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絕老人」鄭曼青宗師一脈相傳,鄭子太極拳精要剖析!
◎分享二十餘年習練太極拳的心得與體悟。
◎以科學化的角度深入解析鄭子太極拳的套路與妙用。
◎摘錄與鄭曼青宗師高足陶炳祥老師的習拳心得。
◎選錄薪傳【鄭子太極拳】王錦士總教練所傳授要領,以嘉惠同好。
練拳不是苦差事,每天早晚七分鐘,讓您輕鬆無憂顧全身
本書主要闡明鄭子太極拳三十七式主要功架及心法要領,並以科學角度深入解析各套路的意涵與原理,以闡明鄭子太極拳之精要。
鄭子太極拳自成一派,融合中醫與易經哲學,配合近代人的需求,隨處可練,每天短短十五分鐘,鍛練強健身心。
全書分為上中下三卷,循序漸進,帶您一探太極妙境!
上卷:
詳述太極拳的原理及鄭子太極拳的心法特色。
中卷:
從太極八勁十三勢入手,論述各勁道的變化妙用。
下卷:
以現代科學角度註解鄭宗師高足陶炳祥大師的「勢成歌」,讓讀者更能領會箇中三眛。
作者簡介:
陳柏源
主要之研究領域為分子生物學。於2003年獲國立台灣大學化工博士暨醫學工程學程博士。於2003~2004年任台大化工所博士後研究員。之後,於2004~2006年任職於國家衛生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目前於中國醫藥大學生物科技學系任助理教授(從2006年至今)。研究之領域包括生物資訊學、生物物理以及電腦輔助藥物設計。從2010~2011年,亦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腦神經科學中心王玉田院士實驗室任訪問研究員。於近年來,主要研究興趣為中樞神經藥物與抗癌藥物研發。
個人之習拳經歷
初中時接觸太極拳,跟隨陳文忠老師習練楊家老架108式太極拳,高中時跟隨鄭子太極拳陶炳祥老師習練三十七式。大學三年級時,跟隨螳螂拳名師周寶富老師習練陳家溝老架太極拳。至中國醫藥大學任教時,跟隨薪傳鄭子太極拳王錦士老師練習鄭子太極拳與太極劍等養生氣功。於中國醫藥大學任教之初,曾任中國醫藥大學內家拳修社創社指導老師。於2011年秋,建立陳柏源教授太極拳網頁,並從事各太極拳協會雜誌寫作與養生之推廣。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依照書中研究鄭宗師「美人手」「握拳」「起式」「意念」「學吃虧」「養氣」「推手」「牽引走化」等等的方法,我們也許功夫就能「曰長一紙」,願大家一起努力,追隨鄭宗師至高無上的太極道路前進。
吳翼翬六合八法拳國際聯盟副理事長 王俊龍
陳教授以其專精學養對太極拳的原理加以發揮,曾公開發表多篇論著,今彙集多年的論文與心得,整理成冊編成本書「鄭子太極拳三十七式淺注」,將鄭子太極拳的最基本要求,如渾元樁、起式、拳、美人手、意念、勁、步法、牽引走化與推手、及「得機」、「得勢」之原理加以闡明,對於炳祥老師的「勢成歌」也加以擇要注解。陳教授身體力行,將習拳的心得與領悟透過文字紀錄,相信這本小冊子一定能使讀者有所啟發。
中華國際薪傳鄭子太極拳總會總教練 王錦士
在學術的領域上,陳柏源老師有著源源不絕的想法與創新;在功夫的境界裡,也時時不斷有著不同層次的體悟與突破。如今將其習武多年的領悟,加諸科學實驗的精神以及實際狀況的論證,成就了此項著作,其用心及努力值得我輩推崇,在此衷心推薦。
少林寺第34代弟子、釋門少林功夫團團長 林勝傑 (延勝)
名人推薦:依照書中研究鄭宗師「美人手」「握拳」「起式」「意念」「學吃虧」「養氣」「推手」「牽引走化」等等的方法,我們也許功夫就能「曰長一紙」,願大家一起努力,追隨鄭宗師至高無上的太極道路前進。
吳翼翬六合八法拳國際聯盟副理事長 王俊龍
陳教授以其專精學養對太極拳的原理加以發揮,曾公開發表多篇論著,今彙集多年的論文與心得,整理成冊編成本書「鄭子太極拳三十七式淺注」,將鄭子太極拳的最基本要求,如渾元樁、起式、拳、美人手、意念、勁、步法、牽引走化與推手、及「得機」、「得勢」之原理加以闡明,對於炳祥老師...
章節試閱
原理
「本立而道生」:論太極拳的「勁源」與「勁根」
太極拳,雖然說是以養身健體為主,強調鬆柔為特色。所謂的「欲天下英雄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但是,太極拳畢竟是一種武學武術,不可能沒有武術的勁道與威力。
記得一位前輩常提起,太極拳若是以「鬆柔」為特色,何不乾脆稱作「鬆柔拳」呢?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鬆柔只是一個過程,一個要往練習「長勁」與練習「聽勁」的必要條件與過程而已!太極拳,顧名思義,即是「陰陽調和」。只是,一般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而已!談到這裡,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的「飲料」作一個比喻。一般而言,外頭賣的飲料,多為「提神飲料」為主,如咖啡、茶葉、還有許多提神飲品等等。提神飲料,對中樞神經有立即性的興奮作用,使人積極、使人亢奮,使人有「衝勁」。然而,「安神飲料」就較少提到了。雖然目前有許多舒眠茶,芳香療法,不過還是屬於起步階段,不如咖啡廳那麼流行。
畢竟,立竿見影,是武術家乃至於一般民眾習以為常的模式。而休息,變成是一種奢侈與浪費。太極拳,則在習練之初,反其道而行,先以鬆柔,使身心靈得以充分休息,之後再逐漸加力,雖「虛其心」,然而「實其腹」(強化腰腎與丹田氣)。雖「弱其志」,然而「強其骨」(以站樁與功架增加內勁與貫串)。如此,「有虛」、「有實」,「有弱」、「有強」,陰陽相濟,方為太極拳之本意。
「勁源」(即是「實其腹」的腰腎與丹田氣)與「勁根」(即是「強其骨」的湧泉與樁步,即所謂的其根在腳),是在鬆柔心情,與身心靈之後,首先必需要強化的部份。鄭曼青宗師在體用歌中所提之:「湧泉無根腰無主,力學垂死終無補。」一句,足以形容其重要性。當然,雖說十分重要,但也不要「意太重」,只要有「刻刻留心在腰間」,也就可以「腹內鬆淨氣騰然」了!
「妙在二氣分陰陽!」: 論太極拳與養生走步法
太極拳,在長久的發展歷史之中,流傳下來,且能在現今科學武器發達的時代中,益受重視。除了技擊之外,其養身與背後的哲學思想,耐人尋味!
鄭子太極拳,主要以結合易經與中醫,配合近代人的需要所創。相傳鄭曼青宗師晚年,由於許多朝政與工作繁忙,常以練習「虛實分清」的走步法,以替代許多練拳、練劍的時間。其所著作的「體用歌」中,有言:「妙在二氣分陰陽!」。走步法中,左腳實則右手實,右腳實則左手實,以求交叉神經的協調。台北市二二八公園習練與傳授鄭子太極拳的高潤吾老師時常推廣此法多年,效果卓著。
由於太極拳與坐禪的不同,乃是佛家所說「行、住、坐、臥」中「行」的部份。由於「行」,才會發現自己重心移轉是否得宜,其氣血是否可以周流全身而達到「氣遍身軀不稍滯」的情形。禪坐則屬於「坐」的部份,以內省自身心境是否清淨,與觀想成就。所謂「行至水窮處,坐觀雲起時」。「動功」與「靜功」交互配合,才能使人休息與運動恰到好處,「養氣」與「用氣」也才能相互平衡。
平行步,或是貓步,在薪傳鄭子太極拳傳授中亦屬十分重要的步法。於行走之中,可體會到「虛實分清」,以及轉腰落跨產生重心的轉移是否恰當,與是否「得機得勢」。其姿勢與重心的移轉,確實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腳色!在薪傳鄭子太極拳初級教練的考試項目中,列入重要的考試範圍,以強調其重要性與特色。
由於行走健身,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易於接受且易於執行的一項運動。表面上雖然平淡無奇,然卻是健身與分清虛實最重要的一環。拳論所謂「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雙腳就是「處處總此一虛實」之所在!願同道多參考。
原理
「本立而道生」:論太極拳的「勁源」與「勁根」
太極拳,雖然說是以養身健體為主,強調鬆柔為特色。所謂的「欲天下英雄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但是,太極拳畢竟是一種武學武術,不可能沒有武術的勁道與威力。
記得一位前輩常提起,太極拳若是以「鬆柔」為特色,何不乾脆稱作「鬆柔拳」呢?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鬆柔只是一個過程,一個要往練習「長勁」與練習「聽勁」的必要條件與過程而已!太極拳,顧名思義,即是「陰陽調和」。只是,一般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而已!談到這裡,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的「飲料」作一個比...
作者序
三千細水 太極長流
撰寫太極拳相關文章,原先是個人興趣,直到今年八月初才正式建立部落格。俗語說:「雖無良策安天下,也有靈機寫一篇!」,到目前已經達到三千人次的閱覽紀錄。著作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往往無心插柳柳成蔭。
太極拳,原先是為了技擊,之後重於養身修心,到現代則可說是一種文化!自古以來,道家武術種類繁多,太極拳只為其中一種。然而,由於修習者眾,故套路與門派與日俱增!仔細看各種太極拳套路,無論是強調養身的楊太密傳,或是競賽套路亞運四十二式,鄭子三十七式,易簡六十四式,陳氏老架與二路炮捶,還有在大陸興起的二十四式與趙堡太極拳,原始的武當太極拳等等。種類十分繁多,各種拳法強調的風格各具特色,可說是一種太極百種樣!
不過,基本上太極拳在創拳時只有十三式,拳經與拳論也有限。只因各派體會不同,才有如此大的差別!由於氣功與武術,難以達到科學的「定量」問題,且反覆性試驗也比較困難。除了要通過人體試驗委員會之外,還需要有一群愛好者支持與長期練習,可說是十分不容易!挑選的太極拳動作不能太深,當然也不需要太深,即可達到健身健體的作用!動作也不需太多,只要五式至八式即可!
唯有簡易,常能反覆操作,受測者也能持之以恆!在於不影響工作與唸書的情形之下,每日抽空七至十分鐘的練習即可。不需要道具,也不需要寬敞的空間與巨額的經費,即可得到養身的目的!
承蒙黃榮村校長的提倡與推廣中國醫藥大學同學齊練太極拳,並於大一必修課程加入太極拳項目,使同學們對太極拳有廣泛的認知。之後,我將會繼續發表太極拳相關文章,以及練習心得要領,期待各位讀者的支持!
三千細水 太極長流
撰寫太極拳相關文章,原先是個人興趣,直到今年八月初才正式建立部落格。俗語說:「雖無良策安天下,也有靈機寫一篇!」,到目前已經達到三千人次的閱覽紀錄。著作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往往無心插柳柳成蔭。
太極拳,原先是為了技擊,之後重於養身修心,到現代則可說是一種文化!自古以來,道家武術種類繁多,太極拳只為其中一種。然而,由於修習者眾,故套路與門派與日俱增!仔細看各種太極拳套路,無論是強調養身的楊太密傳,或是競賽套路亞運四十二式,鄭子三十七式,易簡六十四式,陳氏老架與二路炮捶,還有在大陸...
目錄
推薦序1
推薦序2
推薦序3
自序:三千細水 太極長流
習拳感悟
卷上:薪傳鄭子太極拳習拳心要淺注
摘要
前言
原理
結論
附錄一:鄭子太極拳「體用歌」全文
附錄二:參與中華民國國際薪傳鄭子太極拳總會SMART 五級教練制初級教練研習有感
卷中:鄭子太極拳三十七式淺介
摘要
前言
原理
結論:論「氣」與「氣感」
卷下:陶炳祥老師「勢成歌」淺注
摘要
前言
原理:「勢成歌」淺注
結語
附錄一:陶炳祥老師勢成歌
附錄二:化即是打──憶啟蒙恩師陶炳祥老師
全書附錄與作者簡歷
附錄一
附錄二: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論太極拳「走化」與「空」的境界
附錄三:「淨心在妄中」──習練太極拳拳架與推手有感
附錄四
作者簡歷
推薦序1
推薦序2
推薦序3
自序:三千細水 太極長流
習拳感悟
卷上:薪傳鄭子太極拳習拳心要淺注
摘要
前言
原理
結論
附錄一:鄭子太極拳「體用歌」全文
附錄二:參與中華民國國際薪傳鄭子太極拳總會SMART 五級教練制初級教練研習有感
卷中:鄭子太極拳三十七式淺介
摘要
前言
原理
結論:論「氣」與「氣感」
卷下:陶炳祥老師「勢成歌」淺注
摘要
前言
原理:「勢成歌」淺注
結語
附錄一:陶炳祥老師勢成歌
附錄二:化即是打──憶啟蒙恩師陶炳祥老師
全書附錄與作者簡歷
附錄一
附錄二:萬法歸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