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比爾.蓋茲的創業哲學
比爾.蓋茲是微軟的創始人,根據美國《富比士》雜誌的統計,蓋茲是全世界最有錢的人。另外一個統計則稱,蓋茲一個人的財富要比全世界最貧窮的百分之五十人口的財富總額還要多。比爾.蓋茲開創了創業成功的神話。其實,他成功並非是運氣,接下來我們就看看比爾.蓋茲的創業哲學吧。
善於抓住機會的人才能成功
我們為了心中的夢想,一直說只要有一個機會就會改變自己的命運;沒想到的是,在我們說這句話的時候,就有一個機會與我們擦肩而過。而那些成功的人都是善於抓住機會的人。
喬治50歲的時候就死了,死後他見到了上帝,他向上帝訴苦:“主啊,我在世上活了50年,您連一次飛黃騰達的機會都沒有給我,因為沒機會,我平庸地度過了一生。”
上帝說:“是這樣的嗎?你認為哪些機會沒有給你呢?”
“我的志向是像比爾.蓋茲那樣,成為IT精英和世界首富,我要建立電腦王國,我要住在西雅圖市華盛頓湖畔的豪華別墅……可是這些都沒有實現。之所以沒有實現,是因為您沒給我機會,否則創立微軟公司的就會是我喬治,而絕非比爾•蓋茲了。”喬治說。
上帝沉默了一會兒說:“好吧,我們來做一次時光倒流的實驗吧!”上帝開啟了時空隧道,讓喬治回到1975年。
那一年,喬治與比爾.蓋茲同在哈佛大學就讀,並且在同一個班。一天,他們的同學艾倫給他帶來了那年1月號的《大眾電子學》雜誌。喬治隨手一翻,不耐煩地說:“怎麼這本雜誌連一張美女圖片都沒有呢?真沒勁!”說罷,喬治將雜誌扔給了比爾.蓋茲,然後扭了扭肥胖的屁股與他的女友跳迪斯可去了。
喬治走後,比爾.蓋茲拿起那本雜誌閱讀,他立刻被一篇關於第一台個人電腦的報導吸引住了。
當晚,喬治與女友在迪斯可舞廳瘋玩到深夜,而比爾.蓋茲卻徹夜難眠,他在思索著他的未來與電腦將來的發展趨勢,最後,他作出了輟學創業的決定。
比爾.蓋茲與艾倫在喬治等一班同學的冷嘲熱諷下創辦了微軟公司,並且一步步地壯大了起來。
上帝關閉了時空隧道,問回到現實中的喬治:“看了你當初的表現後,現在服氣了吧?”
喬治怨氣十足地說:“不、不、不,這絕不能怨我,要怨就怨我的女友,如果不是她催命一樣地約我去跳舞,我一定不會忘了細讀那本讓比爾•蓋茲找到財富的雜誌。上帝,如果您讓我做一家電腦公司的老總,我也會成就一番非凡的事業,肯定會的,我打賭!”
“好吧,那就讓我再給你一次機會。”時光又回到1975年,喬治與比爾•蓋茲都創建了一家電腦公司。上帝安排艾倫為他們出謀劃策。艾倫首先向喬治建議:“現在世界上還沒有一家生產電腦軟體的企業,我們就專門開發生產電腦軟體吧!”
喬治坐在老闆椅上,神氣十足地說:“不、不、不,艾倫,儘管軟體對電腦很必要。但它只是附加品,而且其弊病是容易被人盜版、複製。你想想,那樣我們贏利實在太難了。我們就生產硬體,壓倒IBM公司與蘋果公司。”
艾倫失望了,就找比爾.蓋茲提出同樣的建議。比爾•蓋茲立即採納,並於當天讓公司全力投入到開發軟體的工作中。不久,比爾•蓋茲的傑作誕生了,公司發展壯大了。而喬治生產電腦硬體的銷量連IBM一個小部門都比不上,當年就破產了。
上帝關閉了時空隧道。上帝還沒有開口,喬治怨氣更甚:“不、不、不,這絕不能怨我。如果……”
上帝打斷了他的話:“喬治,我給了你幾次機會呢?”
“兩次,上帝。”
“不,也許更多,只是你沒有領悟到,或者沒把機會當成是機會。不管怎麼說,我是仁慈的,也是公正的。我把飛黃騰達的機會散播到全世界,每時每刻都有人抓住機會創造奇蹟。可是你呢?至死都生活在抱怨、自負、享樂中,而抱怨、自負、享樂這些壞毛病,就是你之所以不能成就大業的原因……”
這是一個很幽默的笑話,但是從這個笑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世界從來就不缺乏機會,無論在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年代,機會每一天都存在。
當上世紀80年代IMB公司的大型電腦主宰市場之時,比爾.蓋茲就已經意識到未來的市場將會被個人電腦所取代,他創立了微軟公司,僅僅用短短的二十幾年時間,就成功佔領了全球90%的個人電腦軟體市場,累積的財富也躍居世界首位。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機會。成功者和失敗者區別在於,成功者能把握住機會,人生的機會並不是很多呀!錯過了就永遠也回不來了!
美國總統林肯在街頭看到一份新到的《智慧》雜誌,隨手買了一本回家翻看。突然,他發現中間幾頁沒有裁開。他用小刀裁開了它的連頁,發現連頁中的一段內容被紙糊住了。他又用小刀慢慢把紙刮開,裡面現出了以下文字:“恭賀您!您用您的好奇心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獲得了本刊1萬美元的獎金,請將雜誌退還本刊,我們負責調換並給您寄去獎金。”
林肯對編輯部這種啟發讀者智慧和好奇心的做法極其欣賞,便提筆寫了一封回信。不久,總統便接到新調換的雜誌和編輯部的一封回信:“總統先生,在我們這次故意印錯的300本雜誌中,只有8個人從中獲得了獎金,絕大多數人都採取了寄回雜誌社重新調換刊物的做法。看來您是真正的智者。根據您來信的建議,我們決定將雜誌改名。”這本雜誌,就是後來風靡全世界的《讀者》雜誌。
不少人後悔沒有揭開那薄薄的連在一起的幾頁紙和一段被糊住的文字。事實上,大地回春向萬物發出了請柬,但並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發芽。機遇面前人人平等,只不過看誰會發現機遇,抓住機遇。機會到處都有,關鍵是我們要有一雙慧眼去發現它抓住它,充分把握人生的每一個機會,我們的人生就會展示一片春光燦爛的前景。
比爾.蓋茲的人生經營課:
抓住了機會,就是抓住了成功。有一句諺語這樣說:“通往失敗的路上,處處是錯失了的機會。坐待幸運從前門進來的人,往往忽略了幸運也會從後窗進來。”比爾.蓋茲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敢於衝鋒、主動進攻,善於抓住勝利的時機。機遇從來都不會落在守株待兔者的頭上。
在你最感興趣的事物上,隱藏著你人生的秘密
這是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代,一不留心就會被競爭對手超越過去,因此我們就要提高做事的效率,創新發展,而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前提。
在美國內華達州麥迪森中學2001年的入學考試中,有這樣一道題:世界首富比爾•蓋茲的辦公桌上有5個帶鎖並貼有標籤的抽屜,它們分別是財富、興趣、幸福、榮譽、成功。可是蓋茲一直只隨身攜帶其中的一把鑰匙,其他的鑰匙都鎖在抽屜中,那麼請問,其中哪一把鑰匙是蓋茲隨身攜帶的?剩下的4把鑰匙鎖在哪一個或哪幾個抽屜裡?
一位剛移民到美國的學生正好趕上這場考試,當他看到這個題目後,感到不知所措了,因為他實在弄不清楚這道題到底是一道英文題還是一道數學題。等到考試結束後,他去問他的擔保人,也就是該校的一名理事。擔保人對他說,那是一道智慧測試題,書本上沒有這樣的內容,也沒有標準的答案,每個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隨意作答,老師有權按照他自己的觀點評判分數。
據說有一位聰明的同學登上了美國麥迪森中學的網頁,他在該網頁上發現了比爾.蓋茲給該校的回函。函件上寫著這麼一句話:在你最感興趣的事物上,隱藏著你人生的秘密。
美國的一些心理學家所做的一項歸納研究,也驗證了比爾•蓋茲的這一觀點。他們找了20個剛大學畢業並決定做自己喜歡的工作的人;另外也找了同樣學歷和年齡,決定先投身熱門行業,等賺到錢後再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20個人。20年後,在兩個對照組中發現,做自己喜歡的工作的20個人中,有18個成為了百萬富翁,而後者只有一個成為百萬富翁。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在追求著成功、幸福、榮譽和財富,當你必須做出唯一選擇的時候,你會發覺,自己的興趣往往比名利、地位更重要。一位著名作家曾這樣說過:“成功的奧秘沒有別的,不過是從事自己所愛的工作罷了。不論做什麼,都要做得出類拔萃,別讓名利蒙蔽了你對理想的追尋。”一個人如果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選擇事業的目標,他的主動性就會得到充分的發揮。而且,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就會發現,幾乎所有成功者的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是在自己熟悉並擅長的領域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換言之,一個人如果能夠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中做自己最喜歡的工作,那麼他成功的機率將會大大提高。
有統計顯示,僅有30%左右的人能清楚認識自己,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中發展,將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此,他們把自己的優勢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出來。他們也理所當然地獲得了應有的成績;與此恰恰相反,有70%左右的人由於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識,不知道自己的特長在哪裡,總是被動地在自己不擅長的行業中做著不一定擅長的事,這些人當然也就很難發揮自己的潛力,很難成就大事。
有兩個少年在廁所相遇,其中一個找另一個戴帽子的借衛生紙。等出了廁所借衛生紙的給戴帽子的上了根煙,以示感謝。於是倆人邊走邊聊。
戴帽子的說:“最近家裡逼著我學鋼琴,可是我怎麼都彈不好,鬱悶啊!”
借衛生紙那位詫異地說:“鋼琴有什麼難學的?我從五歲開始彈,現在越彈越溜。倒是我們家裡人老逼著我寫詩,煩呐!”
戴帽子的一聽樂了,從背著的包包裡拿出一遝稿紙:“我就愛寫詩,你看,這都是,你拿回家交差去吧。”
關鍵在結尾處,原來這個不愛學琴的就是大詩人歌德,不愛寫詩的則是莫札特。
故事講完了,道理就出來了:人,一定要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只有做自己最感興趣的工作,才能充分激發自身內在的潛力,前途也必然是一片光明。惟有這樣在天賦受到重視、能力得到發揮、意志不斷被磨練的情況下,你才可能達到卓越的境界。
總之,任何一個人只要能夠聽從心靈的召喚,積極主動地選擇工作,堅持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終會獲得最大限度的成功;而被動地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即使是熱門行業,也很難有所作為。
比爾.蓋茲的人生經營課:
世界上每個人的生存環境都不盡相同,但是每個人都有發揮自己專長的權利以及脫穎而出的機會。成功的基礎要素之一正是精於自己所感興趣的工作。如果你想在事業生涯中不斷體驗到快樂以及成功,就要找出自己的這種才能,並且從中品嘗喜悅和滿足的滋味,將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提升到更高更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