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個帝國必須分裂
作者:廖亦武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期:2015-09-01
語言:繁體書
|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這個帝國必須分裂 內容簡介
為了孩子不再死於無辜,這個帝國必須分裂;
為了母親不再無辜地失去孩子,這個帝國必須分裂;
為了中國各地的人們不再流離失所,淪為世界各地的累贅,這個帝國必須分裂;
為了全人類的和平和安寧,這個帝國必須分裂。
——廖亦武‧2012年德國書業和平獎受獎辭
四百年來,台灣人不曾繳稅給這個帝國,帝國從來也沒照顧我們,統一和獨立的問題從何而來?為何會有這個問題?大家不願去談「我思故我在」的存在起點,卻隨著人云亦云起舞。眼看著這帝國的觀光人海戰術,遊覽車佔滿了國家公園,看不到山,走不近海了,街上一家家紅珊瑚店,店家趁著機會賺錢,胡亂哄抬價錢,敗壞社會風氣。教授們似是而非的談著如何把握機會與帝國交往,斯文的價值錯亂,理直氣壯的自我否定,每天都在發生。看著一代接一代我的學生們,美麗的年輕人,傻傻地有情有義為台灣,但是這個帝國遮蔽了偌大的天空,一年又一年,青春肉體流失在意義與無意義之間,像我們這一代一樣,如四季花草暗自榮枯,驚覺一生終於是無意義了,還有什麼事比這個更虛無?在台灣東部,小孩一出生,只感覺烈日灼身,哪有帝國陰影?這一代的我們,必須再一次跟歷史的不道德說:不!廖亦武說「這個帝國必須分裂」,我們會說「這個帝國滾遠一點」!——潘小雪
我將在這個世界舞臺繼續晃盪。如一條喪失國籍的狗,時而哀鳴,時而狂吠,時而夾住尾巴沉思。
我的家鄉在一杯酒裡。如果哪一天我不幸戒酒,我的家鄉就在白日夢裡。
我的內心永無寧日。——廖亦武‧萊辛戲劇節揭幕致辭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廖亦武
1958年8月4日(農曆6月19日)生於四川省北部縣城鹽亭,1980年代,經常在中國官方文學雜誌上發表現代詩歌。但多數具有西方創作風格的反叛性前衛作品,曾多次在「反精神污染」和「反自由化」等政治運動中,受到嚴厲批判。1986年至1989年,他相繼發表了《死城》、《黃城》、《幻城》、《偶像》等長詩。
1989年3月開始,中國幾十個城市爆發街頭抗議,隨後的6月3日下午,在天安門廣場集體悲劇徵兆頻頻顯示之際,他寫下《大屠殺》這首詩。6月4日凌晨,在天安門大屠殺進行之際,同步朗讀了這首詩,並與加拿大公民戴邁河一起,製作並複製成錄音帶,傳遍了全國許多城市。這是當時的血腥鎮壓和瘋狂搜捕中,唯一來自於文學的公開反抗。
1990年3月初,廖亦武組織劇組,籌備並拍攝了《大屠殺》的姐妹篇,詩歌電影《安魂》。3月16日清晨,《安魂》劇組,大約10人左右,在重慶被國家安全局抓捕。隨後,在全國,警察抓捕了幾十個詩人和作家,都是《大屠殺》詩歌的傳播者。其中包括他已懷有身孕的妻子。後來他被判定為「政治犯」,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的罪名,坐牢4年,輾轉了四個監獄,自殺兩次。由於國際社會的強大壓力,於1994年1月31日,提前43天出獄。
為了謀生,他成為各地酒吧及茶館的賣藝人,他在監獄學會的洞簫演奏派上了用場。1999年初夏,出版《沉淪的聖殿——中國1970年代的地下詩歌故事》和《中國邊緣人採訪錄》,立即成為暢銷書,隨即,新聞出版局宣布是「反動書籍」。警察甚至查抄了印刷廠。
2001年初春,他化名「老威」,出版了 《中國底層訪談錄》的60人刪節本,讓「不見天日的下水道裡的中國」浮出地面,激起軒然大波。出版社遭到整肅,高調讚揚過他的週刊《南方周末》遭到更嚴厲的打壓,主編和許多編輯被撤職。廖亦武從此被嚴禁在自己的祖國發表任何作品。《中國底層訪談錄》後來2003年在臺灣出版了繁體字的三卷全本。
廖亦武曾16次被阻止出境,終於在2010年9月,首度被允許出境,到柏林參加柏林國際文學節。而在2011年2月至5月,在多次要求出境不被允許的狀況下,終於在7月2日走過中越邊境,5日自越南河內登機,6日清晨飛抵德國,就此留在德國。
2008年,在美國出版《吆屍人》,讓他在西方一夜成名,此書的波蘭文版也於2012年獲得卡普欽斯基國際報導文學獎。其它獲獎紀錄有:1995年和2003年度,由美國世界人權觀察頒發的「赫爾曼-哈米特人權寫作獎」;2002年,由美國《傾向》雜誌頒發的「傾向文學獎」;2007年,由獨立中文筆會頒發的「自由寫作奬」;2009年,由澳洲齊氏基金會頒發的「推動中國進步獎」;2011年,由美國《當代基督教》雜誌頒發的「最佳圖書奬」;2011年,由德國圖書行業協會頒發的「紹爾兄妹獎」;2011年,由德國廣播協會頒發的「最佳廣播劇奬」;2012年獲德國書業和平獎;2013年,由德國阿沙芬堡頒發的「公民勇氣奬」;2013年,由法國政府頒發的「法蘭西文學藝術軍官獎章」。
2013年1月和6月,他的監獄自傳《六四‧我的證詞》法文版和英文版相繼問世。10月,在臺灣和德國同步出版《洞洞舞女和川菜廚子》。
廖亦武 得獎紀錄
1995年 美國赫爾曼-哈米特寫作獎
2002年 美國《傾向》文學獎
2003年 美國赫爾曼-哈米特寫作獎
2007年 獨立中文筆會之自由寫作獎
2009年 《地震瘋人院:四川大地震記事》獲澳洲之推動中國進步獎
2011年 美國《當代基督教》雜誌「最佳圖書奬」
2011年 德國圖書行業協會「紹爾兄妹獎」
2011年 德國廣播協會「最佳廣播劇奬」
2012年《吆屍人》卡普欽斯基國際報導文學獎
2012年 德國書業和平獎
2013年 德國公民勇氣奬
2013年 法國法蘭西文學藝術軍官獎章
目錄
序言—烈日灼身 潘小雪
這個帝國必須分裂—德國書業和平獎受獎辭
界河兩邊
我在這個世界舞臺晃盪—萊辛戲劇節開幕式致辭
中國人的生存之術
達賴喇嘛:當今世界最有權威的世界難民
活佛在虛構中死去
我們的宗教是恐懼—德國阿夏芬堡公民勇氣獎受獎辭
一個藝術天才的成長簡史—柏林國際文學節開幕式致辭
自焚的人們組成了河流—德國西藏協會全體大會開幕式致辭
給德國總統高克的信
為他人的自由而寫—波蘭卡普欽斯基國際報導文學獎受獎辭
自由終將獲勝—德國雪爾兄妹獎受獎辭
致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的公開信
回顧劉曉波、丁子霖、莫言
倖存的狗崽子—美國傾向文學獎受獎辭
他們勾結不止,我們裸奔不休—香港藝術家聯合討論會的書面致辭
我知道要出事,只能等待—劉霞攝影展開幕式致辭
一隻鳥的故事—劉霞詩集序言
劉曉波、劉霞詩合集序言
給劉霞的一封信
一隻螞蟻改變了誰?
製造敵人是危險的—我們呼籲中國政府釋放李必豐
在納粹焚書八十週年國恥日集會上的演講
文學特務汪建輝—小說《中國地圖》序言
別了,遙遠的法蘭克福
給德國總理梅克爾夫人的信
簽證經歷
致德國讀者
我要出國權
致重慶市公安局的舉報信
致法國讀者
獎勵或祭奠—澳洲推動中國進步獎受獎辭
追憶大屠殺、坦克、人
醉鬼在流亡
命在旦夕
獄友許萬平
獨裁下的馴獸師
銹蝕的歌謠
飲食老包
一個中國詩人的二十天
悽涼的慢板—為藏書家冉雲飛而作
簫殤
紙上的良知
過時的大師
蔑視
遠古朗誦者
致美國總統克林頓的公開信
給《傾向》雜誌編者的信
左翼魯迅的偽自由書
流逝的哈維爾,流逝的我—布拉格圖書節開幕式致辭
人生就是不斷地越獄嗎?—德國文學檔案館廖亦武監獄手稿展出前言
詩情畫意的噩夢—《六四‧我的證詞》英文版新聞發布會致辭
從紐約到哈佛
為歷史而活—獨立中文筆會第十二屆自由寫作獎頒獎辭
我與艾未未的八十一天
了不起的老樂
為巴黎《查理周刊》十二名死難同行而作
上帝是紅色的—上帝是恐懼的
獨立中文筆會第五屆自由寫作獎頒獎辭—會長劉曉波、理事余世存撰寫
廖亦武獲「德國書業和平獎」—德國華商報綜合報導
序
序言
烈日灼身◎潘小雪(藝術家,臺灣東華大學教授)
認識廖亦武,是在一場雲端討論的社群對話中,關於如何在斯德哥爾摩的國家音樂廳前,進行抗議瑞典皇家學院頒獎給中共高官莫言的裸奔作品。剛開始他有點不屑我這學院式的「行為藝術」叭啦叭啦專業意見,想太多了,扭扭捏捏的當代藝術理論與他一言難盡的生命經驗離的太遠,很奇特的是,我突然領悟到自己長久以來的創作問題而立即放棄建議。我分析有史以來的裸奔從神經病、暴露狂、變態,到身體虐待式的抗議、綠色和平小組、暴動小貓等等操作方法與知識,並不會影響他的判斷,他只想用他自己會的方式,不想用知識,他不要藉多餘的不相干的藝術形式,或借助學理幫忙,用最單純的赤身裸體去拼個死活。我感受到他生命擴張的力量,使一切美學形式無效。
事隔一年,我開始大量閱讀廖亦武的作品,有時熱血奔騰、義憤填膺,有時很不舒服,那些血肉模糊的視覺場景,不曾和平的仇恨情緒、畜生般活著的受虐細節,沒有道理的荒謬世界,讓我感到黑暗恐怖,因為我習慣了詩意以及美學形式,安全而又舒服的文化享受。雖然如此,我還是繼續再看下去,因為他的作品有意無意間透露出深刻的議論,用不斷描述遭遇來追求真實,生活中的荒謬感與形而上感相互穿插,形成一種特殊文體,使得這個世界越來越真實,我開始擴大閱讀米沃什、保羅.策蘭、赫塔.米勒、哈維爾等人的作品,獲得關於這個世界新的知識,每次都像飽餐一頓般的大量吸收。
2015年3月,得知廖亦武將來台北參加獨立中文筆會的文學活動,在議程中,我看到他將與國際知名導演蔡明亮對談,覺得很妙。他們兩人的作品有某些共同特性,即強烈的「身軀性」,廖亦武尤其強烈,他喚起讀者身體的騷動,透過「身體-視覺-世界」的互換轉化,對世界有了真實而完整的「身體知覺」,所獲得的知識不僅是個人經驗的有血有肉,甚至是會痛會癢的世界的肉。「身軀性」比任何論理都確實,這是他追求真實的本事,也是他最吸引人的地方。這與他的生命情調相通,在底層生活打混,沒有士大夫的溫良恭儉讓,只按照他原慾的力量向前走,不斷衝撞現實就是不斷強化藝術生命,精力充沛的從泥土與血肉中雕塑出一件件藝術品,它們還都正在呼吸與滋長。就像在他書中,彷彿還會聞到監獄中屎尿發酵的濃烈毒氣;看到幸災樂禍的老囚犯圍著觀看新囚犯便秘的場景;長期前綁的男囚徒,胸部長膿看起來像女人乳房一樣的窘況。在如此醜陋不堪中卻充滿了希望,似乎有個明亮的東西在閃耀,就像絕望中聽到司馬和尚美麗的簫聲,看到監獄頭上燦爛的星空;以及逃亡越南緊張狹隘的房間,如同嬰兒在母親胎宮內,期待著新生強烈的希望。
對談過程中,說到監獄裡無人性的對待,以及荒謬無奈的糗事,如此驚心動魄卻娓娓道來,偶爾發出頑童般的笑聲,這時他的臉變得既非超越也非戲謔,既非神聖也非卑微,沒有痛苦但也不輕鬆,在場又不在場,聲音總是沉沉的,時間緩慢下來,忽而吶喊嚎叫,好像在作噩夢。他吹簫,念著李必豐的詩,不誇張也不小聲,頓時周圍好像下了漫天大雪,大家陷入他詩裡所寫的冬眠。
廖亦武的生命從大時代的激情詩人,到慘烈的監獄生活;從精神的最高處,掉到肉體的最低處,要活下去就要來來去去,擺盪在這兩個極端之間,每日陷入「意義-無意義」、「存在-不存在」、「投降-不投降」、「崇高-垃圾」、「作家-鼠輩」的二律背反(悖論)之中,生命的振幅如此強大,以致於擴張到一個臨界點時便開始產生質變,瞬間閃見一個光景,一個新觀念,一個新價值,成為不可思議的視野格局。有人認為廖亦武的作品可稱為「見證的文學」,文學是拿來見證歷史的,但我認為這是一種新文體,用悖論探索世界,用矛盾訴說真實。在米蘭‧昆德拉手中叫做「不可承受之輕」,在米沃什則是「曖昧難言的天賦」。悖論的力度使得本書《這個帝國必須分裂》成為無上命令,而非一時的見解。他說「小孩子到大帝國、從柔弱無比到至高無上」;「置身於光明確人人都是瞎子;置身於大道卻人人不會走路;置身於喧譁卻人人都是啞巴;置身於焦渴卻人人都拒絕喝水」;「代表憲法屠殺正義;代表母親嗆死孩子」;「投降吧!不!投降吧!不不!不,又有什麼用?」……這個不可思議的荒謬,構成了這個世界的真相。廖亦武作品所開顯的近代中國「精神現象學」,是用身軀途徑以及世界的矛盾而達到真實,用具體說著抽象的東西,用形而下表現形而上。
這種悖論也形成人類生命的再詮釋,回想起十幾年前的展覽「人間的基督」,奧地利的田默迪神父看著15世紀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畫作,慢慢地說:行刑的場面如此殘酷,卻打開了人類的視野,看到人類承受痛苦的歷程。基督是至高者的兒子,卻被貶到人間最低處,於是我們才領悟到從最低到最高,每一種存在都可以找到意義。受苦的人並非每個都是基督,但是卻為其他受苦的人帶來存在的希望,廖亦武的作品正是這樣的啟發。
《這個帝國必須分裂》一書集結了許多短文,受獎辭、得獎感言、開幕致詞、公開信、序言等,時間從一九九〇年代至 2015 年。他文學的格局從個人遭遇擴展至全人類的命運,對於正在發生的國際性議題,也都精力充沛的迎頭痛擊。第一篇〈這個帝國必須分裂〉是廖亦武獲德國書業和平獎的受獎辭,內文從六四無辜受害的小孩,擴及中國被泯滅了的價值哲學,揭發大國必須透過「控制」治理國家,最好的控制方法當今就是發展經濟,「大夥放棄愛國去愛錢,利益至上的垃圾價值影響全世界」,小國寡民最自然,也最好治理。最後說到「如果一個台灣人對我說,你們中國總是以大欺小,我就會說,你指的中國與我的四川沒關係」,此話再次勾起長久以來懶得再談的台灣定位問題,台灣作為正常國家一路辛苦的來時路。
台灣歷史根本就是一部荒謬史,幾百年前,一座晾在海上無人在意的小島,海盜聚集離散,滿清帝國嫌棄這地方「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無心將之納入國土,好不容易像小媳婦般成為帝國的版圖,沒有多久又割讓給日本。二戰結束,日本戰敗投降,把台灣歸還給帝國時,帝國已亡,至今,台灣人上上下下,翻箱倒櫃在尋找歷史上各個重大會議的解釋,台灣到底還給了誰?中國內戰中倉皇逃離至台灣的國民黨政權,狼狽的敗軍之將,被台灣人民誤認為偉大的祖國,舉國歡騰遠離日本異族殖民統治,回到祖國懷抱,但沒多久便識破這偉大的祖國所帶來的是更大的混亂與災難,可怕的文明倒退。這是如此慘痛的事與願違,歷史的荒謬。1947 年的二二八事件,台灣人民大規模反抗,國民政府派遣軍隊屠殺臺籍菁英與人民,台灣正式進入戒嚴的白色恐怖時期。從 1949 年至 1987 年止,共 38 年 56 天,是全世界有史以來最久的戒嚴國家。當時的國民政府不斷灌輸人民要「反攻大陸」,我們只是暫時留在台灣,海峽之隔的那個大國是我們的。這個荒謬不斷持續著,當中學老師的花蓮作家陳列,曾對學生說「反攻大陸不可能」就被判刑 7 年,坐牢 4 年,時代裡的知識分子全都得了失語症、失憶症,連罵人的膽量都沒有,如何反攻大陸?
尼采說:同一事物的永恆回歸(The same things eternal retune),人無法覺知歷史的不道德,所以罪惡一直重複發生,但「同一事物的永恆回歸」也是在對人的力量的考驗,台灣走向民主自由,就是要跟這個歷史的不道德說:不!
台灣白色恐怖受苦的人,解嚴出獄後都被鼓勵從政,期盼著理想人格出來改變局勢,是台灣早期政治突圍的渴望,追求民主的夢想以及對政治人物的幻想,這是一個充滿熱情的年代。但民主不是特定的個人偉大人格可以決定的,而是全體的覺醒。1990 年野百合學運後,台灣的民主化進入新階段。解嚴後的言論自由與社會良知,從街頭運動到議會代議、良法與制度的建立、社會力增強、經濟與科技的同步發展,一切走在政治主體的自律路上,這都是台灣人近 25 年來的努力。然而,台灣人辛苦建立起來的一點秩序與依賴,沒幾下又不算數了。中國的經濟崛起、帝國霸主心態、執政的國民黨對他開始幻想、沒骨氣的敗家子長期依賴財團,開始互通有無起來,這兩個政體都是所謂「外來政權」,不斷干預台灣人民辛苦建立的存在價值,這也是台灣最辛苦的地方。
台灣的荒謬命運確實還在持續著。活在上個世紀的人,如今看到台灣政府不斷跑向中國輸誠,內心的荒謬感更深了,幾十年前不還是要反攻大陸嗎?不是漢賊不兩立嗎?事過境遷都不算數了,那些年輕時跟著蔣介石來台灣,白白老死在台灣的老兵,只剩手臂上的刺青「反攻大陸」還記著歷史曾經有過這麼一刻,其餘大家都去拼經濟,忘掉一切了。2014 年 3 月太陽花學運,學生與企業員工,以及公務人員,反對立法院倉促通過「服貿協議」,學生占領立法院,形成台灣有史以來第二次大規模學生運動。有些媒體極力撻伐學生的作為,但大部分的知識分子都深知其中的意義,我們看出台灣民主一路走來,此刻正是危機,難道我們又要進入尼采所言歷史不道德的輪迴嗎?
四百年來,台灣人不曾繳稅給這個帝國,帝國從來也沒照顧我們,統一和獨立的問題從何而來?為何會有這個問題?大家不願去談「我思故我在」的存在起點,卻隨著人云亦云起舞。眼看著這帝國的觀光人海戰術,遊覽車占滿了國家公園,看不到山,走不近海了,街上一家家紅珊瑚店,店家趁著機會賺錢,胡亂哄抬價錢,敗壞社會風氣。教授們似是而非的談著如何把握機會與帝國交往,斯文的價值錯亂,理直氣壯的自我否定,每天都在發生。看著一代接一代我的學生們,美麗的年輕人,傻傻地有情有義為台灣,但是這個帝國遮蔽了偌大的天空,一年又一年,青春肉體流失在意義與無意義之間,像我們這一代一樣,如四季花草暗自榮枯,驚覺一生終於是無意義了,還有什麼事比這個更虛無?在台灣東部,小孩一出生,只感覺烈日灼身,哪有帝國陰影?這一代的我們,必須再一次跟歷史的不道德說:「不!」廖亦武說「這個帝國必須分裂」,我們會說「這個帝國滾遠一點」!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794460
- 叢書系列: 當代叢書
- 規格:平裝 / 42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
|
| 作者:魯迅 出版社:好優文化 出版日期:2022-10-17 66折: $ 2600 | | 作者:楊思遠 出版社:圓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02-01 66折: $ 185 | | 作者:砥上裕將 出版社:圓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10-01 66折: $ 231 | | 作者:神奇海獅 出版社: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6-01 66折: $ 224 | |
|
| 作者:曾寶儀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10-31 $ 331 | | 作者:周冠男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7-31 $ 355 | | 作者:横槍メンゴ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8 $ 111 | | 作者:ゆあま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1-02 $ 153 | |
|
| 作者:張西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24-12-27 $ 331 | | 作者:香坂マト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1-06 $ 230 | | 作者:沖田有帆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2-11 $ 145 | | $ 158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