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梵谷在奧維麥田因瘋狂而舉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沒人知道這個藝術史上最大的號外,百餘年後竟然變成了一場難解的謎題……
「文森.梵谷是為了逃避懷才不遇的痛苦而選擇了死亡,或是因發病而精神崩潰導致死亡……」,1914年,梵谷家族遺孀喬安娜出版《梵谷書信全集》,為梵谷自殺的原因蓋棺論定。
直到百餘年後,有人揭開梵谷最後幾封親筆信──
追查梵谷的人生、內心糾葛與畫作的線索,他的死亡,早已經過重重加密……
【梵谷死亡疑點】
目擊者證實,奧維農田裡既沒有留下血跡,又找不到兇器。金錢狀況並不寬裕的梵谷,用來自殺的槍從何而來?還有許多人見證到的,嘉舍醫生的怪異行徑……
更詭譎的是,梵谷在奧維寫給弟弟西奧的信中提到的「福音信」,在他死後消失無蹤。為何人們傳說梵谷最後的畫作是《麥田群鴉》而不是兩幅同樣被提及的《杜比尼花園》?沾滿梵谷的血,靜置在口袋中未寄出的信件,是不是隱藏著什麼秘密……
【一本不單純的梵谷傳記】
以嚴謹的歷史考證,我們將跟隨作者一路走到梵谷死去的那一天,追查所有與死亡有關的蛛絲馬跡:他同名同姓的兄長的墳,他的信仰,他在事業、感情上的挫折,交友關係,還有他每一幅創作背後的心境──那永恆燃燒的狂熱之愛。
當我們攤開梵谷最後的親筆信,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一個可能性……
【本書特點】
追查梵谷自殺的真相
大量引用梵谷書信原文,洞悉梵谷人生不同階段內心的深層思緒與人生態度
嚴謹的歷史考證,參考國內外專家學者研究成果,呈現最清晰的梵谷生平故事與畫作賞析
卷末整理梵谷至今的藝術地位與潮流,並附上梵谷生平與中西藝術史對照年表
藝術研究者,故事愛好者,絕不願意錯過的精采傳記。
作者簡介:
蔡秉叡
現任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通識中心,以及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兼任講師、曾任教於文藻外語大學、私立育英醫專等校。
主要研究方向與授課領域為「明清史」、「世界文化遺產」、「西洋藝術文化史」與「中外歷史人物評介」等專題課程。是目前南部各大專院校廣受學生、民眾歡迎與好評的青年學者。近來屢應邀至各機關、學校與圖書館舉辦文化講座課程。
章節試閱
Ⅰ 徬徨少年時
Ⅰ. 2
梵谷家族
了解梵谷的祖國荷蘭的崛起背景以及荷蘭傳統社會的內在精神、荷蘭畫派的主要信念後,接著我們必須要認識的是梵谷的家庭,從他與家庭成員們的關係,將有助於我們更加了解梵谷青少年時期的人格養成,對其成年後的人生價值觀產生何等重要的影響性。
文森.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 後文以文森稱呼)於公元 1853 年 3 月 30 日,出生在荷蘭布拉班特省(Le Brabant)的一個小鎮格儒.松迭(Groot Zundert),是家中的長子。這是一個僅有百餘人口的淳樸小村莊,村民秉性勤奮,多以務農為業,生活樂天知命。4 年後,梵谷一生傳奇裡的最佳男配角─弟弟西奧(Theodorus van Gogh, 一般簡稱 Theo),也在 1857 年的 5 月 1 日出生於此。文森與西奧的父親是迪奧多魯斯(Theodorus van Gogh),他本身是一位信仰虔誠的喀爾文教派牧師,性情和藹可親,受過良好的性靈教育,一向在教區中行善傳教不遺餘力。但即使多年事主不倦,仍感覺得出他有些許抑鬱,因為他的才能抱負似乎永遠埋沒在這個小村莊裡了。梵谷家族幾乎代代有人傳承牧師的職業,是典型的宗教世家,信仰對他們而言佔了人生相當重要的部分。父親主要便是負責格儒.松迭的佈道禮拜等宣教任務。
歐洲自中世紀以來,一直由天主教會獨攬知識、文化,以及與上帝溝通的權力,儘管與歐洲諸國的王權間發生過多次衝突,然而因為教會握有信徒獎懲、上天堂或下地獄的生殺大權,對於膽敢反抗教權的政體或君主,往往以「破門律」(Excommunication, 意即開除教籍,被開除者將失去上天國獲得永生救贖的機會)處罰,是故中世紀的政教衝突局面,大都以教廷的全面勝利結束。
隨著教會權力高張,物質慾望的吸引力也不斷增加。天主教會販賣起「贖罪券」,假藉昔日聖徒修行的善功仍在人間,鼓動信眾不惜重金大量購買,以此淨化人的原罪以及後天犯下的一切罪惡。一時之間,信徒競相搶購,貴族們瘋狂捐獻土地,只盼多為自己以及家人累積善功,以便審判日來臨時能夠榮耀升天。教會坐擁龐大的教產,財富和權力鬆懈了道德界限,神職人員流言纏身,甚至捲入性醜聞。原始基督教義中對窮人與受壓迫者的憐憫已完全扭曲,教會成了壓榨與斂財的墮落淵藪。
直到公元1517 年, 德籍神父馬丁路德在維滕堡(Lutherstadt Wittenberg)教堂宣示了反教廷的九十五條論綱之後,天主教會的領導、儀式、教條乃至組織架構開始受到強烈質疑,歐洲許多國家對宗教產生歧見,再加上社會文化的種種矛盾,終於引發宗教改革運動和一連串的宗教戰爭。
喀爾文(John Calvin, 1509 ~ 1564)原先是法國傳教士,這波反對教廷腐敗的改革運動將他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他流亡到瑞士的日內瓦,宣揚原始基督教會福音,反對複雜虛榮的宗教儀式,力陳以質樸勤奮的精神來榮耀彰顯神的教義。喀爾文教派主張「救贖預定論」,神將會揀選最終能夠得救的子民,一切都是預定好的,得救的條件並非基於個人的權力或財富,唯有藉由勞動付出才能對上帝的揀選做出回應。很明顯地,喀爾文的思想觀念,恰好適應當時荷蘭力圖掙脫西班牙統治、走出自己道路的心境。對荷蘭人而言,崇尚腐化天主教思想的西班牙政權,是阻礙荷蘭生存發展的最大敵人,而喀爾文教派對於教廷的批判態度正好符合荷蘭人力抗西班牙政權的思想論述,這種肯定樸實勞動的教義,完全呼應了荷蘭人自立圖強的精神,也因此他們認為唯有努力建國,發展經貿富強的道路,才能受到神的讚美與賜福。
梵谷家族受喀爾文思想啟發頗深,故而家族中世代有人投身神職,努力宣揚這種勤奮刻苦的教義。此處特別值得留意的是,喀爾文教義對梵谷有極深厚長遠的影響。他從小在牧師家庭長大,聆聽父親的佈道與閱讀聖經,乃至全家每天的每一頓餐食,都蘊育著對自身奮鬥的激勵與對造物主的感恩之情。
對此蔣勳曾分析:
他(梵谷)生命裡燃燒著狂熱的愛,一般人都認為是對藝術的愛,或許我們錯了,單純藝術的愛不會使一個生命受苦、絕望,單純藝術的愛不會使梵谷日復一日的煎熬,只有藝術的愛,不會成就梵谷巨大心靈的火焰,他生命裡燃燒的狂熱之愛,是信仰的激情,是喀爾文新教受苦與救贖的執著,從梵谷父親、祖父一路傳承,新教牧師的血液川流不息在他的身上奔騰。⋯⋯他是徹頭徹尾的佈道者,無論是作為牧師,或之後做為畫家,他只是堅持一種信仰的「佈道」。許多畫家學習的只是技巧,梵谷學習的是信仰,以信仰入畫,他的繪畫便有血有淚,不是徒具外觀型式的空洞藝術。
稍後我們可以看到,梵谷最初的夢想便是繼承父業,在困苦的礦區做一個宣揚神的使命,為貧困者發聲、尋找救贖的牧師。日後在海牙時期,結識妓女西恩(Sien),對其關愛收留、憐憫照顧,甚至一度想與之婚配,都是由於他內心豐沛的宗教情懷所致。
在他的畫中,我們不曾看到富商巨賈、權貴名流,他關注的永遠是社會最底層最貧苦勞動的一群。這種巨大深刻的悲憫,終其一生在他的血液裡流淌著,對信仰的激情帶動他的藝術表現,一直燃燒到生命最後一刻。敏銳的讀者朋友應該早已察覺,西奧延用了父親的名字 Theodorus van Gogh,可以想見西奧出生時得到父親相當的期許關愛。但這引發了一個頗為關鍵的疑問,為何這份關愛並非落在身為長子的文森身上?父母對文森的教養態度為何呢?問題背後的真相,對文森內心的成長陰影非常巨大,造成他畢生揮之不去的心理壓力。不過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認識梵谷的母親和其他家族成員。
文森與西奧的母親名為安娜(Anna Carbentus van Gogh),是海牙一位裝幀藝術師的女兒,或許因此,文森兄弟都繼承了藝術的天份。除了西奧之外,安娜先後還為文森添了三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分別為安娜、伊麗莎白、威廉明娜與柯尼利斯。眾所皆知,與大哥文森最親近的手足便是西奧,兄弟倆數年間往返信件六百多封,如今已成為研究梵谷生平的珍貴史料。一直到文森去世前,西奧對大哥始終不離不棄,持續給予經濟上與心靈上的支持。可以說,沒有西奧就沒有偉大的文森.梵谷。
西奧後來也資助多位印象派畫家,在西方藝術史上的輔佐地位同樣舉足輕重。除了西奧,文森最喜歡小妹威廉明娜,也曾多有信件往來,可惜威廉明娜晚年亦受精神疾病所苦,在精神療養院度過餘生。另外二妹伊麗莎白在晚年時也寫過一本回憶錄,當中記述了她對大哥文森生平的印象,這本回憶錄也成為研究梵谷的輔助史料。
事實上,梵谷的母親安娜,在產下文森的前一年曾產下一名男嬰,但出生不到幾週便夭折了。這個與父母緣淺命薄的孩子,當時被命名為文森.梵谷,與祖父同名。一年後的同一天,安娜又產下一子,依舊取名為文森,也就是本書主角。
文森從小就知道他有一個未曾見過面的大哥,他們有著同樣的名字。在格儒.松迭這個小村莊裡,牧師家緊挨著教堂,每個禮拜天要前往教堂時,文森都會經過教堂墓地。看見一塊上頭刻著自己名字的小小墓碑,他的感受是什麼?童年時期的文森,死亡的感覺對他就如此迫近。
更讓他感到無助的是,他很小就發現,在母親眼裡,他是多麼微不足道。對於這位同名的兄長,文森從未與任何人談過心中感受,即使是西奧。早年對梵谷的研究當中,也幾乎未曾有人從童年的角度出發,去分析家庭角色對梵谷內在造成的情緒壓抑與影響。值得慶幸的是,晚近有關梵谷的相關史料與作品不斷被重新發掘,使得今天的我們能夠有幸一窺文森對早夭兄長的想法。
蘇格蘭作家肯.威基(Ken Wilkie)在2005 年出版的《梵谷檔案》(The Van Gogh File)9 一書中提到,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於2004 年公開了一封信,是1877 年文森.梵谷寫給過去在海牙畫廊的雇主赫爾曼.提斯蒂格10 的弔唁信。這是文森與提斯蒂格之間唯一保存下來的信件,其餘的都被提斯蒂格焚毀了。當時提斯蒂格剛經歷喪子之痛,文森這封信寫得很長,大量引用了《聖經》裡的話來安慰前雇主。在信中,文森把提斯蒂格所遭受的痛苦悲傷與自己父親 25 年前的心境相提並論。
文森寫道:「最近的一個清晨,我站在松迭的墓園中,面對一個小小的墳墓,墓碑上寫著:讓受苦的孩子來到我的身邊,這裡是上帝的國度。」在痛失愛子之後,迪奧多魯斯.梵谷必須借助他最誠摯的宗教信仰來撫平傷痛,祈願這個早夭的孩子重歸聖主的懷抱。
早夭兄長的墓碑,在小文森眼裡心裡,形成一種角色的錯亂與個人身分的困惑,帶來對死亡的關注,也在生命裡留下無法抹滅的印記。備受母親冷落的孤寂心態,幾乎瀰漫了文森的成長心境。
「我見她總是沉湎過去,專心致志地將自己深埋其中。接著我就想,儘管我尊重她的感受,儘管她深切的悲痛觸動了我、感動了我,我還是認為其中蘊含了宿命論的調調。」
1881 年 11 月 7 日,文森在一封給西奧的信中沉痛地提到,母親安娜始終為早夭的愛子感到哀悼,甚至一再緬懷過去,無可自拔。第二胎男嬰之所以繼續以文森為名,一個重要原因正是尋求一種移情、替代作用。文森出生即背負著過世兄長之名,但這似乎絲毫無法減輕母親的痛楚,也無法得到母親的關愛,這使得他從小就對感情遭拒極端敏感,對於一份母愛或女性關愛的渴求也益發強烈。我們往後會接連看到,在文森的人生道路中,感情上的受阻與困厄,幾乎能使他的內心世界天崩地坼,將他推入絕望的深淵。
許多梵谷研究專家都認為, 備受冷落的童年, 是塑造他一生孤立陰鬱性格的主要因素。安. 史戴兒. 懷莉(Anne Stiles Wylie)在1975 年梵谷博物館的期刊上曾撰文討論文森的童年生活,認為這是所謂「替代品孩童症候群」(Replacement Child Syndrome) 所啟動的心理因素:「母親的罪惡感或許會轉嫁到新生孩兒身上;換言之,在他身上或許可以看見一個母親時常由哀悼轉為陰鬱的心境。」儘管第二胎仍然取名文森,但這似乎無法減輕安娜的喪子之痛,她變
得更加意志消沉,始終沈緬於過去,徒留文森對自己身分感到困惑。被母親疏離,得不到關愛,形成文森潛意識地尋求母愛的替代品,於是格外被年長女性所吸引,並期許自己能成為她們的救星。在日後文森對於表姊凱伊(Kay)、妓女西恩(Sien)、鄰居瑪格(Magot Begemann)的感情眷戀裡可見一斑。
臨床心理學家羅倫斯.戴克(Lawrence Decker)博士認為,文森永遠受制於亡兄加諸在他身上的力量,無法做自己。他一輩子都未能喚醒沉緬於傷痛的母親,進而彌補這個心理傷害。戴克認為文森總是挑選不可能的對象去愛、去崇拜,而只要一有被遺棄的可能,他潛意識裡就會以憤怒去回應。「他之所以對此敏感,是因為從未得到過母親無條件的疼愛。他的暴力行徑都是為了回應即將可能遭拒的情況;也就是對作勢拒絕他的人,產生的內化侵略行為。他火燒手掌、割掉耳朵、朝自己的肚子開槍,全是遭到所愛的人拒絕所衍生的憤怒行徑。」
這些心理學者的分析確實讓我們震驚,卻又不得不承認確有道理。在文森日後無數作品當中,充斥著巨大的孤寂荒涼,死寂蒼茫的墳地、旋轉翻騰的星夜、昂然如焚的絲柏、翻騰失序的麥田⋯⋯一個陰鬱、孤寂、痛苦的靈魂,卻又展現出莊嚴、堅持、頑強的生命態度,如此的藝術創作怎能不讓人熱淚盈眶!
這份畢生的孤獨感,渴望關愛的不安定感,無時無刻影響著文森的身心狀況,他自己也承認:「我時常陷入可怕的憂鬱中、容易激動、渴求同情,當我得不到時,便試圖舉止拙劣、言語刺耳;我甚至常常把煤油擲到火焰上。我不喜歡置身團體中,要我跟群眾混在一起聊天,每每是既痛苦又困難的。」可見文森充分了解自己暗鬱的性格,知道自己無法妥善控制情緒,以至於常有越軌拙劣的舉止。或許有人會問,文森不是渴望被愛,渴望友情嗎?為何他卻反而說跟群眾混在一起聊天,既痛苦又困難呢?
這份矛盾的情緒來自他的孤獨與自卑。文森從小就感覺到他與弟妹、其他的孩子有所不同,他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性格趨於內向。其他孩子常呼朋引伴一塊嬉戲,文森卻只是孤單地站在一旁,或者獨自在鄉間散步、閱讀和畫畫。即使到了 30 歲,被遺棄的自卑感始終存在著:
「我在大多數人的眼中算老幾呢?一個一無是處的人,一個怪異又討厭的人,一個目前沒有,以後也永遠不會有社會地位的人。即使真是如此,我依然希望藉我的作品來顯示這麼一個怪人,一個無名小卒的內心所蘊含的東西。」
這是文森內心的呼喊,徹底的自我貶抑,認為自己無法適應社會,甚至一無是處。單純地想要一份關愛、一份工作乃至一段友情,但始終事與願違,使得他對社會人群產生了排斥,覺得疏離,巨大的荒涼感包圍下,又帶來極端的自卑。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徹底自我貶抑之後,似乎又有些反彈的力道,「我依然希望藉我的作品來顯示這麼一個怪人,一個無名小卒的內心所蘊含的東西。」或許是孤獨感發展到極致時給予自己的一份救贖。跟這個社會越顯脫節,他就越將心思投入藝術創作,於是在成長過程的人格塑造之下,悲傷與喜悅、孤獨與陪伴、被愛與遺棄、死亡與重生……無數對比鮮明的主題,一再地反覆出現在他的藝術表現中,無盡循環。
Ⅵ 永恆的向日葵
1890 年 7 月 30 日,文森.梵谷逝世次日,在奧維的墓園舉行喪禮。文森生前少數好友,貝爾納、唐基老爹、畢沙羅等人都從巴黎趕來送文森最後一程。翌日,全程參與的貝爾納寫了一封信給亞伯特,奧利耶--第一位對文森.梵谷的作品做專題報導的藝評家,也是文森晚期結識的友人--向他詳細交待了喪禮當天的經過。以下我們將全文呈現這位參與者的第一手回憶史料:
親愛的奧利耶:
你人不在巴黎,無法得知這可怖的消息,所以我迫不及待地想告訴你:我們親愛的朋友--梵谷已於四天前辭世。
我想你大概已猜到他是自殺的,沒錯,星期天晚上他去奧維的鄉下,把他的畫架靠著麥草堆,然後在大莊園後舉槍自戕,由於強烈的爆破力(子彈穿過他心臟的下方),他倒了下去,隨後爬起又倒下一共三次之多。接著他回到他住的旅館,絕口不跟人提及他的傷勢。最後到了星期一晚上他已油盡燈枯,仍抽著菸斗不肯放下。他解釋這次自殺是經過前思後想,決定時腦袋也很清楚。我還聽人說他曾坦白表示他求死的意願,嘉舍大夫想盡力搶救,梵谷居然說:「如果不成我還會再自殺一次!」好在這已不可能發生了。
昨天,也就是 7 月 30 日星期三,大約 10 點左右我抵達奧維,梵谷的弟弟西奧、嘉舍大夫、唐基、查理.拉霧陪著我,當時棺木已合上,我到得太遲再也看不到他了,想起 4 年前分手時,他還滿懷希望。旅館老闆告訴我們這次意外的種種細節,說有位魯莽的警官來到他的床邊,叱責他得一人負起全責……等等。
他停屍房間的四壁,釘著他全部的油畫,好似一圈光暈圍繞著他,畫裡散發著天才的光輝,他的死使我們這些藝術家更為痛苦。棺材上覆著簡單的白布和成堆的花,有他最愛的向日葵、黃色的大理花,還有到處擺滿的黃花。你記得黃花是他最愛的顏色,黃色是光的象徵,是他夢見在心靈中追求到的色彩,也是他畫裡到處可見的色彩。棺材附近有他的畫架和折疊椅,前面的地方擺著他的畫筆。
來了好多人,大部分是藝術家,我認出畢沙羅和盧梭(Lauzel),其他的我都不認識。也來了些地方人士,有的稍微知道他一些,有的只見過一兩次面,還有因為他人好而喜歡他的。
我們圍繞在棺材四周,而我們的朋友正隱在其中,毫無聲息。我看著他的臨摹之作,有臨德拉克洛瓦的《聖母與耶穌》(The Virgin and Jesus)和《受難記》(The Passion),還有囚犯在深鎖的高牆中繞圈行走的油畫是臨杜雷(Doré)的作品,這殘酷的一景正是他死亡的寫照,對他而言,生活可不是在這樣的穹蒼下?那些囚犯難道不是我們這群可憐的藝術家?被詛咒的藝術家正在命運之神的鞭下遭踏踐!
3點時,棺材抬起,由朋友架上柩車,幾位朋友哭了,西奧深愛著他的哥哥,總是支持他為藝術奮鬥,這時也哀傷逾恆,哭個不停。
外面則是艷陽高照,我們爬上奧維山丘,邊走邊談著他對藝術的勇猛衝勁、他偉大的計畫,還有他對我們每個人的好。
我們來到了一處小小的墓園,新建的墳場散置著點點新碑,這裡是一處可以遠眺麥田的小圓丘,在他也許依然深愛著的藍天下……。
然後棺木降至墓穴……
這時刻誰能不放聲一哭?過去的那段日子我們難以想像他居然承受得那麼多,而且還能活得生氣勃勃……。
嘉舍大夫(一位熱愛藝術且收藏當今許多印象畫派精品的醫生,本身也是一位藝術家。)想說幾句話獻給梵谷,但他早已泣不成聲,只能用一種十分奇怪的道別式(最美的)向梵谷致意。他簡短追述梵谷一生的努力,指出他想達成的崇高理想,以及他自己對梵谷無盡的愛(他們才剛認識不久)。他說:梵谷是個誠實的人,也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他只有兩個目標:人性與藝術,藝術是他的至愛,也唯有藝術讓他永遠不朽。
接著我們回來,西奧已哀傷不支,其他幫忙的都回去鄉下,有的回到車站,真是非常感人。拉霧和我回到旅館,我們一直還談著他……
夠了!親愛的奧利耶,關於那悲傷的一天難道還不夠嗎?你知道我有多愛他嗎?你也可猜出我為他掉了多少淚。不要忘了他,你是評他畫的人,寫些關於他的東西,讓世人知道他偉大的心靈、無盡的才華值得大家敬之為神。
你親愛的貝爾納上
儘管貝爾納與文森已 4 年未見,比文森小 15 歲的他始終深愛著這位好友。他一直記得 1888 年 2 月文森即將離開巴黎前往阿爾前的那個晚上,這是他們此生最後一次相見。貝爾納協助文森將許多畫作掛滿西奧的小公寓,文森認為這樣能減輕西奧對兄長不告而別的思念。貝爾納也永遠不會忘記,兩人常在巴黎近郊的安涅爾(Asnieres)畫室結伴作畫的回憶。在那兒除了常交換藝術心得與分享觀點外,還留下了見證兩人友誼的唯一合照,雖然相片中的文森背對著鏡頭。文森過世 3 年後,貝爾納在極度思念好友的心情下,還特別繪製了一幅《文森.梵谷的喪禮》(The funeral of Vincent van Gogh)。
貝爾納向來珍惜與文森的情誼,儘管他並沒有應文森要求前往南方的阿爾,而是選擇去阿凡橋與高更作伴,此後三人時常通信以及互贈自畫像。1911年,貝爾納將文森寄給他的 22 封信,連同寄給高更的一封信,加上貝爾納給奧利耶的一封信共同集結出版,成為《梵谷書簡集》。這是貝爾納邁入中年之後,向他此生最景仰的兩位後印象派大師好友致敬的方式。貝爾納曾在1894年前往義大利遊學,向古代威尼斯畫派取經,隨後轉往埃及,在那兒一住就是 10 年。他是最早向藝壇宣揚後印象派三位巨匠(梵谷、高更、塞尚)貢獻之人,也是史上難得同時與三位大師交好的一位。晚年的貝爾納將重心放在藝術評論、雜誌期刊撰述與整理書信回憶錄等方面,1941年二戰期間病逝於巴黎。
畢沙羅一聽到文森的死訊,也從巴黎匆匆趕到奧維。小老弟的猝逝,令已年屆 60 的他深感悲痛。文森的奧維之行最初也是來自他的建議,如今發生在奧維的這幕悲劇,老畢沙羅的心中感到相當自責。
畢沙羅始終是印象派聯展最堅定的參與者,思想也最寬容、自由,謙虛溫和的個性不僅使他具有好人緣,更讓他在畫作中保持著一種平靜、純樸的美感。不管是他早期《瓦松村的入口》(Entrance to the Village of Voisins)的柔和質樸,亦或晚期《巴黎蒙馬特大道》(Boulevard Monmartre in Paris)裡莊嚴宏偉的場景,其筆觸均勻而不失活潑變化,粗獷與細緻融為一體,皆展現了畢沙羅特有的藝術風格。
…………
唐基老爹是畢沙羅之外另一位極關懷文森的長輩,他一直相當肯定文森的才氣。文森在巴黎期間也時常光顧他的文具店,參觀老爹所收藏的浮世繪。老爹對他而言就像一位理想化的共和主義者,兩人同樣關懷社會底層的弱勢,而老爹對印象派畫家的支持更讓文森感到無比溫暖。文森在 1890 年 5 月回到巴黎後,也不忘找時間與這位仁厚慈祥的老者敘舊。但見到這位才華洋溢的年輕人,竟獨自在異鄉走上絕路,令老爹萬分不捨。這位白髮老友懷著沉重傷悲的心情親自前往奧維送文森最後一程。
幾天後曾有人問老爹,請他說一段對文森的追思:
唉!可憐的文森!真不幸,實在太不幸了!像他那樣的天才畫家!又是這麼好的小伙子!我再讓你看看他一些傑作!可不是嗎?這些都是沒話說的傑作。……還有很多很多!真美,是不是?我看著看著就難過,真想哭!再也見不到他了,米爾博先生,我們再也見不到他了!這事我簡直沒法兒接受!高更先生那麼喜歡他!簡直比死了還難過!……
看看這天空!這樹!畫得可真好。還有這兒……這兒!顏色多好,多有氣勢!像他這種人怎麼能死?你說,有沒有天理?……他上次來,就坐在您現在這個位子上!他看起來很傷心,我跟我太太說:「文森太悲傷了……他的眼睛專注在遙遠的地方。他腦子一定還沒有完全好!」可憐的文森!
您一定沒有見過他的鳶尾花,那是他最後的幾幅畫之一。實在太好了!我一定要拿給您看!您知道,對於花的感覺沒有人像他那樣!他對什麼都有感覺,可憐的文森,他的感覺太過敏銳了!所以他才會想要表現那些畫不出來的東西!我去找那張《一盆鳶尾花》。畢沙羅先生看那張畫看了好久,還有其他那些人,他們都說:「文森畫中的花好像公主。」沒錯,的確有那種味道!
從老爹一連串的唉聲嘆息中,我們充分感受到他對文森小友的萬般不捨,在他眼中,文森是位優秀的藝術家,早在社會大眾開始注目文森的 30 年前,他便獨具慧眼識出文森的才氣,否則也不會在店裡掛滿文森的作品(他大可將空間保留給更多的浮世繪或其他印象派畫家)。文森的早逝確實讓老爹痛心疾首,直到 4 年後老爹離世,他始終念著這位極富熱情與才華的年輕人。
或許因為行動不便,羅特列克未能前往奧維參加文森的喪禮。相隔數年,他依舊不改流連風月場的浪子形象。他是文森在巴黎期間曾有過深交的好友,儘管他逕自沉淪於酒色歌舞狂歡,但他是文森一生當中結識的極少數上流階級人物。由於自身的殘疾,使他漠視家族所屬的菁英階層,而對社會底層多了幾分溫情與體貼。19 世紀販夫走卒的日常生活、妓女舞孃們的狂歡取樂,皆透過羅特列克的油彩或粉彩畫,留下珍貴的歷史見證。羅特列克與文森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雖然同樣是描繪社會底層人物生活,他筆下流露的並非同情或悲情,而是以一種戲謔嬉鬧的場景,捕捉真實的瞬間,展現人性的溫暖。
羅特列克使用了當時少見的石版畫技術,捨棄傳統西方繪畫的透視原則,改以浮世繪的流暢線條與平塗色彩、裝飾圖案來表現主觀的空間,再搭配巧妙的標題文字,成功吸引觀賞者的目光,他以劃時代的新概念開創出海報藝術的道路。如今看來,羅特列克的藝術即使結合了商品設計或商業化的宣傳,像是他為紅磨坊等酒店製作的一系列出色海報,如《紅磨坊與拉.古呂小姐》(Moulin Rouge - La Goulue)等作品,亦絲毫無損他在藝術史上具有原創精神的地位。可惜羅特列克長期耽溺酒精,摧毀了原本就不健壯的身體,1901年,羅特列克因為酒精中毒,在母親的看顧之下離開人世。過世前一天,意識已不清的羅特列克聽聞自己的作品被羅浮宮正式收藏的消息,這使他歷經風霜病痛的身心終於得以徹底解脫。陪伴身旁、最瞭解他的藝術精神也最深愛著他的母親,也流下兩行熱淚……。
嘉舍醫生本身也是位業餘畫家,他在文森甫過世時曾為他畫了一幅素描,我們因而得以一窺文森最後的模樣。喪禮過後,嘉舍獲得多幅文森的作品,並在往後的歲月中妥善保存著它們,可見他對文森的藝術天份是相當賞識的。嘉舍晚年撰寫了回憶錄《梵谷在奧維的 70 天》,書中談到他如何治療文森以及文森在奧維的行徑,但就如我們先前所述,其中部分內容遭到拉霧家的阿德琳女士嚴重駁斥。嘉舍醫生於1909年過世,享年 81 歲,女兒瑪格莉特終生未婚,晚年隱居在奧維的老家。據奧維當地人拜茲太太所言,瑪格莉特常手捧黃花,步行至山丘上的墓園探視文森,她在1949年過世,享年 79 歲。隔年,弟弟保羅亦與世長辭,死前他將家中所收藏的所有文森作品以及許多印象派畫作皆捐贈給奧賽美術館。姐弟倆都沒有子嗣,嘉舍醫生家的香火自此絕斷。
可想而知,文森的喪禮上看不到高更的影子。他仍在布列塔尼奮鬥著,努力積攢前往大溪地的旅費,他已決心要將後半生與他的藝術奉獻給原始熱帶。在聽聞文森的死訊後,他寫了一封信給西奧致哀:
我親愛的西奧:
一聽到這哀傷消息,著實給我甚大打擊。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不願用標準制式的語彙來撰寫這封致哀信。你知道文森於我而言是位相當摯愛的朋友。他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這在我們這個時代是非常少見的。在他的作品中文森的精神永遠不死。如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石塊終有崩解的一天,文字卻會永遠傳存。
對我來說,文森將會永遠活在他的藝術作品當中。
你誠摯的友人高更
西奧曾是高更的投資者,當年又幫助他解決許多債務問題,高更理應寫信向他致意。然而對於文森之死,高更在給貝爾納的信中卻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
我聽說文森的死訊,很高興你參加了葬禮。
雖然我為這項死訊感到難過,卻無法過度悲傷,因為我早預料到了,也知道這個可憐人如何與瘋狂掙扎而受苦。此時此刻死亡,對他而言是一種幸運,算是終結了他的苦難;如果他在下一輩子醒來,將因這一世做的好事而有好報(根據佛教的說法)。他是在明白沒有被弟弟拋棄,而且有一些藝術家能了解他的情況下過世的……
對於文森的死,高更顯得格外冷靜,似乎他早已預料到此般結局。當然我們也不應對高更有所苛求,世上除了西奧這個親弟弟曾與文森朝夕相處之外,就只有高更深知兩位藝術家同住時,每日電光火石般的緊繃感受。平心而論,高更由文森那兒得到許多藝術風格以及色彩配置方面的啟迪,但他卻一向誇大自己在文森藝術道路上所佔的重要分量,而將文森的層次貶低。在晚年回憶錄《此前此後》中,高更誇飾了許多情節,拔高自己的角色地位,就好像文森幾乎每天都得感謝他。當然,也不見得高更就不欣賞文森的藝術。20 世紀時,世界逐漸開始認識文森.梵谷的傳奇與作品,高更也有目共睹。他將手上擁有高達 10 幅的文森畫作都陳列在工作室醒目之處,但高更此舉也或許是以文森的藝術成就來烘托自己的地位。
Ⅰ 徬徨少年時
Ⅰ. 2
梵谷家族
了解梵谷的祖國荷蘭的崛起背景以及荷蘭傳統社會的內在精神、荷蘭畫派的主要信念後,接著我們必須要認識的是梵谷的家庭,從他與家庭成員們的關係,將有助於我們更加了解梵谷青少年時期的人格養成,對其成年後的人生價值觀產生何等重要的影響性。
文森.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 後文以文森稱呼)於公元 1853 年 3 月 30 日,出生在荷蘭布拉班特省(Le Brabant)的一個小鎮格儒.松迭(Groot Zundert),是家中的長子。這是一個僅有百餘人口的淳樸小村莊,村民秉性勤奮,多以務農為業,生活樂...
作者序
出版序
今年,梵谷162歲,也是他逝世125週年。梵谷,一個滿懷藝術夢想,卻無法完美圓夢的藝術家,他只活了37年。
125年前當他舉槍自盡時,他心裡究竟在想些什麼?雖然直到現在這仍是個謎。我們一直以來熟悉的梵谷,果真如歷史檔案中那般狂顛?在我尚未遇見蔡秉叡老師之前,我曾經懷疑過一次,那一年我出版了《梵谷檔案》中文繁體字版,想從作者的足跡中尋找一個不同的答案。
「文森.梵谷是為了逃避懷才不遇的痛苦而選擇了死亡,或是因發病而精神崩潰導致死亡……」,1914年,梵谷家族遺孀喬安娜出版的《梵谷書信全集》,為梵谷自殺的原因做了蓋棺論定。於是在大部分人心目中梵谷被貼上了:精神分裂、個性暴躁、憂鬱躁鬱,甚至是個激進同性戀者的標籤。
一百多年來,總是有人問:這位一直想要成為專職神父、自律嚴謹、被當代許多畫家們推崇為「人格高尚」的藝術家,後人對他的評論怎麼會有如此大的翻轉。文森‧梵谷在奧維麥田因瘋狂而舉槍結束自己生命,成了一個去不掉的烙印,沒人知道這個藝術史上最大的號外,百餘年後的今天,依然是個難解的謎,亦或許他的死亡,早已經過重重加密……。
有目擊者證實,奧維農田裡既沒有留下血跡,也找不到兇器。金錢狀況並不寬裕的梵谷,用來自殺的槍究竟從何而來?嘉舍醫生在梵谷死後的怪異行徑,該如何解釋……,疑點重重的死亡之謎,愈深入探究,就愈讓人生疑。梵谷在奧維寫給哥哥西奧的信中曾提到的「福音信」,在他死後經過整理的書信集裡消失無蹤;傳說中梵谷最後的畫作是《麥田群鴉》,而不是另外兩幅同樣被提及的《杜比尼花園》;沾滿著梵谷的血,靜置在他口袋中尚未寄出的信件,是不是隱藏著其他的秘密?
蔡秉叡老師的這本《直到我死去的那一天:梵谷最後的親筆信》,絕不只是一本單純的梵谷傳記。他以嚴謹的歷史考證作為支點,在漫長的五年裡,不斷翻閱中外梵谷傳記、書信、研究資料……,為我們梳理出所有與梵谷死亡有關的蛛絲馬跡,以及那永恆燃燒著的對藝術無比狂熱之愛。
衷心期待從今以後,當我們懷著熱切的眼睛欣賞梵谷的畫作時,不再只是感嘆著他的早夭,不會再出現血淋淋的舉槍畫面,而是真真實實看見梵谷對藝術懷抱宛若宗教情懷的聖潔之心,與無比崇高的繪畫熱情。
華滋出版 總編輯
許汝紘 2015.03.24
作者序
文森.梵谷,在今天已是世上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即使是不懂藝術史或藝術領域的門外漢,絕對都聽過這個響噹噹的大名。梵谷此生何其不幸,卻又何其幸也!幸運的是,儘管此生坎坷乖蹇,他絕對是世界的藝術史上,受到的關注與研究最為豐富的一位(很有可能還遠超過達文西和畢卡索),與梵谷相關的書籍、畫冊、裝飾品或影音作品琳瑯滿目,絕對是其他藝術家們望塵莫及的。史上沒有一位藝術家能像他擁有如此完善的傳記,保留如此多的書信研究資料給予後世,最重要的是,他留給後世的真情感動,絕對是一股連綿不絕、生生不息的永恆力量。
記得每每在學校向學生們介紹梵谷藝術與梵谷坎坷一生的傳奇故事時,總是賺人熱淚,引發眾人無數的感慨與唏噓。我慢慢發現,同學們在聽過梵谷故事之後,性格或想法有了更正向的改變,他們能夠更堅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學習方向,也因梵谷乖蹇的人生際遇而使得自己在遭遇挫折時能夠勇於正視失敗,改進自身的錯誤。更難得的,同學們也被梵谷那份對社會有愛、對弱勢關懷的宗教情懷給打動,在人格塑造與陶冶上也希望自己如同梵谷,成為一位傳遞著人間溫情的奉獻者。於是,令我不禁想到,如果能夠將我們在課堂上使大家感動勵志的故事透過書本傳播出去,我是不是也能為這個社會多盡一份散播愛與希望的正向力量呢?
話說回來,坊間關於梵谷藝術或傳記類的叢書、套書汗牛充棟,是否還有再寫的必要?是的,以一位歷史學背景訓練出身的我而言,我相信歷史人物在每個時代永遠有依研究角度的不同、新史料的出現、新史觀的運用乃至新的研究方法,皆有重新研究詮釋的必要。這也是今日我們仍可在坊間見到如此多關於秦皇漢武、康熙乾隆、慈禧、蔣介石……等琳瑯滿目的傳記叢書不斷推陳出新的重要原因。
研究梵谷,一百多年來已有太多國內外藝術史家、心理學家、美學家對他發表過種種的專書論文,於是我試著問自己,我還能再寫些什麼?從1872年到1890年,梵谷寫過不只900封信,這當中有些寫給親愛的弟弟西奧,有些寫給了友人高更、貝爾納,其中有些信件長達4、5千字,除了令人不得不佩服梵谷的毅力與沉著外,也為後世研究者提供了一個藝術史上最詳盡的個人史料寶庫。於是透過他短暫卻又豐富的作品和書信史料,我想除了他在藝術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之外,我們還能更深入地了解,梵谷的家庭狀況對他的人格發展影響?他的幾次無結果戀愛在他的生命歷程中有什麼衝擊和反應?除了他與高更的同居、切磋乃至爆發衝突為人熟知之外,他與其他藝術界的大師們有何交流與影響?梵谷畢生真的只賣過一幅畫嗎?他的最後一幅畫是《麥田群鴉》?當然還有百年來為眾人紛爭不休的梵谷的割耳之謎、自殺之謎是否有其他新的解釋?
於是我決定這回要寫的梵谷傳記,除了有別於傳統純粹藝術作品介紹的寫法之外,首先我要將近年來坊間各專家學者所撰寫梵谷的專書與期刊研究成果,做出完整的統合介紹,以方便讀者朋友們對梵谷的生涯與藝術成就,有更清楚、全面的了解。其次,本書將透過大量梵谷的書信內容,來剖析他的內心思想與外在行為模式,相信對讀者朋友親近他的藝術表現方法,將更有助益。為此,我利用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將梵谷當年的書信拜讀細究,甚至也翻閱詳查過原文內容加以佐證,只為了向大眾呈現一個更真實、具體的梵谷形象。希望透過本書,能使梵谷堅強不屈、憐憫奉獻的人道精神,在現今的台灣社會也能夠以愛的力量散播出去。
儘管我將本書定義為人文藝術科普讀物,但仍在書中附加許多註解與相關史料引文初處,相信對想要進一步了解梵谷或閱讀更多參考資料的朋友們會有更多助益。在此約略對本書的凡例做一簡單說明。書中的原文人名、地名,我盡量採用台灣傳統較為常見使用的譯名,並會在首次提到時以括號附上英文名稱,以供讀者參考。其次,在中文版本的梵谷書信引用方面,我也會在註釋出處中附上英文版的信件編號,也提供給將來有興趣一讀英文版本朋友們的參考。
出版序
今年,梵谷162歲,也是他逝世125週年。梵谷,一個滿懷藝術夢想,卻無法完美圓夢的藝術家,他只活了37年。
125年前當他舉槍自盡時,他心裡究竟在想些什麼?雖然直到現在這仍是個謎。我們一直以來熟悉的梵谷,果真如歷史檔案中那般狂顛?在我尚未遇見蔡秉叡老師之前,我曾經懷疑過一次,那一年我出版了《梵谷檔案》中文繁體字版,想從作者的足跡中尋找一個不同的答案。
「文森.梵谷是為了逃避懷才不遇的痛苦而選擇了死亡,或是因發病而精神崩潰導致死亡……」,1914年,梵谷家族遺孀喬安娜出版的《梵谷書信全集》,為...
目錄
序
序 章
第一章 徬徨少年時
第一節 滋潤偉大心靈的國度-荷蘭
第二節 梵谷家族
第三節 苦澀的青春
第四節 礦坑裡的耶穌
第二章 為了藝術為了愛
第一節 艾田的單戀
第二節 海牙的伴侶
第三節 努能歲月
第三章 流動的饗宴-巴黎
第一節 印象派藝術
第二節 豁然開朗
第三節 高更與浮世繪
第四章 燃燒的星空
第一節 阿爾
第二節 電流般的激盪
第三節 聖雷米
第五章 最後的奧維
第一節 麥田
第二節 杜比尼的花園
第六章 永恆的向日葵
第一節 此前此後
第二節 梵谷藝術殿堂
第三節 回首梵谷
附錄1:梵谷年表
序
序 章
第一章 徬徨少年時
第一節 滋潤偉大心靈的國度-荷蘭
第二節 梵谷家族
第三節 苦澀的青春
第四節 礦坑裡的耶穌
第二章 為了藝術為了愛
第一節 艾田的單戀
第二節 海牙的伴侶
第三節 努能歲月
第三章 流動的饗宴-巴黎
第一節 印象派藝術
第二節 豁然開朗
第三節 高更與浮世繪
第四章 燃燒的星空
第一節 阿爾
第二節 電流般的激盪
第三節 聖雷米
第五章 最後的奧維
第一節 麥田
第二節 杜比尼的花園
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