待培育出能夠創造因應風險的新價值、基於多元知識來源進行反思、與實際進行風險管理與導航至人類社會幸福未來行動的新時代終身學習人才。在《OECD 2030未來教育與技能計畫》中所提出的「學習羅盤」概念中,即可看出其強調要培育學習者在不熟悉的情境能自我導航、找尋方向能力的重要性。尤其是學生需要在學校教育過程中被預備好能夠因應風險時代挑戰,以實現對自己、他人、地球福祉(well-being)與永續發展的未來。
本次年刊即收錄十三篇論文探討風險時代中的教育治理與想像、教育危機與挑戰、教育制度與政策,以及課程與教學革新等議題,以提供對上述主題有興趣者進一步認識與探究風險時代社會的教育議題。
首先,第一部分共有四篇論文,主要探討風險時代的教育治理與想像:第一篇論文是吳清山的《風險時代教育治理的挑戰與行動之探析》,指出人類社會面對各種天然災害存在的各種風險,文中分析風險時代的重要特徵、說明教育治理的重要意涵,與詮釋風險時代教育治理的七大挑戰,並列舉兩個風險時代教育治理案例,最終提出在風險時代教育治理採取的八大行動,以供學術界和實務界參考。第二篇論文則為洪雯柔的《風險社會下的國際教育:發展、停滯或新可能性?》,探究風險社會下的國際教育發展,分析全球化脈絡中風險世界社會的內涵,探究國際教育的內涵與因應,及紐澳兩國的國際教育因應策略,提出國際教育面向未來的反思。第三篇論文是黃騰的《面對風險社會的「未知」:跨域的教育想像》,探討風險社會潛在的結構性「未知」,並提出教育以「多元跨域」的方式來面對風險社會的未知,及進一步變革的方向。第四篇論文為吳武典的《設立中央層級教育審議委員會(中央教審會)芻議》,認為長年以來各種教改方案推出,整體而言並不成功,其中一項主要原因即為缺乏一個常設、超然又專業的組織管控教育改革的進展。本文根據世界主要國家設立中央層級的教育審議委員會或審議會(簡稱「中央教審會」)之狀況,及臺灣社會各界對設立中央教審會的看法,建請政府規劃設立中央教審會。
本書第二部分共收錄四篇論文,論及風險時代的教育危機與挑戰:其中,第五篇論文是李玉馨的《未來危機在哪裡?論風險時代人類和教育面臨的挑戰》,從風險時代的基本特徵、風險時代的危機來源、人類面臨的嚴峻挑戰,來說明危機當頭的因應策略,並推論教育體系該如何支援社會的永續發展。第六篇論文則是周愚文的《教育革命的地方史視角:晚清江蘇初等教育推動的探討》,文中指出當代教育改革多採「由上而下」策略,中央常少顧及地方現實以致影響推動成效。本文即以晚清實施「癸卯學制」時江蘇推動初等教育為例,探討其過程與困難,以為借鑑。第七篇論文為劉蔚之的《教育改革的浪漫、激進與失落──百年前一場教改的歷史經驗探析》。本文採歷史研究法,以一手史料與現有重要研究作為文獻,釐清20世紀早期中國引進設計式教學法之歷史特性,發現此一關鍵歷史事實,對台灣今日教育改革的省思有所啟發。第八篇論文是葉坤靈的《加州之夢成真或幻滅──不確定年代下的加州高等教育總體規劃之挑戰》。本文由歷史、哲學及社會學角度切入,探究「加州高等教育總體規劃」之內涵與歷史重要性,梳理「加州高等教育總體規劃」前的高教景況與擘劃緣起,說明「加州高等教育總體規劃」之要旨、獲致的成就與隱含的哲學理念,分析21世紀加州高教外在環境的變化及其對高教造成的衝擊和衍生的問題,最後針對「加州高等教育總體規劃」失能與公立高教問題做深度省察。
本書第三部分共收錄三篇論文,探討風險時代的教育制度與政策。第九篇論文為侯永琪、陳瑩合著的《在COVID-19之下臺灣高等教育與品質保證危機管理模式之研究》。本文分析政府和國家認證機構的危機管理政策和模式,說明危機管理模式及與高等教育和品質保証的關聯性,並以三所不同類型大學之行動方案進行個案討論。第十篇為劉秀曦的《風險時代中大學治理的挑戰與因應》,闡述大學運作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與挑戰,分析 COVID-19疫情對主要國家大學財務收入造成的負面影響,再以英國為例說明其教育主管機關將風險治理理念導入高等教育監管體系的做法;最後借鏡英國經驗提出風險時代中大學運作的因應對策,做為我國政府和大學建立常態性大學風險治理機制的參考。第十一篇是鄭淑惠、王麗雲合著的《有幫沒有到?學校執行弱勢教育扶助方案之評鑑指標研究》,旨在透過模糊德懷術,建構中小學校執行弱勢教育扶助方案的評鑑指標(包含:實施背景、方案規劃、方案實施與方案成效共四個層面,並涵蓋學校、家庭及社區,政策及支援,方案規劃,行政領導,輔導與教學,資源連結與運用,與家庭及社區連結,直接成效以及延伸成效共九個項目的49個指標),以協助評估弱勢教育扶助方案在學校層級執行的背景、規劃、實施、問題及成效。
本書第四部分涉及風險時代的課程與教學革新,共收錄兩篇論文,第十二篇是唐淑華、楊錚合著的《大一新生轉換歷程之調適及學習投入研究》,本文探討大一學生進入大學之後如何經歷第一年的轉換與調適,以及他們的學習投入情形。本研究發現在進入大學到第一年結束短短一年內這些學生的調適狀態及學習投入品質即展現相當多元樣貌、甚至出現頗為明顯的轉變。高中階段的準備度、他們進入大學之後所遇到的人、所參與的活動,以及他們所念科系的學習風氣或是老師對他們的關心與協助程度,甚至其個人「自我系統」,皆影響其第一年的調適模式與投入品質。第十三篇論文則是湯仁燕、吳仲婷合著的《國中生眼中的學思達國文課》,文中指出學習者對學校的課程教學有其詮釋觀點,而瞭解學生的學習經驗,是連通教師的課程目標與學生學習結果的重要關鍵。本研究最終梳理出國中生眼中所看到學思達國文課的歷程與樣貌──學生看見不一樣的課堂風景,認為學習是自己的行動,也呈顯其對學思達課堂中自學、思考、表達、組內討論等程序要素的獨特看法與感受,並針對學生觀點與經驗提出教學上的省思,以作為學思達教學思考與實務之參考。
本書能順利編輯刊行,要特別感謝各篇論文作者的智慧貢獻,提出精闢見解。也要感謝審查委員在百忙中協助審稿,使各篇文稿更加精進。相關編輯出版人員的投入更是不可或缺的助力,尤其是高嘉徽助教不眠不休的緊盯進度,展現「催發收」的功力,實是本書成書的最大功臣。期待讀者能從本書的閱讀中,對風險時代的教育有進一步的認識與反思,共同投入教育的永續發展,則一切的努力與辛勞就值得了!
執行主編
湯仁燕、張珍瑋 謹識
2021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