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序
閱讀是一件愉悅的事情,尤其是閱讀歷史。
歷史告訴我們什麼是文化;什麼是真理;什麼是人性的善美;什麼是人類思想的真諦。「用圖片說歷史」系列,試圖將歷史與藝術、生活緊密連結成一個以圖像思考的拼圖,讓輕鬆的文字和圖像的佐證,產生對話。
《從希臘諸神到最後的審判──揭露光芒萬丈的神話與傳說》,是「用圖片說歷史」系列的第一本書,透過文字與圖片的對話,神話的歷史為我們形塑了一個對久遠的美好時代的想像,浪漫又燦爛、美麗而哀愁。因此,我們想像中的神話有了著力點,藉著藝術家的思維和雙手,真真切切地上演著一幕幕精彩的戲碼,讓我們發現在不同時代中,人們看待神話與傳說的不同思維。
本書包含二個重要的神話主題──希臘神話與基督教神話。一個源自於克里特島的傳說;一個發源於羅馬帝國暴政下,逐漸衍生出的心靈慰藉。希臘神話中的諸神有著鮮活的七情六慾,張揚又瀟灑;基督教神話中清苦禁慾的宗教形象與氛圍,莊嚴又意義深遠。藉著文字的引領與圖片的轉換,讓一個個神話中的人物,有了華麗的舞台。受限於篇幅,本書或有諸多不夠周全之處,由衷的期待您的指正,也盼望「用圖片說歷史」系列叢書的規劃,能獲得您的青睞。
生活中不能缺少的許多美好事物,音樂、藝術、建築、文學,它們之間息息相關,交錯發展,藉著閱讀、傾聽、思索,形成一股大家堅持、信守的文化品質。感謝您長期以來對華滋出版的支持與鼓勵,這是我們向前邁進的最大動力。
華滋出版 總編輯
許汝紘
前言
無與倫比的壯麗史詩
──在波濤壯闊與莊嚴神聖的傳說中,傾聽遠古時代的神話回音。
在西洋美術的繪畫雕塑藝術史上,最大宗的主題分類,大致可以分成:希臘神話、基督教神話、各類民族神話傳說、歷史主題及風俗畫等。
其中希臘神話( 後被借為羅馬神話) 和基督教神話,歷來是藝術家們最喜歡創作的主題,對歐洲藝術的發展而言,更像是一場爭奇鬥艷、並駕齊驅的兩匹駿馬,為人類的文化史留下了重要的印記。
神話,是人類啟蒙時期企圖探索自然、解釋自然現象的思維結果。閃電、雷鳴、春夏秋冬、生老病死、七情六慾,都被創造出能左右乾坤的諸多神祉。古希臘諸神及英雄們,並非神聖不可侵犯,也不具有宗教氣氛極濃的離奇幻覺,希臘的神是美麗、詼諧、幽默、有情緒,甚至是殘酷無比,鮮活卻也血淋淋的呈現著人類的本性,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而基督教神話則截然不同,那是人們在面臨悲慘的現實下,逐漸衍生出的情緒呈現。他們因屈從於今生的悲劇,而祈求來世的幸福,試圖從縹緲的希望中解脫,減輕現實生活所帶來的苦難,所尋求的精神寄託,最後形成了宗教信仰。
波濤壯闊的希臘神話
希臘神話的起源很早,有些神話在西元前3000 ∼ 1500 年的「克里特—邁錫尼文化時期」便已形成,之後更由許許多多散居在愛琴海諸島、地中海東部希臘大陸各城邦國家的神話傳說,長期而緩慢匯聚而成。
當時文化最發達的國家是位於愛琴海的克里特島。克里特島的神話傳說,對整個希臘神話的形成佔有一定的影響力。諸神之王宙斯在克里特島長大,克里特國王邁諾斯是宙斯的兒子,死後成為冥國的判官;而神話中關於英雄忒修斯的故事,與考古發現的古跡、文物緊緊呼應;甚至連克里特島上的克諾索斯宮遺跡,都被認為是神話中的巧匠代達羅斯所建的「迷宮」;其他諸如伊阿宋奪取金羊毛、特洛伊戰爭等等,從希臘神話過渡到羅馬神話的豐富內容,都是文學、藝術、雕塑、建築中無法忽視的重要題材。
希臘神話具有激勵奮發、追求美好的品質,營造著一種悲壯的人性氛圍。普羅米修斯、赫拉克勒斯等英雄形象,在歐洲的文學藝術中成為反抗黑暗、嚮往光明的象徵;太陽神阿波羅是光明、正義、藝術和青春的象徵;雅典娜是智慧、勇敢和貞潔的集合體;創造人類,又給予人類象徵生存與光明的「火」的普羅米修斯,直到現在,人們都難以忘卻他在高加索山上遭受三萬年之久的苦刑。這些在神話中被創造出來的一個個偉大人物,為歐洲浪漫主義運動留下了不滅的絕唱。許多的祝祭活動、體育競技、文藝表演等盛典,依舊留傳至今。震撼整個古代希臘大陸的第一屆奧林匹克節慶,在西元前776 年的雅典揭幕,它標誌著希臘文化進入了一個輝煌階段。
羅馬帝國在西元前146 年侵佔希臘,一躍而為稱霸地中海、愛琴海的世界強國。新興的羅馬帝國極度崇尚古希臘文化,這個在歷史上被稱為「希臘文化傳播期」的時代,直接將羅馬神話嫁接在希臘神話的內涵上。宙斯直接被更名為朱彼得,赫拉更名為朱諾,雅典娜更名為密涅瓦,阿芙羅黛蒂更名為維納斯等等,羅馬建城的傳說,更是特洛伊戰爭的延續。隨著羅馬帝國在歐洲的霸權擴張和拉丁文化的廣闊傳播,人們對羅馬神話可能遠比希臘神話來得更加熟悉。
荷馬史詩中《伊里亞德》和《奧德賽》,就誕生在這個時代。這兩部史詩,與考古發掘出的文物相對照,證明了荷馬史詩確實是被藝術化的口傳歷史,史稱「荷馬時代」。最早的一部系統的神話作者赫西俄德的長篇敘事詩《神譜》應運而生,從此,希臘神話成為千百年來藝術家們取之不盡的創作泉源。
歐洲美術史上幾乎沒有一個畫家或雕塑家對希臘神話採取漠視的態度。自文藝復興以來,希臘神話已經成為主要的藝術題材之一。他們崇拜古代希臘的民主精神、文化藝術,想像著古希臘羅馬時代的文化輝煌。恩格斯曾經說過:「拜占庭滅亡時所搶救出來的手抄本,羅馬廢墟中所挖掘出來的古代雕刻,在驚訝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個新世界—─古代的希臘;義大利出現了前所未見的藝術繁榮,這種繁榮就像是古典時代的重現。」而所謂的「文藝復興」,就是古代希臘、羅馬文藝的再興起。
在文學上出現了但丁、薄伽丘等詩人和作家,在繪畫雕塑藝術上的表現更為突出,諸如波提且利、拉斐爾、米開蘭基羅、提香、丁多列托等藝術家,對希臘神話題材的卓越描繪,出類拔萃。
到了17、18 世紀,魯本斯、范戴克、林布蘭、委拉斯蓋茲、普桑、福拉哥納爾、卡拉瓦喬、貝里尼等藝術家,都曾以希臘神話故事為題材,留下了燦爛的作品。19 世紀初期,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的交鋒,對希臘神話的表現方法出現了變革,將古典主義畫家如安格爾、卡諾瓦等人的作品,和浪漫主義畫家如傑利訶、德拉克洛瓦的作品相比較,就可以發現他們對希臘神話的解釋存在著極大的分歧。到了20 世紀初,印象主義以來多元走向的藝術思潮,更使希臘神話獲得了宣洩人性的發展生機,羅丹、布林德爾的雕塑;馬奈、雷諾瓦、魯東、克林姆等畫家的作品,甚至是畢卡索等抽象主義畫家,都對希臘神話作了個性張揚、自由揮灑的藝術闡述。
莊嚴神聖的基督傳說
基督教產生於西元前1 世紀的羅馬帝國東方各行省(相當於現在的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朗、敘利亞以及埃及一帶)。當時,生活在羅馬帝國殘酷統治下的人民,曾經掀起過聲勢巨大的暴動。歷史上最著名的西西里奴隸的兩次暴動、斯巴達奴隸起義,都曾經動搖過羅馬帝國的統治。然而,這些暴動最後都遭到統治階級的殘酷鎮壓,成千上萬奴隸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面臨悲慘的現實,人們逐漸將精神寄託在宗教信仰上。心靈上的安慰,成為消極對抗社會不公的宗教形式,從精神上擺脫羅馬帝國的殘暴統治。這時一個降臨世間的神秘「彌賽亞」死而復活的神話傳說,由信徒們口口相傳,他們堅信羅馬帝國的末日即將來臨,並將受到上帝的審判,一個平等幸福的世界已為時不遠。「彌賽亞」以「神子」的方式,造就了耶穌的形象。
有關耶和華的神話,現保存在《舊約》中;有關耶穌的神話,則保存在《新約》的四福音書裡。在《新約》的《啟示錄》裡,它以神話性質的文學描寫狠狠地咒罵了羅馬帝國,尤其是對殘暴的尼祿王。信徒們在教會裡宣洩著對羅馬帝國的仇恨。
耶穌到世間為人贖罪、受苦,最後被害、復活、升天,與上帝同坐寶座審判世人。這些故事得到文學家和畫家的形象再現,從此,教堂建築和宗教繪畫雕塑成為熱門藝術。中世紀的拜占庭正教在宗教儀式的形成、宗教建築和繪畫形式的創建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奠基地位。聖母和聖子、聖徒的形象,在拜占庭的壁畫、鑲嵌畫上得到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