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序
期許專業為本、倫理先行的臺灣教育政策
臺灣於2000年發生「葉永鋕事件」的憾事,讓臺灣的教育界更為正視性別議題,致力改善臺灣在性別議題上的教育政策、課程與教學與校園安全;2014年臺灣發生「鄭捷臺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震驚各界。2023年的國中生校園割喉,一少女教唆「乾哥」殺害鄰班同學;2024年又再度發生「臺中捷運隨機傷人事件」,造成社會人心恐慌。在當今變遷急速的時代之下,除了追逐產業發展、科技提升、外語能力等硬實力外,身為教育學者,我們確實應更關心臺灣下一代在成長求學路上所面臨的關卡、壓力與挑戰,進而對於教育現場當中的相關政策、課程及師生關係等,有更多元的倫理省思。
倫理學涉及的不只是道德教育或價值教育,臺灣近20年來,教育現貌迥異於以往,既有特定衍生的本土問題,也有因應全世界變遷的共通議題,亟待教育學界嚴肅以對。教育哲學探索教育議題諸領域中,倫理學涉及的教育思考,是其中重要的一環。舉凡涉及之教育目的,教育教學方法的規範性、各式道德教育、研究倫理等等。已辭世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的J. F. Soltis教授與諸教育領域學者的合著,包含:Strike和Soltis之The ethics of teaching,該書涉及教學過程的倫理爭議,或可稱之為教學專業倫理。Strike、Haller和Soltis合著之The ethics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則是直接以案例引導基層教育行政人員思考日常辦學中可能面臨的倫理爭議,或可稱之為教育行政倫理。而Strike和Egan主編的Ethics and educational policy,直接以倫理學與教育政策之名。該書並不是實際政策的討論,而是從四部份揭示教育議題涉及的倫理學理,其一是「自由與大學」,其二是「學生權」、其三是「自主性、自由與學校教育」,其四是「技術與工作」。可說是以倫理學為基礎,結合西方自由主義政治哲學及科技發展,反思教育的學術性佳作。
職是之故,臺灣教育哲學學會設計出版《倫理學與教育政策的反思》一書,原先期望從倫理學的觀點,延伸至政治哲學、探討教師專業倫理、道德教育、生命教育與原住民教育,並配合現在的AI發展與環境教育省思,為下一世代的兒童及青少年提出更美好的教育處方及政策。經過兩個月的徵稿,些許遺憾,原先規劃的部分主題,未能覓得合適撰寫者。不過,蒙臺灣教育哲學學會會員的共襄盛舉,我們徵得了13篇論文,其中包含收錄三篇2024年度已發表在《應用倫理評論》的期刊論文。我們按主題分成五個篇章,茲簡要分述各篇選錄論文旨趣如後:
其一「教育倫理學的學術建構」,收入簡成熙的〈倫理學與教育政策:論英美教育倫理學、教學哲學旨趣〉與梁福鎮的〈德國教育倫理學與教育政策的反思〉二文,分別反映西方英美世界與歐陸德國教育倫理學學科建構的旨趣。簡成熙文說明了英美世界是以論證的教育理學為其特色,並提出以專業知識為基礎的專業倫理,希望強化相關學科的教學來增進基層教師的倫理推論能力,並能對政策發揮導進功能;留學德國的梁福鎮文不僅娓娓道來12項德國教育倫理學的主題,讓吾人感受與英美不同的德國學思,並實際探討德國高等教育、師資培育、學術研究、公費留學、語言教育等政策之反思。
其二「中華文化的倫理底蘊」,收入何佳瑞的〈初探孔子人格教育理想中的靈性作用〉與吳美瑤的〈自我覺察:宋明新儒家實踐哲學與當代諮商心理學的觀點〉二文。何文藉著孔子美善合一,開展靈性教育。對照108年頒布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綜合活動領域」綱要中,部定必修「生命教育」的五大學習重點之一的「靈性修養」,何文提供了很好的中華文化理論基礎。吳美瑤文則聚焦「自我覺察」,分別對照東方宋明新儒學的實踐功夫論與西方諮商心理學的異同,說明對當下人格陶融、品格教育的時代意義。這兩篇文章都充分展現了作者古典倫理素養觀照當下教育的慧見,也提示教育研究者可以從典籍中探詢現代教育意義。
其三「教師專業倫理反思」,分別收入李奉儒的〈師資培育中的專業倫理教育倡議〉、陳延興的〈培育師資生專業倫理之哲學反思與建議作法〉與但昭偉、洪銘國合撰的〈教師的專業倫理及民主政治的教育政策〉三文。李奉儒文很全面的檢視臺灣官方相關教育政策、法案對專業倫理的界定,並掌握西方世界的趨勢與梳理學者們的爭議,同時展現教育哲學與比較教育的功力。李文並希望凸顯德行本位專業倫理教育,倡議臺灣師資培育專業倫理教育合宜的目標與作法。陳延興文分別針對教師專業倫理的意義,論證其重要性,反思臺灣師資培育專業倫理的政策,不約而同的也提出以德行為本的教師專業倫理來發展教師實踐智慧。李奉儒、陳延興文所強調的德行為本,與簡成熙文所提出的專業知識為本,可分進合擊,共構教師專業倫理。但昭偉、洪銘國合撰文先論述臺灣教育專業倫理受到的理論指引如儒家倫理、受教者中心、教育理性主義、國家律令、世俗期盼等,論述其可能的衝突,復指出當下臺灣政治意識形態會干擾教師專業自主,二氏更以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的理論鼓勵臺灣教師體現民主多元的精神,勇於抗拒來自不當的政治壓力。
其四「德育與新興倫理議題」,我們收錄的四篇鴻文,分別是陳伊琳的〈「敬畏」初探:又敬又畏?〉、梁忠銘的〈日本道德教育政策的反思與啟示〉、林仁傑、林怡君合撰的〈臺灣校園推動SDGs的現況與反思:環境倫理學的觀點〉與李孟翰、蘇永明合撰的〈研究倫理新趨勢與教育實踐〉。陳伊琳文從道德心理學的角度檢討不同學者對敬、畏的界定與討論,一反一般人對敬畏的看法,陳文籲請須將受教者對於道德卓越與道德美產生適當的敬畏感與欣賞納入,激勵他們心生自我超越之心,俾能嚮往趨近偉大價值。留學日本的梁忠銘很全面的檢視1872年明治維新後規劃的教育體制中的「修身教科書」、戰後一反軍國主義偏向民主訴求,廢修身課後接近領域教學的「道德的時間」,到2015年後又傾向於單獨設科「特別的教科:道德」。日本也徘徊於道德是否設科、道德如何同時兼顧傳統集體主義與邁向世界的理想。日本的發展可以提供臺灣相當的借鏡。林仁傑、林怡君合撰文歸納SDGs的兩項重點,地球的永續性發展,以及地球村的概念,並以美國當代環境哲學家J. B. Callicott的「整全有機論世界觀」論點,佐以臺灣目前中小學現場所推動之食農教育,藉此呼應教育落實SDGs中永續性以及整全性之精神。李孟翰、蘇永明合撰文也很全面的引述西方世界與臺灣涉及研究、學術倫理爭議的案例,二氏雖然語帶無奈的在結論中指出,仍得靠人類的自決與自律,才能解決。讀者在二氏鴻文中,仍可全面性的掌握學術倫理的精要與作法,特別是AI科技氾濫的今天,更有時代意義。
其五「社會正義與教育機會」,收入張耀宗的〈被遺忘的主體: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的主體意識對當今臺灣的意義〉與崔麐的〈重探教育機會均等:西方政治哲學對臺灣的借鏡〉二文。張耀宗多年來一直致力原民教育,本文探討了臺灣較少學者關切的日本統治臺灣時期對原住民的治理情形,此一被遺忘的主體在多元文化教育或原著民族主體性已然重視的今天,重新讓吾人疼惜臺灣原著民昔時的悲歌,期待隨著原住民族主體意識的增強,再次更生的喜悅將在不久的將來真正到來。臺灣教育學界對教育機會均等的討論以教育社會學界為主,崔麐則是以西方政治哲學學者的論述為核心,分別論述運氣平等主義、優先論、適切論等論證的利弊得失,並指出唯才主義能同時兼顧政治經濟學上能有效的促成社會公平與教育內在價值的平衡考量,並在這個教育哲學的基礎上,具體反思臺灣近年大學入學選拔下,如繁星計畫、校內外檔案履歷與面試、學測、分科考試等各階段重點與適切性。崔麐文提供了一個政治哲學對教育政策反思與實踐的精確示範,主編認為對臺灣教育學界,具有里程的意義。
20年前黃藿、林建福分別曾主編了《教育專業倫理(1)》、《教育專業倫理(2)》。Strike和Soltis合著之The ethics of teaching,Strike、Haller和Soltis合著之The ethics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也各自有中譯本可茲參考。整體而言,相較於其他教育學術領域的蓬勃發展,臺灣在教育倫理學,乃至道德教育、教育專業倫理的相關著作,仍不多見。本書希望能彌補此一缺憾。鑑於臺灣教育學術界或師資培育課程,仍乏教育倫理學或教育(師)專業倫理的明確學科定位。除了少數開設教育倫理學、教師專業倫理的課程外,我們也期待本書能成為教育行政學、教育政策學、教育哲學等學科的輔助教材。本專書仍維持論文體例,為尊重不同學術領域書寫格式,大致採用APA第七版格式,也接受部分論文的腳註處理。中文文獻不特別英譯,外國人名不中譯,但也接受部分作者中譯的處理,不強求一致。
主編代表教育哲學學會感謝財團法人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財團法人臺北市賈馥茗教授基金會的經費支持,更感謝臺灣教育哲學學會會員的共襄盛舉。從2024年6月獲得經費支持,短短兩個月的暑假時間,大家暫時擱下手邊的研究工作,共同為本書發聲。也要謝謝本專書助理陳恩諭的費心聯繫與學富出版社的編輯付出,才能使專書準時付梓。期待本書能為世局一片紛擾的政經現勢、教育躁進中,提供教育哲學學者們的駐足思考,能有助於臺灣教育政策制訂更符合倫理期待,且讓我們共同期盼教育專業的到來。
臺灣教育哲學學會理事長 簡成熙
臺灣教育哲學學會秘書長 林仁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