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新譯,經典重現
這部歷史演義是由蔡東藩以舊白話創作,再經學有專精的現代歷史學者以現代白話改寫,並不是純歷史,也沒有虛構歷史;既是歷史實錄,也可當作小說或文學作品來觀賞。其規模宏偉,卷帙浩繁,內容豐富,在中國歷史演義中可謂絕無僅有,具有的效用,迥非官修的二十四史所能比擬。
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歷史專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記,倒不如這部演義,隨意翻覽一下,說不定會有提綱挈領的功效。——顧頡剛(著名歷史學家)
它既不是「純文學」,也不是「雅文學」;它不是純歷史,又沒有虛造歷史……一部好的歷史實錄,何嘗不可當作一部小說和文學作品看?——二月河(著名歷史小說家)
其規模之宏偉,卷帙之浩繁,內容之豐富,不僅在我國歷史演義中絕無僅有,而且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找不到先例。……它所起的作用。是官修的二十四史或任何中國通史都無法代替的。——裴效維(中國社科院研究員,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副會長)
蔡東藩的通俗史學工作是非常成功的。……是近代演義史書當中出版發行歷時最長、數量最大的一種。——李志庭(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
作者簡介:
蔡東藩(1877-1945),浙江蕭山人,著名作家、學者,其《中國歷朝通俗演義》是有史以來最通俗、最風趣、最受歡迎的歷史讀物,蔡東藩因此被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
章節試閱
南北朝收場
裴虔通、司馬德戡帶著亂黨闖入正寢搜尋隋煬帝楊廣,卻發現空幃寂寂,不見一人,眾人當即退出,分頭去別處搜尋。走到永巷,撞見一個帶著包裹,匆忙逃生的宮人。裴虔通一把揪住他,問他隋煬帝的去處。宮人推說不知道。裴虔通把刀一舉,宮人忙指向西閤。裴虔通放走宮人,領著亂黨,闖入西閤,校尉令狐行達拔刀先破門進去。隋煬帝與蕭皇后、朱貴兒從正寢逃匿到西閤,猛然聽到外面人聲喧雜,正想開窗俯看,卻撞到令狐行達耀武揚威,惡狠狠地持刀過來。隋煬帝驚駭地問:「你想來殺我嗎?」令狐行達說:「臣還不敢造反,只是想奉請陛下回京。」說著,便登樓逼隋煬帝下來。隋煬帝看到裴虔通,憤恨地說:「朕一直以為你忠心耿耿,沒想到你也會背叛朕。」裴虔通忙說:「臣不敢造次,只因將士思歸,想奉請陛下回京而已。」隋煬帝歎道:「朕不是不想回去,只因糧草還沒運來,所以一再延期。算了,今天就跟你們一同回去吧!」裴虔通當即退出,讓令狐行達把守閤門,不准外人出入,而後派人去迎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趕到朝堂,先是在坐騎上俯首,自稱罪過,隨後被司馬德戡扶下馬,擁入殿中,推戴為丞相。
過了半天,裴虔通又進入西閤對隋煬帝說:「百官都等在朝堂,請陛下出去撫慰。」隋煬帝剛開始還不想出閤,最後硬是被裴虔通逼上馬,挾持出宮門。蕭皇后、朱貴兒一副蓬頭散髮的狼狽模樣跟在馬後。幾人就要進朝堂,宇文化及忙向裴虔通搖手說:「不用帶他進來!」裴虔通忙把隋煬帝帶到寢殿,然後與司馬德戡持刀看管三人。隋煬帝隨即詢問虞世基在哪裡。叛黨馬文舉厲聲回答說:「已經斬首示眾了。」隋煬帝歎道:「我犯了什麼罪,竟淪落到這種地步?」馬文舉冷笑道:「陛下違棄宗廟,在國內數次南巡,又東征高麗。為了你窮奢極欲的生活,無數百姓命喪黃泉。你還能說無罪嗎?」隋煬帝辯駁說:「朕辜負百姓,但沒有辜負你們。你們要什麼,朕給什麼,為什麼你們要辜負朕?今天的事,誰是主謀?」司馬德戡恨恨地說:「怨恨你的何止一人?」話還沒說完,忽然有一弱女子振著嬌喉,挺身罵道:「哪裡來的狂奴,膽大妄言!就算陛下有過失,你們也該好好輔佐,怎麼能這般無禮?更何況三天前,陛下還專門讓人為你們縫製絮袍。陛下對你們這麼體恤,你們卻恩將仇報,反而敢威脅陛下!」司馬德戡瞪過去,見是隋煬帝的寵妃朱貴兒,便反唇相譏:「如今天下大亂,就是因為妳們這些淫婦蠱惑陛下造成的。妳還有臉說話?」朱貴兒仍不停口地大罵逆賊,惹得司馬德戡性起,順手一刀,將一道芳魂先送入鬼門關。殺了朱貴兒,司馬德戡又對隋煬帝說:「臣的確辜負陛下,但如今天下大亂,兩京已被盜賊佔據,陛下欲歸無路,臣也求生無門,既然臣已算不得一名忠臣,那就讓臣堅持到底。請借陛下的腦袋一用,讓臣向天下謝罪!」隋煬帝聽了,嚇得魂飛天外,啞口無言。隋煬帝的小兒子,十二歲的趙王楊杲見父親被眾人相逼,上前牽著父親的衣服,號啕大哭。裴虔通聽得生厭,索性也給他一刀。隋煬帝歎道:「天子死自有法,怎麼能讓人把刀架在脖子上?拿毒酒來吧。」叛黨不依。令狐行達又上前逼他自盡,隋煬帝於是解下練巾,交給令狐行達。令狐行達當即將練巾往隋煬帝脖頸一套,用力一絞,一個昏淫無道的天子氣絕歸天。隋煬帝在位共計十三年,享年五十歲。
叛黨殺掉隋煬帝,忙向宇文化及彙報。宇文化及對眾人說:「昏君已經死了,我們要趕緊擁立新帝。不如迎立被囚禁的前蜀王楊秀吧。」眾人喧嚷道:「斬草要除根,怎麼能再迎立蜀王?」於是不等宇文化及下命令,眾人便分頭搜殺,將蜀王楊秀、齊王楊暕等王以及楊氏宗戚全部斬首。唯獨隋煬帝的侄子楊浩因與宇文化及有些交情,得以倖免。御史大夫裴蘊、左翊衛大將軍來護兒、太史令袁充等人都被處斬。而隋煬帝的寵臣黃門侍郎裴矩,由於曾將搜括來的婦人分配給將士,並在宇文化及入宮時,迎拜馬下,所以保住了一條性命。前光祿大夫蘇威也去祝賀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優禮相待,尊他為元老。百官聽說蘇威入朝慶賀,也相繼朝賀。只有給事郎許善心沒有入朝,宇文化及當即派人去許家,把他抓到朝堂,問他為什麼不朝賀。許善心說:「大人是隋朝的臣子,我許善心也食隋朝的俸祿,難道天子被殺,我還有心稱賀?」宇文化及無可辯駁,讓人為他鬆綁。許善心拂衣而出,絕口不提一個「謝」字。宇文化及不禁動怒道:「這人太負氣,不能留著!」當下派人把許善心追回來殺死,然後將屍體送到許家。許善心九十二歲的老母親范氏,看到靈柩沒有掉一滴淚,只是摸著靈柩,歎息說:「能為國家而死,不愧是我兒子。」說完,拄杖回到床邊躺下,絕食而死。
宇文化及自稱大丞相,封弟弟宇文智及為左僕射,宇文士及為內史令,裴矩為右僕射。司馬德戡、裴虔通等人各有封賞。料理完事情已是傍晚,亂黨喜悅而歸。宇文化及閑著無事,便想帶著幾名親兵去寢宮看看。走入正宮,卻看見一群婦人圍著蕭皇后在啼哭。宇文化及朗聲問道:「妳們哭什麼?」蕭皇后先前親眼目睹朱貴兒的死狀,嚇得魂膽飛揚,逃入後宮,此時又聽到宇文化及的喝聲,她以為宇文化及要殺她們,不由得起身離座,向後躲避。宇文化及見她玉容亂顫,衣裝散亂,便覺她可憐得很,再看看別的婦人,無一不是滿臉淚痕,裝束不整。當下一股憐憫之情油然而生,宇文化及不禁撫慰這幫婦人說:「皇上昏庸無道,所以才遭遇橫禍,但是這件事跟妳們沒有關係,妳們不用害怕。」一群美人兒你看看我,我瞧瞧你,沒有一人敢說話。還是蕭皇后大方地說:「將軍請坐,我們大家命在須臾,還請將軍設法保全!」宇文化及再次注視蕭皇后,更是暗暗稱奇。原來,蕭皇后雖然已是四十多歲的人了,但看上去卻跟三十出頭一樣,依然是風姿卓絕,秀色可餐。宇文化及當即靠前一步說:「皇后不必過於悲傷,如果不嫌棄,臣願與娘娘共用富貴。」說著,便讓人上酒,要為妃嬪們壓驚。沒過多久,酒餚已經備好。眾妃嬪起初還覺得有些羞恥,兩三杯酒下肚後,彼此忘懷,居然有說有笑,將宇文化及當成隋煬帝的替身。只有蕭皇后婉轉地問道:「將軍既然是興義舉,那為何不迎立楊氏後人,以表明自己沒有私心呢?」宇文化及說:「我當然想這麼做。現在楊氏後人只有秦王楊浩,明天我就立他為帝。」蕭皇后施禮答謝。酒酣飯飽,撤席後,宇文化及醉醺醺地讓眾美人都回自己的居室,他則摟住蕭皇后,同入歡幃。
第二天,宇文化及便匆匆地將秦王楊浩推上皇位,草草地將隋煬帝安葬了。秦王楊浩遷居尚書省後,一天到晚被十多個衛士監守,就像關在牢裏的罪犯一樣。國家大事也都由宇文化及兄弟專斷。
享受了好幾個月,宇文化及禁不住眾人的懇請,這才戀戀不捨地回長安。一路上,宇文化及像隋煬帝一樣驕奢淫逸,激得將卒又悔又恨,就連司馬德戡、趙行樞等人都想謀殺他。聽到風聲的宇文化及當即誘殺司馬德戡等人,然後帶領部眾向鞏洛進發。途中被李密阻住,宇文化及便暫時在東郡休整,好與李密交鋒。
唐王李淵本想襲取東都之後再稱帝,剛巧李建成、李世民自東都回來,勸他稱尊,號召天下,李淵便自封為相國。過了幾天,在群僚再三勸說下,李淵逼隋帝楊侑禪位,公然稱帝,接受群僚的朝賀,改義寧二年為武德元年,封廢帝楊侑為酅國公,追封太上皇楊廣為隋煬帝。唐朝自此建立。
留守東都的各官收到隋煬帝被殺的噩耗,又接到關中警報,隨即推立越王楊侗為帝,改元皇泰。段達、王世充同為納言,元文都為內史令,三人共掌朝政。不久,傳來宇文化及率叛黨西歸的消息,東都百姓都十分驚懼。有人向朝廷提議招降李密,聯合抗拒宇文化及,元文都大為贊同,當即派人去勸降李密。李密正擔心東都的王世充與西歸的宇文化及同時出擊,左右夾攻,一聽說東都想招撫自己,李密樂得將計就計。自此,李密與王世充罷兵息爭,全力抗拒宇文化及。
不料,王世充一心想除掉李密。他先設法除掉支持李密的元文都及其黨羽,順勢獨攬大權,然後計殲李密軍。李密因輕率大意而痛失全局,只好帶著殘眾向李淵投降。李淵封他為光祿卿,賜他邢國公的爵位。但李密仍不知足,後來又與王伯當叛變,最終被李淵部下行軍總管盛彥師殺掉。只有奉李密之命據守黎陽的徐世勣,免得一死,並得到唐朝賜給的李姓。
這兩年內,四方仍舊擾攘不堪,叛賊亂黨,忽起忽滅,不可勝數。宇文化及退到魏縣後,見兵力逐漸衰弱,便怪宇文智及當初無故發難,害自己背上殺主的惡名。宇文智及當然不服,兩人一鬧,當下眾叛親離。宇文化及歎道:「人總有一死,但如果能當一兩天的皇帝,我死也甘心。」隨即毒死秦王楊浩,自稱許帝。才當了半年的皇帝,宇文化及就被竇建德生擒,而後在煬帝靈位前斬首示眾。蕭皇后被突厥可賀敦義成公主接走,還有隋煬帝的小孫子楊政道,也隨蕭皇后同赴突厥。突厥冊立楊政道為隋主,把他與蕭皇后安頓在定襄。
自從東都的大權落入王世充手中,王世充漸漸地驕恣不法,先是自封為太尉、尚書令,然後自稱鄭王,並加九錫禮,最後竟廢黜東都主楊侗,自稱皇帝,國號為鄭。楊侗被降為潞公不到一個月,王世充就派人送去了毒酒。於是東都死了一個楊侗,西京死了一個楊侑,兄弟二人不約而同,去見閻王。自此,楊家稱帝的子孫覆亡已盡。總計隋朝自隋文帝篡奪北周以來,共經歷四位國君,存在了三十七年。隋史自此告終,南北史也隨之收場。
南北朝收場
裴虔通、司馬德戡帶著亂黨闖入正寢搜尋隋煬帝楊廣,卻發現空幃寂寂,不見一人,眾人當即退出,分頭去別處搜尋。走到永巷,撞見一個帶著包裹,匆忙逃生的宮人。裴虔通一把揪住他,問他隋煬帝的去處。宮人推說不知道。裴虔通把刀一舉,宮人忙指向西閤。裴虔通放走宮人,領著亂黨,闖入西閤,校尉令狐行達拔刀先破門進去。隋煬帝與蕭皇后、朱貴兒從正寢逃匿到西閤,猛然聽到外面人聲喧雜,正想開窗俯看,卻撞到令狐行達耀武揚威,惡狠狠地持刀過來。隋煬帝驚駭地問:「你想來殺我嗎?」令狐行達說:「臣還不敢造反,只是想奉...
作者序
一批年輕的文化人,為了讓更多讀者體會蔡東藩《中國歷朝通俗演義》的魅力,經過艱苦努力,以專業的精神和嚴謹的態度,將蔡著的「舊白話」——這種「白話」今天已經不大讀得懂了——重新譯為今人能夠輕鬆理解的當代白話。毫無疑問,這是讓蔡著得到傳承的最好方式。他們的工作「活化」了蔡著,既是對於原著的一次致敬,也是一種新的可能性的展開。翻譯整理後的作品,為一般讀者提供了方便,無論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地進入中國歷史的深處。
蔡東藩的《中國歷朝通俗演義》是一部讓我印象深刻的書,少年時代曾經激起過我的強烈興趣。那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可以讀的書少得可憐,但一個少年求知的興致是極高的,閱讀的興趣極強,加上當時的課業沒有什麼壓力,因此可以讀現在的青少年未必有時間去讀的「雜書」。當時中華書局出版的蔡東藩的《民國通俗演義》就是讓我愛不釋手的「雜書」,它把民國時期紛亂的歷史講得有條有理,還饒有興味。雖然一些大段引用當時文件的部分比較枯燥,看的時候跳過了,但這部書還是深深吸引了我。後來就要求母親將《中國歷朝通俗演義》都借來看。透過這部書,我對歷史產生了興趣。歷史的複雜、深刻,實在超出一個少年人的想像,看到那些征戰殺伐、宮闈紛爭之中人性的難測,確實感到真正的歷史與那種黑白分明的歷史觀大不相同。當時,我們的歷史知識都是從「儒法鬥爭」的框架裡來的,歷史在那個框架裡是那麼單純、蒼白;而蔡東藩所給予我的,卻是一個豐富和蕪雜得多的歷史。在這部書裡,王朝的治亂興衰,人生的枯榮沉浮,都讓人感慨萬千,不得不去思考在渺遠的時間深處的人的命運。可以說,我對於中國歷史的真正瞭解,就是從這部歷史演義開始的。
三十多年前的印象一直延續到今天。不得不承認,這部煌煌巨著,確實是瞭解中國歷史的最佳讀本。這是一部難得的線索清楚、故事完整、細節生動的作品。它以通俗小說「演義」歷史,以歷史知識「豐富」通俗小說,既可信又可讀。
蔡東藩一生窮愁潦倒,他的經歷是一個普通中國人的經歷,他對於歷史的描述是從普通人的視角出發的。他不是一個魯迅式的啟蒙者,但他無疑具有一種另類的現代性,一種與五四新文學不同的表達策略。蔡東藩並不高調激越,他的現代性不是啟蒙性的,不是高高在上的「我啟你蒙」,而是講述歷史,延續傳統。他的作品具有現代的想像力,表現了現代市民文化的價值觀。
在《清史通俗演義》結尾,蔡東藩對於自己做了一番評價,足以表現一個落寞文人的自信:「錄一代之興亡,作後人之借鑑,是固可與列代史策,並傳不朽云。」他自信自己的這部著作,足以與司馬遷以來的史學名著「並傳不朽」。
蔡著的不可替代之處,不僅在於他準確地挑出了歷史的大線索,更重要之處在於,他貫注了歷史深處的人的命運。有些歷史敘述者,過於追求所謂「歷史理性」,結果常常忘記歷史是鮮活生命的延展。在這些人筆下,歷史變成了一種刻板和單調的表達。而蔡著不同,他的歷史有血液、有溫度,是可以觸摸的。他的歷史是關於人性的故事。
從蔡著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活的歷史,體驗到個人命運與國家、文化之間密不可分的關聯。馮友蘭先生在〈西南聯大紀念碑〉的碑文中這樣闡釋中國文明的命運:「我國家以世界之古國,居東亞之天府,本應紹漢唐之遺烈,作並世之先進。將來建國完成,必於世界歷史,居獨特之地位。蓋並世列強,雖新而不古;希臘羅馬,有古而無今。惟我國家,亙古亙今,亦新亦舊,斯所謂『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者也。」今天,中國文化所具有的歷史連續性和不斷更新的魅力正在煥發光芒,馮先生對於中國未來的期許正在成為現實。
在這樣的時機,蔡著《中國歷朝通俗演義》的新譯,就更顯其價值。我們期望讀者能夠從中獲得閱讀的樂趣,並從歷史中得到啟示,走向更好的未來。
讓我們和讀者一起進入這個豐富的世界。
是為序。
張頤武:著名評論家、學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一批年輕的文化人,為了讓更多讀者體會蔡東藩《中國歷朝通俗演義》的魅力,經過艱苦努力,以專業的精神和嚴謹的態度,將蔡著的「舊白話」——這種「白話」今天已經不大讀得懂了——重新譯為今人能夠輕鬆理解的當代白話。毫無疑問,這是讓蔡著得到傳承的最好方式。他們的工作「活化」了蔡著,既是對於原著的一次致敬,也是一種新的可能性的展開。翻譯整理後的作品,為一般讀者提供了方便,無論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地進入中國歷史的深處。
蔡東藩的《中國歷朝通俗演義》是一部讓我印象深刻的書,少年時代曾經激起過我的強烈興趣。那是二十世...
目錄
序 言 .................................................... 002
一帝五后 .................................................. 008
楊堅建隋 .................................................. 017
亡國的蓬島仙女 ............................................ 025
一女事三夫 ................................................ 034
梁陳並亡 .................................................. 043
南北統一 .................................................. 052
現世的閻羅王 .............................................. 061
獨孤皇后專寵 .............................................. 070
廢黜楊勇 .................................................. 080
殺父烝母 .................................................. 089
大興土木 .................................................. 098
小郎君和老不死 ............................................ 107
北巡西征 .................................................. 116
上天示警 .................................................. 126
征戰高麗 .................................................. 136
內亂漸起 .................................................. 144
雁門關之圍 ................................................ 152
最後的南巡 ................................................ 161
巨鼠的名字叫阿 ......................................... 170
李淵興兵 .................................................. 180
南北朝收場 ................................................ 189
序 言 .................................................... 002
一帝五后 .................................................. 008
楊堅建隋 .................................................. 017
亡國的蓬島仙女 ............................................ 025
一女事三夫 ................................................ 034
梁陳並亡 .................................................. 043
南北統一 .................................................. 052
現世的閻羅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