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①,則臣視君如寇讎。」王曰:「禮,為舊君有服②,何如斯可為服矣?」曰:「諫行言聽,膏澤下於民③;有故而去,則使人導之出疆,又先於其所往④;去三年不反,然後收其田里⑤。此之謂三有禮焉。如此,則為之服矣。今也為臣,諫則不行,言則不聽;膏澤不下於民;有故而去,則君搏執之,又極之於其所往⑥;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謂寇讎。寇讎,何服之有?」
【注釋】
①土芥:泥土和草芥,喻極輕賤之物,可任意踐踏,任意斬割。
②服:喪服。
③膏澤:為……造福。
④「有故而去」三句:臣下因故去職離國,國君派人護送出境,並先此臣到他欲赴之地宣揚其賢,努力使當局任用之。
⑤「去三年不反」二句:臣去職離國三年不返,乃將先前國家給他的祿田和裡居收回,此前則一直予以保留,意在希望他回來任職。
⑥「有故而去」三句:臣下因故去職離國,君主百般阻撓,又到此臣欲赴之地做不利於此臣的活動,堵死他在那些地方發展的道路。
【文化史拓展】
此章講君臣關係。一般說來,君是君臣關係的主導方面,起決定作用。君主要使臣下忠於自己,就必須善待臣下。君主不能善待臣下,臣下也必不能善待君主。古有為君服喪之禮,但首先此君必須「三有禮」。若君無此「三有禮」,則是臣下的「寇讎」,當然沒有為「寇讎」服喪的道理。這「三有禮」的核心是尊賢愛民。不能做到這「三有禮」的君主,也是百姓的寇仇。
【文學史連結】
後世有關詩賦文
王植〈土芥寇讎之喻論〉(《崇德堂藁》卷一)
【集評】
言君臣之道,以義為表,以恩為裏。表裏相應,猶若影響。(趙岐《孟子章指》卷下)
孔子曰:「君君臣臣」,君不君,臣不臣,理也。……蓋孔子不忍言者,孟子盡言之矣。(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卷三)
君臣以義合,合則為君臣,不合則可去,與朋友之倫同道,非父子兄弟比也。不合亦不必到嫌隙疾惡,但志不同,道不行,便可去。去即是君臣之禮,非君臣之變也。只為後世封建廢為郡縣,天下統於一君,遂但有進退而無去就。嬴秦無道,創為尊君卑臣之禮,上下相隔懸絕,并進退亦制于君,而無所逃,而千古君臣之義,為之一變,但以權法相制,而君子行義之道,幾亡矣。其有言及去字者,諧臣媚子,輒以二心大逆律之,不知古君臣相接之禮當然也。後世人臣,只多與十萬緡,塞破屋子,便稱身荷國恩矣。諫行言聽,膏澤下民,與彼卻無干涉。有禮是舊君自盡之道,其情文篤至如此,所以起為之服義。若說做規例故事,即成虛套。若說惟恐天下人議其薄,即成矯飾。若說所以勸誘招致,即成權術。如何能感人為服哉!大槩人纔說著禮,便多擺設在外面。自晉人以後,讀書人眼孔,只得如此。(呂留良《呂晚村先生四書講義》卷三十七)
孟子曰:「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明太祖意思有誤,惡其言之不善,竟欲出之孔門之外,不知孟子之言,有所傳授,非一人之私言也。〈檀弓〉穆公問子思論舊君反服之禮,即孟子之言所自出。當日廷臣如以此言折之,我不知明太祖將何以對?天生民而立之君,民為貴,君為輕,古之為君者深明此義。其自視也如朽索,其視臣也如肱股,是以民安而國治。降至春秋,衛人出君,師曠以為其君實甚,昌言於晉君之前,與孟子告宣王,同一警戒之意。至秦始皇尊君卑臣,君恣睢于上,臣諛佞于下,是以民亂而國亡。漢高帝定天下,叔孫通定朝儀,不能法三代典禮,一切參用秦制。帝曰:吾廼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此言一出,古聖王欿然自視之心,無復存矣。人君皆喜叔孫通之言,惡聞孟子之言。晉侯能容師曠,齊王能容孟子,皆並世之臣也。明太祖不能容二千年前之亞聖,愚亦甚矣!(鄭板橋《鄭板橋集》之《書札》部分〈范縣答鮑匡溪〉)
【思考與討論】
如果你是個領導者,此章對你有哪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