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你是一個內向的人嗎
內向的人和外向的人很不一樣,在聚會的場合,如果你不講話,很容易被眾人認為你性格內向。這時就要好好地檢討自己,是不是表現得不夠自信?是不是不適合這種熱鬧的環境?是不是不善於跟大家交流?如果這些問題都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就說明你是個內向的人,但也不能說明你不適應這個世界,也不能說明你不如外向的人優秀。要知道,每個人身上都是優點和缺點並存的。
一、內向性格說明書
性格內向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個性特徵。它與害羞和具有孤僻的性格特徵不同,與疾病無關。它也不是你能改變的事物。但是你可以學著利用它,而不是對抗它。
性格內向形成的原因
性格內向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個性特徵,是一種用於區分人格類型的簡單方法。最早由心理學家榮格提出,他認為這是一種可能導致以自我為中心定向,以及圍繞個人內在世界的主觀知覺與認識佔優勢的人格類型。現在一般認為,內向者的興趣與專注力意指向自身及其主觀世界;除了親密朋友之外,不易與他人隨便接觸,對一般人顯得冷漠;待人含蓄、沉默寡言、嚴肅、敏感;缺乏自信與行動的勇氣;喜好幻想;情緒活動比較穩定;喜歡有秩序的生活。
雖然內向不可改變,但是你可以學著利用它,而不是對抗它。正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首先我們先瞭解一下:
性格內向者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樣的呢?
通過對性格內向者的調查得知,他們大多數對自己以外的事情沒有興趣;覺得外面的世界對自己來說太難應付了,每天最開心感到解脫的時刻,就是由辦公室回到家裡的時候;放假的日子,除非迫不得已,否則一定要留在家裡;怕跟人群接觸,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什麼都比不上別人,為了逃避與別人比較高低,在盡可能的範圍之內都避免與別人接觸;不愛提出問題或者說出自己的見解,怕被人嘲笑自己不夠聰明,最終導致工作上及生活上有許多事都一知半解,明知道這種做法不對,但還是得過且過;怕別人看穿自己知識不夠豐富,只是個半吊子,因此加倍謹慎,與任何人都保持一定的距離;躲在自己“一人世界”裡才覺得有安全感,但同時也覺得孤獨,因此也會嚮往能多幾個好朋友,希望自己不要這麼怕與人接觸,希望可以仔細地去瞭解自己的工作及生活的環境,希望可以真正地享受人生..但最終還是不敢邁出第一步,這個惡性循環一直在繼續。
內向性格是怎樣形成的?
1.由於自我意識敏感而產生對人的「緊張症」、「恐懼症」。譬如有些人只要與異性接觸,過分強烈地意識到對方是異性,造成情緒緊張過度,手足無措,雙方頓時陷入尷尬局面。
2.造成內向性格的主要因素往往是家庭背景。內向者的父母,大多數屬於不善於表達感情或者感情較為淡漠的人。他們認為,孩子就該服從家長,一切聽從家長的安排,身為父母應該拿出父母的威嚴,有些家長的樣子,也必須與子女保持一定的距離。大多數內向者都有這樣的經歷:從小開始,父母從來不滿足孩子濃厚的好奇心,他們對孩子提出的問題不屑一顧,或是提醒少管閒事,做好份內的事。大多數內向者的家長不鼓勵孩子去結交朋友,或參加任何課餘活動,他們認為這類活動會使孩子「分心」,對正常的學習沒有任何幫助。所以孩子在踏入社會之前的生活圈子,只有兩點一線——學校及家裡。在缺乏與人溝通的環境裡成長的孩子,對於一般社交技巧可以說是一無所知的,這就導致孩子在剛踏入社會做事時,缺乏社會經驗,無意之中得罪了一些人而不自知。而這些人所表現出來的反感,使這些孩子從此不敢再嘗試與別人溝通,同時完全退縮到自己的個人世界,抗拒與人接觸。
3.經歷也是內向性格形成的條件。內向者的生活環境,具體地講,就是家庭、學校、工作等,人與環境關係發展的過程便是經歷。有些人一旦遭遇挫折,事情變得不順,就會鑽牛角尖或者逃避,如此惡性循環便形成了內向性格。
正確對待與改變過於內向的性格
對待與改變過於內向的性格,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消除自卑感
1.要正確認識自己,提高自我評價。形成自卑感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確認識和對待自己,因此要消除自卑心理,須從改變認識入手。要善於發現自己的長處,肯定自己的成績,不要把別人看得完美無缺,把自己貶得一無是處,“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要知道,他人也會有不足之處,自己身上也有優點。只有提高自我評價,才能增強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2.要正確認識自卑感的利與弊,增強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有的人把自卑心理看做是一種有弊無利的不治之症,因而感到悲觀絕望,這是一種不正確的認識,它不僅不利於自卑心理的消除,反而會加重。心理學家認為,自卑的人不僅要正確認識自己各方面的優點,而且要正確看待自己的自卑心理。自卑的人往往都很謙虛,善於體諒人,不會與人爭名奪利,安分隨和,善於思考,做事謹慎,一般人都較信任他們,並樂於與他們相處。指出自卑者的這些優點,不是要他們保持自卑,而是要使他們明白,自卑感也有其有利的一面,不要因自卑感而絕望,認識這些優點可以增強生活的信心,為消除自卑感奠定心理基礎。
3.要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勵,相信事在人為。當面臨某種情況感到自信心不足時,不妨自己鼓勵自己:“我一定會成功,一定會的!”或者不妨自問:“人人都能幹,我為什麼不能幹?我不也是人嗎?”如果懷著“豁出去了”的心理,去從事自己的活動,事先不過多地體驗失敗後的情緒,就會慢慢地培養起自信心。
4. 對於怕“人”的內向性格者,首先要引導他們對周圍環境裡的事物產生興趣。具體方法是:每天下班之後,不要馬上回家,而是要到一個熱鬧的場所待一段時間,然後回家將所觀察到的事物記錄下來。這種做法的目的是將他從個人世界裡拖出來,讓他投入到以前不敢置身的環境,並對這些環境作出詳細的觀察。過一段時間後,他對接觸過而從來沒有留意過的事物逐漸產生興趣,想逗留在外的願望也隨之加強,逗留的時間也自然地增多。
克服人際交往障礙
內向性格的人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人際交往障礙,因此必須給自己制訂一個交朋友的計畫。起始階段的要求比較低,任務比較簡單,以後逐步加深難度。例如:
第一週,每天與同事(或鄰居、親戚、室友等)聊天十分鐘。
第二週,每天與他人聊天二十分鐘,同時與其中某一位多聊十分鐘。
第三週,保持上週的交友時間量,找一位朋友做不計時的隨意談心。
第四週,保持上週的交友時間量,找幾位朋友在週末小聚一次,隨意聊天,或家宴,或郊遊。
第五週,保持上週的交友時間量,積極參加各種思想交流、學術交流、技術交流等。
第六週,保持上週的交友時間量,在公共場所嘗試與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交往。
一般說來,上述梯級任務看似輕鬆,但認真做起來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最好找一個監督員,讓他來評定執行情況,並督促堅持下去。其實,第六周的任務已超出常人的生活習慣,但對於改變內向性格者在強度上超出常規生活是適宜的。在開始進行梯級任務時,你可能會覺得很困難,也可能覺得毫無趣味,這些都要儘量設法克服,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內向者也具有健康的性格
“人上一百,各樣各色。”性格是造成人們差別的重要因素。但性格本身沒有優劣之分,外向的人有其長處也有其不足之處,內向的人有優點也有“毛病”。健康的性格並不以外向、內向來衡量,只要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性格的優勢,克服自己的弱點,就算是一個性格健康的人。
內向者要想具有健康的性格,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方面的條件:
悅納自我
一個性格健康的人能夠體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他們瞭解自我,有自知之明,樂於接受自己,而有些內向者卻總是對自己不滿意。由於所確定的目標和理想不切實際,主觀和客觀的距離相差太遠,造成內向者自責、自怨、自卑。比如有的人對自己生理方面的一些缺陷存在自卑,諸如自己的長相平平或長相醜陋,自己的身高過矮、體形過胖不苗條等。有的心理學家建議,悅納自我應該從接受自己的身體開始。如果你對自己身體的某些方面不喜歡,那麼你不妨先將這些內容列出來,然後看哪些是可以改變的,哪些是不能夠改變的。若身體過胖,就可以通過進食低脂肪、低熱量食物,通過鍛煉身體來改變。而對於那些不能改變的身體特徵,如自己的長相、身高、說話聲音,則要樂於接受,因為這些特徵是先天的,無法改變的。
關於心理特徵方面,自己要對自己的能力、氣質和性格有客觀的認識。一個人的智力水準、氣質同先天遺傳的關係較大,一般而言是不易改造的。但是人的性格則是後天形成的,是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力改變的。如果你是一個智力平平的學生,但是你可以通過刻苦勤奮的努力來取得好成績。所以,我們應該採取這樣的態度,對那些能夠改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我們要儘量地去完善,對那些不能夠改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則要採取接受、悅納的態度。
悅納他人
善與性格健全的人相處,樂於與人交往,樂於接納別人,人際關係和諧,能與團體融為一體,在與人相處時,積極的態度總是多於消極的態度。而有些內向者則往往不合群,脫離團體,不能與人和諧地相處,這樣勢必會造成性格的缺陷。
心理學者傑拉德指出:能將內心對重視你的人敞開,是健康性格的重要特徵。同時,要擁有健康的性格,向別人開放自己的內心是最好的辦法。
通常,為了適應社會的各種需求,不與社會發生衝突,大部分人都必須相當程度地壓抑自己。在社會生活上這是必需的,只是若壓抑過度就會產生身心障礙。所以傑拉德強調,即使在社會生活中頻頻壓抑自己的人,至少也要有一處可以傾訴、發洩胸中的鬱悶和不滿情緒的地方,這是擁有健康性格的必要條件之一。但是,自我開放並非越高越好。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若一方抱著很高的期望,另一方卻關起心靈的大門,兩人便無法溝通和交往。所以,敞開自己是發展親密朋友關係的基本條件。然而,一見面或在公開場合過度吐露自己細膩複雜的心情,怕只會令聽者大惑不解、不知所措。所以,自我開放必須看場合,而且要適度,才能培養健康的性格。
內向者培養健康性格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具備以下三種能力:
一是超強的自控能力。內向者想要改變自己,確實是一個與自己鬥爭、較勁的、艱苦的、長期的過程,如果不能控制自己,則無從談起。如果你是一個容易發怒的人,而你想培養一種豁達、寬容的性格,那麼在你要發火的時候,你一定要強行壓制怒火,一旦你不能控制,再長的時間也培養不出健康的性格。
二是科學的方法。性格其實與人的生理(比如血型、基因)、習慣、家庭環境等諸多因素有關,方法不科學,往往適得其反,嚴重的還會引發心理(比如強迫症)或生理疾病。實際生活中要認識到性格培養不是立竿見影的事,一定要樹立打持久戰的思想,方法上要從易到難,步步為營,先從容易的做起,當嘗到甜頭後,就會增強信心,要一步一個腳印,扎實打好基礎,切忌反覆。
三是客觀的自我認識。內向者要對自身進行深刻的反思或反想,對自己有個客觀的認識,這樣你在確定目標和方法時,就會有很強的針對性,簡單地移花接木式的照搬別人的經驗,往往會導致失敗。
有一句話說得好,“世界上最難的往往不是戰勝別人,而是戰勝自己”,但“有志者事竟成”。相信,內向的你一定會成功的。
內向者,你是自己的驕傲
性格內向的人經常感到自己似乎有什麼地方不對勁,他們羡慕外向者的性格與生活方式,也想著用所謂的“正確方式”來做事情。但我們生活在外向的世界之中,所以“正確的方式”並不總是適合性格內向的人。不必崇尚外向者,內向的你也有屬於自己的世界,也能夠活出自己的精彩。你有值得驕傲的資本,更應該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自信。
我們生活在注重溝通的世界裡,確實重視並推崇外向的特徵。但事實上,外向的人也是從別人身上獲得能量來充實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不能因此說這就是屬於他們自己的優勢。性格內向的人擁有能夠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觀察力更為敏銳,有做出不尋常決定的意志力,以及使外界放緩腳步的潛力,這些好品質,是外向者不具備但卻是內向者的資本和優勢。
內向者最顯著的特徵是他們精力的來源:性格內向的人,從他們的內在世界,如思想、情緒和觀念中獲得精力。他們善於保存精力,但他們容易受到外部世界的刺激,並體驗到不舒服的“刺激太多”的感覺。這種感覺大概像熱鍋上的螞蟻,或是遲鈍麻木。無論是哪種情況,他們都需要限制自己的社會交往,以免被弄得精疲力竭。當然,性格內向的人,需要對他們獨處的時間以及在外界活動的時間加以平衡,否則他們會失去很多的機會和人際關係。內向的人就像是充電電池,他們很多時候停止花費精力,並停下來休息,以便再次充電。精力平穩的內向者具有獨立思考、高度集中注意力、創造性地工作的毅力和能力。
相比較而言,大多數外向者喜歡參加外界的活動,喜歡在人多、活動多、事情也多的環境中工作,這樣會使他們覺得如魚得水。然而,與大多數人的認識相反,性格外向的人並不一定就比性格內向的人好交際或更活潑。內向者並不一定就是安靜或孤僻的,只是他們的注意力在自己的身上或心裡。他們需要一個安靜的、適合思考的地方,在那裡全面地思考問題,並使自己恢復充沛的精力。世界上許多卓有成就的外交家,都不是那種性格外向之人。但是,這一點絲毫不妨礙他們成為對交際能力有著極高要求的職業外交家,而且,他們那深沉的氣度、高雅的談吐、敏銳的思想、一針見血的精闢論斷,反倒給他們增添了無窮的個性魅力。
性格外向的人涉獵範圍廣,並且有很多的朋友,或者本身擁有足夠的社會經驗,使得他們對任何事情都略知一二,是一個通曉多方面知識的人。但他們對體驗進行加工時,從外部世界瞭解的事物並不一定就能擴展其內在世界。而性格內向的人則恰好相反。內向者喜歡深度,他們限制從外部進入的經驗,但對每一經驗都體驗較深。也許,內向者通常只有較少的幾個朋友,但與這些朋友的關係都較為密切。他們喜歡深入鑽研問題,對某一問題深入性的探討甚於寬泛性的追尋。這就是為什麼他們要將思考的問題限制為一個或兩個,否則他們就會感到壓力太大。內向者從外部世界接收資訊,思考它並發展它。而且他們會在獲取這些資訊一段時間後還再次地思考它。
內向者還具有高密度集中的注意力。事實上,要將性格內向的人從集中精力的思考中拉出來是件很困難的事。
內向者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回答問題,但這並不是內向者的缺點,而是意味著他們思考得更深入。因此,內向者對問題的回答內容更充實。內向者的這個優勢,會讓外向者需要花費很多的精力才能彌補。
內向者會有些許的自負,這也是很典型的優勢,因為他們不慣於用別人的看法來評價自己。相反的是,他們能清晰地看到自己每天的成就,因此每天都充滿了動力。
內向者在工作中也具有優勢,他們天生的克制能力非常值得每個人學習。很多老闆評價內向的員工——冷靜、工作有規劃、考慮周到。內向者沒有強烈的衝動傾向,他們會充分思考他們的行動和其他人的意見,而不是魯莽行動。內向者在聽清楚對方想表達的問題後,再獨立地歸納出想法,進行不斷反思。這些優良的品質都有助於內向者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內向者有理由保持自己個性的優勢。只要好好利用自己的優勢,一定會發光發熱成為不可或缺的人才,同時,也能為自己感到驕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