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俐是CCTV中文國際頻道《中國新聞》資深主播,以爽利幹練的播報風格,贏得電視觀眾的喜愛,並在一系列舉世矚目的重大新聞事件的特別報導中擔綱主持。螢光幕前她疾語如風、字字珠璣,剛毅練達的風格留給觀眾深刻印象。
轉山,皆因那張梅里雪山圖
2008年,徐俐和丈夫張天蔚到雲南梅里,在那裡結識了一些對自由和旅行有著共同認知的朋友。也許是因為受到這些具有「流浪氣質」的朋友影響,也許是看見咖啡館牆上掛著的那張梅里雪山轉山圖,徐俐和先生在那一刻做出了「轉山」的決定。
轉山,在篤信藏傳佛教的藏民心中,是一種極其虔誠的宗教行為。他們堅信,自己的苦難與罪孽會隨著對神山的反覆繞走而得以淨化與解脫。對徐俐和張天蔚來說,轉山只為一種別樣的生活狀態,在生命中多留下記憶。
在隨後的一年中,他們在北京一邊繼續工作,一邊開始為轉山做起了準備,鍛鍊身體、搜集資料、購置裝備,每一項準備工作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2009年10月,徐俐和張天蔚再次來到梅里,踏上了她們人生中的第一次轉山之路。
梅里雪山位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東北。平均海拔6700多公尺,最低也有3300公尺,是雲南的第一高峰。「對我來說,這是我第一次真正的徒步戶外旅行。不同於職業的登山運動員,也比不上那些經驗豐富的驢友,可沒想到我居然翻越了9座埡口,第一次就玩兒了把大的。」說到這裡,依舊能從徐俐的眼中看到興奮、自豪的光亮。
梅里雪山轉山有兩條路線,一是較短的內轉,只是繞著梅里雪山轉小半圈,時間大概4到6天;再則是外轉,將梅里雪山完全轉上一圈,最短13天、最長20天,她和先生所選擇的便是這條「外轉」的傳統線路。這是一條基本封閉的單行環形線路,一旦上路,便只有前進,而絕無半途放棄、逃逸的路徑。絕大部分時間裡,是處於沒有公路、城鎮和手機信號的封閉環境。
雇了5匹騾馬帶上裝備和食物,跟著三個嚮導和一位當地藏民幹部,徐俐夫婦踏上了翻越第一座4400公尺山峰的行程。但走沒多久便遭遇了大雪,在70度的陡峭懸崖上,腳下是沒有植物生長的砂石路面,有時候還要行走在不到1尺寬的路面上,風夾雜著雪瘋狂地吹著,身體沒有支撐,重心和腳步都不穩,一側是峭壁而另一側便是金沙江,艱難與危險、緊張與恐懼充斥在寒冷的空氣中。
徒步,讓心靈在聖潔中重生
在徒步的第八天,徐俐的生理和心理都到達極限點。眼前無休無止的陡峭的上行讓她感到絕望。當自己對未知缺乏判斷,又處在那樣艱難的環境下,焦躁、絕望一股腦地湧上心頭。她走著走著突然一屁股坐在地上一動不動了,眼前的事物和周圍的聲音都是模糊的,雙腿腫脹得像石頭,雙腳好像針扎樣的疼,手腳也已經出現了不協調的狀況。
此時,意識恍惚得已經讓她完全分辨不清其他人在做什麼。「一生做過很多事情,不曾有過讓自己牢記不忘的悔,更不曾有過讓自己走投無路的絕望。或者曾經的後悔都隨著忘卻不曾在生活中落下有影響的印記,而絕望更是無從體會,因為我不曾將自己置於絕望的境地。那是一路上我與先生關於行走最長、最完整的一次對話,多是後悔與懊喪……」這段徐俐筆記中的文字,充分地描述出了她當時無法排解的極端情緒。
「但這正是徒步最有魅力、最吸引我的地方,在身體的極限中對自己選擇的彷徨,經歷了絕望,然後一次次地戰勝自己,在看到震撼人心的美景時,這一切都足以讓艱辛煙消雲散。」開心也好、沮喪也罷,一旦上路再無回頭之路,徐俐夫婦平均每天行走8個小時,用了整整13天完成了這趟轉山。
雪山、藏民、原始、神祕、單純、險峻與種種陌生、好奇、驚險、美景混雜在一起,在艱難的前行中考驗著自我的精神與肉體的極限,把塵世的雜念在旅途中蕩滌得乾乾淨淨,儘管身體變得越來越疲憊骯髒,精神卻越來越飽滿,更有了心靈在聖潔中重生的莊嚴……。
達人推薦裝備
01.著裝
高原地區早晚溫差較大,晴天白天氣溫25~30℃,晚上氣溫在-10℃~-15℃左右。風雪天氣會驟降至-25℃左右。所以著裝搭配建議根據自身狀況做好保暖和防暑工作。
建議服裝是衝鋒衣褲(含抓絨)+速乾衣褲(或排汗T恤)+保暖內衣+專業登山鞋+專業徒步襪+帽子+手套。
02.裝備
為了減輕負重,儘量和同伴共用一些公用裝備,建議2人至3人用一套爐具,兩人或者三人用一個帳篷。把你所需要的東西列出一個單子,只帶必需品,可有可無的東西不要帶。推薦用品是悶罐+爐子+水壺。
03.雪地行走
雪地徒步時經常要翻越埡口,為了給雙腿減輕承重,用帶大雪欄的雙杖輔助行走會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上坡,會為雙腿分擔至少四分之一的承載力,使身體延遲疲勞,也提高了行進速度。
04.飲食
每日飲水應在2至4升,食品儘量選擇高能量、簡單易消化並不易變質的乾糧類食品,儘量能快速補充熱量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