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其實是一場「心理遊戲」。
能戰勝自己才是贏家!
投資市場瞬息萬變,你該如何預測未來?
投資市場波濤險惡,你該如何避開陷阱?
你知道嗎?
真正阻礙獲利、削減信心的關鍵因素,
正是「你自己」!
只要投資過股匯市、基金等任何投資工具的人,
一定都發過許多毒誓:
「我在中秋節前一定會賣光股票!」
「這次只要賺到10%就一定賣了!」
「我再也不聽明牌了!」
「我要等到跌到6000點以下才會進場!」
「10000點以上就是賣股的好時機!」
「跌15%一定退場,絕不攤平!」
「我再也不買股票了!」
任何人都說得一口好投資,
但真的賺到錢的有幾人?
因為,
我們永遠戰勝不了自己的貪婪、恐慌與焦慮,
看完這本《我的第一本投資心理學》,
立刻戰勝自己的貪婪、恐慌與焦慮,
成為一個真正成功的投資人!
贏在「理性客觀」
《我的第一本投資心理學》幫你戰勝自己的貪婪、恐慌與焦慮,看清自我陶醉與過度自信的心態,避免過度交易;擁有風險意識,培養化解壓力的新思維。
贏在「冷靜沉著」
《我的第一本投資心理學》幫你看清自己的投資模式,不再被買入的股票牽掛、為小獲利而砍單;保持耐性與理智,做出正確投資決策。
贏在「戰勝自己」
一個人的最大敵人,其實是自己!許多人以為進行投資決策時,要面對的是瞬息萬變、波濤險惡的市場;殊不知,源自於內心深處的惡魔,才是真正阻礙獲利,削減信心的關鍵!
《我的第一本投資心理學》是第一本從人的內心層面來探討及檢視自己投資習慣,進而獲利賺錢的一本書。
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投資人?
《我的第一本投資心理學》從「投資人類型與投資步驟」、「成功投資人的道路障礙」、「成功投資人的特質及成功準則」三個面向分析,幫你成為一個真正賺錢的投資人。
《我的第一本投資心理學》是第一本整合理論與實例,帶你克服非理性投資的致勝寶典!
《我的第一本投資心理學》收錄最清楚的投資案例分析、最詳盡的投資心理知識,讓你避開投資陷阱,穩紮穩打賺大錢。
作者簡介:
廖日昇,地質工程師,台 中 一 中 畢 業 , 成功大學礦冶與材料科學系學士及碩士,美國威斯康新大學(Madison) 工程力學碩士及岩石力學博士。曾任成功大學(台南)副教授、工業技術研究院(新竹)研究員、加州證券經紀人。居住加州,為美國土木工程學會(ASCE)及美國個人投資者協會(AAII)會員,對美國股市具有多年理論研究與投資實務經驗。
作品:
《我的第一本全彩圖解ETF投資戰略》(我識地球村,2014年7月初版)。
《選對好股票,狠狠賺一票》(我識地球村,2014年5月初版)。
《我的第一本圖解技術分析》(我識地球村,2012年4月初版)。
《用ETFs賺遍全世界》(雲國際出版社,2014年2月初版)。
《ETFs技術分析圖典》(雲國際出版社,2014年4月初版)。
《股票,這樣選就對了:股票篩選、分析與網路資訊應用》(聯經出版社,2010年11月初版)。
《股市長短線要略》(聯經出版社,1998繁體版 ﹔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1年1月簡體版),該書曾獲金石堂書店2000年度財經類最佳圖書獎。
作者序
戰勝自己的貪婪、恐慌與焦慮,成為真正成功的投資人!
一個人的最大敵人,其實是自己!許多人以為進行投資決策時,要面對的是瞬息萬變、波濤險惡的市場;殊不知,源自於內心深處的惡魔,才是真正阻礙獲利,削減信心的關鍵!
過去許多人都以為恐懼與貪婪是影響市場動向的兩個主要因素,例如1990年代晚期投機與貪婪是促成技術泡沫產生的重要原因,而恐懼則主導近年來金融危機期間市場的種種非理性行為。以上說法固不失為真,但實際情形則遠非如此單純,原因是人的思想是如此精密,及人的情緒是如此複雜,以致單憑恐懼與貪婪等情緒實無法適當描述,影響人們如何做出種種投資決策的心理情境,就此點論心理學研究在金融投資領域便有了最佳的切入點,為何如此說呢?
心理學,它是一門研究人類思維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學科,乍看它與充塞著資產負債表與收益表的投資世界相隔頗遠,但因心理學家關注並企圖了解大腦所有的運作,這些思維運作當然也包括認知控制(即思考與認識的過程)與情緒控制,因此這導致心理學家對人們如何學習、如何思考、如何溝通、如何感受情緒、如何處理訊息、如何決策與如何形成核心理念以引導其處事行為等之積極研究,這些研究成果當然也適用於投資領域,原因是投資是一種在大腦主導下進行充分運作的求利活動,因此投資與心理學就有了緊密掛鉤。
2000年美國經濟學者弗農‧史密斯(Vernon L. Smith,1927-)與心理學者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1934-)共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前者主要貢獻在於實驗經濟學的研究,特別是替代市場機制的研究,後者是以色列裔美國人,其主要貢獻在於判斷與決策的心理學及行為經濟學的研究,難得之處在於卡尼曼是全球第一個將心理學研究整合入經濟學領域的學者,特別是在不確定情形下他對主觀判斷與決策形成機制有獨到見解。2014年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週刊將卡尼曼列為全球排名第十五的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自史密斯與卡尼曼獲獎後,行為經濟學這門新學科(行為金融學是其分支)從此在投資與經濟領域樹立起其應有地位,並受到投資人廣泛重視。
行為經濟學旨在強調人們獨特的內在特質(即存在於其頭腦中的內在市場)與外在金融市場之壓力及由之導致的加強影響間之關係,這內外兩種關係若能得到適當協調,你的投資利潤就能獲得確保,而此種調和關係的達成端賴數種因素而定,其中如你是否具有易受媒體炒作影響的人格特質及個人偏見、慾望與期待、生活情形、人生目標,與是否具有能做出正確財務評估的能力等因素而定。
行為經濟學既是做為溝通精神(心理)與物質(經濟)世界的橋梁,故其應用自然也能延伸到投資領域,投資心理學(即行為金融學)因此應運而生。熟習運用此門學科能最大限度地增進自己對投資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的評估能力,而所謂投資內在價值指的是投資對象的根本或有形價值,再結合它本身的非金融成分,如管理品質與商譽等,若在股票它指的是超越目前市場價值之外的真實價值。若能客觀評估股票真實價值,則在市場有大變化時,必然多了一份「胸有成竹」而處變不驚,如此你就不易隨著市場起落而心煩氣躁,並進而做出非理性的買賣決策,筆者最近兩年對蘋果股票的投資經過可為此事做一見證。
我自2013年6月初旬開始買進蘋果公司(Apple Inc.) 股票,當時買進價位(分股前)為每股445美元,如此直至2015年5月初旬止前後總計做了數次買進及賣出,開始時每次買進股數較多,隨著股價的升高逐漸降低每次的買進數量,迄2015年5月下旬止年度平均回報率約為27%。以上兩年期間我對蘋果股票多買少賣的原因是它與其他成長型股票相較,其本益比(P/E ratio)相對低多了及市場正走多頭之故,此外買前預知它的真實價值也讓我在投資過程中減少不少心理壓力,至於涉及買賣決策的詳情我將在正文中提起。
話說回頭,投資心理學除能增進對投資真實價值的評估能力外,它也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產生系統錯誤的傾向,此種錯誤在投資過程中是經常發生的,且常會不斷重複發生,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投資人在本身的心理壓力或偏見下常做出不合理決定之故,此外新聞或其他訊息也可能影響其決定,又或者「失掉一塊錢的痛苦要遠大於獲得一塊錢的愉悅」之人性也可能讓你錯失買賣良機而損失錢。
事實情況也的確如此,投資人在內外壓力同時作用下,要想快速做出最佳決策(如交易時機的決定)是頗為困難的,你可能以為你正做出可能的最佳反向(contrarian)決定,但驚慌和恐懼卻潛伏在你的投資選擇之中,它們導致你在錯誤情況下做出錯誤的買賣決策。例如當市場如自由落體般下墜時,即使是最聰明及最有經驗的散戶投資人也可能做出最不明智的決定,1987年10月的黑色星期一當全球股市大跌之際,及2009年3月5日當美國股市到達十年新低時,當時大多數的散戶投資人皆急著賣股,糟糕的是他們賣股的時機正好選在市場底部。直到2012年早成驚弓之鳥的這些散戶,他們中的大多數仍然不敢如以往般進場買股票,這種現象說明散戶對市場產生過度反應,以致出現了買高賣低的錯誤抉擇。
真實情形顯示,投資人在前兩次市場大跌之際顯然賣得太快,而又買得太慢,或甚至於該買的時候不買。另一種相反情況是當你應去賣股時卻沒有賣掉它,這種事往往發生在你手頭持有一檔好股票,你心中反覆盤算著藏有它,期望它在往後數年繼續增加價值,甚至於想像著有一天它可能做為退休老本。然而今日的好股未必是明日的好股,當其光環褪色時也就是你應狠下心來賣掉它的時候。
上面提到的這兩種賣得太快或買得太慢的非理性交易,其實都間接反映了投資人內心的恐懼與貪婪,除此尚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造成此種結果,為了以上緣故,本書敘述的範疇就不僅止於恐懼與貪婪對投資決策的影響,而更旁及其他,目的是希望這些敘述能讓讀者認識及了解更多影響投資決策的心理因素,而更重要的是透過書中敘述你可能避免它們日後出現在你的投資生涯。
總之,從心靈上武裝自己,儘量克服恐懼與貪婪,這是一個成功投資者最起碼應具備的條件,而這種心理基礎最好是愈早養成愈好,如沃倫‧巴菲特的早年成長經歷就是一面最好的鏡子,他十歲時首度造訪紐約證券交易所,十一歲時為自己買了三股石油股,並幫其姐多麗絲買了三股相同公司股票。高中時巴菲特更進一步投資其父的企業,並買進一個農場,扮起企業主的角色,其高中畢業年鑑的圖片上寫著「喜歡數學,未來的股票經紀人」數個字,然而這只是其幼年抱負,其未來成就豈僅是股票經紀人。巴菲特的幼年經歷堅實打下了他日後成為全球數一、數二首富,及最成功投資人的重要基石。
當然,並非人人都能有幸具有像巴菲特的早期經歷,也無法期望人人擁有像巴菲特的投資天賦與後來際遇,但若投資人能儘早接受適當的教育與市場歷練,他應更能健全其心靈及改善其投資技巧與策略。2009年由巴菲特擔綱及親自配音的卡通節目「神祕百萬富豪俱樂部」(Secret Millionaires Club)出現於家庭電視頻道(如今在youtube也可看到),該節目的重大意義是在讓孩童認識理財。巴菲特說「不了解理財日後就不能成為成功且負責的成年人」。他又說「這些雖是老掉牙的知識,但仍必須教給下一代,有的幸運孩童其家裡會教導這些知識,但多數孩童沒這份運氣」。
本著投資理財的相同目的,《我的第一本投資心理學》這本書卻是著重於投資心理,其主要內容是在探討究竟有哪些行為,它們有可能將明明有機會獲利的決策,轉變成全盤皆輸的愚策。讀者若能儘早理解這些行為,不但日後能順利築起一道投資市場的強固防火牆,同時也能為其未來人生鋪下一條坦途。序言的最後再度引用巴菲特的話,他說「我閱讀更多,思考更多,就比多數業界人士更少做出衝動決定」,筆者期望藉此言來與讀者共勉。
戰勝自己的貪婪、恐慌與焦慮,成為真正成功的投資人!
一個人的最大敵人,其實是自己!許多人以為進行投資決策時,要面對的是瞬息萬變、波濤險惡的市場;殊不知,源自於內心深處的惡魔,才是真正阻礙獲利,削減信心的關鍵!
過去許多人都以為恐懼與貪婪是影響市場動向的兩個主要因素,例如1990年代晚期投機與貪婪是促成技術泡沫產生的重要原因,而恐懼則主導近年來金融危機期間市場的種種非理性行為。以上說法固不失為真,但實際情形則遠非如此單純,原因是人的思想是如此精密,及人的情緒是如此複雜,以致單憑恐懼與貪婪等情緒實無法適...
目錄
作者序──戰勝自己的貪婪、恐慌與焦慮,成為真正成功的投資人!
Chapter1 巴菲特的腦袋和你不一樣
Part 1 巴菲特的投資人格
Part 2 當心理學遇見經濟學
Part 3 做個理性的投資者
Part 4 難以預測的投資市場
Part 5 一定要避開的投資陷阱
Chapter2 人人都要懂的行為金融學
Part 1 洞悉人性的行為金融學
Part 2 經濟學與心理學的新領域
Part 3 用行為金融學掌握投資者心理
Chapter3 投資三大陷阱──貪婪、恐慌與焦慮
Part 1 A股崩盤與億萬男孩俱樂部
Part 2 認出自己的貪婪與恐懼
Part 3 投資人的風險心態
Part 4 投資之前的自我檢視
Part 5 比存現金更好的投資選擇
Part 6 恐慌與焦慮阻礙投資決策
Chapter4 你是自我感覺良好的投資人嗎?
Part 1 自我陶醉的投資人
Part 2 市場資訊引發過度自信
Part 3 小心!你的自信可能是幻覺
Part 4 別高估自己的決策能力
Chapter5 面對風險,你可以更冷靜
Part 1 你就是風險的源頭
Part 2 系統性風險
Part 3 非系統性風險
Part 4 其他形式的風險
Chapter6 不確定的投資
Part 1 與不確定性打交道
Part 2 市場波動與投資良機
Part 3 掉入陷阱的八大因素
Part 4 別讓風險害你失眠
Chapter7 從眾意識與心理帳戶
Part 1 擺脫盲目的從眾意識
Part 2 檢視你的心理帳戶
Chapter8 找出你的「不焦慮投資法」
Part 1 看清你的投資心魔
Part 2 記憶與認知失調
Part 3 一定能克服的心理壓力
Part 4 別讓天氣影響你的投資決策
Chapter9 只要夠有耐性,你就是贏家
Part 1 用巴菲特的眼光看市場
Part 2 如果你缺乏耐性
Part 3培養耐性的方法
Chapter10 避免偏見與化解壓力的新思維
Part 1 避免偏見的理性投資
Part 2 一定要知道的投資原則
Part 3 化解壓力的新思維
Chapter11 賣股心理學
Part 1 對市場資訊的反應
Part 2 短期損失的創傷
Part 3 掌握可靠的賣出指南
Chapter12 如何成為一個成功投資人?
Part 1 投資人類型與投資步驟
Part 2 成功投資人的道路障礙
Part 3 成功投資人的特質及成功準則
參考資料
作者序──戰勝自己的貪婪、恐慌與焦慮,成為真正成功的投資人!
Chapter1 巴菲特的腦袋和你不一樣
Part 1 巴菲特的投資人格
Part 2 當心理學遇見經濟學
Part 3 做個理性的投資者
Part 4 難以預測的投資市場
Part 5 一定要避開的投資陷阱
Chapter2 人人都要懂的行為金融學
Part 1 洞悉人性的行為金融學
Part 2 經濟學與心理學的新領域
Part 3 用行為金融學掌握投資者心理
Chapter3 投資三大陷阱──貪婪、恐慌與焦慮
Part 1 A股崩盤與億萬男孩俱樂部
Part 2 認出自己的貪婪與恐懼
Part 3 投資人的風險心態
Part 4 投資之前的自我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