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牽手的幸福
世上只有媽媽和老婆好,感恩她們為家庭奉獻一生。
因此,我們家人要努力認真地成為她們永遠的靠山。
「聽老婆的話不會錯!」很多時候,我都這麼認為。因為我深受其惠,總認為女人的才情智慧,常比男人高一等;一位軟弱的男人,身後總有一位堅毅強韌的女性支撐著,每戶人家幾乎多是如此,人世間的巧妙就是這樣。
我與老婆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我感性,她理性。旅遊時,我只會開車,她會認路標看地圖,能把平面的路線圖看成是立體的,不但是車上的人工導航,也是我漫漫人生行旅的導師。
和老婆結婚二十幾年來,她為我解決無數生活上的困境。好面子又臉薄的我,每逢遇到舉棋不定、無法下決定的時候,老婆總是適時運用智慧提供絕妙的策略,協助我做出正確的選擇,如今讓我倚賴她甚深,這一生真的不能沒有她。
好幾年前,家父身體微恙,夜裡自個兒沒辦法起床上廁所,因此只好用尿壺解決,但家父一晚小解五、六次以上,而且每次都須有人協助,幾夜下來,我們與外傭的體力都無法負荷。於是老婆用心良苦,設計了一種用尿壺搭配馬桶組合而成,可以躺著小解的器具。結果父親不但不用,還大發了一頓脾氣,讓老婆很受傷。事後經家兄勸解,家父才勉強用一、兩天試試看,結果發現很好用,我們與外傭再也不必半夜起床,而且這裝置至今還在使用,已經數年了,這才讓老婆一掃委屈,展露歡顏。
這一生,除了父母兄弟姊妹之外,老婆可說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貴人。她除了盡責地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一肩挑起養兒育女的重責大任外,連帶地還協助我處理職務及生活上的不如意。
她總是默默地付出,現在想起來,許多事都讓她受苦,也讓她感到委屈。在此要向我相處二十多年,為我生了兩個女兒的辛苦老婆說聲:「您辛苦了,我真幸福,有您相伴當牽手。」
(二0一四、四、七,人間福報家庭版)
異鄉遇挫 母愛給力
從國小畢業就離家求學就業,母親一直都是我生活的支柱,生命的靠山。
因為有母親的慈悲與愛,才讓我的生活有了歡笑,生命有了繽紛的色彩。
我國小畢業後離家求學,直至從事教職十多年,返鄉定居,才較有時間陪伴母親,但我倚母甚深,她的慈愛是我成長歲月的燈塔,精神的標竿。
不論求學或工作餘暇,思念母親,成了慰藉,尤其在異鄉遭遇挫折,只要想想媽媽為家務田事,以及照顧小雜貨店的生意,這些付出,無非要讓一家十口有更好的生活,反觀我的困境,就不算什麼了。母愛的力量,總能讓我振作。
假期返家第一件事,就是找母親。有人說:「有媽媽在的地方,就是家。」確實如此,母親溫柔的力量,常牽引飄泊在外的孤單心靈,讓我在精神上有所倚靠。
離家三十五年後,正逢娶妻生子第三年,我結束異地漂鳥生活,母親仍可操持家務與田事,但體力已大不如前,我的歸鄉,對她是一大喜訊。尤其農忙時期,我對採收莊稼也能盡份心力,令母親欣慰。
在我人生半百之際,提早退休,過了幾年與母親朝夕相處的日子,也重溫童年依偎在她懷裡的甜蜜又溫馨的時光,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深深的懷念啊!
(二0一四、五、一,人間福報投書版)
妹妹,家裡也可以打工
求學時期,在外打工賺生活費固然重要,值得鼓勵。
但如果能體貼親心,在家協助親人工作,也是好事。
小甜甜是家裡的老大,一轉眼又是她大二放暑假的時刻。回想她一年級要升二年級的此時,一直想要自力更生打工賺點零用錢,可雲林鄉村地方哪來的打工機會?因此兩個月裡不是窩在家裡兩三天,就是外出訪友四五天,或到中壢找她大阿姨,或到台北、台中、高雄等大都會旅遊。不但沒賺到零用錢,還花了我不少銀兩,我也不忍苛責,畢竟她有心要打工自食其力,只是短期打工,老闆多不太願意。
這一次又面臨同樣的問題,所以事先請她的學長替她投履歷要到咖啡館打工。返家休息的這幾天,我問她,如果老闆要雇用,時薪是多少?她說 115元吧!我給她一個建議,如果在都會區打工不成,在家裡我願提供打工機會,在室內外灑掃庭除整裡屋內外環境時薪 150元,又如果是出門拔草整理菜園田地等曬太陽較吃力的工作 時薪 200元。我知道現在鄉下地區的農夫農婦到農場或受僱下田除草種菜苗或灑菜種等,一天八小時,從前是八百元,現在則是千元左右,賺的的確是苦力的流汗錢。
在自己家中打工可以彈性一些,我提供動靜的兩方面。在動態方面,最主要是整理有四十年歷史的老家三合院,從屋頂的水泥屋脊的彩繪,屋內牆壁壁癌的清除,室內外的粉刷和彩繪等。其次是三合院後面菜園半人高雜草的清除,泥土地的鬆土、灑菜種及澆水,第三是居家外圍水泥板牆七里香樹的修剪和地面的清掃。再就是整理居家的小花圃和盆栽的雜草等。最後則是拿圓鍬和鋤頭到田裡整修田埂,剷除雜草等都是工作的範圍。
靜態方面是將我十多年前的舊文章整理成電子檔,以便將來拙作做出版的準備。這些都是平日我該做的工作,如果大女兒能在兩個月內協助我完成這些工作,給她一點零用錢,那將是皆大歡喜。只是,不知道年輕人願不願意在家裡打工?
(二0一四、七、十四,中華日報副刊)
女兒離巢時
兒孫自有兒孫福,身為父母總要放手,因為無法終身陪伴他們。
為他們勇闖世界的勇氣喝彩吧!為他們願意接受考驗而歡呼吧!
九月初,大小女兒陸續的離窩離巢。新學期一始,小女兒就讀離家十六公里的虎尾高中,先開學,所以先住校。大女兒也考上新竹教育大學的藝設系,成為大學新鮮人,比她妹妹晚一週開學。
那一陣子,她們欣喜於追求新生活,上臉書認識結交新同學,這一切好像都是最自然不過的生活情景。然而她們的媽媽,卻感到生命的空巢期已經來臨,談著談著:「今後就只有我倆老相依為命了,……」不禁有些傷感的留下淚來,而我更是難以言喧的「悲欣交集」。
那些日子,她們的媽媽忙著為她們洗曬被單、棉被和床墊,椰子床等,一方面交代她們姊妹要開始整理自己的行李,利用時間找出秋冬禦寒衣物……。雖然我們夫妻如此交代,但她們倆一直覺得還有許多時間,不是找外出找朋友逛街遊樂,就是在電腦前面玩臉書、當宅女。結果妹妹前一夜依然在收拾行李,和媽媽忙成一團。
大女兒離家的前一天晚上整理行李時,屋內到處散亂著她的東西,我的心煩躁不已,也跟著團團轉,三人在屋內外走來走去,我拿牙線、牙刷、牙膏、衣架、維他命,胃散等等,老婆準備洗衣用的小臉盆、香皂、衛生紙和為棉被裝套等,最後也拿來數隻的衣架……,我發現有些東西都會重複,只好不插手,在一旁當閒人,看著她們母女忙碌的討論著什麼該帶或不帶。
大女兒在臉書上說:「以前在斗六唸書,雖然住校,一週才回家一次,身邊缺的東西,隨時可以回家補足,而不覺得離家,而現在遠在新竹,可說真正的離開了家鄉,心中有些捨不得……。」當老婆把這段話跟我說時,竟紅著眼眶……
近日,老婆在大女兒的臉書上,看到她為上紙工、木工、金工等課程所購置的褐色工作服,還與室友一起拍照亮相,看到微笑青春洋溢的小甜甜和室友們各自擺的架勢,雖然遠在異地,但顯然已逐漸適應忙碌的大學生活。
期待大、小女兒今後都能各自努力,擁有自在遨遊的天空。
(二0一四、九、二十二,中華日報副刊)
父親見好就收的智慧
家父雖然目不識丁,卻是一位生活家,充滿處世的智慧。
他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農,總是幫助村人,更幫忙了我。
父親是經驗豐富的老農,他已年高,行動不便,不再耕作已十多年,但他的智慧和經驗都是我從事莊稼的顧問。
最近當我問他,家中兩塊田的稻穀已快成熟,田地是否依然要灌溉的情況時,父親說了「見好就收」故事,給我上了非常寶貴的一課。
他說二十多年前,村裡有一戶種田人家阿成,稻子已經成熟可以收割,割稻機也都到田裡準備採收,卻臨時下起了毛毛雨。割稻機的運將告訴阿成說,等天候好時再採收比較好,結果緊接著下了一周的大豪雨,稻穀無法採收,倒伏發芽,四個多月付出的財力心力都血本無歸。
父親說,其實當時的雨勢不大,是可以採收的。後來許多村人都以此為活教材,只要稻穀可以收成,就趕緊收割起來。當然這也要看情形而為,像前一段時間,氣象預報有比超大豪雨更強的氣流,這也造成許多老農的恐慌,所以稻穀成熟度不夠就採收。如此不但稻穀重量不足,賣不到好價錢,碾出來的稻米易碎,口感也不佳,可說損失不少。
父親說,六七月的天候很難掌握,所以「見好就收」,不要猶豫。他說:「一期稻作的穀子是從田中間成熟到周邊,而二期稻就從四周成熟到中央,穀子等到全熟透,固然是沒問題,但因天候的關係,總是讓農夫們提心吊膽,所以只要有少部分青殼粒的稻穀用嘴巴咬起來是堅硬的,就表示再過個三四天,應該可以採收了。」
當我站在一期稻作一大片金黃稻穀的農田前,幾個月來辛苦流下的滴滴汗珠都已雲淡風輕,一切的心力有了回報,不禁滿腔欣喜。
當我在客廳與父親談莊稼即將收成,父親與我心中都充滿了幸福和喜悅。他已少到家中的田地巡視,但談起農事的神采飛揚,彷彿回到年輕力壯從事農耕、照顧家庭的打拚歲月。
把父親努力農作的精神延續下來,好好護衛老家肥沃的土地,是我的責任。這也讓身為他兒子、從事農作的我,感到驕傲。
(二0一四、九、二十三,聯合家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