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包容是一種
博大的胸懷
包容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境界,是一種美德。包容是原諒可容之言,饒恕可容之事,包涵可容之人。包容,首先要能容人之言。對於批評之語,無論多麼難聽,多麼尖銳,都要坦然處之,諍友諍言無異包容。包容,還要能容人之事。人在塵世間每天經歷的事情很多,不可能樣樣都盡如人意。世人都需要以博大的胸懷,冷靜處事,寵辱不驚、閒庭信步,行走在紅塵世上。包容,最重要的是容人。這是容言、容事之根本。
1.用理解和原諒熬一帖包容的湯藥
包容別人的過錯,即使只是一句安慰的話,也能迎來天空無邊的蔚藍。
包容不是姑息別人的錯誤,也不是自己軟弱的表現。包容是一種理解,一種涵養,不是簡單的寬容加饒恕。當別人做錯事時,包容對方往往是最好的處理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支部隊在森林中與敵軍相遇,激戰後兩名戰士與部隊失去了聯繫。這兩名戰士來自同一個小鎮。
兩人在森林中艱難跋涉,他們互相鼓勵、互相安慰。十多天過去了,仍未與部隊聯繫上。這一天,他們打死了一隻鹿,依靠鹿肉又艱難度過了幾天,也許是戰爭使動物四散奔逃或被殺光。這以後他們再也沒看到過任何動物。他們僅剩下的一點鹿肉,就背在年輕戰士的身上。這一天,他們在森林中又一次與敵人相遇,展開另一次激戰,他們巧妙地避開了敵人。就在自以為已經安全時,只聽一聲槍響,走在前面的年輕戰士中了一槍─幸虧傷在肩膀上!後面的士兵惶恐地跑了過來,他害怕得語無倫次,抱著戰友的身體淚流不止,並趕快把自己的襯衣撕下包紮戰友的傷口。
晚上,未受傷的士兵一直念叨著母親的名字,兩眼無神地直視前方。他們都以為自己熬不過這一關了,儘管饑餓難忍,但他們誰也沒動身邊的鹿肉。天知道他們那一夜是怎麼過的。第二天,部隊救出了他們。
事隔30年,那位受傷的戰士說:「我知道誰開的那一槍,他就是我的戰友。當時在他抱住我時,我碰到他發熱的槍管。我怎麼也不明白,他為什麼對我開槍?但當晚我就原諒了他。我知道他想獨吞我身上的鹿肉,我也知道他想為了他的母親而活下來。此後30年,我假裝根本不知道此事,也從不提及。戰爭太殘酷了,他母親還是沒有等到他回來,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來,請求我原諒他,我沒讓他說下去。我們又做了幾十年的朋友,我包容了他。」
一次可貴的包容,換來了一生的朋友之情,可見,包容給我們帶來的好處是無價的。
做到包容說難也難,說易也易,有時可能只是一句安慰的話語,就可能迎來天空無邊的蔚藍。
一架飛機在升空的一瞬間,機身有些異樣地抖動,但這隻鋼鐵巨鳥還是如往常般地鑽進了雲層。
駕駛這架新式戰機的是美國特級試飛員胡佛,這位曾經試飛過幾千架戰機的王牌試飛員,平時最相信自己的直覺。此時,一種不祥的預感漸漸地佔據了他的心。果然,儀錶盤上亮起了一盞盞醒目的紅燈,飛機開始急速下墜,剛開始還很平順,接著就是晃動個不停。面對這突來的死神威脅,胡佛一遍一遍地在心裡默念:冷靜、冷靜。在一個真正的試飛員心中,這項耗資上億美元和無數人智慧心血的成果比什麼都重要。果真冷靜與經驗拯救了一切,奇蹟終於在這漫長的幾秒鐘裡發生了,引擎又發出了沉悶的轟鳴,在塔臺的指揮下,胡佛憑藉豐富的經驗終於使飛機迫降成功。
胡佛走下舷梯的時候,地勤人員驚呼地向他奔來,走在最前面,第一個緊緊擁抱他的,是泣不成聲的機械師大衛。因為是他一時的疏忽,錯將轟炸機的油料加進了戰鬥機,才差點釀成了一場機毀人亡的事故。
胡佛知道了原委後,並沒有責怪這位合作了十餘年的老朋友。而是安慰他說,一切都過去了,死亡也消失了,不要因為無意的過錯而責備自己,我相信你,以後只要是我飛行,會繼續請你「加油」。
因為這一句話,大衛很快從陰影中走出,並且一直陪伴在胡佛的左右,直至兩個人共同退役。其間,再也沒有出過任何哪怕是細微的差錯。
人生在世,會與許許多多的人接觸,難免會有人有意或無意地給我們造成一些傷害,如果一味地將這些傷害記掛在心,時刻與之計較,那我們的心靈就會被氣惱和怨怒所折磨,背負上沉重的包袱。倒不如用理解和原諒做藥方,熬一帖包容的湯藥,這既能解除別人的痛苦,更能讓自己變得快樂健康!
2.用包容的心對待誹謗更能贏得尊敬
「宰相肚裡能撐船」,擁有這樣的胸襟的人,才能得到世人的尊重和欽佩。
世界因為包容而存在,萬物因包容而繁榮,做為人類,更要學會包容。縱觀歷史曾經叱吒風雲的大人物無一不是有一個寬廣的胸懷,能容他人所不能容而名揚世界。
林肯曾用愛的力量在歷史上寫下了永垂不朽的一頁。當林肯參選總統時,他的強敵斯坦頓為著某些原因而憎恨他;斯坦頓想盡辦法在公眾面前侮辱他,又毫不保留地攻擊他的外表,故意用話使他窘困。儘管如此,當林肯獲選為美國總統時,須找幾個人當他的內閣與他一同策劃國家大事,其中必須選一位最重要的參謀總長,他不選別人,卻選了斯坦頓。
當消息傳出時,一片譁然,街頭巷尾議論紛紛。有人跟他講:「恐怕你選錯人了吧!你不知道他從前如何誹謗你嗎?他一定會扯你的後腿,你要三思而後行啊!」林肯不為所動地回答他們:「我認識斯坦頓,我也知道他從前對我的批評,但為了國家前途,我認為他最適合這份職務。」果然,斯坦頓為國家以及林肯做了不少的事。
過了幾年,當林肯被暗殺後,許多頌讚的話語都在形容這位偉人,然而,所有頌讚的話語中,要算斯坦頓的話最有份量了。他說:「林肯是世人中最值得敬佩的一位,他的名字將流傳萬世。」
包容是化解仇恨的最佳武器,能融化世上最冷酷的心,能遮掩一切過錯;包容使人不再受到怨恨的捆綁,而能享受心靈真正的自由。
英國首相邱吉爾在執政期間盡力為民且為人高尚,深受民眾的擁護和愛戴。但是邱吉爾的某些做法也損害了一些人的利益,使得他們對邱吉爾頗有微詞。
有一次,邱吉爾去參加一個重要會議。在會議上有一位女士對邱吉爾不留情面地破口大罵,說:「如果我是你太太,我一定會在你的咖啡裡下毒!」會議上的氣氛立刻緊張了起來,與會人員都望著邱吉爾,想知道他會怎樣應付這個突發事件。只見邱吉爾微笑著答道:「如果妳是我太太,我一定將此咖啡一飲而盡。」大家不由得都在心中為他喝采!
人生在世,難免會受到別人的批評與指責。如果你被批評,那是因為批評你的人會獲得一種重要感,這也說明你有成就,而且是引人注意的,所以你根本沒有必要去生氣。與其面紅耳赤地去跟人爭辯、理論,倒不如用幽默之語、包容之心將對方的批評與指責化解。
美國一位來自伊利諾州的議員康儂在初上任時的一次會議上,受到了另一位代表的嘲笑:「這位從伊利諾州來的先生口袋裡恐怕還裝著燕麥呢!」
這句話是諷刺他還沒有擺脫農夫的氣息。雖然這種嘲笑使他非常難堪,但也確有其事。這時康儂並沒有讓自己的情緒失控,而是從容不迫地答道:「我不僅在口袋裡裝有燕麥,而且頭髮裡還藏著草屑。我是西部人,難免有些鄉村味,可是我們的燕麥和草屑,卻能生長出最好的苗來。」
康儂並沒有惱羞成怒,而是成功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緒,並且就對方的話「順水推舟」,做了絕妙的回答,不僅自身沒有受到損失,反而使他從此聞名於全國,被人們恭敬地稱他為「伊利諾州最好的草屑議員」。
學會包容,本來就是處世的需要。這世間並無絕對的好壞,而且往往正邪善惡交錯,所以我們立身處世有時也要有清濁並容的雅量。待人包容,不僅使指責你的人達不到預期的目的,而且還向世人彰顯了你的大度,何樂而不為呢?
我們證明自己比別人強的一個有力籌碼就是:我們有容人之量。
3.寬恕並拯救仇人是最高尚的事情
有機會報仇卻放棄,反而幫助自己的仇人脫離危險,這樣的包容之心是最高尚的。
從前有一個富翁,他有三個兒子。在他年事已高的時候,富翁決定把自己的財產全部留給三個兒子中的一個。可是,到底要把財產留給哪一個兒子呢?富翁請醒世大師幫忙拿個主意。於是,醒世大師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要富翁的三個兒子都花一年時間去遊歷世界,回來之後看誰做到了最高尚的事情,誰就是財產的繼承者。
一年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三個兒子陸續回到家中。醒世大師要三個人都描述自己的經歷。
大兒子得意地說:「我在遊歷世界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把一袋金幣交給我保管。可是那個人卻意外去世了,我就把那袋金幣原封不動地交還給了他的家人。」
二兒子自信地說:「當我旅行到一個貧窮落後的村落時,看到一個可憐的小乞丐不幸掉到湖裡了。我立即跳下馬,從河裡把他救了起來,並留給他一筆錢。」
三兒子猶豫地說:「我,我沒有遇到兩個哥哥碰到的那種事。在我旅行的時候遇到了一個人,他很想得到我的錢袋,一路上千方百計地害我,我差點兒死在他手上。可是有一天我經過懸崖邊,看到那個人正在懸崖邊的一棵樹下睡覺,當時我只要抬一抬腳就可以把他踢到懸崖下,我覺得不能這麼做,正打算離開,又擔心他一翻身掉下懸崖,就叫醒了他,然後繼續趕路了。這實在算不了什麼有意義的經歷。」
富翁請醒世大師點評。
醒世大師點了點頭,說道:「誠實、見義勇為都是一個人應有的品德,稱不上是高尚。有機會報仇卻放棄,反而幫助自己的仇人脫離危險的包容之心才是最高尚的。我建議您把全部財產交給老三。」
恩將仇報的人和事是屢見不鮮的;有機會報仇卻放棄,反而幫助自己的仇人脫離危險的人和事並不多見。但只有這麼豁達包容的人,才堪稱品德高尚,才能享受人生的最高境界。
在面對那些曾經給我們心靈和身體帶來巨大痛苦的人們時,能夠做到拋棄仇恨,善待自己的仇人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
4.包容是一種風度,寬恕是一種風範
不能讓仇恨一直在心裡發酵,唯有忘卻仇恨,寬恕傷害過你的人,心靈才能輕鬆,生活才會快樂。
1984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南非德斯蒙德.圖圖大主教強調:「沒有寬恕,就真的沒有未來!」原諒是一種風格,包容是一種風度,而寬恕,則是一種風範,是所有美德之中最難為之的行為,但它可以讓人的靈魂得以重生。
「死後我們都會進入另一個世界,希望我們的友誼能夠繼續。」大衛是那樣留戀和休斯的友誼,但他就要死了,而且就在說這句話的那天夜裡靜靜地死去了。
大衛是傷害休斯的人,不僅讓休斯一直昏死了6天,而且為此失去了一隻左眼,但休斯卻寬恕了他,並讓他在最後的日子裡得到了重生。
這是美國的一個故事,講述的是寬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