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真的有一千個字嗎?
南朝梁武帝時期(西元502-549年),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奉皇命,從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選取一千個字編纂成文,是為《千字文》。在中國古代的兒童啟蒙讀物中,《千字文》是一部承上啟下的作品,它上承《倉頡篇》、《急就章》;後啟《百家姓》、《三字經》,被公認為是世界上使用最頻繁、影響最大的兒童啟蒙識字讀物。
《千字文》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開頭,以「謂語助者,焉哉乎也」結尾。全文共二百五十句,每四字一句,句句押韻,整篇文章沒有一字重複。前後貫通,音韻諧美,很適合兒童誦讀,它在內容上更是融各種知識於一爐,分別介紹了天文、自然、修身養性、人倫道德、地理、歷史、農耕、祭祀、園藝、飲食起居等各個方面知識,並以儒學理論為綱,通篇貫穿以統一的思想,脈絡清晰,語句洗煉。這些優點都是之前的童蒙讀物所缺少的。
明清以後,《千字文》與《三字經》、《百家姓》一起被稱為「三百千」。
曾有打油詩這樣描述當時的私塾:「學童三五並排坐,『天地玄黃』喊一年。」這是當時私塾的真實寫照。
《千字文》在中國文化史上佔有獨特的地位,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貞稱此書為「絕妙文章」,清初文學家褚人獲贊其「局於有限之字而能條理貫穿,毫無舛錯,如舞霓裳於寸木,抽長緒於亂絲」。隋唐以後,《千字文》幾乎成為歷代各流派書法家進行書法創作的重要載體,舉凡著名書法家均有不同書體的《千字文》作品傳世。
《千字文》不只被各地做為兒童啟蒙教材,同時也被各行各業採用為標識,大家最為熟知的就是科舉考場的編號,以及商人們的帳冊、書籍編號、藥房序號等等,都是用《千字文》的字序來進行排序。
按照梁武帝的本意,《千字文》本該是以完全不同的一千字做成,但周興嗣在編撰時卻無意中將「潔」和「絜」重複使用了(潔與絜為通假字)。也就是說,《千字文》並非千字,實際上只用了九百九十九個字。
【知識連結】
「天字」和「第一號」是什麼關係?
我們常常用「天字第一號」形容第一、最好、最強的東西,這個說法其實就和《千字文》有關。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千字文》不僅成為歷久不衰、流傳最廣的童蒙讀物,也因為它的「無一重複」,而成為古代人們對物品進行編號的依據。
比如宋真宗時編成的《道藏》,就按《千字文》的順序進行編號,起於「天地玄黃」的「天」字,止於「宮」字,所以人們又稱這部《道藏》為《大宋天宮道藏》。在明清時期,舉行科舉考試的考場――號房,也是用《千字文》逐一進行編號。
《千字文》的第一句為「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第一個「天」字也就成為編號的第一個號,即為「天字第一號」。
《唐詩三百首》到底有幾首?
《唐詩三百首》是中國最富盛名的唐詩選集。西元290年,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當時雲蒸霞蔚、名家輩出,流傳的唐詩數量多達五萬首。但唐詩選本已經大量遺失,至今僅存三百餘種,而當中最為家喻戶曉的就數《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由孫洙(別號蘅塘退士)編著,完成於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1765年),他以「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為選詩標準,只選詩境優美、雋永又易讀誦的唐詩入冊。那麼《唐詩三百首》是否像《千字文》那樣,是按照預定數量編撰完成的呢?這個問題已無據可考。不過《唐詩三百首》並非剛好三百首,而是三百一十一首。《詩經》的詩歌數量也是三百一十一首,因此《詩經》也稱「詩三百」。據推測,《唐詩三百首》可能正是得名於此。
【人物簡歷】
周 興 嗣
( 西元? - 5 2 1年),字思纂,南朝齊屬陳郡項人(今河南省項城市)。西漢太子太傅周堪之後。周興嗣十三歲到建康(今南京)遊學,梁武帝時,周興嗣上奏《休平賦》,受到重視,擔任散騎侍郎。著有《皇帝實錄》、《皇德記》和《千字文》等書。
孫 洙
(西元1711-1778年),字臨西,一字芩西,號蘅塘,晚號退士, 清康熙五十年(西元1711年)生於無錫,乾隆年間進士。於乾隆二十九年(西元1764年)以著成《唐詩三百首》。
「三長兩短」為什麼和生死有關?
現在我們通常用「三長兩短」來表示人死於意外的災禍或事故。有人認為:棺材通常由三塊長木板和兩塊短木板組合成一個長方形的盒子,如果不蓋上蓋子,那麼也就是「三長兩短」。簡而言之,「三長兩短」就是指沒闔上蓋子的棺材。
我們常說「蓋棺定論」,且不說論定,如果不蓋上蓋子,怎麼能下葬呢?顯然,古人下葬肯定都是要合上棺材蓋子的,那麼「三長兩短」是指沒蓋蓋子的棺材就有點站不住腳了,如果蓋上蓋子,那麼就是四長兩短了。
翻開《禮記.檀弓上》,曰:「棺束,縮二,衡三;衽,每束一。」「棺束者,古棺木無釘,故用皮束合之。縮二者,縮縱也。縱束者二行也。衡三者,橫束者三行也。衽,每束一者。衽,小要也,其形兩頭廣,中央小也。既不用釘棺,但先鑿棺邊及兩頭合際處作坎形,則以小要連之令固,並相對每束之處以一行之衽連之,若豎束之處則豎著其衽以連棺蓋及底之木,使與棺頭尾之材相固。漢時呼衽為小要也。」
用現在的話來說,大意就是指,因為古代沒有釘子,棺材的固定主要靠一種皮繩將棺材底和蓋兒捆綁在一起。通常的方法是,先將衽(連接棺材蓋與棺材底的木楔)插入棺材口兩邊預留的坎中,讓蓋與底緊密咬合在一起。然後再將棺材蓋和棺身用皮繩橫著綁三道(橫著的方向木板長),再豎著綁兩道(豎著的方向木板短),也就是三道長兩道短,簡稱「三長兩短」。所以,比較可能的說法應該是指這一個。
後來有了釘子,直接用釘子釘入棺材蓋,自然就不用木楔了,三長兩短的捆棺材皮繩也就消失了,但這個詞語卻隨之流傳了下來,直至現在。有時候人們又將「三長兩短」直接說成「長短」,比如《紅樓夢》當中就有這樣的句子:「……好個孩子。要有個長短,豈不教人疼死!」
【知識連結】
「三山五嶽」是哪「三山」哪「五嶽」?
「五嶽」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五嶽是基於遠古時期山神崇拜、五行觀念與帝王封禪意識相結合的產物,以中原為中心,按東、西、南、北、中而命名。
關於「三山」,指的是「神山」,是神明居住的地方。與當時的神明崇拜有關,「三山」分別是指:方壺(方丈)、蓬壺(蓬萊)、瀛壺(東瀛),相傳秦代徐福為了替秦始皇取得長生不老藥而到東瀛求丹。另外,旅遊勝地:安徽黃山、江西廬山、四川峨嵋山也合稱三山。
顯然,「三山」與「五嶽」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相當。關於「三山」的第一種說法中的三座山只是傳說,第二種說法的三山,雖然風光獨具特色,但並不具備像「五嶽」那樣的獨特地位。另外有一個說法,在中國文化中佔據著相當重要的分量,三山也指昆侖山、天山、狼居胥山:傳說女媧住在昆侖山上,王母的瑤池在天山之上,而霍去病封狼居胥。所以古人所說的「三山」,應是昆侖山、天山、狼居胥山。
「三令五申」又是哪「三令」哪「五申」?
「三令五申」典出於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對吳王闔閭後宮佳麗的軍事訓練,孫武三番兩次的對這些「女兵」進行命令申戒,卻得不到效果,最後按軍令斬吳王愛妃以懾眾,「女兵」們方才開始認真操練。
「三令五申」意指再三申誡、屢次發令,告誡將士應該明確傳達作戰守則,士兵應該嚴守紀律,是對我國古代軍紀的簡稱。「三令」是指:一令觀敵之謀,視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聽金鼓,視旌旗,以齊其耳目;三令舉斧,以宣其刑賞。「五申」是指:一申賞罰,以齊心;二申視分合,以統一軍旅;三申畫戰陣旌旗;四申夜戰聽火鼓;五申聽令不恭,視之以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