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 001
【德】叔本華
我們在童年時,較常想東想西,欲望也有限,因而最不易被意志所撩動。這樣,我們真實本性的絕大部分都被認知所佔據。我們的智慧雖然未成熟,但跟要到七歲左右才定型的大腦一樣,它的發育是相當早的。它在生存的整個世界中不倦地尋求滋補,而這個世界那時還年輕、新鮮,萬物都散發出天真浪漫的氣息,結果使我們的童年歲月宛如一首無盡延伸的詩。因為詩歌作為藝術之靈,它的根本性質就在於在萬物的個體性中領悟到柏拉圖式的理念,領悟到整個人類的起因。因此,萬物皆具理念之光,從一物可見萬物之巧。
我們在童年的漫遊中,沒有任何清楚的目的,悄悄地關注著生活本身的根本性展露的事件和場景,參照著生活的基本形態和模式。我們像斯賓諾沙說的那樣,「以永恆的神聖視野」看物、看人,我們越是年輕,就越會發現特定事物中表現出的整體類型和家庭。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一點日趨衰微。這也說明為什麼事物在我們年輕時令我們產生的印象,與我們老年時獲得的印象有天壤之別。
我們世界觀的根基深淺,都是童年時確立的。這種世界觀在後來可能會更加精緻和完善,但發生根本改變是不可能的。童年世界觀的特性在於在純粹客觀裏充滿詩意,世界觀的複雜在於意志尚未被呼喚出它的全部能量。與其說小孩是意志的存在,毋寧說他是認知的存在。因此,在許多孩子的眼中,都可以看到嚴肅沉冥的神光,這一點,拉斐爾曾得心應手地運用於他的繪畫,尤其是表現在《西斯廷聖母》這幅畫中的小天使身上。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童年時光是如此的美妙,以致每當追憶起來時,人人眼中都伴有一種渴念之情。
我們的價值,無論是道德方面,還是智慧方面,都不是完全由外部得來,而是出自我們深藏著的自我本性。
教育家不可能讓一個天生的笨蛋變成一個思想家。他生為笨蛋,他必有笨蛋的一死。由此看來,對外部世界作直觀感受式的深刻把握,可以解釋為何我們童年的環境和經歷會在我們的記憶中產生如此堅實的印象。所以,我們完全沉浸在周圍的環境中,沒有任何東西能使人們三心二意。我們把我們眼前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這類事物的唯一代表,甚至唯一存在的東西。
智 慧 語 錄
☆思想像鬍鬚,不成熟就不可能長出來。
☆與其不透徹的理解許多事,不如理解的事不多,但都能徹底。
叔本華,全名亞瑟.叔本華(1788-1860),德國哲學家,生於德國丹澤。最初被迫經商以繼承父業,父親死後才得以進入哥廷根大學攻讀醫學,後把興趣轉向哲學。他將柏拉圖奉若神明,將康德視為奇蹟,繼承了康德對於現象和物事自體之間的區分,對兩人的思想相當崇敬,而厭惡當時費希特、黑格爾代表的思辨哲學。
少年時 / 002
【英】羅素
當我快滿十四歲的時候,我的思想轉向了神學。在以後的四年中,我先後摒棄了自由意志、永生和對上帝的信仰。在那個過程中,我相信自己是非常痛苦的,雖然在那個過程完成之後我發現那時的自己比處在懷疑中的自己快樂得多。當我反省的時候,我相信自己的不快樂來自寂寞的成分多於來自神學上的困擾,因為在整個四年中,我不曾與任何人談及宗教,除了一個求知論者的家庭教師。他不久被打發走了,我猜想也許是因為他曾經鼓勵我的非正統思想。
我一直保守緘默,因為怕別人笑我。十四歲的時候,我深信倫理的基本原則該是增進人類的幸福。最初,我認為那是無需證明的,而且假定那必然是普遍的觀念。然後我驚訝地發現那種觀點是被認為非正統的,而且被稱為實利主義,於是我宣稱自己是實利主義者。無疑地我曾對那個長長的詞感到一份驕傲。但是那種宣稱只給我帶來了嘲笑。在一段很長的時間裏,祖母不曾放棄任何機會以諷刺的態度向我提供一些倫理方面的雙關語,而且要我按照實利主義的原則尋求解答。後來,當我準備安伯雷家譜的時候,我驚奇地發現祖母也曾經向我的一個叔叔提出同樣的雙關語,當然是在他年輕的時候。於是我決定洩露我的思想。無疑的,我叔叔也曾經那樣。嘲笑,名義上是有趣而實際上是敵意的表現,是對付年輕人的最壞的武器,即使不是殘酷的武器;而那種武器卻是不為人們所喜愛的。
當我開始對哲學產生興趣的時候,由於某種原因,哲學是被詛咒的東西,人們告訴我整個的哲學可以用下面的雙關語加以總括:「心靈是什麼?—不是物質。物質是什麼?絕不是心靈。」(在英文中,不是物質和絕不是心靈又可解釋為沒有關係,或不要介意,所以上面的兩個問題的回答又可譯為:心靈是什麼?—無關緊要。物質是什麼?—不要介意。)這句話被人重複了十幾次之後,就不再有趣了。
然而,關於大多數的論題,氣氛仍然相當自由。比如說,達爾文主義被認為是當然的。我十三歲的時候曾經有過一個正統的瑞士籍家庭教師,由於我說了某一句話,他一本正經地說:「假如你是達爾文主義的信徒,我憐憫你,因為一個人不能同時是達爾文主義和基督徒。」那時我並不相信二者的不可共存性,但是假如我必須選擇的話,我會選擇達爾文。
智 慧 語 錄
☆我們要學習思考,然後再來寫作。
☆意志、悟性、想像力以及感覺上的一切作用,全由思維引申而來。
羅素(1872-1970),英國蒙茅斯郡特里萊克人,英國著名數學家、邏輯學家。在其巨著《數學原理》中,他提出了著名的「羅素悖論」,對20世紀初關於數學基礎的論戰產生了極大影響。其學術活動除數學外,還涉及物理學、歷史、文學、宗教、政治和教育等多方面,是2l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也是1950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
生命的陰影 / 003
【法】安德烈.莫洛亞
一天,司湯達在他的腰帶上寫道:「我快五十歲了。」然後,又仔細地將他熱愛過的女人的名字一一列在單子上。雖然,他比世界上許多別的男人更成功地用珍貴的鑽石首飾來打扮她們,可是,這些女人還是顯得很平庸。二十歲時,他曾為自己的愛情生活夢想過許多的理想的奇遇。由於他對愛情的敏感和極重感情,他的這些想法是無可非議的。可是,他心中的偶像卻一個也沒有來到他的身邊,他只有在他的小說裏,在他自己創造的人物中,才見到了他夢想的女人。穿越生命的陰影時,司湯達為以前沒有遇到、今後也不可能遇到的愛人哭泣。
「我剛過五十歲」,我們的作家這樣想。他做了些什麼?表達了什麼思想?在他看來,要說的話太多了,他剛剛想出自己該寫的書。然而,他還能工作幾年呢?心臟跳動已不再那麼有力,晚上一看書,眼睛就難受。十年?十五年?「藝術長久,生命短暫。」這句從前他認為正確而平淡的警言,忽然間充滿了哲理。他能否像普魯斯特那樣,有閒情去《追憶逝水年華》呢?衰老是比蒼蒼白髮和道道皺紋更可怕的一種感覺,它使人感覺一切都為時已晚,時光永遠消逝,生命的舞臺從此將屬於下一代。衰老最大的悲哀不是身體的衰弱,而是心靈的冷漠。在穿過生命陰影的過程中,行動的能量消失了。在經歷了五十年的磨難與失望之後,我們還能繼續保持青年時代那種好奇心、那種求知欲、那種對新生事物所抱持的宏偉的希望、那種毫無保留的愛、那種確信真、善、美自然統一的想法和對理性力量的信心嗎?
在生命陰影的另一頭,思想進入一個光線柔和穩定的領域。希望之光不會再使你眼花繚亂,你會客觀地看待人間的事情。當你愛過一位漂亮女人之後,你怎麼還會相信虛榮的女人們具有良好的品德?當你在艱難的一生中,發現沒有任何深刻的變化能戰勝人的本能,只有最古老的習俗和陳舊的儀式抑制著文明的產生,你怎麼會相信人類會進步呢?
老人會這樣想:「這又何必呢?」這也許是他最危險的口頭禪,因為說完「何必要鬥爭呢?」之後,他有一天就會說:「何必要走出家門呢?」再接著就是:「何必要床呢?」最後,他就該說:「何必要活著呢?」這樣就敲開了死亡的大門。
智 慧 語 錄
☆善於思考的人思想靈活,不會思考的人暈頭轉向。
安德烈.莫洛亞(1885-1967),法國著名傳記文學作家、近代法國文化名人、法蘭西學院院士。早年師從哲學家阿蘭,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奉派至蘇格蘭第九師服役,擔任英軍與法國炮隊間的翻譯聯絡官,並據此軍旅見聞,寫成《布朗勃爾上校的沉默》一書,一舉成名。自此進入文壇,潛心創作。其文學成就主要在傳記創作上,在傳記寫法上有革新之功,其作品被認為是法國文苑中最好的幾部傳記,並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廣為傳布。
階 段 / 004
【捷】米蘭.昆德拉
人必須懂得生活的每個階段:
一直到某個時刻,死亡是遙遠的事情,因此我們對它漠不關心。它是不必看的、看不見的。這是生活的第一階段,最最幸福的階段。
隨後,我們突然看到死亡就在我們面前,驅也驅不走,它始終和我們在一起。不過,既然不朽和死亡難分難解,那麼我們也可以說,不朽始終和我們在一起。我們剛發現它的存在,我們就開始不遺餘力地關懷它。我們為它訂做一件無尾長禮服,為它買一條領帶,生怕由別人來為它選擇襯衫和領帶,選擇得不好。這就是歌德決定寫他的回憶錄《詩與真》的時候,也是他邀請忠心耿耿的埃克曼到他家裏來,允許他寫《歌德對話錄》的時候。這個對話錄也是一幅在畫中人親切的監督下畫成的美麗的肖像畫。
當一個人睜眼就看見死亡生命的第二階段以後,接著是最短暫、最隱密的生命的第三階段。關於這個階段的事情,人們所知甚少,而且並不談及。人們精力衰退、勞累不堪、氣息奄奄。
勞累是生命之岸的無聲橋樑。死亡近在咫尺,人卻懶得再去看它,像從前一樣,它是不必看的、看不見的,就像一些司空見慣、屢見不鮮的東西一樣。
疲憊的老人從窗戶看出去,注視著一棵棵樹的葉子,他在心中默誦這些樹的名字:栗樹、楊樹、槭樹。這些名字就像它們代表的形體那麼美。楊樹高大挺拔,就像一個舉臂向天的運動員,也可以說像一股凝煉的竄向天空的火焰。楊樹。啊!楊樹。
不朽是一種微不足道的幻想、一個空洞的字眼、一絲人們手持捕蝶網追趕的氣息。如果我們將它和疲憊的老人看到的窗外的美麗的白楊樹相比的話,不朽,疲憊的老人根本不再去想它了。
智 慧 語 錄
☆成功的條件在於勇氣和自信,而勇氣和自信乃是由健全的思想和健康的體魄而來。
米蘭.昆德拉,捷克裔法國作家,1929年生於捷克布爾諾,1975年後移居法國,並於1981年入法國籍。1984年所發表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他一生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品,1988年由美國導演菲利浦.考夫曼將其改編成電影。曾榮獲美國『國家文學獎』和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學獎』等,被譽為是當代最有想像力和影響力的大師級作家,曾六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生之意義 / 005
【英】毛姆
如果死亡終止一切,如果我既無死後有福的希望,又不怕禍患,那麼我必須問自己,我到這個世界上來做什麼,既來了,應該如何為人。
這些問題中,有一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可是這答案太令人掃興了,大多數人都不願承認。那就是:人生沒有道理,人生沒有意義。我們在這裏,是在一顆小行星上作短暫的居留,這顆小行星繞著另一顆小星旋轉,而那顆小星又是無數星系中的一顆。也許只有我們這顆行星上能有生命。或者在這宇宙的其他地方,別的行星可能已經在形成一種適合於某種物體生存的環境,可能正是這種物體經過億萬年漫長的時間逐漸生成了今天的我們這些人。
倘若天文學家們告訴我們的是真的,這個行星有一天會變成這樣一種情況:到時候所有生物都不能在它上面生存,最後宇宙將到達那終極平衡階段,一切歸於靜止。而人,在這情況到來的億萬年以前早已不復存在了。那個時候,他是否曾經存在過,可能設想有什麼意義嗎?他將成為宇宙史上的一章,猶如記述原始時代地球上生存過的奇形巨獸的生活故事的一章,同樣毫無意義。
於是我必須問我自己,這一切與我有什麼關係?這不是我在說話,這是我心中的渴望在說話,這是每個人心中都有的,渴望堅持自己的存在。這就是自我主義。我們大家從來不知多少年以前開始,使一切活動起來的那種遠古的能力是從哪裡繼承下來的。它是每種生物保持生存的自我執著所必需的,它使它們活著。這是人的根本。它的滿足就是斯賓諾莎所說,我們所能希望達到的最高極限,自我滿足,「因為人們保存自己,並沒有任何目的」。
我們可以設想,精神在人體內發光,是讓人用以應付周圍環境的。經過千秋萬世,它還只發展到僅能應付實際生活的一些主要問題。可是在那漫長的歲月中它似乎終於超越了他的直接需要,隨著想像力的發展,人將他的環境擴大到了肉眼看不見的事物。我們知道他當時是用什麼回答來滿足他給自己提出的問題的。在他體內燃燒的能力是那麼強烈,他不可能懷疑自己的巨大力量。他的自我主義是無所不包的,因而他無從設想自己毀滅的可能性。這些回答至今使許多人感到滿意。它們使人生有意義,給人的虛榮心帶來安慰。
智 慧 語 錄
☆要記著,幸福並不是依存於你是什麼人或擁有什麼,它只取決於你想的是什麼。
毛姆(1874-1965),英國著名小說家與劇作家,但出生於巴黎。毛姆畢業於托馬斯醫學院,原來是一名婦產科醫生,在此期間,他以做婦產科醫生的經驗為題材,創作了長篇小說。自《蘭貝斯的麗莎》後,棄醫從文,開始七十年的寫作生涯,主要成就是小說創作。著名的作品有《人性的枷鎖》與《月亮和六便士》,其作品以取材廣泛、洞悉人性、清晰樸素見長,極為膾炙人口。
滅亡的觀念 / 006
【美】理查.泰勒
我們對什麼感到畏縮?對毀滅,也就是對化為烏有感到畏縮嗎?不妨思考一下:一片樹葉、一株小草、一隻昆蟲,這些東西可能毀滅,或者不可避免地而且迅速地消失,你為此感到沮喪嗎?相較之下,一塊卵石的持久存在會使你感到寬慰嗎?
不。它們都是些無足輕重的東西。它們存在或不存在,曾經存在或從未存在,都無關緊要。它們每時每刻成千上百地產生和毀滅,都無足輕重。它們是微不足道的。
那麼,什麼東西才是舉足輕重的呢?舉例來說,人或民族。任何一個人或民族的滅亡都不是小事。然而,難道是他們的化為烏有使你感到恐懼嗎?想一想在你之前逝去的億萬人,他們是誰呢?這重要嗎?人必有一死,這使你感到驚駭嗎?想一想那些民族,興起了而後又毀滅了,現在你只知道它們的名稱,並且只知道其中一部分的名稱,其餘的連名稱都不再有什麼重要性。雖然人們偶爾想到它們的滅亡,也許有些傷感,但肯定絲毫不會感到恐怖和畏懼。
簡言之:事物不斷地生而又滅,這種生死交替與存在本身一樣明顯,而且與存在是不可分的—這種情況並沒有使人驚恐,也沒有提供令人不安的事實使某些人沮喪、發瘋,使另一些人皈依宗教,或者使幾乎所有的人都變得貪婪和追求權力。這種情況只不過使柏拉圖這樣的形而上學家感到迷惑或沮喪罷了,因為他更喜愛精神的實在性、不變性,甚至永恆性。
事物本身—有時可愛,有時醜陋,但始終在運行—從不使我們煩惱。使我們煩惱的是虛無的臨近,是對自己必有一死的認識。我們感到自己的存在正悄悄地逝去,無可挽回。古代的沙漏計時器是這種滅亡觀念的一個極好的象徵:虛無持續不停地取代著存在。透過沙漏,我們似乎看到現實世界正在悄悄地消逝,然後到了終點,以致全部滅絕。
智 慧 語 錄
☆任何東西都沒有像大膽的幻想那樣能促進未來的創立。今天的空想,就是明天的現實。
☆思想的動搖並非在正確與錯誤之間左右不定,而是一種理智與非理智之間的徘徊。
理查.H.泰勒(1945-),1974年畢業於羅徹斯特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現執教於芝加哥大學商學院,Robert.P.Gwinn金融和行為科學教授、行為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同時在國民經濟研究局(NBER)主管行為經濟學的研究工作。其研究主要集中於心理學、經濟學等交叉學科,屬於「經濟學帝國主義」的開疆拓荒者,被認為是現代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領域的先鋒經濟學家,並且在儲蓄和投資行為研究上具有很深的研究造詣。
天 國 / 007
【美】海倫.凱勒
在我心靈的天空中,信心之光永不黯淡。當我想像從塵世夢裏醒來,卻有身處天國的感覺,那滋味的美妙猶如從駭人惱人的噩夢中醒來,恰好有張可愛的臉正朝著你微笑一樣,多少甘甜和欣慰,心態得以平衡。我一直以為,並且從沒有動搖過,我所失去的每個親人、朋友,都是塵世和那個早晨醒來時的世界之間的新的聯繫者,雖然我已無法聽見人們親切的話語,雖然我心中還有未散發的悲切,然而我又不禁為他們備感高興。
我不能理解為什麼人會害怕死亡,死其實不足畏。塵世的喧囂生活,支離破碎又寡淡乏味,而死去則是永恆的生命,是一種重逢及和諧。明白這一點,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又何必悲悲切切呢!我在想,假如我的雙眼在未來的世界上可以睜開,我只需生活在我心目中的鄉村就已覺得心滿意足,我堅定的思想,使我不聽話的眼睛把視線投向那也是些轉瞬之間即逝即變的景象。
如果我那些先我而去的親人、朋友有百萬分之一的機會可以活下,那我絕無二話,甘冒萬死之風險去爭取這樣的機會,而不會因猶豫、遲疑讓他們的靈魂不安或有怨言。一旦事後發現並非如此,我將思量不在離去者的歡樂上投下陰影,因為還有一個不朽的機會。我有時想,天上人間,究竟誰最需要歡娛,是地上的探索者還是那些已在上帝的庇護下觀望天下的人?如果都是靠了一個太陽,在塵世的陰影下想像,那黑暗的感覺將是何等真切!
如果我們為崇高、純潔的情和愛所感動,想起已逝去的人,心內頓覺無限溫馨,感到有一股力量在縮小我們與他們之間的距離,那不正是件美妙的事。有這種信念,就會有力量去改變死者的面貌,使不幸轉變成為贏得勝利的奮鬥,為那些連最後一點支持力量都已經被剝奪掉的人們點燃激動之火。如果我們深信不疑:天國就在自己心中,而不在身體之外的什麼地方,那就沒有所謂的「另一個世界」,而我們所應該做的不外乎竭盡全力地去做、去愛,不斷地盼望,並用此時此刻我們心中天國的絢爛多姿的光彩去照亮、去驅散我們四周的漆黑。
天國不是虛幻的,也遠非世人從固有的想像中所料到的那麼卑微,那是一個歡樂、祥和的實體,一個嶄新的世界,那裏沒有自私、爭鬥,只有慈祥、互助。天使緩緩經過,不時拋下知識的黃金果實,讓世人採用,生活在愛的氛圍之中。
智 慧 語 錄
☆任何人都可能犯錯誤,除蠢人外,誰也不想堅持錯誤。諺語說,重新考慮最好。
☆既想到開始,也要想到發展,而尤其是不能不想到結局。
海倫.亞當斯.凱勒(1880-1968),19世紀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她以自強不息的頑強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並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機構,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榮獲「總統自由勳章」等獎項。主要著作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師》等。
固定的震懾 / 008
【英】勞倫斯
我們必須選擇「生」,因為「生」絕不會強迫我們。我們有時候甚至根本不能選擇,對死亦然。然後,生命再一次與我們同在,使人感到有一種溫和的安寧。但我們最終可能會斷然否認這種安寧,因此我們斷無安寧可言。我們可能會完全排斥生活並最終排斥自己。除非我們將自己的意志支付給生命之流,否則,我們就是毫無生命的空殼。
如果一個人除了死別無選擇,那麼,死亡就是他的光榮、他的滿足。如果他的不滿和抵抗都是冷漠的,那麼,冬天就是他的命運、他的真理。為什麼一定要誘騙或威脅他去發表生的宣言?就讓他去全心全意地宣告死亡,讓每個人都去尋找自己的靈魂,並從中發現他的生命是急速地趨向生或是死,當他找到了以後,就讓他自己行動,因為天下最大的痛苦莫過於謊言。如果一個人屬於不可逆轉的死亡之路,那麼,他至少可以心滿意足與順從自我滿足的謙卑和安寧的真正自己之間有著天壤之別。安寧存在於我們接受生命之時,當我們接受死亡時,有一種和安寧相對應的無望,那就是沉寂和順從。
生命不能打破固執己見的意志,死亡卻做到了。死亡強迫我們,不給我們以任何選擇。任何比較都是死亡,不是其他而是死亡。
對生命,我們必須放棄自己的意願,默認它並與它一致。如果我們兀自站立,我們將被排斥,被從生活中驅趕出去,生命的服務是自覺自願的。
在生命與宗教的關係中已經發生了逆轉。這似乎有點不那麼現實,就像奇蹟一樣,不十分可信,但事實上,從根本上說,這種現象是很自然的,它是我們的最高榮譽。我們知道,用我們的靈與肉的全部來執行死亡意味著什麼,我們知道什麼叫完成死亡的活動。我們已經把自己全部的靈與肉投入到製造殘廢的發動機,死亡合唱中包圍世界、不讓任何東西逃跑。我們充滿了強迫性的瘋狂,我們的堅固的意志已經和強迫,和死亡的巨大發動機協調一致了。
可見,我們的基本存在已經顯現。不錯,我們的旗幟上公開地寫著安寧,但不能讓我們因為躺下而退化。殘廢的威力震懾我們全身,已經在我們身上聚集了一百年。對死的激情早在我們的父輩那兒就開始累積起來了,它一代一代地滋生,越來越強。在我們的內心,大家都必須承認這一點。
智 慧 語 錄
☆你可以從別人那裏得到思想,你的思想方法,即熔鑄思想的模子卻必須是你自己的。
☆一分鐘的思考抵過一小時的嘮叨。
大衛.赫伯特.勞倫斯(1885-1930),20世紀英國作家,是20世紀英語文學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主要成就包括小說、詩歌、戲劇、散文等。他曾漂泊流浪國外多年,多次試圖建立逃避現實社會的理想公社,但終歸失敗。他的長篇小說作品主要有《虹》(1915)、《戀愛中的女人》(1920)及《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等,在當時極為大膽的深入而勇敢地探討了婚姻中的兩性關係與兩性關係的現實和意義,從而使他成為二十世紀最有爭議的作家之一。
精神的誕生 / 009
【俄】托爾斯泰
「你們應當重新誕生。」基督說。並非有人命令人誕生,但是人不可避免地要被引導到這上面去。為了獲得生命,他需要在今世中重新誕生—生出理性意識。
人被賦予理性意識是為了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理性意識向他揭示的幸福之中。誰把自己的生命投到這個幸福中,誰就獲得了生命;誰不把生命投放到這個幸福中,而是投放到動物性軀體幸福中,誰就自己把自己的生命剝奪了。
承認人的生命只是追求人軀體幸福的人是聽到了這些話的,他們也不是不承認這些話,而是不能理解它們。他們覺得這些話或者是毫無意義,或者有意義的東西很少,意味著某種故意裝出來的感傷的、神秘的情緒。他們不能理解這些話的意義,因為這些話解釋的是他們達不到的那種狀態,正像乾燥的、沒有萌芽的種子是不能理解潮濕的、已經發芽破土的種子狀態一樣。對於乾燥的種子來說,照射著將誕生的種子的太陽,無非是一種沒有意義的偶然現象—多一些熱和光而已,但是對於已經發芽的種子來說,太陽卻是誕生生命的重要原因。人也是這樣,對還沒有經歷過動物性軀體和理性意識的內在矛盾來說,理智的陽光僅僅是感傷的神秘詞語,只是毫無意義的偶然現象。太陽只引導那些已經有生命萌芽的人走向生命。
那麼生命是怎樣誕生的?它為什麼,在什麼時間,在什麼地方誕生?它是否不僅在人身上,還在動物、植物身上?對於這一切,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是不瞭解的。耶穌基督在談到人的生命誕生時說,任何人都不知道這個,也不可能知道這個。
的確,人怎麼能知道生命是怎樣在他身上誕生的呢?生命是人的光明,生命就是生命,是一切的開始,而人又怎能知道生命是如何誕生的呢?對人來說,那種被誕生和死亡的東西並不是生活著的東西,而是在空間和時間上出現的東西。生命,真正的生命永遠存在著,因而對於人來說它不能生,也不能死。
智 慧 語 錄
☆我們一無所知,這就是人類所能達到智慧的頂點。
☆ 瞭解一切,就會原諒一切。
列夫.尼古拉維奇.托爾斯泰(1828-1910),出生於俄國亞斯納亞波利亞納。俄國小說家、評論家、劇作家和哲學家,著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這幾部被視作經典的長篇小說,被認為是世界最偉大的文學家及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之一。在文學創作和社會活動中,他還提出了「托爾斯泰主義」,對很多政治運動有著深刻影響。
毀 滅 / 010
【俄】托爾斯泰
肉體死亡時最後一個意識的消滅不能消滅真正的人類自我,就像每天的入睡不能消滅它一樣,任何人都是從來就不怕睡覺的,儘管睡夢中會出現和死亡一樣的景象,這不是因為他想過了,而是因為過去入睡後他總是又甦醒,所以他認為還會再醒過來的(這個推斷是不正確的,他可以一千次睡醒,而在第一千零一次時醒不了)。任何人、任何時候都不進行這種推理,而這個推理也不可能安慰他,但是人們都知道,他的真正的自我是超時間存在的,因此那種暫時出現的意識中斷,是不能破壞他的生命的。
假如一個人睡著了,就像神話中說的那樣,睡了一千年,他會睡得很安靜,就像只睡了二個小時。對於非時間性的、真正的生命來說,中斷一百萬年和中斷八個小時是完全一樣的,因為對於真正的生命來說時間根本不存在。
肉體毀滅了—今天的意識也就毀滅了。
但是現在,人們應該習慣於自己肉體的改變和意識的替換。要知道,這種變化從人們記事之後就開始了,而且從不間斷。人們並不怕自己肉體的變化,不僅不害怕,反而更經常地希望這種變化加快,他們總希望長大,恢復健康。人曾經是一塊紅色的肉,他的意識全部在於胃的要求,而現在他卻變成了一個長著鬍子的有理性的男人,或者成了一個喜愛孩子的婦女。要知道無論在人的肉體中,還是在意識中都沒有任何相似的東西,並不是與肉體誕生一起開始的,而是在肉體之外、時間之外的。
既然如此,時間與空間的變化怎麼能毀滅時空之外的東西呢?心總把目光放到自己生命中最微小的部分,卻並不想看到它的全部,害怕這種微小的、他十分欣賞的一小部分從他眼光中消失。這會使人想起一個瘋人的笑話,他幻想自己是玻璃製成的,當別人把他摔倒的時候,他就大叫「嘩啦!」並馬上死掉了。人們為了獲得生命就應當抓住自己的全部,而不應當只抓住生命的只在空間和時間上出現的微不足道的部分。抓住了全部生命的人會不斷地補充生命,而對於只抓住了生命一部分的人來說,他們本來具有的東西,也會被剝奪。
智 慧 語 錄
☆成功的條件在於勇氣和自信,而勇氣和自信乃是由健全的思想和健康的體魄而來。
☆失掉理智就是失去了自已做的一切。
列夫.尼古拉維奇.托爾斯泰(1828-1910),出生於俄國亞斯納亞波利亞納。俄國小說家、評論家、劇作家和哲學家,著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這幾部被視作經典的長篇小說,被認為是世界最偉大的文學家及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之一。在文學創作和社會活動中,他還提出了「托爾斯泰主義」,對很多政治運動有著深刻影響。
他人之死 / 011
【奧地利】佛洛伊德
如果別人對自己不壞,文明人是不會談論甚至想到讓別人死亡的,除非他是一個以跟死亡打交道為職業的醫生、律師或者類似的人。如果他人之死會給自己帶來自由、金錢、地位方面的好處,文明人更不會談論這人的死。當然,我們對死亡的這種敏感仍無力捉住死神之手。當死神之手落下之時,我們在感情上會受到震動,彷彿我們完全被打垮了。於是,我們習慣於強調死亡的偶然性—事故、疾病、感染、衰老,這種習慣暴露了我們修正死的含義的努力,將必然性修改為偶然性。眾多人同時死去對我們來說特別可怕。
我們對死者採取了一種特殊態度,就像是向某個完成了特別困難任務的人表達敬意一樣。我們對死者的評價往往也是揚長避短,提出這樣的要求:對於死者宜隱惡揚善。因而無論在悼詞中還是在墓碑上,只寫下對懷念者有利的話語,這種形式似乎也是理所應當的。死者不需什麼尊敬,但在我們看來,對死者的尊敬比對真理的崇敬更為可貴,甚至勝過對生者的尊敬。
文明人這種習以為常的對死的態度在自己心愛的人—妻兒、兄弟、姐妹、親朋好友—死去的時候,達到了高潮。此時,我們往往痛不欲生,我們的一切希望、自尊、快樂都隨著死者進入了墳墓,任何事情都不能給我們以安慰,任何東西都不能彌補愛人之死給我們造成的損失。這種行為表明,我們似乎也像阿希拉部族的原始人一樣,心愛的人死去,自己也必須跟著死去。
我們對死亡這種態度常常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如果我們不能在生活的遊戲之中,對生活孤注一擲,生活就會顯得貧乏、毫無意義,平淡而膚淺。這正像美國人的調情一樣,從一開始雙方就知道,一切都會十分順暢。這樣的調情與歐洲大陸式的談情說愛剛好形成對照。在歐洲大陸,談情說愛的雙方一開始就必須記住引起愛情的嚴重後果。
我們易於受到感情的束縛,人死之後,往往悲痛欲絕。這使我們不願意想到自己會有危險,也不願設想跟自己有關的人會遭到什麼不幸。我們不敢從事帶有危險性,然而又是必須做的工作,諸如在空中飛行,遠征到他國,實驗爆炸物等等。我們不敢設想自己會遭到不幸,因為,如果災難降臨,誰能彌補母親失去兒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親這樣重大的損失?我們總是從一切事情中排斥死亡,也隨之排斥了很多別的東西。
智 慧 語 錄
☆要想讓一切都服從你,你就必須首先服從理智。
☆人的理智就好像一面不平的鏡子,由於不規則地接受光線,因而把事物的性質和自己的性質攪混在一起,事物的性質受到了扭曲,改變了顏色。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1856-1939),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猶太人。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著作《夢的解析》等書提出「自我」、「本我」、「超我」、「性衝動」等概念,認為人類男性天生具有弒父娶母的欲望和戀母情結,女性則天生具有弒母嫁父的欲望和戀父情結,及兒童性行為等理論。其成就對哲學、心理學、美學、社會學、文學等都有深刻的影響,被世人譽為「精神分析之父」,但他的理論至今仍飽受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