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千字文》是梁武帝時周興嗣所編。相傳梁武帝令人拓取王羲之的墨寶一千個字,命周興嗣編綴成文。他一夜之間輯成韻文,但鬢髮皆白。《千字文》不但對仗工整,條理貫穿,且文采斐然,令人拍案叫絕,被稱為才子奇書,千年不衰。
周興嗣,字思纂,陳郡項人(今河南沈丘),博學善屬文。武帝時,拜安成王國侍郎。官終給事中。撰皇帝實錄、皇德記、起居注、職儀等百餘卷,有文集十卷,但流傳最廣的則是《千字文》。
《千字文》第一部分從天地開闢講起,講述了人類的早期歷史和商湯、周武王時盛世的表現。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雲雨霜霧和四時的變化;也就有了金玉鐵器、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和飛鳥遊魚,天地間也就出現了人與時代的變遷。第二部分重點講述了人的修養標準和原則。指出人要孝親,「恭惟鞠養,豈敢毀傷」,要「知過必改」,要保持純真本色。同時還深入闡述了忠孝和人的言談舉止、交友、保真等內容。第三部分講述了和統治相關的問題。第四部分通過對恬淡田園生活的描述,讚美了那些下為名利所羈絆的人們。
明代王世貞稱《千字文》為「絕妙文章」。清代褚人獲讚其「局於有限之字而能條理貫穿二呈無舛錯,如舞霓裳於寸木,抽長 緒於亂絲」。顧炎武說:「讀者苦《三蒼》之難,便《千文》之易,於是至今為小學家恆用之書。」章太炎曾說《千字文》在文采上獨領蒙學讀物風騷,堪稱訓蒙長詩。
《千字文》和《三字經》、《百家姓》俗稱「三百千」,是千百年來流傳甚廣的蒙學讀物。「蒙」,為《周易》六十四卦之一。古語解釋它是「物之稚也」。所以這個「蒙」字也引申為「蒙昧無知」,而啟蒙,就是開啟蒙昧。蒙學,即「啟蒙」之學問;蒙學下僅僅是教孩子識字,更承擔了很多教育的意義在內。時代雖然在進步,但古老的蒙學教育中所包含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節儉、誠實、守信、忠義等,仍是我們今天應當借鑒和學習的;蒙學經典使我們在教導孩子讀書習字之外,能夠循循善誘地教會他們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讀蒙學經典,探究傳統文化根基,傳承悠久文化歷史,意義極其深遠。
鑒於此,我們精心編寫了書香傳家系列的《千字文》,以饗讀者。我們在編寫此書過程中,除收錄原文外,還配有注釋、譯文、歷史故事和人物資料卡等內容,力求保留古人行文風格,並結合現代讀者習慣,用優美白話再現原文之流暢。此外,這本書香傳家系列的《千字文》由版刻專家和著名設計師聯袂打造,原文字體採用清乾隆武英殿版刻書體,版式設計復古精仿手工刻版,承接古代坊刻精華;遴選數幅版畫珍品插圖,審美獨特;紙張全部選用優質宣紙,承襲千年歷史工藝,具有歷時彌珍的保值、增值特性。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經典,近道堂書香傳家系列莊重典雅,雅致精美,集歷代之精華,致力於編輯當代經典的珍稀善本,傳之於後世。
乙未孟夏記於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