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無法愛自己。我連自己是什麼樣子都不知道。我討厭現在的自己。」~
你是否也在思考,
到底真正的我是什麼樣子?
好想回到純真的自我狀態?把自己愛回來!
這是一本非常容易入手的自我甦醒故事書,透過精彩生動的實例故事,娓娓道來一個人如何面對自己生命中的傷口,如何轉化那些滯礙不前的信念,以達到自我甦醒!
許宜銘老師以完形心理學結合靈性觀的探討,帶領讀者認識自我的構成概念,透過認識自己的創傷,學習到心靈解脫之道,掙脫社會的制約和自我批判,讓你覺察到生命故事背後的創傷藍圖,以及自己正屬於哪個轉化階段,進而有效獲得如何面對創傷的下一步方法。
三十年來,以實務見長的無數專業完形治療經驗,許宜銘老師累積了無數個案,找出一套人們常見的創傷模式,在本書置入此高共通性的實例故事,罕見地完整分享,一般人自我甦醒的階段,從認識投射、從肢體語言中看見癥結、拒絕對方跨線、找出封存能量、情緒釋放、拾回自我、自我覺察、療癒啟動等八個轉化階段。
讀者在閱讀的同時,或許會透過共振以及深度閱讀,意識到自己或許也有類似的創傷感受,或者意識到自己的創傷,閱讀完本書,您將學會運用本書的自我甦醒之道,找到自我療癒的契機。
本書特色
致 尋覓自我療癒道途者:
這不是一本傳統宗教書,
也不是一本純粹的西方完形心理學,
而是融合東方佛教如是思想以及西方完形心理理論,
一本啟動自我療癒契機之真實故事書,
並佐以自我甦醒的八個轉化階段細細說明,
引領你,回到最初最美好的你。
當你看完本書,心裡將會感同身受,
彷彿經歷一場洗禮和釋放,
同時獲得當下內在自我復甦的蛻變。
作者簡介:
許宜銘是資深完型治療師,臺灣推動生命潛能開發的先驅,於民國七十六年創辦了真善美生命潛能研修中心,將中國的傳統哲學智慧與西方人類潛能運動的精華熔於一爐,發展出一套適合中國人的成長之道,是經歷豐富、完型功力深厚的訓練師,有超過七百場帶領工作坊的經驗,協助兩萬多人邁向自我成長及潛能開發的道路。
近年來投身公益,貢獻諮商及治療專業技能,帶領地震災變後失親及志工團體處理悲慟情緒,親赴新竹、高雄矯治學校輔導受刑的青少年,秉持著大愛的精神南北奔波,不斷付出。二OO一年以來頻繁往返兩岸,在中國大陸帶動學術界及諮商實務界研習完型治療的風潮,成立若納生生命潛能研修中心,目前是當地企業界爭相邀約的課程講師與顧問。
如今,許宜銘老師是全球華人中,少數被學術界、輔導界、臨床治療師、精神科醫師、教育界、失足少年矯治、司法教育等領域共同認同的資深心理師。
著有《重塑心靈》、《靈慾情色愛》及十捲潛能有聲書、〈生命的靈性〉演講CD壹套六張(主題為自我成長、親子教養與兩性溝通)。
章節試閱
封面故事
如是之道,是個深度修行達到的自在境界,編輯部研究許久後,決定以中國國畫韻味深遠的方式來呈現那種耐人尋味的深邃。我們特地邀請中國知名書法家寫下如是兩字,以潑墨山水畫,搭配踽踽獨行的水上隱者,畫面上的每個小線條或渲染的色塊,都意境深遠、餘韻無窮。
如,筆法雖滄勁、線條卻令人感受自在且圓厚,就像一個隱者,行事有力量卻又自在舒適,可以一個人踽踽千山萬里行,也可以與親者自在同歡;是,最後一撇,有方向性,有力道,彷彿筆者注入無窮意志力,當一個人回到內在的狀態,能輕易發現自己的目標與夢想,便能有意志力地揮灑出屬於自己的一道彩虹。
這首餘韻與故事,也是我們為讀者們,在本書中特別注入的深深祈願與祝福。
P7-8
作者序
完形心理學,一直是我此生矢志遵循的心理探究法門。
完形心理學是當代認知心理學的基石,因此,心理學家也將完形視為認知心理學的先驅。探究完形多年的我,慢慢意識到,西方心理學須結合東方哲學,儒學、道學、佛學,才能真正契合東方人的思想模式與文化內涵,產生最好的療癒治療。
在台灣帶領工作坊的15年旅程中,開啟了我的靈性修行道路,我開始真正面對及修補周遭的親密關係。由此,我更深刻意識到如是這兩個字的真正涵義。舉凡家庭、人際、伴侶、親子、工作關係等,都離不開如是之道,生活中各種面向的大小問題,都同樣能回歸到「如是」。
「如是」,依字義而言,如其所是,如本質完整呈現,也就是接受你靈魂本來的樣貌,做靈魂內在真正的自己。如是之道,也就是學習如何痛並快樂的還原生命本質,回歸靈性、佛性、自性之道。這一段路,我走了很久。我深深感覺,這條向內探索之路,是人人都重要的自我旅程。
因緣際會之下,我前往中國發展,當時中國對於心理諮商仍有大量需求,而台灣恰巧擁有足夠的資源,所以2000年開始,我決定在中國投注大量心力,並且成功地在大陸獲得熱烈回響。
十年後,終究水是家鄉甜,我選擇回台灣定根,2017年,暌違了17年之久後,生命潛能首度舉辦了一場連續三日的完形紀念性工作坊,當下我意識到,這是很好的時機,集結我過去帶領工作坊及完形治療的經驗與理論,出版一本關於愛與療癒之道的新書,帶給台灣讀者一個回歸見面禮。
回顧這三十多年的療癒經驗,我累積了無數個案,沒有一個樣態完全相同。每個人的生長背景不同,形塑出不同的思維模式,成長後遇到的狀況也不同,因此所適合運用的治療手法也不同。如果有一百位不同的治療師,面對一百個不同的個案,一百乘以一百,等於就有一萬個不同的案例呈現出來。
完形治療就是這一點特殊,它沒有既定的治療手法,治療師是一個跟隨者,不是領導者,整個療癒過程就像一段由治療師與個案共同創造的舞蹈,每個舞蹈都獨特而美好。
當我從無數個案中,發掘出這個本書所收錄,最具治療代表性的完整案例,我感到非常雀躍,本書主軸由此誕生,隨著個案療癒故事的精彩鋪陳,我輔以說明其背後的想法及理論根據。本書的案例可一次讀完,或者讀完一段後,搭配案例旁的指引章節來閱讀。
期盼這本書,讓一般讀者對於自我甦醒能有所領悟與幫助,一百個讀者裡,有一個因為看過這本書,開始買更多的心靈成長書來看,一千個讀者裡,有一個願意開始尋找工作坊的課程資訊,對於從事心理諮商的專業人員,也能因為這本書而有許多收穫。
謹以此書獻給希望走在愛的療癒之道的讀者。
P9-10
前言
閉上眼睛,你試著觸摸這個喧鬧世界,外在的一切明明和自己很靠近,卻又很遙遠。
明明想要學會愛人,卻總是愛錯人?明明自己很討厭自己,卻要裝得好像自己很完美?明明很想要愛自己,卻又完全拒絕接受這樣的自己?想愛,無法愛,想逃,又無法逃,我們被困在這具肉身、這個世界中,找不到出口,找不到真正的如實自己,我們早就忘記自己本來的樣子。
「我無法愛自己。我連自己是什麼樣子都不知道。我討厭現在的自己。」常常有人說這一句話。在自我成長的路上,我們經常遇到瓶頸,走不下去,這是因為深陷情緒而無法自拔的人,當下忘了愛,只剩僵持,無法走進自己的心,便很難進入自我甦醒的轉化旅程。
「愛」這個字,是一個心和一個接受的受,當對方的心感受到愛。愛自己,就是心中能真正接受真實的自己。但是很多人心底深處,在渴望被愛的同時,其實都很討厭自己。然而,當心打開,療癒才能真正啟動。
愛也是這個世界最常見的字眼,對方對你說了一個愛字,你知道,對方真正背後的意義是什麼嗎?他說,我愛你,他指的「我」,是哪種樣態的我?為什麼是我?而不是第三人?他眼中的「我」,對他而言,具有什麼樣的特質?他說的愛,又是從何時開始?然後,他愛的「我」,是那個深愛他的「我」,還是某些面向下純粹或複雜的「我」?對他而言,什麼是愛?這個愛的內涵是來自他或我的定義?這一切都將決定他會如何來愛你。
互換立場而言,你是否也愛著你想像中的那個他?如果他不符合你的期待,你就不再愛他?不管是愛一個人也好,或者是交朋友也好,你是否不知不覺努力地想把別人變成你想像中的樣子,來滿足自己?你是否想要對方愛著完全的你,卻希望對方變成你期望中的那個樣子?如此,你是否真的「如是」地愛自己,又是否真懂得如何真正地去愛人?
無法如是愛自己,是一條自我困頓的線索,我們的生命中還充滿其它各式各樣的情緒線索。當我們對某件人事物表達愛、恨、快樂、悲傷時,我們的心中可能充滿澎湃或死寂的氛圍。
一個無法和憤怒的能量或悲傷的能量相處的人,無法如實感受自己內在的悲傷,經驗其悲傷中的憤怒或恐懼情緒,體會這股悲傷的真正意涵,更遑論如實地和自己相處了。
如是,就像是路過一棵美麗的樹,我們會不自覺地駐足,靜靜欣賞樹上一朵正在綻放的花,抽離外境的隔閡,當下只剩下花與你,你只是靜靜地存在,像是單純地欣賞一朵花的存在一樣存在。
因此,當我們無法如是感受自己,無法愛自己,可能會對生命中發生的許多事,做出同樣的循環模式,這就是一種性格模式,也是一種業力流轉。感覺看看,你的性格是什麼,閱讀這本書,按圖索驥,就能找到自我療癒啟動的徵兆!
所有的療癒都來自愛。所有的自我甦醒也都來自愛。愛因斯坦在給女兒的家書中指出:「愛是宇宙最巨大的力量。」人誕生於這個世界上,唯有愛是唯一真實,到頭來,最能幫助自己和他人的,就是愛,直到人生的最後,如實以愛陪伴自己,才是生命中最值得回味的事。
如果有什麼能啟發你如其所是的動力,就抓住這股動力,因為往後的旅途中,它將成為你的陪伴力量,陪你找到無數個小小自我療癒旅程的起程符號!
封面故事
如是之道,是個深度修行達到的自在境界,編輯部研究許久後,決定以中國國畫韻味深遠的方式來呈現那種耐人尋味的深邃。我們特地邀請中國知名書法家寫下如是兩字,以潑墨山水畫,搭配踽踽獨行的水上隱者,畫面上的每個小線條或渲染的色塊,都意境深遠、餘韻無窮。
如,筆法雖滄勁、線條卻令人感受自在且圓厚,就像一個隱者,行事有力量卻又自在舒適,可以一個人踽踽千山萬里行,也可以與親者自在同歡;是,最後一撇,有方向性,有力道,彷彿筆者注入無窮意志力,當一個人回到內在的狀態,能輕易發現自己的目標與夢想,便能有意志...
目錄
序 如是之愛
第一部分 自我的概念
第一章 認識自我的概念
第二章 自我與自私
第二部分 愛的療癒之道
第三章 個案分享
第四章 轉化階段1-認識受傷
第五章 轉化階段2-尋找無意識
第六章 轉化階段3-拒絕對方跨線
第七章 轉化階段4-被封存的能量
第八章 轉化階段5-情緒釋放
第九章 轉化階段6-拾回自我
第十章 轉化階段7-自我覺察
第十一章 轉化階段8-療癒啟動
第三部分 自我甦醒的誤區
第十二章 自我甦醒的誤區
第四部份 Q&A實例解套
第十三章 那些關於你我的故事
序 如是之愛
第一部分 自我的概念
第一章 認識自我的概念
第二章 自我與自私
第二部分 愛的療癒之道
第三章 個案分享
第四章 轉化階段1-認識受傷
第五章 轉化階段2-尋找無意識
第六章 轉化階段3-拒絕對方跨線
第七章 轉化階段4-被封存的能量
第八章 轉化階段5-情緒釋放
第九章 轉化階段6-拾回自我
第十章 轉化階段7-自我覺察
第十一章 轉化階段8-療癒啟動
第三部分 自我甦醒的誤區
第十二章 自我甦醒的誤區
第四部份 Q&A實例解套
第十三章 那些關於你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