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倫‧巴菲特:永遠的股神
對於投資來說,關鍵不是確定某個產業對社會的影響力有多大,或者這個產業將會成長多少,而是要確定所選擇企業的競 爭優勢,更重要的是這種優勢的持續性。
對於投資來說,關鍵不是確定某個產業對社會的影響力有 多大,或者這個產業將會成長多少,而是要確定所選擇企業的競 爭優勢,更重要的是這種優勢的持續性。
File Information
華倫‧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生 於:1930年8月30日
國 籍:美國
出 生 地: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 馬哈市
畢業院校: 內布拉斯加州大學、 哥倫比亞大學
最高學歷:金融碩士
公 司:波克夏公司
職 位:總裁
相關著作:《雪球》
導讀
華倫‧巴菲特是當代的「股神」,就連股市門外漢對他也耳熟能詳。投資界人士無不對他頂禮膜拜,視他的言論為「投資聖經」,猶如唸佈道文一樣背誦他的投資格言。每年波克夏‧海瑟(Berkshire Hathaway)公司的股東大會,足以媲美超級明星的音樂會或宗教的復活節,因為許多人為了能聆聽巴菲特關於投資的智慧言論,特意花費數萬甚至幾十萬美元購買一股或幾股波克夏公司的股票,每年都不辭勞苦、千里迢迢趕到奧馬哈去參加波克夏公司年度股東大會,這種場景,絲毫不亞於聖徒朝覲教宗或聖地。這幾年,即使想要和巴菲特共進一頓午餐,聽到隻字片語的股海「真經」,也得花費上百萬。
經典投資
巴菲特一生所取得的投資佳績,大家有目共睹,此處由於篇幅的原因,只選取幾個比較經典的案例進行介紹。
● 可口可樂
生活中,巴菲特是漢堡和可樂的忠實愛好者;股市上,他也對可口可樂情有獨鍾。1988年,巴菲特看到可口可樂的全球成長潛能和品牌威力,於是開始大筆買入可口可樂的股票。他出手不凡,首筆投資額就達到了10億美元,買入可口可樂公司股票2335萬股;1994年中期,巴菲特再次增持可口可樂的股票,總投資達到12.99億美元,佔了可口可樂8.4%的股份,這使他成為可口可樂公司最大的股東。從1990~1996年,經過3次股票分拆,巴菲特已經持有可口可樂股份2億股;2003年年底,巴菲特所持可口可樂的股票市值為101.5億美元,15年間成長了681%。僅僅在可口可樂一支股票上的投資,巴菲特就賺了88.51億美元。
巴菲特曾經感慨地說:「從小時候賣可樂開始,經歷了52年,我才明白,最能帶來利潤的是可樂的專利配方,而不是在銷售生意裡。」幽默的他還曾表示:「在我死的時候,可口可樂公司的銷量一定會大增,因為我要大量的可口可樂陪葬。」
● GEICO
GEICO公司透過直接郵購方式向政府雇員提供汽車保險。巴菲特對GEICO公司的第一筆投資在1951年,當時21歲的他還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師從葛拉漢。1976年時,GEICO的股票突然一落千丈,從每股61美元跌至2美元。
巴菲特在1976年拜訪GEICO公司管理層後,認為儘管公司瀕臨破產的邊緣,但其競爭優勢依然存在。因為它提供的低成本、無代理商的保險經營模式依然完好無損。於是,他投資410萬美元買入130萬股,平均每股購入價為3.18美元;隨後該公司發行了7600萬美元的可轉換優先股,巴菲特又以1942萬美元買入近197萬股可轉換優先股,相當於發行總量的25%;接著該公司迅速轉虧為盈,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巴菲特又在1980年以1890萬美元買入147萬股。到1980年底,巴菲特共持有該公司股票720萬股,佔其一半的股份,全部買入成本約為4714萬美元。
事實證明巴菲特的決定十分明智,GEICO公司迅速恢復了元氣,並且取得傲人的業績。1976年,傑克‧伯恩執掌帥印後,採取大量降低成本的措施,使公司的盈利能力迅速提升,他上任僅僅一年,公司的盈利就達到5860萬美元。1982年以來,GEICO的權益資本收益率平均為21.2%,是同行業平均水準的2倍。
在波克夏完全收購GEICO股份的前一年,即1995年,巴菲特已經用4570萬美元的投資,賺了23億美元,20年間投資增值50倍,平均每年為他賺取1.1億美元。1996年初,波克夏以23億美元買入另外50%的股份,將其變為私人公司,不再上市。GEICO是巴菲特波克夏投資王國的核心,其龐大的保費收入為巴菲特提供大量的投資資金來源,成為其旗下最核心和盈利能力最強的企業之一。
金玉良言
1投資股票致富的秘訣只有一條,買了股票以後鎖在箱 子裡等待,耐心地等待。
2如果我們有堅定的長期投資期望,那麼短期的價格波 動對我們來說就毫無意義,除非它們能夠讓我們有機 會以更便宜的價格增加股份。
3我認為投資專業的學生只需要兩門教授得當的課堂: 如何評估一家公司,以及如何考慮市場價格。
巴菲特的投資理念
● 價值投資 巴菲特在40多年的股票投資活動中,十分重視考察企業的內在價值。他 確信,由於市場的非理性行為,某些股票的內在價值有時會被市場低估或高估,而股票的合理價值,最終會在市場中得到實現,這樣買入內在價值被市場低估的公司的股票,投資者就可以安全獲利。
巴菲特—般根據企業的內在價值評估和把握公司狀況,並判斷其未來境況是否光明遠大。當年他決定投資吉列公司時,吉列公司的各項財務指標,包括權益資本收益率和稅前盈餘率,都在不斷提高;而且,吉列有提高產品價格的能力,這保證了其資本收益率高於平均水準,公司的商譽也會隨著產品價格能力不斷提高,而公司的高層管理者也一直在盡力減少吉列公司的長期債務,努力提高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這些都顯示吉列股票值得購買,但巴菲特還要考慮吉列公司當前股票價格是否被高估。
巴菲特認為,購買被市場忽視的股票往往能夠獲利。他特別擅長尋找價值被低估的股票,然後持有或者參與經營,接著等待股票價值上升。
巴菲特認為,人雖然不能預測股市波動,但卻能夠很直接地看出股票價格的高低。投資人可以從一堆低價股當中挖掘,或從大盤在高點時所忽略的股票中,找出價值被低估的股票。
價值被低估的企業成為「特別情況」類股的時候,也是股價到最低點,並且風險性很大的時候,企業的股價所以下挫至低價位,通常和公司營運或財務陷入危機有很大的關係;但此時,股價往往遠低於該公司的資產價值,因此,雖然經營狀況比較糟糕,仍不失為較好的投資目標。
● 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現在大家的理財意識越來越強,許多人認為「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樣即使某種金融資產發生較大風險,也不會全軍覆沒;但巴菲特卻認為,投資者應該像馬克‧吐溫建議的那樣,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然後小心地看好它。
從表面來看,巴菲特的觀點似乎和大家發生了分歧,其實雙方都沒有錯,因為理財訣竅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比如巴菲特是國際公認的「股神」,自然有信心大量持有少數幾種股票,而我們普通投資者由於自身精力和知識的侷限,很難對投資標的有專業深入的研究,此時分散投資不失為明智之舉。
另外,巴菲特集中投資的策略基於集中市場調查、集中決策,在時間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決策次數多的成功率自然比投資決策少的要低,就好像獨生子女總比多子女家庭所受的照顧多一些,長得也壯一些一樣。
● 生意不熟不做
中國有句古話叫:「生意不熟不做」。巴菲特有一個習慣,不熟的股票不買,所以他永遠只買一些傳統行業的股票,而不去碰那些高科技股。
2000年初,網路股高潮的時候,巴菲特卻沒有購買。那時大家一致認為他已經落伍了,但是現在回頭一看,網路泡沫埋葬的是一批瘋狂的投機家,巴菲特再一次展現了其穩健的投資大師風采,成為最大的贏家。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在做任何一項投資前,都要仔細做調查,自己沒有瞭解透徹、想明白前,不要倉促決策,比如現在大家都認為存款利率太低,應該想辦法投資。股市不景氣,許多人就想炒郵票、炒外匯、炒期貨、進行房產投資,甚至投資小量黃金;其實這些管道的風險都不見得比股市低,操作難度還比股市大。所以在沒有把握前,把錢放在儲蓄中,倒比盲目投資安全些。
● 長期投資
有人曾做過統計,巴菲特對每一支股票的投資沒有少過8年的。巴菲特曾說:「短期股市的預測是毒藥,應該把它擺在最安全的地方,遠離兒童以及那些在股市中的行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資人。」
我們所看到的是許多人追漲殺跌,到頭來只是為券商貢獻了手續費,自己卻是過眼雲煙一場空。我們不妨算個帳,按巴菲特的底限,某支股票持股8年,買進賣出手續費是1.5%,如果在這8年中,每個月換股一次,支出 1.5%的費用,一年12個月,則支出費用18%,8年不算複利,靜態支出也達到 144%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魔鬼往往在細節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