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起大落的雕刻歲月,由匠師成為揚名國際的藝術家--國寶級木雕大師吳榮賜首部貼身側寫傳記!
1948年出生於南投縣名間鄉的吳榮賜,雖然自小在蕉農家庭中長大,不過二十三歲便毅然負笈北上,拜在著名福州木雕師傅潘德門下當學徒,立志以佛雕為業。在佛雕界歷經一番起落後,吳榮賜在31歲那年得到漢寶德先生的賞識,開啟了通往藝術界的大門。他從頭再起,擺脫佛具思維,用心提煉出本土木雕的藝術高度,讓岳飛關公及諸神佛的精神躍然而出, 受邀遠赴比利時蒙特瑪琍皇家博物館、法國巴黎郭安博物館參展,感動東西方觀眾。然而吳榮賜從不在乎那些複雜的藝術理論,他只知道:「作品一完成,就知道高下了。」
作者簡介:
郭晉銓,民國69年次,基隆人。國立中央大學文學博士,現為佛光大學中文系專任助理教授。著有《沉鬱頓挫--臺靜農書藝境界》。
章節試閱
【一生的轉捩點--漢寶德先生】
「讚山佛店」還在雙連的時候,有一天,一位文質彬彬、氣度非凡的人士從他店面經過,看著滿店佛刻像,駐足許久,當時吳榮賜正在打粗胚,要起身翻面時,也留意到了這位人士。以吳榮賜的交友圈來說,所結交的對象多是跟他一樣學徒出身,沒受過什麼高等教育,當時他所認識書讀最多的,大概就是住在佛店樓上的阿義,阿義平日喜歡到店裡閒聊,三不五時總喜歡在談話間插上幾句「我以前在文化大學讀書時怎樣……怎樣……」、「我大學畢業時啊怎樣……怎樣……」,深怕別人會忘了他是堂堂大學畢業,雖然人不壞,但總讓吳榮賜覺得很「愛展」。這位駐足在店門口的人士,其氣質讓吳榮賜不自覺肅然起敬,正好奇打量時,那人走了進來:「您好,我叫漢寶德,目前在中興大學服務。」
漢先生年輕時從臺灣省立工學院(現為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後,赴美深造,獲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和普林斯敦大學藝術碩士,回國後相繼出任國內多所知名大學的系主任、院長、校長等重要職務,當時漢先生即國立中興大學工學院院長。
一句國語也不會講的吳榮賜,首次面對著漢先生,緊張的說不出話來,他心想:「在他的生活圈中怎麼會有這樣社會頂層的人物來拜訪。」本來也想講一兩句國語來回應漢先生,但嘴巴張了半天,還是只能用臺語簡單講了:「你好,我姓吳。」漢先生接著說:「吳先生,您的雕刻品非常獨特,跟一般的佛雕很不一樣,可以請教您是怎麼刻的嗎?」吳榮賜大約曉得漢先生的意思後,便將正在打粗胚的木頭簡單的邊說邊示範,漢先生也仔細端詳著,並且若有所思。沒多久,漢先生便問吳榮賜:「吳先生,您的作品的確和傳統佛刻的匠氣截然不同,要不要考慮轉往藝術創作的方向發展。」說完便遞了名片給吳榮賜,正要轉身出去時,恰巧阿義晃了進來,吳榮賜正想介紹漢先生的來歷要讓阿義見識見識什麼叫做高學歷,但是阿義一看到漢先生氣宇軒昂的外表,便不好意思接近了,還沒等吳榮賜開口,就慌忙退出店外,藉故離開。這是吳榮賜第一次見到漢先生的情景,每次回憶起來,總是歷歷在目。
漢先生對吳榮賜的建議,並沒有馬上讓他轉換跑道,最大的原因,還是來自於那低學歷的自卑感,「連什麼是藝術都不知道,還是多接些訂單比較實際。」後來從雙連遷到了三重埔,漢先生又數次來看吳榮賜的木雕,並且買了不少關於雕刻的書籍送他,期待他能多看看別人的作品,多增長眼界,更希望他能嘗試從神佛雕刻走向更寬廣的創作空間。吳榮賜雖然慢慢有了些體悟,他知道自己的實力與眾不同,但是好大喜功的荒唐歲月與債臺高築的壓力讓他無心思索。兩、三年後,吳榮賜將店面從三重埔遷到了新莊,想要重新開始。
來到新莊後,債務的繁重讓他不斷思考:「這輩子就真的只能當個賺錢還債的佛刻匠嗎?」當有這樣的念頭時,吳榮賜想起了漢先生對他的鼓勵,雖然那時已經有兩年沒有跟漢先生聯絡了,即使心裡很想去找他,但當時狼狽的處境根本無臉見他,只好參考著漢先生給他的雕刻書籍,試圖增加些新元素。恰好當時有個忠義廟請他刻包公的劊子手與虎頭鍘,由於吳榮賜雕刻所需的時間遠比廟方約定交件的時間短,因此這次吳榮賜先不急著刻,而是先跟廟方借閱有關包公的相關書籍,回家慢慢研讀,遇到看不懂得字就問太太,就這樣揣摩了一星期才動刀。
或許上天註定吳榮賜要走創作的路吧?就在這時候,漢寶德先生正在籌備嘉義「吳鳳紀念館」,便派學生蔡寶明去參訪民間傳統的雕刻店,路過吳榮賜的店時,被放在門口的「劊子手與虎頭鍘」所吸引,蔡寶明心想:「在這種佛刻店怎麼會有那麼令人震撼的人物木雕。」因而入店拜訪。當時吳榮賜正在睡午覺,賜嫂看有人來訪便出來迎接。
「請問有什麼需要嗎?」賜嫂禮貌的問。
「這人物像刻的那麼好。請問師傅在嗎?」蔡寶明禮貌的問。
「喔,我先生在睡午覺,您是要訂佛像嗎?」賜嫂邊說邊拿紙筆要記錄尺寸。
「是這樣的,我老闆正要籌備一個紀念館,要我來參訪全省名俗藝人,我看到你們人物像刻的這麼精采,想訪問一下作者。」
「呵呵,謝謝你的讚美,幾年前有一個教授姓漢,也是進來看我們的木雕,給了我們很多鼓勵。」賜嫂得意的說。
「姓漢?請問那位教授的全名是?」
「漢寶德。」
「你先生該不會是吳榮賜吧?」
「你怎麼知道?」
「哎呀,我老闆就是漢寶德啊。這幾年他也一直想找吳榮賜,想不到就真的找到你們。」蔡寶明語氣驚訝又高興。聽到蔡寶明這樣說,賜嫂迫不及待去把吳榮賜「擼」起來。
就這樣,蔡寶明帶著吳榮賜去找漢先生,因為一時得志而迷失了方向,吳榮賜面對漢先生充滿愧疚,不知從何開口。反倒是漢先生慈祥地說:「這段時間你還好嗎?看到你我好高興啊。」這時吳榮賜再也按耐不住,哽咽的說:「漢先生,我想走藝術創作。」漢先生微笑地點點頭。
此後幾年,吳榮賜改刻各種人物,為了能常常請教漢先生,也將工作室從新莊遷到臺北市來,每星期提著木雕作品去找漢先生指點,漢先生曾對人說:「看他(吳榮賜)木訥的表情,有時使我不能相信,在他腦子裏有這樣靈動的構思。他告訴我,他常常為了構思一座雕刻而徹夜不眠。這說明了他有一種強烈的創造的衝動,以及一份對雕刻藝術誠摯的熱愛。」
或許就是因為這份愛才的心,漢先生總是耐心解說雕刻美學的相關概念給吳榮賜聽,吳榮賜說:「一開始我都聽不懂,但我很認真努力聽,漢先生也會從最基本、最淺的開始講,慢慢的我自己也會選書、看書,並藉由實際的雕刻來印證理念。」吳榮賜一步步踏上藝術創作的路。
【一生的轉捩點--漢寶德先生】
「讚山佛店」還在雙連的時候,有一天,一位文質彬彬、氣度非凡的人士從他店面經過,看著滿店佛刻像,駐足許久,當時吳榮賜正在打粗胚,要起身翻面時,也留意到了這位人士。以吳榮賜的交友圈來說,所結交的對象多是跟他一樣學徒出身,沒受過什麼高等教育,當時他所認識書讀最多的,大概就是住在佛店樓上的阿義,阿義平日喜歡到店裡閒聊,三不五時總喜歡在談話間插上幾句「我以前在文化大學讀書時怎樣……怎樣……」、「我大學畢業時啊怎樣……怎樣……」,深怕別人會忘了他是堂堂大學畢業,雖然人不壞...
作者序
【01 故事的開始】
吳榮賜是我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班的同學,操著臺灣國語,踏著顢頇步伐,每當出現在課堂上,總是引起同學們的好奇與熱情問候。在那時候,吳榮賜對剛進淡江的我而言,不是什麼知名雕刻家,更不是什麼國寶級藝術大師,他在我的心底,純粹是一個親切的長輩,一個喜歡和人相處的「阿伯」。也因為如此,我特別喜歡和他聊天,幽默風趣的談吐常讓我捧腹大笑。他能說一口道地的閩南語,國語卻不大標準,而我雖然閩南語也通,卻說不大「輪轉」。每次聊天,不是他對我說「臺灣國語」,就是我對他說「北京臺語」,好幾次的雞同鴨講,總是讓我們的語境增添不少笑點。當時,我們同修淡江中文研究所的課程,身為藝術大師的吳榮賜,在課堂上所提出的創作觀點與理論,經常讓我們這些自以為讀了很多書卻不知天高地厚的研究生感到佩服,甚至慚愧。課餘時間,他喜歡吆喝朋友去「喝兩杯」,酒酣耳熱之際,他的口才與表達能力可謂登峰造極,極盡「說笑」之能事,無論任何場合,只要有他在就絕無冷場,因而在我念碩士班的記憶中,只要有吳榮賜的身影,就幾乎脫離不了「歡樂」。另一方面,由於我們這一班同學不是在外頭有兼差,就是另外有修習教育學程,因此下課後多半各忙各的,鮮少有時間相聚,久而久之,我跟這位親切的阿伯越走越近,聊天的話題也越來越多,從生活瑣事到待人接物的道理;從課堂上所激發的感想到藝術創作的各式學問,在這位藝術大師面前,我獲益良多。而我也必須承認,和他在一起有種莫名的「歸屬感」。人生的際遇千變萬化,對吳榮賜而言,他的一生更能用「大起大落」來形容。我是個再平凡不過的年輕人,要提起筆來撰寫吳榮賜的傳奇經歷,讓我如履薄冰。除了感謝他對我的抬愛,也深感責任重大。基本上,人物傳記的書寫,不僅要呈現主角在當代社會和文化中的貢獻與重要性,更要深入了解主角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與處事哲學,藉此凸顯主角性格對其生平成就的影響。對一個藝術家而言,性格與人生歷練決定了他藝術創作的風格與內容。吳榮賜的雕刻作品不但發揮了他在藝術創作中的無限想像,更體現出他的生命情調。
【01 故事的開始】
吳榮賜是我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班的同學,操著臺灣國語,踏著顢頇步伐,每當出現在課堂上,總是引起同學們的好奇與熱情問候。在那時候,吳榮賜對剛進淡江的我而言,不是什麼知名雕刻家,更不是什麼國寶級藝術大師,他在我的心底,純粹是一個親切的長輩,一個喜歡和人相處的「阿伯」。也因為如此,我特別喜歡和他聊天,幽默風趣的談吐常讓我捧腹大笑。他能說一口道地的閩南語,國語卻不大標準,而我雖然閩南語也通,卻說不大「輪轉」。每次聊天,不是他對我說「臺灣國語」,就是我對他說「北京臺語」,好幾次的雞同鴨...
目錄
推薦序一/李瑞騰
推薦序二/陳連禎
01 故事的開始
02 「說做就做」的人生哲學
03 當畫師的夢想
04 生平影響最深的電影―《宮本武藏:決鬪巖流島》
05 大哥的支持―踏上刻佛這條路
06 雕刻恩師―潘德先生
07 賜哥與賜嫂的姻緣
08 兼顧形象與精神―刻法自成一家
09 迷失自我―佛刻工會理事長的光環
10 一生的轉捩點―漢寶德先生
11 驚恐有餘―第一次個展
12 備受肯定、邀約不斷
13 對「岳飛」情有獨鍾
14 歐洲行―三國風雲系列展
15 傳統中的超越―漢寶德先生對吳榮賜作品的看法
16 重返校園的決心―從大師變學生
17 大直國中畢業典禮―熱情脫衣秀
18 「全臺灣的警察我只要認識你一個就夠了!」―陳校長的巡邏箱
19 來去念大學―淡江大學中文系
20 淡水開班授課―培育後進的心情
21 研究所課堂趣事
22 攻讀碩士的煎熬與榮耀
23 刻佛刻到紐西蘭―世界最大一體成型木雕佛像
24 「學」與「術」的閃亮交會
25 佛光山如常法師慧眼
26 神刀傳奇―2011年佛光山個展
27 「中國四大名著經典人物」世界巡迴展
28 飲水思源 回饋母校
29 未完待續
30 吳榮賜年表
推薦序一/李瑞騰
推薦序二/陳連禎
01 故事的開始
02 「說做就做」的人生哲學
03 當畫師的夢想
04 生平影響最深的電影―《宮本武藏:決鬪巖流島》
05 大哥的支持―踏上刻佛這條路
06 雕刻恩師―潘德先生
07 賜哥與賜嫂的姻緣
08 兼顧形象與精神―刻法自成一家
09 迷失自我―佛刻工會理事長的光環
10 一生的轉捩點―漢寶德先生
11 驚恐有餘―第一次個展
12 備受肯定、邀約不斷
13 對「岳飛」情有獨鍾
14 歐洲行―三國風雲系列展
15 傳統中的超越―漢寶德先生對吳榮賜作品的看法
16 重返校園的決心―從大師變學生
17 大直國中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