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與生俱來就有的
群聚本能——社會性
人是社會性的,對於人來說,任何一個個體都必須或多或少地和其他個體發生關係,形成各種各樣的人類群體,並由此組成了一個複雜的人類社會。面對這樣一些事實,心理學家不免要問,人為什麼是社會性的?即人類個體為什麼非要和其他人類個體生活在一起並進行相互交往呢?大多數的人類個體為什麼無法忍受遠離塵世的孤獨生活呢?
所謂人類的社會性,是指人類的群集性,是指任何人類個體都願意與其他人類個體進行交往,並結成團體的傾向。心理學家通過觀察和研究,發現社會性是人類社會一個極其普遍和重要的現象。最早對人類的社會性加以研究的心理學家麥獨孤(William McDougall),他認為社會性是人類的本能之一。
1.人肉搜索的背後真相——孤立
提到網路搜索,很多人立馬會想到百度、Google,但事實上網路上最具威力的搜索力量並不是這些世界搜索行業的巨頭,而是匯集千萬線民力量的重量級武器「人肉搜索」。以前上網,人們可以說「在網上,沒人知道你是動物還是植物。」,如今這句話早已隨著「人肉搜索」的「起底」興起而改變。
線民將人肉搜索形容為「網路通緝令」,任何違背線民意願的事件和人物,都有可能成為無數網友的合力追緝對象,直至被搜索者的姓名、照片、手機、家庭住址、工作單位、配偶和子女等等相關資訊逐一曝光「起底」,讓地球人都知道。如果有外星人,也不在話下。
人肉搜索是網路時代複雜社會心理的網路鏡像,它的草根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眾的心聲。我們可以從中傾聽到這個時代的脈搏,觸碰到社會轉型期社會心理的脈動。它實際上反應了人們的一種「窺探心理」。這是人肉搜索大行其道的心理基礎。
● ● ● ● ● ● ●
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群體中,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來體現自己在這個群體中的地位,以滿足被這個群體其他人關注的需要。而窺探心理所折射出的正是被其他人關注的心理需要。為了向別人炫耀自己「知道的比別人更多」而獲得滿足,以顯示自己的「能耐」。個體都有窺探別人隱私的慾望,在一對一的形式下,這種窺探更多的表現出「單體型自足」的狀態,而人肉搜索將這種「單體型自足」最大化,將個人性趣演變成一定族群的身份標籤。心理學家將其稱為「共性意識」。
網路上的人肉搜索有其正面與負面的雙重品格。從正面意義而言,是正義感讓線民自動發起了人肉搜索。線民的務實理性讓我們看到人肉搜索的成長契機,也看到了人民意識的凸顯,勇於探索、不迷信權威,可以說標誌著社會的進步。
但通過人肉搜索的形式,在具有隱匿性的網路環境中,線民更容易宣洩個體的不滿,容易激發盲目煽惑、語言暴力等極端情緒,從而導致對譴責對象的網路暴力。
● ● ● ● ● ● ●
二○一四年台北又發生了一起阻擋救護車事件,這事件自然引來了網友的同聲撻伐,隨後立刻展開了人肉搜索,把他的家庭住址,工作單位都放到了網上。不久,遭人肉搜索「起底」的人因為被社會「孤立」,於是立刻就向全國百姓鞠躬致歉了。近幾年來,凡引起大眾不滿而遭人肉搜索的,都會在大眾輿論的壓力下出面道歉,這就是人類害怕被「孤立」最基本的表現。
居住在擁擠而嘈雜的人群中的人們,常常會希望自己能擁有一方安靜的、屬於他個人的獨有空間,不要受任何人的打攪。為此,人們設計了可以隨時開關的門窗、可以上鎖的抽屜或箱子。甚至有許多人還幻想著有一天能退隱到深山幽谷中,過與世無爭的「隱士」生活。問題是,這樣的生活真的能給我們帶來快樂嗎?
十八世紀末葉歐洲探險家史金克(Alexander Selkirk)在一個荒島上獨居了四年,在這四年中,他可以自如地應付自然界的殘酷,滿足自己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但卻無法忍受孤獨的感覺。為此,史金克學著《魯濱遜漂流記》中的魯濱遜養了一條狗、一隻鸚鴣,以及幾頭野獸為伴,每天和這些動物們進行長談。但是,他仍然常常要陷入精神恍惚的狀態,不能自拔。四年後,他雖然重新回到了家人的身邊,但卻無法完全恢復以前與人交往的能力。
一九九六,四十歲的義大利洞穴專家毛里奇•蒙塔爾獨自到義大利中部內洛山的一個地下溶洞裏,開始了一年的命名為「先鋒地下實驗室」的生活。這個實驗室設在溶洞內的一個二十坪大的帳篷裏,裏面有科學實驗用的儀器設備,還有起居室、工作間、衛生間和一個小小的植物園。
在這一年中,毛里奇•蒙塔爾吸了三百八十盒香煙,看了一百部錄影片,在健身車上騎了一千六百多公里。第二年蒙塔爾重回人間,這時,他的體重下降了二十一公斤,臉色蒼白而瘦削,人也顯得憔悴,免疫系統功能降到最低點;如果兩人同時向他提問,他的大腦就會亂;他變得情緒低落,不善與人交談。雖然他渴望與人相處,希望熱鬧,但他的確已喪失了交際能力。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蒙塔爾的交際能力逐漸恢復了一些,他說:「在洞穴待了一年,才知道人只有與人在一起的時候,才能享受到作為一個人的全部快樂。過去,我是一個喜歡安靜的人,常常傾向於獨處。現在,讓我在安靜與熱鬧之間選擇,那我寧可選擇熱鬧,而不要孤寂。我之所以在洞穴中堅持了一年,只是為了科學試驗。我喪失了許多與人交往的能力,這需要在今後的生活中重新糾正。但我不後悔,因為這場實驗使我明白了一個人生的奧秘:生活的美好在於與人相處。」
● ● ● ● ● ● ●
心理學家麥獨孤認為,人類天生帶有許多先天固有的特性,其中有一種就是要尋求夥伴,與他人結合在一起的傾向。這就好像螞蟻由於本能集合在蟻群中,狒狒由於本能建立起複雜的群體結構,人也生活在自己的人類群體中。人們這樣做,並不是由於這樣做是好的或正確的,也不是因為是有用的,而是人的一種本能。
我們知道了,幾乎所有的人都有要和其他人在一起生活的社會性特徵,但是我們也知道,在生活中,人的這種社會性慾望有時特別強烈,而有時又特別微弱,甚至有時人們更希望能單獨一個人靜靜地待著。比如,住在宿舍裏的大學生,在某些時候,他們會盼望寢室中的人都趕快地離開,就留他一個人,他躺在自己的小床上,聽著輕鬆的音樂,此時,他覺得這一刻是他人生的最大享受。那麼,是什麼因素在加強或減少著人們要和其他人在一起的社會性慾望呢?有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恐懼是引起並影響人們社會性慾望的一個重要因素。
一個人可以生存,但那不是生活。生活的所有意義都在於我們能看和被看,能感知和被感知。一句話,只有在與他人的對話中,在與世界的互動中,我們才能深刻體會到自己的存在,思考自己的生命。
2.無論在哪種環境下,人們都害怕被拋棄
日常生活中,你可能遇到過這樣的現象:
※你在一條空曠的馬路邊散步,當另一個人在你身後急匆匆地趕過你時,你會不自覺地加快自己的步伐。
※你騎車上街買東西,當你發現後面有一輛自行車在向你騎的車子靠近,並正要超越你時,你會情不自禁地加快車速。
※你如果是位教師的話,雖然你有時候身體不大舒服,可是一上講臺,就來了精神。
※還有在表演和比賽中,觀眾越多,情緒越熱烈,演員和運動員們賣力就越足,技術發揮得就越好。
……
後來,心理學家也發現了這種現象,並著手開始了研究。心理學家特里普利特於是進行了一項實驗:他讓測試者在三種情況下,騎自行車完成二十五英里路程。第一種是單獨騎自行車,第二種是有人跑步陪同,第三種是與其他騎車人同時騎行。
結果表明,單獨進行的情境下,測試者的平均時速是二十四英里;有人跑步陪同時,測試者的平均時速為三十一英里;而與其他騎車人同時騎行,平均時速為三十二點五英里。接著,特里普利特又在實驗條件下,要求兒童繞釣魚線,越快越好。結果發現,大家一起繞的兒童比單獨繞的兒童速度更快。
後來,更多的心理學家也觀察到了這種現象的存在,於是,就把這種他人在場(比賽夥伴或觀看者)引起的個體活動中效率相應提高的現象,叫做「社會助長」。
● ● ● ● ● ● ●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這是因為人是有惰性的,單獨一個人時,無所謂輸贏、好壞,沒有人看見,沒有人和你比較,你就覺得怎樣都可以。當出現第二個、第三個人,甚至更多人,你的感覺就大不相同,你會感到有人在看著你。你會情不自禁地想:「他們也可能正在評論我做得怎麼樣呢,我一定要好好做,讓他們瞧瞧。」
無論是哪種環境下,人們都害怕被拋棄,總想要別人喜歡和接受自己。很明顯,當你與別人在一起時,這些動機更為強烈,當別人在身邊時,你總認為別人可能正在觀察自己。也許,你根本就不認識身邊的人,但你卻可能認為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對你進行著評價,而我們又是很關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的,所以就不安起來,就會更加努力了。如果對方碰巧和你做著同樣的事情,就會讓你感到一種競爭的存在,人都是好勝的,誰也不想被別人比下去,於是你就會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不知不覺地提高了效率。
● ● ● ● ● ● ●
凡是到過日本京碧寺的人,都會見到寺門匾額上的「第一議諦」四個大字。這幾個字寫得龍飛鳳舞,靈韻非凡,吸引了許多遊客駐足欣賞。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幅字還有一個有趣的來歷。
大約兩百餘年前,洪川大師來到京碧寺,寺裏的和尚請他寫這四個字。洪川大師每寫一字,都要精心構思,反覆揣摩,真可謂嘔心瀝血。可是替他磨墨的那位和尚是個頗具眼力而又直言不諱的人。洪川的每一撇一捺,只要有一點點瑕疵,他都會「挑剔」出來。
洪川寫了第一幅以後,這位和尚批評道:「這幅寫得不好。」
「那這一幅呢?」和尚又搖頭說:「更糟,還不如剛才那一幅。」
在一邊的香客悄悄地對方丈說:「大師不在狀態,會不會是嫌潤筆費給得少了呢?」於是方丈向洪川委婉地提出了增加潤筆費。
洪川本來是位一絲不苟的人,見此情景,也不說話,耐著性子先後寫了八十四幅「第一議諦」。遺憾的是,沒有一幅得到這位和尚的讚許。
最後,在這位「苛刻」的和尚離開如廁的空隙,洪川鬆了一口氣,在心無羈絆的情況下,一揮而就寫了這四個大字。那位和尚從廁所回來一看,蹺起大拇指,由衷地讚歎道:「神品!」
洪川剛開始時寫不好字,這就說明,他人在場並不一定就能導致社會促進的發生。有時,身邊有別人在場,會引起我們效率的下降。這種現象叫做「社會干擾」。
● ● ● ● ● ● ●
關於社會干擾,心理學家皮森在實驗中進行了證明。他發現,有一個旁觀者在場,會減低測試者有關記憶工作的效率。心理學家達施爾也提出,有觀眾在場時,測試者即使是做簡單的乘法,通常也會出現差錯。這種情況也常發生在高爾夫球場上,當有觀眾在場看我們擊球時,我們一心想打個好球,表現給觀眾們看,卻反而會使我們的打擊出現狀況。
有旁人在場時,為什麼有時會產生社會助長現象,有時又會產生社會干擾現象呢?這主要與下列因素影響有關:
1、與活動的性質有關:
活動的性質,如果是簡單易做的,不需要緊張思維的,那麼就易產生社會助長現象。反之,如果是複雜的,需要高度集中注意的,並要深入思維的工作,那麼就容易產生社會干擾現象。這由上述的實驗所證實。
2、與活動的情境有關:
活動中如有重要人物在場、熟悉人物在場,就可能產生社會助長或干擾現象。其一,為了保護自尊心,希望有良好的表現給他們看;其二,激發了活動的動機,如果過高,則產生社會干擾現象,如果適中,就會產生社會助長效應。
3、與活動結果的評價有關:
一項活動如果事後要進行評價並與獎懲等緊密結合,那麼就十分容易產生社會助長或干擾。這也是競賽的目的之一。當然,競賽過強,往往易於產生干擾,競賽適中,往往易於產生助長。這主要是因為社會助長的實質是別人在場反而使個人感到輕鬆,有利於個人的活動;而社會干擾的實質是由於別人在場使個人感到拘束,從而使活動受到抑制和干擾。
可見,一個人對活動結果評價的意識直接會影響到社會助長或干擾的產生。
4、與一個人的個人特質有關:
有的人喜好安靜,不合群,在人多時就顯得緊張局促,易出現社會干擾;有的人不怕生,「人來瘋」,在人多時反而更善於表現自己,就會出現社會助長。
由此可見,社會助長和社會干擾的發生是有條件的,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可以運用一些策略促進社會助長,防止社會干擾。
3.人會依循「歸屬感」和「安全感」前進
有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五個人圍坐著一張桌子,實驗者請他們判斷線段的長度。每次呈現一組卡片,每組包括兩張,一張卡片上有一條垂直線段,稱為標準線段;另一張卡片上有三條垂直線段,其中一條與標準線段一樣長,另外兩條要麼長了許多,要麼短了許多,要求大學生們把那條與標準線段等長的線段挑出來。按理論,每個人都可以輕易地做出正確無誤的選擇。
當第一組兩張卡片呈現後,每個人依次大聲地回答自己的判斷,所有人意見一致,都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然後再呈現第二組,大家又都做了正確的一致回答。就在大家覺得實驗單調而無意義時,第三組卡片呈現了,第一位測試者在認真地觀察這些線段後,卻做出了顯然是錯誤的選擇,接著第二、三、四位測試者也做了同樣錯誤的回答。輪到第五位測試者,他感到很為難,左右看看,因為他的感官清楚地告訴他別人都是錯的,最後,他終於小聲地說出了與別人相同的錯誤選擇。
這個實驗是事先安排好的,前四名測試者其實都是實驗者的助手,他們按照事先安排好的程式進行正確或錯誤的選擇,而只有第五位測試者不知道這一情況,是真正的測試者。參加實驗的真測試者是具有良好視力及敏銳思維能力的大學生,並且從表面上看,他們可以任意地做出想做的反應,而實質上,也明確要求他們做出他們自己認為是正確的反應。
但是,來自群體的壓力很大,當絕大多數人都做出同樣的反應時,個人就有強烈的動機去贊同群體其他成員的意見,因此有百分之三十五的測試者拒絕了自己感官得來的證據,而做出了同大多數人一樣的錯誤的選擇,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從眾行為。
● ● ● ● ● ● ●
小孩子只會跟著媽媽跑,是因為自身缺乏判斷外界資訊的能力。草木不由自主隨風擺動,是因為沒有自己頂天立地的能力。然而一向以理性標榜的人們,卻有時候也會犯跟風的錯誤,盲目的跟著別人行動,結果這就是「從眾效應」。
最近在電視上,但到了一個從眾行為的測試。一個被測試者進入電梯後,電梯內被安排好的五個人開始一個個報數,一、二、三、四,接著到了測試者時,雖然他停頓了一下,卻也小聲的報出「五」;生活中你是否也遇到過這樣的情形?四個人一起去吃午飯,你看著菜單,小聲嘟囔著:「今天吃什麼呢?來一份麻醬麵吧!」這時同伴中的一個人說:「我要一份牛肉麵。」接下來其他兩個人也都附和說:「那就吃牛肉麵吧!」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也會說:「好吧!那我也和你們一樣吧。」
這種現象,恐怕在每個人身上都發生過吧!
人們都知道「我行我素」這句成語,而在現實中,卻很難做到這麼「瀟灑」。在現實中,人們往往不是自己喜歡怎樣便怎樣,在很多時候,甚至可以說在大多數時候,人們要看多數人是怎樣做的,自己才怎樣做。
試驗和生活中的現象都說明,當個人的感覺與群體中的大多數人不一致時,個體為了使自己不被人認為「標新立異」,常常會放棄自己的看法而接受大多數人的判斷。
● ● ● ● ● ● ●
為什麼在理性和智力上都較完美的個人,會拋棄來自他們自己感官的證據,而同意別人錯誤的意見呢?一般認為從眾行為的原因來源於兩種壓力:
1、一種為群體規範的壓力。
任何與群體規範相違背的行為都會受到群體的排斥,個體由於懼怕受到懲罰,或者為了表明自己歸屬於群體的願望,就會做出從眾行為。
2、一種是群體資訊的壓力。
他人常常是資訊的重要來源,我們通過別人獲得許多有關外部世界的資訊,甚至許多有關我們自己的資訊也是通過別人獲得的。在一般情況下,那些我們認為能帶給我們最正確資訊的人,往往是我們仿效和相信的人。這種資訊壓力引起的從眾行為無論在實驗中還是在生活中的確存在,人們傾向於相信多數,認為多數人是資訊的正確來源而懷疑自己的判斷,因為人們覺得多數人正確的情況比較多。
在模棱兩可的情況下,從眾行為更容易發生,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很容易失去判斷自己行為的自信心。
● ● ● ● ● ● ●
不過,有的時候,人們的從眾心理會變得很可怕。
有這樣的一個報導:四十八歲的王先生遭遇車禍,肇事司機逃逸,受傷的王先生放在摩托車車廂內的十萬元現款,因車子破損而全部散落在地。光天化日之下,五十多名過路群眾將錢一搶而空後逃之夭夭。
這樣的事情早就不是什麼新聞了,因為類似的事件發生得太多了。而每一個哄搶者都有著同樣的心理,那就是:大家都在搶,又不是我一個人在搶。在這個事件中,從眾的心理就充當了一個幫兇的角色。
從眾心理其實是人類的一種思維定式。思維上的從眾定式使得個人有一種歸屬感和安全感,能夠消除孤單和恐懼等心理。許多時候,在明知一件事情是違法或犯罪的情況下,一個人可能不會去做,但是如果一群人中有人已經做了,並且在當時得益而沒有產生處罰後果的時候,從眾定式就會使人們產生非理性思維,法不治眾的心理就會充斥於胸。這在犯罪心理學上叫「越軌的集群行為」,比較典型的如聚眾哄搶財物、集體打架、球迷鬧事等。一般說來,這種集體行為是相對自發的,主要是由於人們之間的互動、模仿、感染而形成的。
人們都有一種從眾心理,看到周圍的人都在做某件事情,就會被不由自主地吸引過去,不分青紅皂白地跟風,不加思考地加入到人流中去。這樣盲目的行為除了製造了一個又一個群體的悲劇之外,更給後來人留下了笑柄。不想作為從眾的犧牲品,就要培養自己的主見,培養自己的觀點,凡事三思而後行,不要被別人的言行左右了自己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