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科學史家,原本是地質學家,後來轉唸科學史,主要研究領域為地球科學和環境科學史。她發表在《科學》的文章〈象牙塔之後〉(Beyond the Ivory Tower)是對抗全球暖化的里程碑之作,曾在高爾的《不願面對的真相》得到引用。《販賣懷疑的人》入圍Los Angeles Time Book Prize,並榮獲2011年由科學史學會所頒贈的Watson-Davis Prize。
然而,過去的討論多聚焦在產業界的資金如何影響科學的生產運作,分析產業所座落的社會權力結構如何對科學研究結果造成影響,將相關毒物暴露傷害的訊息隱藏於公眾(Davis, 2002)。同時也指出科學本身的假設檢定邏輯,應用在複雜的環境風險評估中,因為不確定性(uncertainty)與無知(ignorance)而有其侷限。在上述討論中,我們毫無意外地看到產業界因為利之所趨,不願讓大眾接觸到科學事實,使早期的警示無法反映在政治決策上(Harremoes et al, 2001)。但對於科學界內部的政治網絡,或科學家影響政治的策略運用等,並無太多著墨。
班傑明.桑德(Benjamin Santer)是那種你無法想像有人想攻擊他的人,整個人看起來就是平平凡凡,身高和體格都很普通,脾氣不慍不火,政治上也沒有特別傾向。而且,他這個人也很低調,講話輕聲細語,不愛出風頭;他在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的辦公室面積不大,幾乎沒什麼裝潢,可能還會誤以為是個會計的辦公室。如果混在一屋子的人裡面,你恐怕根本不會注意到他。
桑德是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模型分析及比較計劃」(Model Diagnosis and Intercomparison Project)的大氣科學家,這是一項大型跨國計劃,儲存來自世界各地的氣候模型結果,再將結果交給其他研究人員,進行模型之間以及與現實資料數據間的比較。過去的20年間,桑德等人已經顯示出地球確實在變暖,而且你大概也已經想到,溫室氣體排放正是起因。
對流層和平流層的不同,在美國麻州等等各州訴環保署(Massachusetts et al. v. the EPA)的案例中,成了最高法院聽證會的內容之一,當時共有12州聯合控告聯邦政府未能依〈空氣清淨法〉(Clean Air Act)將二氧化碳列為污染物。法官安東寧.斯卡利亞(Antonin Scalia)不同意這種看法,認為該法並未要求環保署採取任何行動;只不過,這位大法官似乎對科學不太在行,在某處要講平流層的時候,就講成了對流層。代表麻州的一位律師回應:「法官大人。不是平流層,而是對流層。」而這位法官回答:「對流層,隨便。我說過了,我不是科學家,所以我才不想管什麼全球暖化。」1.
1995年,IPCC宣布人類對於氣候的影響已經「清楚可見」。這不再只是少數人的看法,在1995年,IPCC的規模已經擴大,廣納全球數百名氣候科學家。然而,究竟他們是怎麼知道氣候正發生變化?又怎麼知道這是我們引起的?這些關鍵問題,在IPCC所發布的第二份評估報告《氣候變遷1995:氣候變遷的科學》(Climate Change 1995: The Science of Climate Change)裡,都已經提出回答。該報告的第8章「探測氣候變遷及其成因」,就簡述了證明全球暖化確實由溫室氣體引起的證據。而作者就是班傑明.桑德。
桑德的學術資歷無可挑剔,過去從未有任何不良紀錄、就連光是嫌疑都沒有。但這時候,卻忽然出現一群與華盛頓特區某智庫相關的科學家,指控他篡改報告、誇大結果。這批人撰寫許多報告,指控桑德有「科學清洗」(scientific cleansing)的行徑,也就是隱瞞了不同意的意見。他們的報告名稱例如「溫室論戰方興未艾」、「文件遭到篡改」,發表在像是《能源日報》(Energy Daily)和《投資人財經日報》(Investor's Business Daily)之類的地方。這些人還寫信給國會議員、能源部官員,以及科學期刊的編輯,將這些指控喊得震天價響,另外也向能源部的熟人施壓,要讓桑德捲鋪蓋走人。其中最為人所知、也宣傳最力的,是發表在《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的一篇社論,指控桑德修改了報告,「欺騙當局和大眾」。3.桑德確實對報告有所修改,但可不是為了要欺騙任何人,而只是要回應科學家的同儕審查意見。
桑德寫了一封信給《華爾街日報》的編輯,試圖為自己辯護,而且這封信還有29位合著者的共同聯署;這些人都是知名的科學家,其中還包括美國全球變遷研究計畫(U.S. Global Change Research Program)的主持人。4.美國氣象學會(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也發表一封致桑德的公開信,肯定相關指控全是空穴來風。5.另外,IPCC的創立人暨主席伯特.布林(Bert Bolin)也親自致信《華爾街日報》證明桑德的說法,指出相關指控毫無任何證據,指控人士也從未連繫他、任何IPCC人員、或是相關審查的科學家來查核相關事實。他指出,只要這些人「肯花點時間瞭解IPCC的流程規則」,就會發現整件事情沒有違反任何規則、沒有打破任何程序、更沒有發生任何不當事件。6.正如後來的評論所指出,當時沒有任何IPCC成員國曾經對相關批評提出附議。7.
他感覺得沒錯,而且還不只如此。這裡不只戰術相同,連成員都一模一樣。當時帶頭攻擊他的兩個退休物理學家小名都叫弗雷德,分別是弗雷德里克.賽馳(Frederick Seitz)和齊格飛.弗雷德.辛格(Siegfried Fred Singer)。賽馳是固態物理學家,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協助製作出原子彈,聲名大噪,後來成了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院長。辛格也是個物理學家(正是所謂的「火箭科學家」),他是研發地球觀測衛星的領頭人物,曾擔任美國國家氣象衛星服務(National Weather Satellite Service)的首任負責人,後來更成了雷根政府的運輸部長。12.
這兩個人都是極端的鷹派,一心相信蘇聯威脅不容小覷,必須有高科技武器才能保護美國。兩人都與華盛頓特區的保守派智庫「馬歇爾研究所」(George C. Marshall Institute)關係密切,該院的成立,正是為了支持雷根總統的戰略防禦計劃(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SDI。俗稱「星戰計劃」[Star Wars])。此外,兩人也都曾任職於菸業;只要有任何科學證據指出吸菸可能致死,他們就會提出懷疑。
從1979年到1985年,賽馳曾主持雷諾菸草公司(R. 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的一項計劃,為全美各地生醫研究提供4,500萬美元的經費,尋找證據、培養專家,為的就是能在法庭上為「產品」辯護。到了1990年代中期,辛格曾與人合著一份重要報告,在二手菸對健康的危害這個議題上,對美國環保署大加抨擊。幾年稍早,美國醫事總署(Surgeon General)已宣布二手菸不只會危害吸菸者、而是危害到所有接觸的人。辛格對此發現大加撻伐,聲稱此結果是遭到操縱,並認為環保署對此的審查(由全美的頂尖專家所進行)是受到政治因素影響、要擴張政府對我們生活方方面面的控制。辛格這份反環保署的報告,資金是由菸草研究所(Tobacco Institute)透過托克維爾研究所(Alexis de Tocqueville Institution)這個智庫所提供。13.
我們可以稱之為「菸草戰略」。這種策略要攻擊的對象正是科學,而且非常依賴科學家(在產業的律師及公關專家指導之下)心甘情願地舉起槍、扣下扳機。本書寫作過程參考了許多文獻,其中之一是《小心壞科學》(Bad Science: A Resource Book),是一本告訴大家如何矯正錯誤科學觀的手冊,書中提供許多例子,讓人看到有哪些不當手段被用來對付科學,而且也列出一串具備科學資歷的專家名單,如果有哪個智庫或企業需要有人為他們提出反對的聲音,這些人不管什麼議題都願意來說上兩句。14.
本書講的正是這種「菸草戰略」的故事,告訴大家這種戰略如何攻擊著科學和科學家,讓我們產生迷惑,看不清楚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星球上各種重大的議題。遺憾的是,班傑明.桑德的故事並非特例。關於臭氧層耗竭的狀況,科學鐵證如山;諾貝爾獎得主、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會長舍伍德.羅蘭(Sherwood Rowland)率先發現某些化學物質(氟氯碳化物, CFC)可能破壞臭氧層,但辛格提出質疑。而在有人聲稱羅傑.雷維爾(Roger Revelle)對全球暖化成因的觀點已經改變的時候,研究生賈斯汀.蘭開斯特(Justin Lancaster)為雷維爾打抱不平,卻因此成了誹謗訴訟的被告。(蘭開斯特無力承擔辯護所需的開支,被迫庭外和解,個人及專業職涯一夕破碎。)17.
在這些活動當中,最知名、也參與最久的就是賽馳和辛格,兩人都是物理學家。威廉.尼倫伯格和羅伯特.賈斯特羅同樣也是物理學家。尼倫伯格曾任知名的斯奎里普斯海洋學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主任,也曾擔任雷根總統的交接小組成員,建議應該讓科學家在政府擔任要職。他也像賽馳一樣曾參與原子彈製造計劃,後來也參與幾項冷戰時期的武器計劃和實驗室。至於賈斯特羅,則是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熱門作家、戈達德太空研究所(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所長,長期參與美國太空計劃。這些人在環境或健康問題上並無特別專業知識,卻掌握了權力和影響力。
在超過二十多年間,在他們呼風喚雨的這些領域,這些人幾乎毫無任何原創科學研究。雖然他們確實曾是優秀的研究人員,但在他們投入我們要提的這些主題之後,多半只是在攻擊他人的成果和名聲。事實上,無一例外,這些人就是站在與科學共識相悖的錯誤一方。吸菸就是會殺人,無論直接或間接。污染確實造成了酸雨。火山並不是臭氧破洞的原因。我們的海洋正在上升、我們的冰川正在融化,而原因就是燃燒化石燃料、在大氣中製造了溫室氣體。然而多年以來,媒體將這些人譽為專家,政客對這些人唯命是從,這些人的主張,成了眾人不作為的藉口。美國總統老布希(George H. W. Bush)甚至有一次稱他們是「我的科學家們」。18.雖然情況已稍有好轉,但不論在網路、廣播談話節目、甚至是美國國會殿堂上,都仍然有人引著他們的觀點和意見。19.
行文敘述非常流暢,忠實的呈現一些備受爭議的「科學辯論」其實壓根不是辯論,而是有人刻意起爭議,吸菸有害健康、氟氯碳化物破壞臭氧層、DDT破壞生態、酸雨危害環境、全球暖化,這些議題現在都是大家同意的共識,然而,當年可不是這麼一回事,有這麼一小群人,花費九牛二虎之力力抗科學界的共識。原來全球暖化在1990年代在科學界是普遍被接受的主流觀點,然而,某些人利用權位、政治影響力來扭曲事實,透過主流媒體大起爭議,營造出一種全球暖化在科學界「還沒有共識」的幻象,誤導公眾輿論和政治決策。這些起爭議者,如 Frederick Seitz 和 Fred Singer 之流,都不是氣候科學領域的專家,但他們都受過學術訓練,知道該怎麼攻擊科學研究,利用偏頗的方式詆毀這些研究成果,利用雄厚的資金來打通媒體通路,大幅增加曝光率。非學術圈的一般大眾就會以為全球暖化仍是一項有待商榷的議題,不知道學術圈的主流共識就是全球暖化正在發生且是人為造成的。這些誤導一度相當成功,美國當年不願簽署「京都議定書」可見一般。
不只全球暖化,臭氧層破洞、吸菸有害健康等等環境議題,「同一批人」都跳出來起爭議,無視科學界的共識,極盡所能的誤導大眾與政客。這一批人都不是相關領域的專家,但很熟悉科學運作方式,知道如何用科學對付科學,雞蛋裡挑骨頭揪著細部缺陷,抹黑成重大缺失。這些「學術流氓」背棄學術精神,拿著菸草公司與化石燃料公司的錢,還指控其他學者帶有政治偏見,真的是令我作噁。這些爭議者自己做的研究通不過同儕審核那關,便攻擊整個「科學」本身,質疑整個學術界都墮落了。這些起爭議作為,推遲了政府對重要議題展開行動的時機,讓整個社會付出巨大成本。作者剖析,這幾個學者出身於冷戰背景,有極度強烈的反共意識,擁抱絕對的自由市場原則。蘇聯倒台後,為了尋找下一個「對手」,便把矛頭對準環保倡議上,這些倡議試圖「管制」企業,對他們來說便是自由世界大敵,便把環保「抹紅」當成共產主義對付。好險這些反共反到頭殼壞掉的老番顛差不多死光了 (剩下一個也年事已高),但拿著企業的錢進行政治遊說、進行偏頗研究的人還是會一直存在,我們實在該多加提防。
這本書的主軸還是點出戰犯,而我...
轉載自博客來2017/01/20
這本書的主軸還是點出戰犯,而我一直覺得找戰犯這種事情很空虛。作者最後也說問題其實不是科學,而是政治。也就是說在政治哲學衝突之下,就是會有人分門派,建構各自對現實的理解然後站在各自的平行線對著對面叫囂。這樣的話知道那些人是誰很重要嗎?他們剛剛好都是某種政治立場很重要嗎?理論是豐饒論還是悲觀論很重要嗎?我會這麼空虛一部分也是來自於自己的觀察。拿台灣跟美國對比就會發現那個政治主義跟科學理解的配對並非絕對。反正要跟對方不一樣就對了,為了政治立場,背後的科學理解是豐饒悲觀,是挺反暖化根本不是重點。
所以作者能達到的結論也很容易預料得到,就是民眾要培養對科學議題跟科學專家的評判能力。即便我舉雙手同意,但跟作者一樣認知到這其實還是政治問題時,結論就不免很空虛。
書中兩大戰犯Frederick Seitz跟Siegfried Fred Singer在許靖華那本「氣候創造歷史」(氣候這本很差勁,遠不如許先生早年的「大滅絕」)也被提到。現在看來這幾個人都反對暖化互相引用也不令人意外。這些關注自己專門領域之外的老科學家在非主流科學場域能互相取暖的原因就是這類論點有政治價值啊。這種事情在台灣也很多,能利用的話性愛專家談科學都可以信,或者找個過去很有名的科學家來談他專業外的東西就好了。
等科學史家整理文獻來抓出戰犯可能比八卦記者找利益關係慢得多。但對於自以為正義的道德者大概還是得要有史家的眼光跟充足的知識與判斷力。(再次推薦「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這本書是很紮實的誠意之作,註解就有七十幾頁。如果喜歡看故事很值得一看。或許罵完之後的空虛感只是我個人的問題。
類似主題比較不空虛的可以考慮這本
販賣恐懼:脫軌的風險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