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主
魏主拓跋燾回到平城,改元正平,將五萬多戶投降的兵民分別安置在京城附近,以示威武,誇示功績。北魏自拓跋嗣開始強大,拓跋燾即位後,國勢日益強盛,但推究前因,其實多靠崔浩。崔浩在魏主南下之前,已被誅殺。但這個北魏的功臣到底是怎麼得罪魏主,而使得魏主痛下狠心呢?
原來,崔浩與高允等人編修國史已有數年。魏主曾對他們說:「務從實錄。」崔浩便據實敘寫魏主的先世,毫不避諱。著作令史閔湛、郗標卻十分奸詐,他們對崔浩的撰著極口稱讚,並勸崔浩刊刻國史,將國史毫無保留地刻寫在石碑上,以彰示史書的客觀、真實。崔浩便將北魏主祖宗的事蹟,無論善惡都刻寫進去。於是,那些嫉恨崔浩已久的朝臣競相誣陷他,將他逼入死地。魏主拓跋燾一紙詔書滅了崔浩以及他的族人。崔浩死後,魏主也有悔意。當時,尚書李孝伯病重,京中訛傳說他已經病死。魏主信以為真,嗚咽道:「李尚書可惜!」半晌又改口說:「不對,是崔司徒可惜!李尚書可哀!」不久,李孝伯病癒,魏主便讓他代任崔浩的職務。不管遇到什麼國事,魏主都會與李孝伯商量,就像之前對待崔浩一樣。
太子拓跋晃處理政事精細嚴察,因而與中常侍宗愛不和。給事中仇尼道盛和太子關係很好,也與宗愛有嫌隙。但是魏主總是聽信宗愛的話,宗愛便常在魏主面前說太子的不是,並指責仇尼道盛誤導太子。魏主竟信以為真,將仇尼道盛以及東宮的十多名官吏全部處斬,害得太子拓跋晃驚嚇成疾,沒過多久,就病逝了。
後來,拓跋晃的冤情得到昭雪,魏主很是悲悼,追諡他為景穆太子,封他的兒子拓跋濬為高陽王。後來因為拓跋濬是皇長孫,不能做藩王,沒過多久,魏主又收回成命。拓跋濬年僅四歲,但聰穎過人,深得魏主的寵愛。不料,宗愛見魏主經常追悔,生怕有一天魏主會怪罪自己,於是心一橫,做出弑主的大事來。
魏正平二年春,魏主拓跋燾因喝醉酒,獨自一人睡在永安宮。宗愛伺機進去,也不知他怎麼動手的,竟令這英武果毅的魏主拓跋燾死得不明不白。過了許久,魏主的侍臣進去伺候魏主。那侍臣剛進去,便驚駭得狂呼而出。那時,宗愛早已溜出宮外,裝出一副驚愕的模樣與尚書左僕射蘭延、侍中和疋、薛提等商量後事。他們決定暫時秘不發喪,先擁立嗣君。然而在挑選嗣君的問題上,卻產生了爭議。薛提引經據典,想擁立皇長孫;和疋認為皇長孫還小,想立年長一點的君主。彼此爭論不休,無法統一。和疋竟召入東平王拓跋翰,先將他安頓好,然後與群臣商議擁立拓跋翰為嗣君;宗愛則秘密地將南安王拓跋余從便門引入宮中,讓他在靈柩前嗣位。東平王拓跋翰及南安王拓跋余都是魏主拓跋燾的兒子,太子拓跋晃的弟弟,拓跋翰排行第三,拓跋余排行第六。宗愛曾間接害死太子,當然不願意擁立太子的兒子,而他又與拓跋翰存有芥蒂,因此也不願推立拓跋翰。拓跋余嗣位後,宗愛假傳赫連皇后的諭旨,將蘭延、和疋、薛提三人召進宮,指使宦官削落三人的首級。東平王拓跋翰安心待在室內,還癡心等著群臣來迎接他,好去做嗣皇帝。哪知房門突然一響,闖入許多閹人,執刀亂砍,拓跋翰狂叫數聲,一命嗚呼!
宗愛立即擁立拓跋余即位,並宣召群臣入宮謁見。一群貪生怕死的魏臣哪個還敢抗議,都忙向拓跋余跪拜,俯首齊呼萬歲。魏主拓跋余依照慣例大赦天下,改元永平,尊赫連氏為皇太后,追尊魏主拓跋燾為太武皇帝;任命宗愛為大司馬、大將軍、太師,督管全國軍事,還封他為馮翊王。拓跋余因越位繼立,怕群臣不服,於是撥發庫中財帛賞賜群臣。不到一個月,府庫一空。偏偏南方突然興兵入侵,拓跋余束手無策。幸虧黃河南岸一帶的邊將頑強抵抗,奮力將南軍擊退。
宋軍一退,魏主拓跋余又放心大膽地沉湎於酒色和遊獵。宗愛總攬大權,權焰滔天,不但群臣側目,連魏主拓跋余對他也有些戒心,總會時不時地壓制他。宗愛不免含憤,又想將他親手扶上去的嗣君拖下來。正逢拓跋余晚上在東廟祭祀,宗愛便讓人伺機一刀殺了拓跋余。
那時候,群臣還不曾知曉,唯獨羽林郎劉尼已知事變。他忙找到宗愛,懇請宗愛順應民意,擁立皇長孫拓跋濬為嗣主。宗愛驚愕地說:「你不是癡人說夢話吧!如果擁立皇長孫為嗣君,他肯忘記正平年的事情嗎?」劉尼默然退出,轉而向殿中尚書源賀揭發宗愛的逆行。源賀有志除奸,當即與劉尼一同拜訪尚書陸麗。陸麗一聽二人的話,大驚而起說:「嗣主又被殺害了嗎?宗愛一再忤逆,那還了得!我一定與你們共誅此賊,迎立皇長孫!」當即召來尚書長孫渴侯,商定密計。長孫渴侯與源賀一同率禁兵守衛宮廷,陸麗忙與劉尼去恭迎皇長孫。這天晚上,五歲的皇長孫拓跋濬被他倆護送入宮。劉尼率禁兵回到東廟,對眾人大呼道:「宗愛謀殺南安王,大逆不道,按罪論處,應該滅族。現在皇長孫已登大位,傳令衛士回宮,各守原職!」眾人一聽,歡呼萬歲。劉尼立即麾眾拿下宗愛,押回大殿。拓跋濬駕御永安殿,即皇帝位,召見群臣,改元興安。魏主拓跋濬誅殺宗愛,並滅他三族;追尊父親景穆太子拓跋晃為皇帝,廟號恭宗,追封早已過世的郁久閭氏為景穆恭皇后,冊立乳母常氏為保太后。原來,拓跋濬一出生,母親便過世了,他是由常氏撫育長大的。沒過多久,拓跋濬竟尊常氏為皇太后。同時封陸麗為平原王,劉尼為東安王,源賀為西平王,長孫渴侯為尚書令。國家逐漸安定下來,轉危為安。而南朝的宋天子卻死於非命,仿佛銅山西崩,洛鐘東應一般。這真是一個紛擾的亂世。
宋朝自袁皇后病逝後,潘淑妃得以總掌內政。太子劉劭性情本就兇殘,又想到母后病亡都是潘淑妃所致,因而十分仇恨潘淑妃以及潘淑妃的兒子劉濬。劉濬擔心劉劭會加害自己,於是極力討好劉劭,因此二人表面上關係還算不錯。劉劭與劉濬兩人都不會為人處世,因而總是遭到父親的責駡。一個偶然的機會,二人認識了女巫嚴道育。於是,他們請嚴道育做法,祈求日後如果有了過錯,宋主劉義隆不會知曉。嚴道育便有模有樣地設起香案,對天膜拜,念念有詞,也不知她念的是什麼咒語。過了一會兒,她對著天空問問答答,好像真有天神下凡,與她對話一般。大約過了半個時辰,才算祈禱完畢。她神情嚴肅地對劉劭、劉濬二人說:「我已轉告天神,你們大可放心。」二人大喜,都稱她為天神。嚴道育做完法後,怕自己的法術不靈,索性用巫蠱術再次為劉劭、劉濬二人做法。她先在一塊玉石上雕出宋主的樣貌,然後派人把玉石偷偷埋在含章殿前。後來,事情敗露。宋主令人嚴查此事,查明詳情後,下令捉拿女巫嚴道育。嚴道育早已聞風逃匿,不知去向。宋主一連幾天都不高興,對潘淑妃說:「太子貪圖富貴,這沒什麼說的。但劉濬竟然也這樣,真是讓朕意外呀!你們母子沒有朕,能有今天嗎?」於是派中使嚴厲斥責劉劭、劉濬,二人無從抵賴,只得上奏請罪。宋主雖然十分生氣,但心存仁厚,不忍誅殺自己的兩個兒子。
時光荏苒,轉眼已是元嘉三十年。劉濬自京口上奏,乞求移鎮荊州。宋主允准,令他入朝聽令。當時,傳言嚴道育藏居京口張家,宋主派人搜查,結果仍讓她給溜了,只捕獲她的兩個女婢。一審訊,兩名女婢就供稱嚴道育曾以尼姑的身份躲在東宮,後來到京口投靠始興王劉濬,現在已隨始興王回京了。宋主大怒,立即令京口官吏送二女婢入都,與劉劭、劉濬當面對質。
劉濬到了京都,聽到些風聲,忙偷偷溜入宮中,去見潘淑妃。潘淑妃抱著兒子大哭道:「之前因為巫蠱的事情,你父皇差點殺了你,還虧我極力勸解,你才得以免罪,可你怎麼又窩藏嚴道育呀?我剛剛替你向皇上求過情了,皇上始終不答應,看來這次是無可挽回了。你去取毒藥來,我先自盡,免得看見你慘死!」劉濬聽了這話,把母親一推,站起來說:「路都是自己走的,還請母親把心放寬些,我一定不會連累你的!」說著,頭也不回地出宮了。宋主召入侍中王僧綽,和他密商說:「太子不孝,劉濬也一樣,朕想廢黜太子劉劭,賜劉濬自盡。你去找些漢魏時期廢儲立儲的典故來,然後把詔書送交江湛、徐湛之二相裁決。趕緊去辦!」王僧綽聽令而去。只是江湛的妹妹嫁給了南平王劉鑠,徐湛之的女兒是隨王劉誕的王妃,劉、徐二人各懷私心,因而入宮謁見宋主,一個請示立劉鑠,一個請示立劉誕。宋主偏愛七皇子建平王劉宏,想越序立劉宏為太子。因此,三人討論許久,始終沒有決定。
王僧綽入宮進諫道:「立儲一事,應由陛下做主,臣以為陛下應速下決定,不能再拖下去了。古人說,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還請陛下立即裁決!如果陛下不忍心廢黜太子,那就該像從前一樣包容太子,這樣,陛下也不用這麼憂慮。而且這種機密事情很容易傳播出去,還請陛下明斷,不可讓這件事引發意外,貽笑千秋!」宋主說:「事關重大,朕不能不三思而後行!況且彭城王剛去世不久,朕再這樣做的話,世人會說朕無情,這可怎麼辦?」王僧綽說:「臣倒是怕千載以後,世人會說陛下捨得對兄弟動手,卻捨不得對兒子動手!」宋主默不作聲,王僧綽隨即退了出去。
後來,宋主每晚將徐湛之召入宮中,和他秉燭商議。潘淑妃想方設法從宋主口中套出話,然後派人通報兒子劉濬。劉濬立即去通知劉劭。劉劭隨即與陳叔兒、齋帥張超之等人密謀殺掉宋主。
一天晚上,劉劭一面讓人假造詔書,謊稱從北魏歸國的魯秀謀反,宋主令東宮衛兵入宮護衛;一面召見中庶子蕭斌、左衛率袁淑、中舍人殷仲素、左積弩將軍王正見等人。一見面,劉劭就哭著說:「陛下盡信讒言,打算將我廢黜,我自問沒有犯下大的過錯,所以不願受這種委屈。明天一早,我決定幹一番大事,還請你們盡力幫助我,共圖富貴!」說到這裏,起座下拜。蕭斌等人慌忙避開,顧慮了半天才說:「從古至今,還沒有發生過這種事,還請太子三思!」劉劭不禁變色,怒容滿面。蕭斌忌憚劉劭的凶威,立即改口說:「臣一定竭力效命!」殷仲素等人也隨聲附和。唯獨袁淑呵斥道:「你們真以為太子會謀逆?太子小時候曾患瘋病,今天可能是舊疾復發。」劉劭愈發憤怒,瞪著袁淑說:「你是說我不可能成功?」袁淑從容說道:「太子可能會成功,但成功以後,恐怕不為天地所容!如果太子真有謀反的念頭,還請早點打消!」陳叔兒在一旁說道:「現在都走到這一步了,還能輕易罷手嗎?」隨即將袁淑趕了出去。
袁淑回到寓所,繞床而走,直至四更才就寢。第二天早晨,宮門還沒開,劉劭便與蕭斌同乘車輦趕往宮禁。一出東宮門,劉劭便催呼袁淑上車。袁淑這時還沒有起床,劉劭連番催促,他才披衣出來相見。劉劭讓袁淑上車,他不肯,劉劭的侍衛上前就是一刀,結果了他的性命。車輦徑直來到萬春門前,宮門正好打開,車子隨即駛了進去。按照舊制,東宮的人馬不得進入禁城,劉劭取出偽造的詔書,對門衛說:「奉陛下密令,入宮征討逆賊,後面的人馬也可以進來。」門衛不知是詐,便將他們全部放進去了。於是,張超之領著數十名衛士率先闖入雲龍門,徑直殺入含章殿。宋主劉義隆與徐湛之密謀了一整夜,剛睡下不久,衛兵也都還沒起床。
張超之等人一擁入殿。宋主一驚,慌忙起身,舉起榻上的案几去擋。張超之一刀劈來,剁落宋主的五個手指。案几隨之而落,宋主撲倒在地。張超之上前又是一刀,眼看著宋主不能動彈,一命嗚呼!享年四十七歲。
徐湛之當時留宿殿中,被驚醒後,得知宮中變亂,慌忙逃往北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