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李志欽先生是一位非常有造詣的山水畫家,同時還是一名美術教育工作者。近二十年來,他熱衷於甘肅彩陶的收藏及其紋飾的研究,並取得很大成就。今天看到李志欽先生《黃河彩陶紋飾鑑賞與收藏》的書稿,回想起與他的相識,已過去整整十年。
1999年,他在北京辦完個人畫展後,在王府井書店看到我的一本關於青銅器的著作,便打電話和我聯繫,並說自己藏有一批史前彩陶,想捐給中國農業博物館。當時,我正好負責中國農業博物館藏品徵集工作,彩陶與遠古農業有很深的關係,於是我就說通館領導接收了李先生收藏的230餘件馬家窯文化彩陶。我的研究方向重點是青銅器,自從看到這些彩陶後,對史前文化的彩陶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彩陶是華夏原始文明裏一朵絢麗的奇葩。甘肅彩陶是黃河古文明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石器時代,彩陶是黃河流域以農業生產為主的遠古先民因生活需要而創造的。在深厚的黃土地上,粟文化和陶文化成為黃河文化的主要象徵。
彩陶於1921年在河南澠池仰韶文化遺址的發掘中被首次發現。在長達5000多公里的黃河流域,都有彩陶分佈。尤其在黃河中上游的甘肅境內,從8000年前的大地灣開始到河西地區延續了5000多年。這一區域是新石器時代彩陶遺址數量最多、彩陶類型最全的地區,出現了眾多的文化類型和精美的彩陶,匯成了一條遠古的彩陶歷史文化長河。
黃河流域的彩陶紋飾是中國最早的美術繪畫作品之一。李志欽先生作為畫家和美術教育工作者,對史前彩陶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並把研究心得運用到他的藝術創作和教學中,實屬難能可貴。尤其是他把收藏的230餘件彩陶捐獻給國家,更值得崇敬。
在本書裏,他憑藉藝術家的視野,以甘肅馬家窯文化彩陶為主線,對彩陶文化進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從8000年前大地灣文化開始,一直到2600年前甘肅河西沙井文化後彩陶的消失。特別是他將彩陶紋飾分為魚紋、人面紋、鳥紋、水紋、太陽紋等十大紋飾並進行美學上的分析、研究,很有新意。
他還對史前彩陶紋飾的起源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及聯想,並把它與黃河石和中國畫進行對比,問根尋源,在彩陶研究方面走在了同行的前列。
越是古老的,越具有現代性,繼承傳統是一切藝術創作和創新的基礎。遠古史前彩陶文化無疑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代表,是最早的美術作品,也是工藝美術設計的先聲。應該發揚光大,古為今用。
《黃河彩陶紋飾鑑賞與收藏》一書,洋溢著志欽先生對彩陶文化的景仰和熱愛之情,集中體現了他多年苦心孤詣的研究成果。該書的出版,能為當今彩陶學研究起到一定的作用,也為彩陶收藏者和藝術創作者以及美術院校的師生提供了鑑賞和研究的寶貴資料。因此我認為,此書對史前彩陶文化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賈文忠 於京東銅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