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不只是養家餬口的薪水,
更是人生價值與成就感來源。
職涯起點,如何擇所愛、愛所擇?
二十二位業師以自身就業、創業經驗,為年輕人指點迷津。
職場心法
◆旅行、讀書,可以發現好的價值、開闊個人視野。——福樺建設董事長 丁章權
◆複製好的經驗,將知識、學識轉為膽識,就能少走冤枉路。——旺陞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 陳萬旺
◆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再平凡的事物都能從中找到亮點。——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巫文隆
◆畢業科系並非絕對,態度對了,做什麼都容易成功。——趙雲科技副總經理 楊贊弘
◆出社會才是學習的開始,任何問題都是「老師」、都是成長的機會。——進口服飾代理商 呂梅英
◆任何行業都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高苑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 陳偉全
◆別人走過的路,不一定適合自己;勇敢探索人煙罕至的崎嶇小徑,發現自我生命桃花源。——怡然居螢火蟲花園負責人 賴胤就
◆成為頂尖,就不易被取代。——國際技能競賽裁判長 張文漳
◆創造「被利用」的價值,人生因「利他」而豐富。——香榭商旅負責人 盧若蓁
◆欣賞他人優點,包容不同意見,還要正確表達自己想法。——臺北當代藝術精品中心總監 王儷蓉
◆風平浪靜訓練不出一個好水手,沒有暗礁怎會激起美麗浪花?——花蓮縣警察局勤務指揮中心警官 許志賢
◎本書邀請慈濟大學二十二位在職場有傑出經驗的慈懿爸媽,分享學思歷程、產業動態、專業知能、創業艱辛、時間管理及人際關係等;是「善」與「愛」的生命實踐,也是「誠」與「德」的慧命典藏。
「慈誠懿德會」是慈濟大學人文教育最具特色的一環,與學校導師、諮商中心,共同建構「三軌多元輔導」創舉,提供學子課業、生活、感情、心理等全方位關懷。
二〇一〇年起,慈大開辦「慈懿咖啡館講座」;二〇一四年起,接續推動「慈懿業師引航計畫」,邀請慈懿爸媽開設國際發展、經營管理、生態領域、生技領域、藝術美學、公務體系等課程,提供學生進入職場前的就業學習。
本書匯集眾人智慧而成,希冀書中真實人物能作為時下年輕人學習的典範,發展志向、終身學習,追求專業之外更要勇於跨出舒適圈、持續培養自我軟實力。
作者簡介:
24位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
推薦序
【推薦序一】
典藏「誠」與「德」,實踐「善」與「愛」
◎王本榮(本文作者為慈濟大學校長)
「We are 99%.」是二〇一一年占領華爾街運動的口號——從突尼西亞的「茉莉花革命」,一路延燒至利比亞、埃及、土耳其、歐洲、美國乃至臺灣的「太陽花運動」,對抗權力者、反對全球化、貧富不均及世代不正義的社會革命風起雲湧,蔚成狂潮。
年輕人常被汙名化為「魯蛇」、「廢青」、「草莓族」、「月光族」,但當他們挺身而出,又被定位為「社會亂源」,真是情何以堪。每個時代都是最好的時代,同時也是最壞的時代;享受時代進步,科技發展的果實,必須承受更激烈的競爭與更大的壓力,雖不盡公平,但很合理。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數位科技的時代,更須要有專業能力、創新思維、團隊合作及國際視野的人才投入各行各業。臺灣近年來高等教育蓬勃發展,學系及課程急劇增加。面對這些「量變」,如何提升「教學」品質,回歸「教育」本質,增加「學習」效能,真正導致良性的「質變」,以培養具有競爭力的地球優質公民,是慈濟大學面臨的最大挑戰,也是努力的目標。
慈誠懿德爸媽於慈大教育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但以大愛陪伴,更是典範的傳承。無論是課業、生活、感情、心理,皆全面性、全方位地關懷,與學校導師、諮商中心,共同建構了教育史上「三軌多元輔導」的創舉。
慈誠懿德的業師們,歷經了農業、工業、知識與資訊時代,穿越了戒嚴、解嚴、冷戰與冷和政局,從勤業、敬業、樂業與善業成就了人生的事業與志業,他們在「慈懿咖啡館講座」分享了學思歷程、產業動態、專業知能、創業艱辛、時間管理及人際關係的經驗與體驗,有助慈大同學提升學習動機、確立學習目標,並對產業動態及必備的就業能力有更早的認知。
慈濟所堅持「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理念,在歷經風雨交加的試煉後,呈現的是滿天絢麗雲彩。業師們的人文素養、生命智慧,引領同學正確且有效的實踐理想、貢獻社會。
二十二位業師在「慈懿咖啡館講座」所分享的人生故事匯集成書,不啻是「誠」與「德」的慧命典藏,也是「善」與「愛」的生命實踐。
【推薦序二】
學涯、職涯和生涯的指路明燈
◎林曉君(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兼人文處主任)
《靜思語》:「每天都是生命中的一張白紙,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一篇生動的文章。」這是慈濟大學「慈懿咖啡館講座」的發想動力——藉由講師群分享自我人生甘苦;不論成功失敗、高低起伏,每一個獨特的生命故事,都能為年輕的生命帶來鼓舞與啟發。
慈濟大學自九十九學年度起開辦「慈懿咖啡館講座」,至今已邁入第八年,每學期四場、共近六十場講座,累計逾兩千人次的師生參與。
講師群的共同身分是慈濟大學慈誠懿德會爸媽,個人背景涵蓋管理、科技、製造、文創、觀光、藝術及服務等產業,闡述自身歷經失敗、抗壓、奮鬥等逆轉勝的過程,呼應慈濟「用生命啟發生命,用生命感動生命」的教育特色。
看到平日默默付出的慈誠懿德爸媽們,登上講堂分享時,流露出的眼神光芒與自信展現,是一種無法言喻的感動;而參與講座的師生回饋,也讓一股清流穿過彼此的心,相互成就心靈顫動。
在價值紛亂的社會裏,這一群真心交流的無私講師,帶領我們細細品味他們豐富的人生,用心挖掘世間無價的生命寶藏,敦促自我再創生涯高峰;對青年學子們而言,他們猶如學涯、職涯和生涯的一盞指路明燈,照亮為前途徬徨的心靈。
慈濟大學位於後山花蓮,以簡單、美善與純樸的校風,深耕學生心靈、奠定人文根基。面對未來新數位時代的發展,年輕人除需具備創新、創意、求變的新思維,也唯有深具愛心的人文素養,才是人工智慧所無法取代的。
本書匯集眾人智慧而成,感恩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用心用愛採訪、撰寫,讓我們能再次透過文字回味慈懿咖啡館講師群的精彩和無私奉獻人生。只要細細品讀,必能領悟出:唯有往下扎根的深度學習,心念專注與堅強的意志力,才有可能在未來綻放出美好幸福的人生,這也是慈懿咖啡館講座成立的最大宗旨與目標。
誠如《靜思語》所言:「信心、毅力、勇氣三者兼具,天下沒有不能完成的事。」希冀時下年輕人能以書中真實人物為典範,發展志向、終身學習,追求專業之外,更要勇於跨出舒適圈、持續培養自我軟實力。
【推薦序一】
典藏「誠」與「德」,實踐「善」與「愛」
◎王本榮(本文作者為慈濟大學校長)
「We are 99%.」是二〇一一年占領華爾街運動的口號——從突尼西亞的「茉莉花革命」,一路延燒至利比亞、埃及、土耳其、歐洲、美國乃至臺灣的「太陽花運動」,對抗權力者、反對全球化、貧富不均及世代不正義的社會革命風起雲湧,蔚成狂潮。
年輕人常被汙名化為「魯蛇」、「廢青」、「草莓族」、「月光族」,但當他們挺身而出,又被定位為「社會亂源」,真是情何以堪。每個時代都是最好的時代,同時也是最壞的時代;享受時代進步,科技發展的果...
目錄
〈推薦序〉
典藏「誠」與「德」,實踐「善」與「愛」 王本榮
學涯、職涯和生涯的指路明燈 林曉君
【職場導航】
寶貝臺灣寶貝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巫文隆 鄭淑真
「誠」「信」不二家
旺陞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陳萬旺 邱蘭嵐
美好生活的必要配備
福樺建設董事長丁章權 李小珍
創立屬於自己的品牌
優織隆企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蔡惠新 洪綺伶
把每件事都當成「第一志願」
退休女警官劉夢萍 劉對
打從娘胎學做生意
進口服飾代理商呂梅英 曾修宜
走向良醫之路
生德堂中醫診所院長黃正昌 黃沈瑛芳
想像,讓世界更美好
趙雲科技副總經理楊贊弘 吳瑞清
翱翔藍天不是夢
民航公司直升機飛行員楊智強 葉金英
職場「美」學
「奉──FORM」室內空間研究室總監張懿 李老滿
築路踏實
高苑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陳偉全 彭鳳英
人生小徑,遇見「火金姑」
怡然居螢火蟲花園負責人賴胤就 吳進輝
空中引路人
大愛臺廣播部經理慈韻 陳美羿、曾美姬
【行家軟實力】
當家作主
珀輔電腦科技企業公司總經理張嘉澍 張嘉澍
耐壓人生
國際技能競賽裁判長張文漳 丁碧輝
英雄不怕出身低
香榭商旅負責人盧若蓁 李玲、林美宏
四十歲的職場新人
臺北當代藝術精品中心總監王儷蓉 高玉美
「做自己」不如「做好自己」
臺中市國際禮儀推展協會創會會長黃秦渂 蔡翠容
圓夢永不嫌遲
瑜伽老師陳淑麗 陳婉貞
分秒必爭,不留遺憾
花蓮縣警察局勤務指揮中心警官許志賢 李志成
小山頭大革命
尊上溪山有機茶園經營者陳金環 蕭惠玲
不放棄,讓夢成真
素人藝術家陳勝隆 呂巧美
〈推薦序〉
典藏「誠」與「德」,實踐「善」與「愛」 王本榮
學涯、職涯和生涯的指路明燈 林曉君
【職場導航】
寶貝臺灣寶貝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巫文隆 鄭淑真
「誠」「信」不二家
旺陞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陳萬旺 邱蘭嵐
美好生活的必要配備
福樺建設董事長丁章權 李小珍
創立屬於自己的品牌
優織隆企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蔡惠新 洪綺伶
把每件事都當成「第一志願」
退休女警官劉夢萍 劉對
打從娘胎學做生意
進口服飾代理商呂梅英 曾修宜
走向良醫之路
生德堂中醫診所院長黃正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