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能總對別人好--距離與美感的關係
在生活中,特別是在職場和商場上,和同事、客戶應該保持怎樣的一個交往距離呢?你是否發現,當你與別人距離太遠時,你會失去很多機會和訊息;可當你與別人走得太近時,你卻往往被別人所操縱。
◆既相互取暖,又不彼此傷害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和體會:與某人的關係越親密,就越容易發生摩擦和矛盾,反倒不及與初次見面者交往容易。家庭成員、情侶之間常常相互埋怨,正是這種情況的表現。按理說應該是交往得越深,就越容易相處,相互之間的人際關係也越好,可事實上並非如此。
這種現象可以用心理學上的「刺蝟法則」(也叫心理距離效應)來解釋。
「刺蝟法則」說的是一個有趣的現象:在寒冷的冬季,兩隻刺蝟因為冷而擁抱在一起,但是由於它們各自身上都長滿了刺,緊靠在一起就會刺痛對方,所以無論如何都睡不舒服。因此,兩隻刺蝟就分開了一段距離,可是這樣又實在冷得難以忍受,因此它們就又抱在了一起。折騰了好幾次,它們終於找到了一個比較合適的距離,既能夠相互取暖又不會被刺。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心理距離效應」。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例子不勝枚舉。一個你原來非常敬佩或喜歡的人,與其親密接觸一段時間後,對方的缺點就會一點點的暴露出來,你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自己對其原有的感情,甚至感到失望,有時還可能會討厭他(她)。夫妻、戀人、朋友以及師生之間都不例外。
曾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大閱覽室中,當裏面僅有一位讀者的時候,心理學家走進去坐在他(她)身旁,來測試他(她)的反應。結果,大部分人都快速、默默地遠離心理學家到別的地方坐下,還有人非常乾脆明確地說:「你想做什麼?」這個實驗一共測試了八十個人,結果都相同:在一個僅有兩位讀者的空曠閱覽室中,任何一個被測試者,都無法忍受一個陌生人緊靠著自己坐下。
由此可見,人和人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人人都需要一個能夠把握自我的空間,它猶如一個無形的﹁氣泡﹂,為自己劃分了一定的「領域」,而當這個「領域」被他人侵犯時,便會覺得不舒服、不安全,甚至開始惱怒。
法國前總統戴高樂曾經說過:「僕人眼裏無英雄。」這也說明了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應該留有一定的餘地——相應的心理距離,否則偉大也會變得平凡。戴高樂是一個非常會運用心理距離效應的人,他的座右銘是:保持一定的距離!這句話深刻地影響了他與自己的顧問、智囊以及參謀們的關係。在戴高樂擔任總統的十多年歲月中,他的秘書處、辦公廳與私人參謀部等顧問及智囊機構中,任何人的工作年限都不超過兩年。他總是這樣對剛上任的辦公廳主任說:「我只能用你兩年。就像人們無法把參謀部的工作當做自己的職業一樣,你也不能把辦公廳主任當做自己的職業。」這就是他的規定。
後來,戴高樂解釋說,這樣規定有兩個原因。第一,他覺得調動很正常,而固定才不正常。這可能是受到部隊做法的影響,因為軍隊是流動的,不存在一直固定在一個地方的軍隊。第二,他不想讓這些人成為自己「離不開的人」。唯有調動,相互之間才能夠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夠確保顧問與參謀的思維、決斷,具有新鮮感及充滿朝氣,並能杜絕顧問與參謀們利用總統與政府的名義來徇私舞弊。
戴高樂的這種做法值得我們深思。如果沒有距離,領導決策就會過分依賴於秘書或者某幾個人,易於讓智囊人員干政,進而使他們假借領導名義謀一己之私,後果將會非常嚴重。如此說來,還是保持一定距離為好。
在美國著名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博士看來,彼此間的自我空間範圍,是由交往雙方的人際關係與他們所處的情境來決定的。據此,他劃分了四種區域或者距離,每種距離分別對應不同的雙方關係。
1 親密距離
這是人際交往中的最小距離,甚至被叫做零距離,也就是人們經常說的「親密無間」。它的近範圍是在六英寸(約十五公分)內,在此距離內,人們相互之間可以肌膚相觸,耳鬢廝磨,以至於能夠感受到對方的體溫、氣味以及氣息;它的遠範圍是六十八英寸(十五~四十四公分),在此距離內,人們可以挽臂執手,或者促膝談心,通過一定程度上的身體接觸,來體現出相互之間親密友好的關係。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距離主要出現在最親密的人之間。在同性間,常常僅限於貼心朋友;在異性間,常常僅限於夫妻與戀人。所以,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倘若一個不屬於該親密距離圈中的人,在沒有經過對方允許時,隨意闖入這個圈子裏,無論其用心與目的怎樣,都是不禮貌的行為,都會引起對方的反感與彼此的尷尬。
2 個人距離
這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稍有分寸感的距離。在此距離內,人們相互之間直接的身體接觸已不多。其近範圍在一點五二點五英尺(四十六~七十六公分),以能夠互相握手及友好交談為宜,這是熟人之間交往的空間。若是一個陌生人貿然進入此空間,就會構成對他人的侵犯。其遠範圍在二點五四英尺(七十六公分~一公尺二十二公分),所有朋友與熟人都可以自由進入該距離,但一般情況下,和比較融洽的熟人談話時,距離更靠近遠範圍的近距離(二點五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間交往時,則更靠近遠範圍的遠距離(四英尺)一端。
3社交距離
它和個人距離相比,無疑又遠了一步,體現的是一種社交性,或者禮節上的比較正式的關係。其近範圍是四七英尺(一點二二點一公尺),人們在工作場所與社交聚會上,通常都保持這種空間距離。
一次,一位主辦人在安排外交會談座位的時候發生疏忽,在兩個並列的單人沙發中間未擺放茶几。結果,坐在那兒的兩位客人,一直都盡可能靠在沙發的外側扶手上,而且身體也經常後仰。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情境和關係下,人們就需要調整不同的人際距離。倘若距離和情境、關係不對應的話,就會使人們出現明顯的心理不適。
這種社交距離的遠範圍是七十二英尺(二點一三點七公尺),它被認為是一種更正式的交往關係。在公司裏,經理們一般使用一個大而寬闊的辦公桌,並在離桌子一段距離處,擺放來訪者的座位,這樣就能和來訪者在談話時保持一定的距離。同理,在企業領導人之間談判、工作招聘面試、教授與學生的論文答辯等時候,也常常都要隔一張桌子或者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便可能增加莊重的氣氛,也增加了雙方的適應程度,顯得更得體與正式。
4 公眾距離
這種距離是在公開演說時,演說者和聽眾之間保持的距離。它的範圍一般在十二二十一英尺(三公尺七十公分~七公尺六十公分),其最遠範圍在上百英尺以外,這是一個基本上能夠容納所有人的「門戶開放」空間。在此空間內,人們是可以相互之間不發生任何聯繫的,甚至人們完全可以對處於此空間內的其他人「視而不見」,不和他們交往。
在人際交往時,空間距離是彼此之間是否親近、友好的重要標誌,人與人之間選擇正確的空間距離非常關鍵。
◆有了距離,才有了效果
有的時候人們常有這樣的感覺,每天和愛人朝夕相處的時候,不覺得愛人很重要,一旦對方出差很長時間,就會感覺對方在自己的生命裏尤為重要。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距離產生美」。
有時候,我們經常在影視劇裏看到這樣的情景:一個男孩一直苦苦追求一個女孩,在追求的時候對她無比關心,可是女孩卻總不領情,當這個男孩喪失信心停止追求之後,女孩往往會突然發現,自己好像愛上了這個男孩。這種感覺也是「距離產生美」的心理效果,它不一定是真的愛,卻肯定是心理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就可以用﹁距離﹂來操縱對方的心理,實現自己的目標。運用到管理實踐中,就是領導者與下屬保持心理距離,可以避免下屬的防備和緊張,可以減少下屬對自己的恭維、奉承、送禮、行賄等行為,可以防止與下屬稱兄道弟、公私不分。適當的距離既可以獲得下屬的尊重,又能保證在工作中不喪失原則。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這才是成功之道。
著名的酒店之王希爾頓深諳此道。
希爾頓為自己的旅館王國立下過一條原則:最低的收費和最佳的服務。他要求飯店的所有職員一定要做到和氣為貴,顧客至上。不管誰違反了這一規定,都要受到嚴厲的懲罰。
在平時的工作中,希爾頓總是和藹可親,他愛與員工們談天,關心他們的生活,熱心幫助解決員工的困難,所以員工們與他的關係都很融洽。和希爾頓聊天,就像是和一位長輩談心,不用拘束,也不用擔憂,因為他是把每個人都當作酒店的主人來對待的。
但是在原則問題上,他是絕不含糊的。在公餘時間,他從不要求管理人員到家做客,也從不接受他們的邀請。
一次,飯店一位經理與顧客發生了爭執,居然還大吵了起來。希爾頓知道這件事後,立刻辭退了這位經理。雖然這位經理業務能力很強,為飯店作出過不小的貢獻,但希爾頓並沒有姑息他,而是嚴格的執行了規章。希爾頓這種說一不二的性格,使得許多員工都認為他是一個特別嚴肅的人,所以都很尊重他,希爾頓在酒店中的威望與日俱增。
正是這種保持適度距離的管理,使得希爾頓的各項業務能夠節節升高。
與員工保持一定的距離,既不會使你高高在上,也不會使你與員工互相混淆身分,這是管理者的一種最佳狀態。距離的保持靠一定的原則來維持,這種原則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既可以約束領導者自己,也可以約束員工。掌握了這個原則,也就掌握了成功管理的秘訣之一。
除了在管理上這樣,做生意也是如此。有的時候對人過度熱情,不但起不了什麼效果,反而會招來反感嚇跑客戶。
比如美容院給愛美的女士極力推薦美容新產品,推銷辦理各種會員卡;拍攝結婚照片,店員極力推薦所謂的「優惠方案」,並想盡辦法讓你增加洗片數量;到銀行辦理貸款,櫃員費盡口舌要你辦理某種理財業務;進入超市購物,服務員極力推薦某種產品等等。
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對商家來說,顧客是上帝,你必須提供熱情的服務。但是,倘若「熱情」過度了,便會使消費者覺得毫無真誠可言,甚至引來反感。這種看似的「熱情」,實則比冷淡還難以令人接受。
熱情過度的服務,難以收到商家預期的效果。隨著廣大消費者對產品認知的心理越來越成熟,絕大多數人已不會憑一面之詞的誇讚,就相信某一種產品了,他們的消費行為和消費觀念越來越成熟,選擇商品更加理性。
從消費者的心理來說,人往往都具有一種天生的逆反心理。你越講得好,越吹得天花亂墜,他反而會產生懷疑,最終導致對這一產品不信任甚至厭惡。
所以,不妨改變一下策略,有的時候創造「熱情」,不如創造點「距離」,保持點「神秘」。我們來看一個經典的例子。
出版商為了讓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哈利波特火杯的考驗》取得轟動的銷售成績,特意製造了媒介、書迷和作者的距離感,取得了不同凡響的收效。出版商是怎麼製造距離的呢?
原來,出版社在出版前全面封鎖消息,書籍的標題、篇幅和價格保密到發行前兩週。不贈送供評論用的贈閱本,不允許採訪作者,因為擔心考慮不周導致洩露,而推遲譯成外文版本。
首發日之前,刺激性的情節細節,包括關鍵人物之死和哈利的性喚醒,一點點透露給垂涎已久的記者團,要求印刷廠和銷售商簽訂絕對保密的協議。經銷商則受到嚴格審查,不過有些被允許僅僅在「哈利‧波特」即二○○○年七月八日前,在限定的場地,短時間內展示令人眼饞的冊數。
當時,幾冊新書樣本,「無意中」由西佛吉尼亞州最偏僻的一家沃爾瑪超市銷售了出去,不過其中一個「幸運的」孩子,被全球媒體長篇累牘地加以跟蹤報導,並刊登在了備受關注的每個頭版的顯著位置。
經過這一系列的措施,拉大了書迷們和書的距離,進而使書迷非得到不可的情緒更為狂熱。到頭來,該書的普遍暢銷就不可避免,出現在了雜貨商店乃至路邊餐館的每個地方。
換個角度思考,如果該書在出版之前,就過度熱情地接受各種媒體的訪談,毫無保留地披露書的內容,恐怕書迷的熱情會隨之降低,不會出現如此瘋狂熱銷的情況。
所以,巧用距離感來操縱員工、顧客的心理,不失為一種策略。只要運用得當,就會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