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財富法則的開端
導語
人類的偉大展現在物質文明的創造方面,
而財富文明的創造遵循著永恆不變的客觀法則。
這一法則界定了人與人的基本合作關係與模式,
從遠古直到遙遠的未來,交易行為構成了我們的歷史並將不斷延續下去。第一節
產生出無盡財富的載體
本節導讀:一切從這裡開始,一切終將歸結於此。在所有不可再生資源中,土地與我們緊密相連,實際上,經濟學正是從這裡起步,而後回歸於此。
(1)購買土地
1055年,在剛經歷了一次戰爭後,法國農民德爾勒決心買一塊土地自己耕種,最後建立自己的莊園。但是他手頭的錢並不是很多,要想在當地實現願望,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不過,他聽說南部地區的土地非常便宜,因為戰爭使那裡人口稀少,土地荒置。德爾勒就將家產全部變賣,然後帶著妻子去了南部省份。
很幸運,德爾勒很快就買到了一塊理想中的土地。四年的時間過去了,德爾勒憑藉自己的勤奮已經擁有了一筆不小的財產,包括大量的牲口。這使他下定決心要再買一塊更大的土地來創造更多的財富,過過以前他想也不敢想的好日子。德爾勒打聽到,在內斯特河岸邊有大片的土地要出售,價格非常合理。於是他帶著錢出發了。
土地的主人告訴他,在這裡買土地並不是以長度計算,而是以時間。購買者要先繳納1000個金幣,然後花上一天的時間,讓其步行,不管走多遠,只要能在天黑前趕回出發點,那麼他所走過的土地就都屬於他。否則,不僅無法得到一寸土地,這1000個金幣也將會被沒收。
德爾勒欣喜若狂。第二天天一亮他就出發,而土地主人的一個僕人跟隨著他。路上德爾勒捨不得休息,捨不得停下來吃飯,不斷地向前走,並估算著時間。漸漸地,他沉浸在對未來的設想之中。等到他意識到應該往回走時,一天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大半。德爾勒匆忙往回趕,等到體力不支的時候,他才開始後悔自己走得太遠了。終於,德爾勒在天黑前趕到了出發點,得到了他想要的土地,不過,他自己也累得病倒了。
經濟學感悟:土地是人們生存最基本的保障,擁有更多的土地,才能擁有更多的財富。
(2)決鬥
一名叫艾尼奧爾的騎士路過歐內松莊園,受到了主人的熱情款待。主人對這位高貴的客人表示了敬意,並向他講述了自己的不幸:
原來,歐內松莊園和附近的菲力普莊園毗鄰而居,已經友好相處了60多年。但不久前,菲力普莊園將一片與歐內松莊園接壤的土地劃歸到自己的範圍內,並說這片土地原來是他們的,後來借給了歐內松家族,現在已經到了該歸還的時候。但歐內松從沒聽過自己的父親或祖父說起過這件事,也沒有看到菲力普莊園提供的任何證據。於是他提出了抗議,要求菲力普家族退還這片土地。
菲力普莊園提出了決鬥,誰贏得了決鬥,誰就將擁有那片有爭議的土地。歐內松主人的兒子在決鬥中死在對方的劍下,他希望艾尼奧爾能為自己的兒子報仇,並奪回那塊土地,因為決鬥還有兩場。
艾尼奧爾的騎士精神促使他答應了這件事。在第二次決鬥中,他的對手是殺死歐內松小主人的那名騎士。艾尼奧爾很輕鬆地打敗了對手並將他刺倒在劍下。第三次決鬥開始前,菲力普莊園的主人—那名狐狸一般狡黠的老人找到了艾尼奧爾,說願意花雙倍的價錢僱他為自己決鬥,甚至提出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
艾尼奧爾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在接下來的第三次決鬥中再次獲勝,然後帶著歐內松的獎勵離開了那裡。
經濟學感悟:土地作為一種不可侵犯的財產,展現了它在人們心中的價值。它是財富的標誌。
(3)告密者
12世紀時,德國北部科布侖茲地區伊特洛修道院的院長病逝,接替他的新院長名叫德比。三個月後,附近有15個農民被宣布為異教徒,德比宣布判他們死刑,將他們用火刑處死,並同時接管他們的田地。
有一個農民瑞克向德比告密,說他的鄰居是一個異教徒,信奉魔鬼,經常剪掉一縷頭髮向魔鬼宣誓,而且總是在半夜裡行事詭異。最後他請求,希望把他鄰居的一半土地獎賞給自己。
這件事的結果是,瑞克的鄰居被判為異教徒處死,土地歸了修道院,而瑞克本人也被判定為魔鬼的信徒,因為他想和神聖的修道院做交易,最後連他的土地也成了修道院的財產。
經濟學感悟:侵佔別人的土地,是很多統治者常用的手段,這樣就能使財富集中到他們手中。
(4)莊園間的戰爭
14世紀時,法國特利斯莊園和希努爾莊園發生過長達三年的武力衝突,起因是原本兩個莊園以一條河流為界,共同使用這條河流。但後來河流乾涸了,特利斯莊園就把河床填平,種上了莊稼,而希努爾莊園則認為這是侵佔行為。
雙方在這4年中共有70多人喪生,這其中包括特利斯莊園主的女婿、一個侄子和希努爾莊園主的小兒子。後來,當地政府出面調停此事,將河流一分為二,並在中間築起了一道長長的籬笆,這場糾紛才算畫上句號。
經濟學感悟:寧可流血甚至喪失生命,也絕不放棄土地,這是人們對原始資本的保護。
(5)投毒者
1425年,一起投毒事件也是因為土地糾紛引起的。有一天,華特丹莊園忽然來了一個「不速之客」—附近農夫家中的一匹馬闖進莊園的田地,破壞了大量的農作物。莊園的主人奧雷達開槍打死了這匹馬,並要求馬的主人賠償一切損失。
農民舍爾德家中貧困,只有這匹馬是最值錢的家產。他對奧雷達的作法憤恨不已,可是又拿不出錢來賠償。奧雷達便宣布,將舍爾德的土地收走。
氣急敗壞的舍爾德在華特丹莊園飲用水的水源—莊園內的一口井中下了毒,然後攜妻子逃之夭夭。這次事件造成莊園4人死亡,50多人不同程度地染上疾病。
經濟學感悟:土地是生存的基礎,一旦失去它,有些人將一無所有,因此只能鋌而走險。
(6)逃跑的新娘
德布瓦桑德是法國里昂郊外的一個農民。他有一個女兒,長得十分漂亮,而且個性迷人,使年輕的努維翁伯爵神魂顛倒,發誓要娶她為妻。德布瓦桑德見狀,便堅持要一大筆金錢和一塊面積相當大的土地作為聘禮。為了湊足這筆錢,年輕的伯爵去找自己的叔父想辦法,他是巴黎有名的大商人。
在這期間,科萊特莊園的莊主也正在為自己的兒子物色妻子。當他聽說德布瓦桑德的女兒後,馬上上門提親,並一口答應了對方所開出的聘禮條件。德布瓦桑德很高興,同意將女兒嫁給少莊主。
但是婚後,農民的女兒並不愛少莊主,她的心裡早已深深烙下了努維翁伯爵的身影。終於趁著一次去教堂的機會,她帶著一筆錢逃出了莊園,不知去向。人們猜測,她去巴黎尋找自己的心上人了。還有人發誓說,他曾經看到過這個美麗的女子在巴黎的一家酒館裡。
科萊特莊園要收回送給德布瓦桑德的土地,作為對他的女兒不忠誠的懲罰。但德布瓦桑德一口咬定是少莊主虐待自己的女兒,迫使女兒出逃了,甚至還懷疑這中間一定有流血的卑鄙行為,堅決不肯還回土地。
雙方鬧到了法官那裡。法官是一位正直的執法者,他聽完陳述後,當場宣布一切責任應該由莊園來負,因為人是從他那裡跑走的,他有義務照顧好自己的兒媳婦。土地永久地歸農民德布瓦桑德所有,就算是對他失去女兒的補償。
經濟學感悟:土地在人們心目中擁有如此高的價值,正因為它是財富的來源,人們為了它往往會放棄一切。
(7)農民與商人
德國西里西亞的紡織工廠遍布各地,不過,由於建廠需要佔用大量的土地,廠主經常和農民發生衝突。
一名叫蘭姆的商人準備在當地建立一座紡織廠,並和農民們講好了價錢,每英畝40馬克,然後蘭姆就開始在這裡破土動工。但工廠建好並開始生產時,卻仍有一部分農民沒有拿到應得的錢。憤怒的農民終於找到了蘭姆,並把他圍了起來,說是如果再不拿出錢來補償點損失費,就要把他交給撒旦。蘭姆出於安全的考慮,最後只得答應了他們的要求,以每英畝50馬克的價格付清了欠款。
但這樣一來,其他的農民就不樂意了,他們認為自己受了欺騙,紛紛要求蘭姆以同樣的標準來賠償自己。遭到拒絕後,農民們衝進了工廠,手持鋤頭和木棒與工人們發生了衝突,造成3人死亡,40多人重傷的慘劇。
經濟學感悟:土地作為生存基礎,人們不得不為它而拚個你死我活。
(8)荒島上的菜園
納爾遜是法國15世紀的一個作家,由於他發表言論攻擊皇室,被囚禁在羅伊特島上。那是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很少有船隻經過。島上囚禁的都是一些有錢人,有的是被國王流放的貴族,有的是投機的商人,還有一些是曾經在戰場上遭受過失敗的將領。
納爾遜到了島上後,負責看管他的長官看過他的著作,對他很有好感,就問他有什麼可以幫忙的。納爾遜謹慎地拒絕了,因為他要觀察一段時間。半個月後,納爾遜發現,島上最缺的並不是淡水,因為這裡有一個巨大的蓄水庫,完全可以滿足這方面的需求,真正最缺的是新鮮蔬菜。這裡往往要等兩到三個月才有補給船來一次。島上的其他犯人雖然有錢,但卻只能吃那些不易腐爛的馬鈴薯和洋蔥等,很少能見到新鮮的四季豆、番茄和水果。
於是納爾遜找到看管的長官,希望他能給自己劃出一片土地作為菜園。反正島上多的是荒地,長官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然後,納爾遜讓家人寄來了蔬菜和一些水果的種子,在犁過一遍的地裡種上番茄、菠菜、辣椒和草莓等。經過他的悉心照料,到了收穫季節,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立刻成了島上最搶手的商品,價格要比外界高出10倍以上。
四年後,國王大赦,納爾遜得以回到國內。此時的他已經是一個腰纏萬貫的富翁了。
經濟學感悟:用土地來創造財富,這是一個人人都知道的行為,但用別人的土地來賺錢,就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了。
(9)不能相讓的土地
16世紀時,非洲有兩個小國相鄰。位於西邊的國家剛剛由新國王即位,東邊的國王便派出使者對年輕的國王說,希望能得到他的一個祖傳的金盤。年輕國王的大臣們都極力反對此事,認為如果答應了他將是奇恥大辱。但年輕國王說:「如果能使兩國之間保持和平,一個金盤算什麼。我不應該吝惜它。」於是就把金盤給了使者,讓他帶回去。
不久之後,東邊的國王又派使者來,說想得到年輕國王一個美麗的姬妾。這下大臣們反對的聲音就更大了,他們紛紛向國王提議拒絕這種無理的要求。但年輕的國王又說:「用一個女人來換取人民的和平,這是非常值得的事情,我為什麼要拒絕呢?」這樣,美麗的姬妾也被他送了出去。
第三次,東邊的國王又派使者來說,兩個國家之間有一塊荒蕪的土地,屬於兩國共同的邊境區,既然已經廢棄了,不如把它送給他們。年輕國王的大臣們心想,這次國王一定又會以和平的名義答應對方的要求,於是連提反對意見的情緒也沒有了,任由國王做主。
出乎意料的是,國王這次大感生氣,他對使者說:「寶物可以給你們,因為我的人民不需要它;姬妾也可以給你們,因為我的人民也不需要它;但是土地一寸也不能給你們,因為這是我的人民賴以生存的基礎。你回去告訴你們的國王,如果再打土地的主意,我們只好兵戎相見。」
年輕的國王接下來就動員全國備戰,終於打敗了東邊的國家,奪取了對方大片的土地。
經濟學感悟:不可放棄一點土地,這是統治者心中的底線,因為土地代表了他們統治的地位和權威。
(10)做強盜妻子的格蘭
法國12世紀的克萊瓦爾是湖邊的一個小鎮,鎮上大部分居民都是以漁業維生,他們整日在湖上工作,然後將所獲得的漁產賣到另外一個鎮的集市上。後來有一夥強盜流竄到了這一地區,他們成群結隊地打家劫舍,鎮上的大部分居民都遭受過他們的侵害。
後來,強盜們又打起了湖面的主意,他們勒令當地的居民每家每戶都要繳納一筆「出船費」,因為整座湖已經是他們的財產了,任何人都無權免費使用。當地的居民向政府提出要求,希望儘快解決這一問題,出兵去剿滅強盜,因為湖是大家賴以生存的基礎,是屬於大家的,而不是某些人的。
政府對剿匪的興趣不大,這將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因為強盜們總是神出鬼沒,又喜歡報復。強盜的首領看中了一個叫格蘭的女孩,並深深地愛上了她。首領幾次威脅格蘭的家人,讓他們把格蘭嫁給自己,但都遭到了拒絕。首領不忍心傷害格蘭和她的家人,只能三番五次地去進行騷擾,卻沒有使用暴力將其搶走。
格蘭勇敢地對首領說:「想讓我嫁給你也可以,但是必須答應我一個條件,那就是以後永遠地離開克萊瓦爾,不許再騷擾當地的居民,更不許把大家的命脈—這座湖強行佔為己有。否則,就是死,我也不會做一個強盜的妻子。」
強盜的首領答應了,他帶領自己的夥伴和格蘭離開了克萊瓦爾,最終不知去向。
經濟學感悟:人們為了自己在田地上工作的權利,曾經放棄過很多東西,而對漁民來說,水域就是他們的土地。
(11)騎士的婚姻
斯科沃爾是法國13世紀的一名騎士,他接受了一個莊園主的提親。莊園主願意把自己的小女兒洛拉嫁給他,並將一大片肥沃的土地作為陪嫁。騎士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度的滿足。
婚後,騎士又出門去遊歷了,路經馬拉梅莊園時,莊主對這位儀表堂堂的騎士產生了好感,並希望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斯科沃爾一開始並沒有動心,因為他的妻子洛拉既年輕又漂亮,不值得背叛。但隨後,莊主提出的條件讓斯科沃爾大吃一驚,他給出的禮金比洛拉陪嫁的土地的兩倍還多。經過考慮,斯科沃爾答應了,並聲稱自己未婚。
有了這些土地的斯科沃爾,決心放棄以前四處比武的習慣,安下心來經營自己的產業,享受平靜而美好的生活。
但在後來,他參加盛大的節日聚會時,看到了自己以前的妻子洛拉和一個英俊青年相擁在一起,他們的親密引起了斯科沃爾的嫉妒,他把洛拉叫到無人的地方,大聲向她咆哮。洛拉的同伴趕來,向斯科沃爾提出挑戰,斯科沃爾就這樣死在了自己前妻的情人的劍下。
經濟學感悟:為了土地就出賣自己的靈魂,這絕不僅是一個人的行為,很多人都會為了土地放棄道德,但這樣的人結局大都不好。
第二節
創造者的不朽傳奇
本節導讀:財富的創造是人類永恆的傳奇,也是經濟學的開始。人類活動的歷史純粹是以財富創造為中心而運行的,人類社會的博弈與合作,全部的價值與作用盡在於此。
(1)丹諾北南教會之爭
丹諾北部的教會派了一個名叫雷丁的人前往南方,在那裡召募雇工。但是南部教會所屬的莊園也正面臨著雇工不足的問題,所以雷丁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不受歡迎的人。在連續幾次警告而雷丁卻對此置若罔聞的情形下,他被人指控是一名心懷不軌的異教徒,將在菲列頓面臨著可怕的審判。
北部教會大為不滿,經過長達半年之久的相互指責之後,雙方各自宣布對方為「異端」。紅衣主教對此大為惱火,他親自召集了北南雙方教會的首腦人物。正當和解眼看要達成的時候,這位紅衣主教卻被教皇廢黜了,原因是教皇需要一個位置安排他的一個私生子,所以丹諾地方的北南之爭,也就成為了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
經濟學感悟:中世紀,歐洲的財富主要集中於教會之手,所以教會中對於工作力的爭奪,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任何規模性生產都會面臨這種情形,這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所決定的。
(2)麥西亞貴婦的城堡
麥西亞的貴婦艾瑟爾弗萊德修建她的埃迪斯伯里的城堡,因為人手不足,僱用了二百多個流浪漢。騎士金里克用他明亮的盔甲和鋒利的長矛督促這些不安分的傢伙老老實實地工作。但是有一天,當金里克早晨起床之後,發現工地上空空蕩蕩,這些流浪漢已經逃之夭夭,原因是艾瑟爾弗萊德太過於慷慨了。她支付了這些流浪漢一大筆酬勞,所以,現在金里克只能進入森林中將這些爛醉如泥的傢伙一個個再拖回來。
艾瑟爾弗萊德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於是她不再支付酬勞給她的工人,這卻導致了城堡的第一次搶劫事件發生,也正是這次事件使艾瑟爾弗萊德決定再修建瓦立克城堡。
經濟學感悟:勞資雙方的博弈由來已久,這是經濟學所面臨的最為棘手的難題,其研究進程直接導致了管理學的誕生。
(3)曼克雷爾黑奴事件
曼克雷爾地方的莊園主費利希斯是一個令人無法理解的怪傢伙,他甚至窩藏了一個從洛雷法逃來的黑奴,條件是,這位黑奴必須讓莊園中的所有女黑奴懷孕,否則的話,他就將這個逃亡的奴隸交還給他原來的主人。
這看起來是個很不錯的提議,但是意外的是,一個叫稜爾的女黑奴卻拒絕讓這個黑奴靠近她的身體。她把一只花盆砸到了那個傢伙的頭上,還用指甲抓破了他的胸膛。
費利希斯決定嚴懲這個不聽話的女黑奴,除非她答應為他每年生下一個健壯的小黑奴。因為這個想法過於離奇,結果費利希斯本人被送進了當地的瘋人院。他就在瘋人院裡苦苦地等待著女黑奴懷孕的消息,這讓他看起來比任何一個瘋子顯得更瘋狂。
經濟學感悟:工作是生產力的三大要素之一。黑奴時代的歷史是我們人類文化最為慘痛的記憶之一,也是我們無法迴避的經濟命題。
(4)修道院的戰爭
雷克爾地方的修道院擁有著大量的田產,許多信徒為了表示對上帝的虔誠,成為了修道院最主要的雇工來源。修道院對他們的工作所支付的是由教皇利奧十世本人蓋過印的贖罪券,但是另一家修道院卻開出了更為優惠的條件,除了贖罪券之外,他們還許諾信徒們可以在做彌撒的時候享受一餐豐盛的下午茶,吸引了許多趨之若騖的信徒,這讓雷克爾地方的修士們大為惱火。
雷克爾修道院的院長趕到對方那裡,告誡對方不要違逆上帝的旨意。但是對方顯然無意聽從他的勸告,最後兩家修道院的院長發生了一場激烈的鬥毆,雷克爾修道院的院長眉骨被打塌,一條腿也斷了,被抬回去之後第三天就死了。他的繼任者也記取了這番教訓,給幫工的信徒們補充了秋後的一頓聖餐作為報酬,兩家修道院這才和好如初。
經濟學感悟:如果沒有市場的競爭,工作力的價值就會貶損到一錢不值的程度。完全信賴市場固然是不必要的,但完全拋棄市場,顯然也是缺乏考慮的。
(5)古怪的偷情事件
坎伯特地方的莊園主打算僱用一個叫漢思頓的人,但是這個建議遭到了他妻子的反對,然而她顯然缺乏足夠的理由支持自己的意見,因此莊園主認為他沒有必要為妻子腦子裡的荒唐念頭而影響到莊園的工作。
漢思頓在他的雇主家裡工作了半年之久,一直深得莊園主的信任。直到有一天,外出的莊園主因為忘了帶自己的獵槍,返回來的時候卻發現雇工漢思頓正和莊園主的妻子躺在床上。當莊園主走進來的時候,漢思頓以不可思議的敏捷速度,如羚羊一般飛快地跳過高高的院牆,消失在一片森林之中。
憤怒的莊園主把他的獵槍對準了他的妻子,如果不是這個聰明的女人在關鍵的時候說了一句話,他肯定會扣動扳機的。
莊園主的妻子說:「我告訴過你的,不要僱用漢思頓那個傢伙,從我看到他的第一眼起,我就知道他不是個好東西,但你就是不肯聽我的勸告。看看,現在你後悔了吧?」
妻子的話無疑是非常有道理的,莊園主幾乎找不到理由責怪她,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事件的唯一後果是,漢思頓離開了坎伯特。從此他被視為一個不可信任的人,一個狡猾而奸詐的傢伙。
經濟學感悟:經濟學有太多的規律,但有時候,任何規律都不如直覺更有說服力。
(6)骨頭不會參戰
美國南北戰爭是我們所熟知的解放黑奴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北方以林肯為首的黑奴解放者發起了針對南方的攻勢;而南方的奴隸主們因為擔心黑奴一旦解放之後,他們的種植園將會失去大量的工作力,於是由李將軍率領與北方展開了抗衡。事實上,這場戰爭更多的是北方的工業戰勝南方的農耕產業的戰爭。但是在戰爭的開始,北方軍隊卻連遭敗績,黑奴解放運動看起來前景不是那麼樂觀。
一次又一次地吃敗仗,北方的格蘭特將軍非常惱火。有一天,他在火車站看到了一個遊手好閒的黑人,於是格蘭特將軍就走過去同黑人聊天:「你知道我們為什麼要打仗嗎?」黑人搖頭說不知道。於是格蘭特將軍告訴他:「我們是為了解救你們,所以你們不應該再這樣遊手好閒,而是應該加入到我們軍隊中來,和我們一起打敗南方那些欺壓你們的奴隸主人。」
聽完了格蘭特將軍的話,那個黑人用手指著門外兩條狗,問格蘭特:「將軍,你知道牠們在為什麼打架嗎?」「哦,」格蘭特將軍說,「牠們在爭奪一塊骨頭。」「沒錯,」黑人得意揚揚地問道,「那麼將軍,骨頭參戰了嗎?」
經濟學感悟:工作力不會永遠是工作力,但如果認為任何權利的爭取一概與自己無關的話,工作力就會無法改變自己。
(7)海德格爾工廠的罷工事件
海德格爾工廠的工人們決定舉行一場大罷工,以提醒資方重視他們增加薪資的要求。資方苦苦哀求,再三解釋說因為市場不景氣,工廠沒有能力滿足工人的要求。但是資方的這一解釋遭到了工人們的駁斥,罷工如期舉行了。
罷工時間為七天,但還不到第六天,工人們就發現他們已經失去任何機會了。銀行據此認為海德格爾已經失去了對工廠的控制,沒有能力償還貸款了,於是向法院提出了訴訟。訴訟的結果是工廠進入破產階段,資方用工廠裡笨重的機器抵付了工人應得的薪資,至於大筆的債務,只好留待拍賣之後再說了。
經濟學感悟:勞資雙方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有了工作力,資本才有價值;有了資本,工作力才有價值。雙方是和則兩利,而鬥則兩敗。
(8)德雷沃德的馬車行會
德雷沃德是促進美國汽車產業迅速發展的重要基地,其功勞應歸屬於當地的馬車行會。
早期的汽車非常笨重,無論是靈活性還是速度,都遠不如馬車更受公眾的歡迎。德雷沃德的馬車夫們因此組織了一個嚴密的行業協會,規定了刻板不變的價格與服務標準,這二者都明顯超出了當地居民的承受能力。對此,市民們頗有微詞,但是行會的負責人堅稱,他們必須堅持已經規定的價格與服務標準,因為這涉及到馬車夫的驕傲與自尊。
相比之下,剛剛問世的汽車的服務價格明顯比馬車低廉,於是許多市民選擇了那笨重而可笑的汽車代步。馬車夫們嘲弄這些人,但正如我們已經知道的那樣,他們很快就笑不出來了。
經濟學感悟:工作力的價值並不取決於你對自己尊嚴的認知,相反地,市場的法則在這一過程中會產生更大的作用。
(9)貝萊姆雇工騷亂事件
貝萊姆一家縫紉店中有42名女工,從道理上來說,這些年輕的女孩子是沒理由發生騷亂的。但是事件的確是發生了,起因是一個名叫克麗斯汀的女孩渴望替代領班安彌爾女士,而其他的女孩子也受夠了這位女士過於嚴厲的管理風格,所以她們都成為了克麗斯汀的支持者。這場隱祕的爭鬥持續了三個月之久,直到一起精心策劃過的貨物損毀事件發生,嚴厲的安彌爾被迫辭職,克麗斯汀終於如願以償地取代了她。
其餘的女工們天真地等待著克麗斯汀承諾的回報,但是她們注定要失望。這時候克麗斯汀的位置已經改變了,她沒有理由為這些智力明顯靠不住的無知女孩子們毀掉自己的錦繡前程。她比被她驅逐的前任更為嚴厲,而且,她向縫紉店主人提議趕走這些雇員中的三分之一,因為她認為這些人不僅對她本人不利,同樣對縫紉店也是不利的。在新的縫紉女工到任之前,其餘的女工們被迫承認了這一現實,她們是無法和規律相對抗的。
經濟學感悟:經濟學所研究的目標是客觀規律,對於那些不了解規律而只憑自己主觀意願行事的人來說,規律本身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不愉快的東西。
(10)搗蛋的僕人
福利斯莊園的主人約翰‧克斯爵士為了他那精靈古怪的僕人而犧牲。曾經有一次,這名僕人躲藏在路上,試圖攔劫一位名叫宛絲黛爾的少女,結果他被生氣的克斯痛打了一頓,並被關在了庫房裡。但是健忘的克斯很快就將這事忘掉了。狡猾的僕人溜出了庫房,把這次事件視為一次羞辱,打定了主意要讓克斯爵士付出代價。
僕人偷偷地溜出去,找到宛絲黛爾的未婚夫騎士蘭德,把克斯爵士與宛絲黛爾的私情告訴了他。騎士蘭德將克斯爵士的無恥行為視為對他尊嚴的冒犯,於是他向克斯爵士提出了挑戰。克斯爵士接受了這一挑戰,希望在戰勝騎士蘭德之後,他和宛絲黛爾之間的關係就更易明確下來。但是克斯爵士的心願最終未能達成,在決鬥中,他的長矛莫名其妙地折斷了,同時斷裂的還有馬鞍上的腳鐙,從馬背上倒栽下來的克斯後腦勺又挨了騎士蘭德重重的一擊。
被抬回家的克斯在他的長矛和腳鐙上發現了破壞過的痕跡,他憤怒地想把僕人叫來問個清楚。但是他已經沒有機會了,在他得到僕人早已逃走的消息之前,他就死掉了。
經濟學感悟:良好的雇傭關係,取決於雙方的人品,品格低劣的雇主不可能僱到品格端正的雇工,因為惡劣的品行會讓人喪失對是非利害最基本的觀察。
(11)狡猾的洛克先生
洛克先生是在經濟大蕭條時期聲名鵲起的。他積極組織工人,公開與資本方展開抗衡,這樣做的結果是他被當局視為左派人物,甚至連他在最私密場合中所說的話都由祕密警察記錄在案。總之,對於資方來說他是一個麻煩人物,如何解決這個麻煩,是令資方極為頭痛的事情。
洛克先生向資方提出每個工人加薪20%的要求,而資方更願意只給他個人加薪200%,讓他成為資方的代言人。對於這一明顯涉嫌賄賂的無恥行徑,洛克先生毫不猶豫地回答說:「不行,除非是500%。」於是協議就此生效,而工人們則極其失望地發現他們的利益再一次遭到了出賣。
經濟學感悟:對於工作者來說,維護自己利益最有效的手段是賦予自己不可或缺的價值與作用,而不能將這種希望寄托於別人身上。
(12)海盜的遊戲
來自北歐的維京海盜是一個奇特的族群,他們似乎對於鮮血和死亡有著一種強烈的嗜好與偏愛,他們的海盜組織是靠合約約束的,每一個登船的海盜都必須簽署一份合約,並按著這份合約所規定的內容進行搶劫性的「商務活動」。
維京人肆虐英格蘭附近海域的時候,有一條海盜船遭到了當地居民的強力狙擊,半數海盜喪身大海,餘下來的人也被圍困在淺灘上。此後不久,海盜船長一個人走了出來,他向外邊的圍攻者提了一個讓人目瞪口呆的建議。
這位叫梅克的海盜船長希望能夠在圍困者中募集到新的成員,和他們一起去從事海上劫掠活動,並遵守各項海盜規則。圍困者們顯然有些不知所措,可想而知,這個建議的確是打動了在場的大多數人。實際情況是,就在那天夜裡,至少有42名當地居民接受了海盜的建議,他們在海盜合約上莊嚴而神聖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次日,這艘得到了人員補充的海盜船揚帆遠去了,這對當地居民的立場產生了微妙的影響。
經濟學感悟:除非有一個規範的市場,否則就很難消除人類的不良經濟行為。
(13)奴隸與主人
15世紀的佛羅倫斯,大約有100個奴隸分配在傑出家族的家裡,義大利其他主要城市的奴隸數與此相當。這些奴隸由熱那亞和威尼斯的商人從黎凡特和黑海一帶運來,在高加索和斯拉夫尼亞奴隸中,那些工作認真的被推薦給突厥人和韃靼人,因為他們很容易被同化,所以普遍被認為「不野蠻」。這些奴隸中大部分是年輕的女性,被僱為家庭僕人。當這些奴隸在義大利時間久了,她們通常可以與主人共餐,並被看作是家庭裡的一個次要成員,留下來和他們一起生活,但不可避免地會有虐待情況發生。不過這種情況似乎是例外,經常發生的是奴隸懷孕,多半的責任都在於她們的主人。但如果不是主人做的,麻煩就更大了,有可能是年輕的小主人,也有可能是倒楣的馬夫所闖的禍。
經濟學感悟:有錢人對於奴隸的需求不斷,並將其視為自己的私有財產,正是因為奴隸是一種廉價的工作力,能夠創造出價值。這還是從經濟利益的角度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