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古寺歸隱
ANCIENT HERMITAGE
【引言】
歸隱,有人為了得到內心平靜,有人為了逃避世事的紛擾,有人則為了探尋佛法的精髓,無論如何,內心一定要海闊天空。與其說隱居意味著放棄社會,不如說意味著放棄貪欲,無數隱士在這靜謐的山谷中找尋修練自己的地方,卻不知那一方淨土早已在得道者的心中。
【第一章】
禪意北京 一寺傾心
——12座古刹清隱靜修
北京的春天是極不容易把握的,它總是端著架子姍姍來遲,又總是悄無聲息地揚長而去。縱使公園裡的春花爛漫妖嬈,縱使山谷裡的春色風情萬種,但還有一種清幽素雅的春意隱匿在京城曠野的名刹古寺之中。
北京春日十二「刹」
刹,佛塔和佛寺的統稱,即佛教的寺廟。
古刹,年代久遠的寺廟。
早在南北朝時期,即有對北方古刹的記載,有詩為證:「燕山對古刹,代郡隱城樓。」(徐陵〈出自薊北門行〉)而北京的古刹亦是名目眾多,歷史悠久。
壹 潭柘寺
最古老的要數潭柘寺,建於西晉時期,距今1700年,比少林寺還要早100多年。因此有「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一說。
貳 紅螺寺
則略晚於潭柘寺,始建於東晉,是以觀音為主的供奉道場,有南普陀,北紅螺之說。
參 通教寺
其創建年代已無史籍可考。相傳最早為明代一太監創建,清代改建為尼寺,更名為「通教禪林」。
肆 戒台寺
始建於唐武德五年(西元622年),是中國北方目前保存遼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院。
伍 白瀑寺
位於門頭溝區雁翅鎮群山環抱之中,始建於遼代,因背臨兩處瀑布而得名。
陸 法源寺
就坐落在宣武門外教子胡同南端,建於唐代李世民時期,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佛學院的所在地。
柒 雲居寺
建於隋末唐初,有全國聞名的《房山石經》。
捌 朝陽寺
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因廟坐北朝南又位於群山懷抱的向陽地區而得名。
玖 靈光寺
供有佛牙舍利,位於北京風景秀麗的西山八大處,比法源寺略晚,是一座有1200多年歷史的佛家古刹。
拾 法海寺
京西著名古刹,始建於明正統四年(西元1439年),寺有「五絕」,即明代壁畫、古銅鐘、白皮松、藻井曼陀羅和四柏一孔橋。
拾壹 臥佛寺
早於靈光寺晚於法源寺,介於二者之間,位於香山植物園內,供有釋迦牟尼涅槃像。
拾貳 大覺寺
建於遼代,寺內遍布清泉、古樹、玉蘭,清靜幽深,自然樸趣。
遇:法海寺的詩情畫意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法海寺」的名字聽上去有些陌生,即便是住在石景山的人,知道它的也不多。偶然聽說模式口大街就是從前京西古道的起點,萌發了想去一探究竟的念頭。
古刹沉浮
法海寺是京西著名古刹,始建於明正統四年(西元1439年),動用木匠、石匠、瓦匠、漆匠、畫士等多人,歷時近五年,至正統八年(西元1443年)才建成。寺有「五絕」,即明代壁畫、古銅鐘、白皮松、藻井曼陀羅和四柏一孔橋。英宗賜額「敕建法海禪寺」。原寺廟規模宏大,明、清曾多次重建。
造訪理由
壁畫:大雄寶殿內的10鋪佛教內容壁畫,為明代原物,其精美程度和藝術價值可與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壁畫相媲美。
登山:法海寺位於石景山翠微山南麓模式口,從法海寺至八大處是一條相對初級的登山路線,訪古、登山、賞景,什麼都不耽誤。
遊覽:法海寺的西側有龍泉寺,南側山下模式口村有承恩寺,模式口大街上還有田義墓和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跡陳列館,可以一併遊覽。
五百年前筆墨情韻
模式口大街不及想像中的那麼寬闊,看起來更像是一條狹窄的胡同。到達時已經是上午10點,剛好趕上了這邊的早市,瓜果、蔬菜、禽蛋、魚肉、五金、布料……品種齊全的程度讓我吃了一驚。到達模式口大街中間的位置,便能看到一丁字形路口,路口北邊的寬敞岔路一路往北就是通往法海寺上山的路。
法海寺裡的遊客很少,和許多香火旺盛的寺廟相比,這裡顯得清淨不少。法海寺的鎮寺之寶是大雄寶殿內的明代壁畫,壁畫的參觀票價是人民幣100元,而且遊客必須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打著手電筒觀看壁畫。這是模仿敦煌宋元壁畫的保護性做法,以提高觀看真壁畫的票價等方式控制遊客人數,以免遊客呼出的二氧化碳廢氣和濕氣對壁畫造成損傷。
面朝古刹春暖花開
除了壁畫,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位於大雄寶殿前的兩棵高30多公尺高的白皮樹,這兩棵樹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拾起掉在樹下的一塊樹皮,靠近鼻子,輕輕吸一口氣,一種獨有的芳香令人著實陶醉。法海寺由南往北順山勢而建,拾級而上,偶然邂逅倔強盛開的花朵,雖不是繁花似錦,卻格外嬌豔動人。
有人說,北京沒有春天,因為它過於短暫。但這星星點點的花朵,不就是春天來過的最好證明嗎?從寺廟出來,沿著碎石路向山上走,陽光溫暖透澈,花木的味道和泥土的芳香糅合在一起,嗅著清新的空氣,聽著蟲鳥的歡鳴,彷彿進入了純粹的境界。如果時間足夠充裕,還可以去旁邊的龍泉寺喝喝茶、歇歇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