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8 項符合

精神病大流行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2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這本書的很多地方邏輯錯誤,比如...
轉載自博客來  無評分  2021/10/17
這本書的很多地方邏輯錯誤,比如說在本書(中譯版)P. 204提到「丙咪嗪 」(學名應為:chlorpromazine)與其他種類的抗憂鬱劑療效非常有限,這促使某些研究者開始思考,是否安慰劑效應才是讓人們感到比較好過的機制。許多人推測,藥物所作的其實只是放大安慰劑效應,藥物在身體上...
精神病大流行:歷史、統計數字,用藥與患者 精神病大流行:歷史、統計數字,用藥與患者

作者:羅伯特‧惠特克 / 譯者:王湘瑋廖偉翔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16-10-27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Readmoo
圖書名稱:精神病大流行

你覺得精神疾病是生物學、心理學,還是社會關係的問題?
精神病究竟是存在於腦子裡、還是日常生活的相處之間?

 
「我可以想見將來有一天,精神醫學界的人會徹底遺忘我們的來路,忘記我們的起始之處是收容所,是濟貧院,是監獄。我可以想見將來有一天,我們會變成醫師,用醫師的方法思考精神病院的運作、院裡的醫病關係,和最好的內外科醫院差不了多少。」
 
精神醫學作為一門專科起始於19世紀的精神病院,只是當時的精神病院仍以收容、照護為主;19世紀末陸續開始出現高壓淋浴、藥物注射、睡眠療法等物理治療方式,不過仍與今日概念中的精神醫學相去甚遠。1930、1940年代,精神醫學界一度盛行「三合一」的治療方式:胰島素昏迷、電擊、額葉切除術。精神科醫師們開始直接對大腦下手,自此精神疾病的治療方式一路突飛猛進。二戰結束後,挾著戰時的醫學發展,1954年治療思覺失調症的藥物——「托拉靈」上市,精神藥物學時代正式展開;1988年「百憂解」出現,精神疾病治療再次大大地往前跨了一步。
 
不過,人們在精神方面的問題並未就此解決。
 
1955年,每468個美國人,就有一人因精神疾病而住院;到了1987年,每184個美國人,就有一人因精神疾病而失能,以致領取政府的失能補助。2007年,每76個美國人,就有一人因精神疾病而失能。從數字上,我們發現問題不太對勁;而這個問題也蔓延到兒童身上。過去二十年間,18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罹患精神疾病的人數是之前的三十五倍!
 
如果發明藥物是為了治癒疾病,為何精神科用藥發展的同時,卻使罹病的患者越來越多?會不會當代這種以藥物為主的醫療模式,反而引發了精神病大流行?
 
過去二十年來,精神醫學在一般人的觀念中有了相當大的轉變;我們不再「諱『疾』忌醫」,也開始接受藥物作為治療方式及其功效。1999年的精神醫學報告指稱,科學文獻的確證明了精神科用藥至少在「短期內」是「有效」的,有人說這些藥物就像「用來治療糖尿病的胰島素」;但長期而言,這些藥物真的「治療」了患者嗎?
 
本書從四個案例談起,接著講述精神疾病治療的歷史脈絡,以及藥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第三部分則是利用案例及研究資料,逐步探討近五十年來思覺失調症、焦慮症、憂鬱症、雙相情緒障礙症以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在美國境內的盛行狀況,並針對每一種疾病的治療結果研究做了基本回顧。所以,是否我們自以為建立了一場精神醫療的革命,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第四部分的三個章節就是在討論這個問題。最後一部「解決之道」試圖從目前幾種發展中的解決方案,找出精神疾病另一種思考面向,以及其他可能的解方。
 
醫界如何看待用藥這件事?究竟什麼才是藥物真正的問題?這些藥物真的能幫助人們保持健康、生活得更好、擁有一個更健康的身體;還是正好相反,這些藥物使一個原本只是「暫時性的情緒危機」演變成「慢性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患者是否必須終身用藥?
 
惠特克以「歷史」作為論述的主要武器。本書重新描述了精神醫學的歷史──只不過,說的是一個跟精神醫學主流敘事完全不同的故事。惠特克並借用當代精神醫學的遊戲規則:讓證據說話。書中大量引用精神醫學主流期刊的研究資料──只不過,是被官方歷史忽略的那些。此外,惠特克訪談近60個案例,呈現被目前精神醫學忽略的個人經驗。
 
惠特克試圖利用本書重新打開反思精神醫學論述空間,而本書正意味著,只要有足夠的歷史材料,總是蘊含著另一種敘說的可能性;一旦以不同的方式敘說,我們對現實的理解就會隨之變化,而改變體制的可能性,就蘊含於其中。
 

作者簡介


羅伯特‧惠特克 Robert Whitaker

羅伯特‧惠特克為醫療科學報導作家,1992年曾於麻省理工學院擔任「奈特科學新聞研究員」(Knight Science Journalism fellow),其針對精神病患者及製藥工業的報導獲得多項醫學科學寫作獎項,如喬治‧波克獎(George Polk Award)。惠特克為《波士頓環球報》撰寫一系列關於精神病患被濫用藥物的報導曾獲1998年普立茲獎提名。

其他著作尚有《瘋狂美國》(Mad in America)、《地圖繪製者的妻子》(The Mapmaker's Wife)、《在上帝的膝上》(On the Laps of Gods),最新作品為2015年出版、與寇斯葛洛夫合著的《被影響的精神病學》(Psychiatry Under The Influence: Institutional Corruption, Social Injury, and Prescriptions for Reform)。

審訂者簡介

彭榮邦

不安於主流心理學的自我設限,有事沒事就撈過界的心理學家。進大學時主修化學,畢業時卻拿心理學文憑,碩士階段蹲點研究牽亡儀式,隨即踏入臨終照顧場域,最後以後殖民觀點的博士論文在美國杜肯大學取得了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他目前任教於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專長據說是現象學心理學,拉岡式精神分析,以及批判心理學史。

譯者簡介

王湘瑋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畢業,曾任職於出版社。

廖偉翔

成功大學醫學系畢業、政治系輔系。「公醫時代」創始成員,「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成員之一。合著有《島國關賤字》(左岸)。目前為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不分科住院醫師。
 

圖書評論 -   評分:
 這本書的很多地方邏輯錯誤,比如...
轉載自博客來  無評分  2021/10/17
這本書的很多地方邏輯錯誤,比如說在本書(中譯版)P. 204提到「丙咪嗪 」(學名應為:chlorpromazine)與其他種類的抗憂鬱劑療效非常有限,這促使某些研究者開始思考,是否安慰劑效應才是讓人們感到比較好過的機制。許多人推測,藥物所作的其實只是放大安慰劑效應,藥物在身體上產生的副作用,讓患者確信自己得到了治療憂鬱症的「神奇藥丸」。

但是在目前的處方與治療指引上以Prescriber's Guide : Stahl's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7th P.153 為例:chlorpromazine並沒有被FDA批准治療憂鬱症,所以沒有效果很正常啊?

然後地方的引用實驗沒有隨機分派就使用本書所稱的「自然觀察」來評斷藥物「是某會造成病程的慢性化」以本書P.216-221。它分別使用了三個圖表表示憂鬱症患者「經治療與未經治療的康復率、失能、行為能力」來評斷。

這邏輯也是錯誤的,因為我們不能排除「是不是沒有服藥或是辨識出憂鬱症的人本身就是因為症狀輕微,所以比較快恢復到工作崗位;而憂鬱較嚴重的個案需要藥物治療,因為本身狀況嚴重所以恢復到工作崗位上的時間比較久等等等」,他並不代表「經抗憂鬱劑治療會使病程慢性化」。

諸如此類的邏輯誤用在筆者隨便翻了幾頁就看得出來,如此錯誤的邏輯是否會延誤了許多人的就醫,後果令人擔憂。

精神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本身就有很多爭論,但本書的立論似乎並不嚴謹,且有多處邏輯誤用。要做為一個批判精神醫學的角色,需要讓自己的言論靠近事實,且讓立論嚴謹,才不會對大眾傳遞的錯誤的訊息。

筆者並沒有把整本書讀完,以目前所見作為評論。希望能為傳遞正確知識盡一份心力。
 下文作者為林子勤/中山醫學大學...
轉載自博客來  較差  2018/02/02
下文作者為林子勤/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醫師
------------------------------------------------------------

從BBC的道歉啟事談起-ADHD研究結果被扭曲的過去與現在

**
2010年,英國醫學期刊(BM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刊登了一則新聞。

〈BBC 的專題報導扭曲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研究的結果〉
(BBC programme gave distorted facts about ADHD study)[1]

如此直白的標題,指的是甚麼事件?其影響又是甚麼?


故事的開端

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NIMH)針對ADHD展開的一項研究,名為「ADHD 孩童之多元模式治療研究」(Multimodal   Treatment Study of Children With ADHD ),可簡稱為MTA 研究。

此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其第一期研究(為期14 個月)是ADHD研究中,少見由國家進行的大規模隨機對照研究。MTA 系列的第一期研究結果,發表於西元1999 年[2]。該階段研究採用的方法,是將 ADHD 個案隨機分派到四種治療模式(嚴謹的藥物治療、行為治療、藥物加行為治療、社區照護),給予定期治療並追蹤 14 個月,進一步比較不同治療模式之間的差異。

必須注意,這第一期研究的14個月,是 MTA 系列研究中,唯一有將個案隨機分派、指定治療模式、並密切關注治療如何進行的一段時間。


第一期的研究結果

該團隊在 1999 年發表的論文中,結論寫著:

「對於 ADHD 症狀的療效,本研究中的謹慎藥物治療優於行為治療以及一般社區治療;而藥物合併行為治療的方案,並沒有比單獨接受藥物治療來得更好,但卻能改善一些非 ADHD 的症狀以及功能。」


出處:https://goo.gl/tjxTsW

這為期14個月的研究結果顯示:藥物治療(不管有無合併行為治療)對ADHD症狀有明顯幫助(改善幅度較大)。而行為治療則是對親子關係與社交能力有額外的效果。基於病患權益及研究倫理,研究者不得持續限制受試者只用療效較差的治療方式。於是,此隨機對照研究就在第14個月終止了。

也就是說,第14個月起,無論原來分到哪一組,孩童與家長皆可自由選擇要接受哪一種協助:可以持續或停止原先的治療(包含藥物),也可以轉而嘗試其他治療。


14個月之後怎樣?

這是一個極端重要的分水嶺。BBC節目與許多人後來犯的錯誤,都是因為忽略了這個轉折。

第14個月之後,研究團隊雖持續追蹤這些個案,但研究性質也轉為無法判斷因果關係的「觀察型研究」(observational study)了-這意味著研究的侷限變多了,尤其是一些干擾因子。

比方說:有些人持續藥物治療,有些人則停止了。背後是甚麼原因?不得而知。

另外,治療的實際情形也無法像第一階段那樣,可以確實知道頻率與品質了。比方說藥物拿了有沒有規律服用?有沒有規律接受行為治療?都是無法確定的變因。

嚴格來說,MTA研究最具證據強度的階段已在第14個月結束。後續研究結果的證據等級降低了,也無法與第一階段比較。若未能掌握此脈絡,後續的判讀就會出錯。


BBC節目出錯的起點

2007年8月,MTA 團隊發表了追蹤這些個案到第三年的「觀察」結果[3]。

長達14頁的原始論文,結論中寫著:

「前 14 個月有接受藥物治療的個案,療效原本較其他組來得好。進入觀察階段,讓所有個案自由選擇治療模式後,追蹤到第 36 個月,先前的療效差異就不明顯了。」

也就是說:

1. 前14個月的研究中,限定個案固定治療模式,發現四組都有改善,而藥物組的改善幅度較大。

2. 第14到36個月,個案想選擇哪一種模式都可以,四組的症狀相較於第0個月,仍然通通有改善。只不過,四種模式初期的差異,到了第36個月就消失了。


出處:https://goo.gl/XGwrpn
打個比方:前14個月就像是將學生分成四個班級上課,每一個人都只能在同一個班上課。

14個月結束時,每一班的平均狀況都改善了。其中又有某一班,改善的幅度比其他班明顯。

第14個月之後,每個成員可以自由選擇要去哪一個教室上課,有人留在原班,有人則跑去別班。而且沒有人去管,他們到底有沒有去上課。

到了第36個月,學校召開了一場同學會,請所有人回到一開始被分配到的班級。一比之下發現,四個班的平均狀況仍然都比入學時好,但四個班之間彼此已經沒有差異了。

原因是甚麼呢?原始論文中提醒,因為研究本身設計有侷限,所以要謹慎判讀這個結果。


BBC隨即推出ADHD紀錄片

儘管如此,英國廣播公司(BBC)仍在這篇論文發表後的幾個月(2007/11/12),發布新聞稿表示即將播出一部探討ADHD用藥的紀錄片:〈What Next for Craig〉[4]。

播出前,BBC新聞網分別以「ADHD用藥不是解答」[5]、「ADHD用藥的疑慮」[6]、以及「ADHD用藥沒有好處」[7]為題,在網站上簡介這部即將播出的紀錄片。文字內容直接寫出,最新研究顯示藥物治療沒有長期效果[7]。


兩年後的道歉與停播

2007/11/12播出的紀錄片,現在已經無法在BBC網站上看到了。原因是兩年多後(2010/2月),該片被自家BBC Trust(內部監管機構)的編輯標準委員會(ESC, Editorial Standards Committee)要求改正與道歉,原因是該節目「嚴重違反編輯原則」[8]。

編輯委員會為此代表BBC致歉,並要求該片不得轉售給其他公司,也不得再次播出,並限BBC在5天內將網站上的不當資訊撤下[8]。

從首播到停播,總共經歷了兩年多的時間。期間有多少人收看過或受到影響,不得而知。事實上,在節目播出後隔天,就已經有觀眾反映該節目針對ADHD應如何治療的報導嚴重不實且失衡,而且可能造成對孩童的傷害[8]。

五天後,也有精神科醫師發表評論指出,這部紀錄片用30分鐘來呈現如此複雜的議題,是否沒有注意到「平衡報導」的原則呢?(A deficit of attention to impartiality?)是否以為觀眾的注意力不足呢?[9]

儘管如此,還是要等到兩年多後,BBC才發表道歉聲明與停播。

BBC為何道歉?

在BBC的聲明中,獨立運作的委員會譴責,該紀錄片的「正確性」與「公正性」不足。[8]

「正確性不足」

編輯委員會指出,該節目沒有正確報導MTA研究三年後的觀察結果,應該要增加其他研究者的觀點,而不是僅採用其中一位的說法。更指出該節目在呈現研究結果時,扭曲了一些已知的事實,是嚴重而確實的錯誤。[8]

這裡指的是,該紀錄片引用MTA其中一位研究者的話說:「藥物沒有好處、藥物的療效被誇大了」[5]。卻沒有清楚說明,該研究本身的設計就有侷限,無法解讀因果關係;而且事實上,經過36個月,包含藥物治療在內,所有治療組別的症狀相較於一開始皆有所改善。這樣的呈現方式,顯然沒有考慮到觀眾有可能會因此感到擔憂[10]。

「公正性不足」

在檢驗證據與資料時,製片者不夠公正,心態也不夠開放。觀眾應該被告知,對於ADHD的治療,還有更全面的觀點存在[8]。

面對委員會的譴責,BBC新聞部發言人回應:製作團隊可能誤解了他們掌握的資料,或者只選擇了其中一種詮釋的觀點[8]。


這就是文章開頭英國醫學期刊(BMJ)那篇新聞裡的事件。


六年後的現在,2016年的台灣

BBC的道歉距今已六年。民眾現在可以檢視,同樣的現象是否也在台灣上演中。

2016年10月,美國一位醫藥記者執筆的《精神病大流行》,在台灣開賣了。近一個月內,民眾可以在各類通路看到關於這本書的介紹。中文版的兩位翻譯,一位是心理系畢業,另一位則是醫學系畢業。更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網路平台(如【關鍵評論網】)陸續刊載此書的中文導讀以及部分章節。

此書上市後約一個月(2016/11/22),【巷仔口社會學】網站也登出一篇文章,名為〈誰得了「不專心」的病?注意力缺失症(ADD/ADHD)的社會學觀察〉。該文作者引用《精神病大流行》一書,寫下關於ADHD藥物治療的文字:

「已有研究顯示,雖然藥物治療初期有效,然而當藥物治療二十四至三十六個月時,患者的注意力不足的症狀卻惡化了。」

了解ADHD研究脈絡的人不難猜到,這段話引用的文獻,應該就是當初讓BBC犯下嚴重錯誤的那則研究。

翻開《精神病大流行》中文版第290頁,果然是這樣沒錯。


作者惠特克(Whitaker)這樣寫:

「使用藥物並非結果有益的重要標記,反而是結果惡化的標記。意思就是,在24至36個月的期間內用藥的受試者,確實在這段期間展現出比未用藥者更多的症狀表現。換句話說,用藥者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核心症狀-衝動、注意力不集中、過動,惡化了,至少和未用藥者相比是如此。」

惠特克選擇用「惡化」來描述研究結果,而台灣的學者也跟著引用這個說法。

前面已提過,24至36個月期間的用藥與症狀,僅能判斷相關性,無法判斷因果關係-究竟是症狀比較嚴重所以用藥?還是相反?原始文獻一再說明,無法確定。

更重要的是,到了第36個月,症狀相較於第0個月,仍然有所改善,沒有惡化。前14個月接受藥物治療的組別,症狀也從來沒有較其他組嚴重,最多就是一樣的狀態而已。

然而為什麼,還是有人選擇用「惡化」的字眼來描述結果呢?

他們是不了解?不想了解?還是故意的?


是精神病大流行?還是「超譯精神醫學」正在流行?

在《精神病大流行》一書的導讀,〈打開精神醫學的潘朵拉盒子〉一文中,彭榮邦助理教授這樣寫:

「如果真是如此,那麼美國主流精神醫學的全球化,就成了一件相當可疑的事情,因為它的整體部署,很難拆解輸出而不改變本質。「精神疾病診斷」及「藥物治療」是最容易跨國輸出的部分,但是構成「精神疾病」整體部署的其他向度,例如社會福利、特殊教育,以及其他接應精神病患的體制和人際網絡,恐怕就很難跨越國界,或至少在速度上遠遠落後。更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只有「部分輸出」的精神醫學,很可能改變或遮蔽了某些正在醞釀中的歷史過程。」

此書上市不到兩個月,台灣的民眾與讀者也可以開始觀察,《精神病大流行》為台灣輸入些甚麼呢?更要觀察的是,台灣各界將用甚麼樣的觀點來回應這本書呢?是跨國輸入台灣的學說?還是富含本土脈絡的實證?

這將會是一場重要的社會觀察。


沒有守門人的時代

回顧BBC的道歉啟事,內部的獨立委員會扮演了守門人(watchdog)的角色,指出節目內容的錯誤、要求道歉、撤下扭曲的資訊。在2016年的台灣,民眾應該要問-面對那些引用科學文獻支持自身論點,隨手可看、可分享的網路文章-守門人在哪裡?

BBC的道歉儘管來得很遲,但他們至少有勇氣面對。而比道歉更重要其實是,那部紀錄片撤下前對多少人造成了影響。

對比之下,2016年的台灣,持續參與傳播類似訊息,扭曲研究結果的-特別是醫師、網路媒體、各類社群、專家學者們-他們接下來的選擇會是甚麼?

又有多少台灣人可能會受到影響?

民眾在這個過程裡,又能有甚麼選擇? 
------------------------------------------------------------
以此敬告尚未購買此書的讀者,關於ADHD研究背後的事實。購買此書前請三思而後行。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PASSION(3)
作者:KangJak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19
$ 30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小書痴的下剋上:為了成為圖書管理員不擇手段!【第五部】女神的化身(XI)
作者:香月美夜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09
$ 253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自由:回憶錄1954-2021
作者:安格拉.梅克爾 (Angela Merkel, Beate Baumann)
出版社:堡壘文化
出版日期:2024-11-27
$ 695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在紙船中入眠(下)
作者:八田てき
出版社:尖端
出版日期:2024-12-10
$ 204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神奇柑仔店18:紅子與錢天堂的起點
作者:廣嶋玲子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24-10-31
$ 284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魔道祖師漫畫版十三完
作者:落地成球
出版社:平心出版(欣燦連)
出版日期:2024-12-26
$ 253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馬場醫生令人融化 (全)
作者:緣々
出版社: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26
$ 111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日本出版界話題作,只有紙本書可以體驗的感動)
作者:杉井光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24-09-30
$ 284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