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明代思想家王陽明是一代心學的集大成者,其學說是繼朱熹之後儒家哲學發展的人一高峰,受到後世的廣泛推崇。曾國藩認為他「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蔣介居崇拜他,說「陽明心學是我終生的精神食糧」;教育家陶行知原名文浚,因推崇他的「知行合一」學說而改名陶行知。王陽明的影響還遠及海外。陽明學在明末由朱舜水傳至日本,並在明治維新時期成為傳統思想抵制全盤西化的基礎。日本近代軍事家東鄉平八郎折服於王陽明的學說,為此還專門刻了一枚印章,上書「一生俯首拜陽明」。王陽明的心學產生了如此久的影響,而最能集中體現他心學觀點的著作,使是這部《傳習錄》。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浙江承宣佈改使司紹興府餘姚縣(今浙江餘姚市)人。他年輕時曾認真研讀朱熹的所有著作,後來思想發生轉變,不再認同朱熹的格物窮理之說,提出「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的觀點。王陽明是中國古代屈指可數的幾位在「立德」、「立言」、「立功」等方面成就都很顯著的文武全才,他曾率兵平息寧王朱宸濠叛亂,鎮壓過廣西農民起義。《明史‧王守仁傳》封他的評價是:「終明之世,犬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也。」《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他「不獨事功可稱,其文章自足傳世也」。
《傳習錄》是王陽明的問答語錄和論學書信集,全面闡述了王陽明主要的哲學思想,體現了王陽明辯證的授課方法和極富特色的語言藝術,對研究王陽明的思想及心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傳習錄》的書名源自《論語‧學而》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全書分上、中、下三卷,由王陽明弟子整理,在他去世後人進行了幾次增補。上卷經王陽明本人審閱,中卷裏的書信走他本人所寫,下卷雖未經本人審閱,但較具體地體現了他晚年的思想。
《傳習錄》詳盡地闡發了王陽明豐富的哲學思想。聞於心學,他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上卷中記載了一個著名的故事:王陽明和弟子們遊山時,一名弟子指著山中的花樹問道:「天外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對此,王陽明的看法是:朱看花時,心不起作用,也就無花;看花時,花纔得以顯現。王陽明提出「良知說」,認為人心的靈明即走良知,良知即是天理,天地萬物皆從靈明中產生。「知行合一」走《傳習錄》中討論的重要問題,王陽明在該書上卷中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走知之成。」在中卷中說:「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離,衹後世學者分作兩截用功,失卻知行本體,故有合一並進之說。」在下卷中說:「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即便是行了。」由此可見,陽明所言之「扣行合一」,並非認識真實踐的統一,而是將知與行合二為一,將「行」歸入「知」中,以知為行。
《傳習錄》經王陽明弟子徐愛、薛侃、鐵德洪等先後整理,數次增刪。本書原文以清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刻本《王陽明先生全集》中的《傳習錄》為底本,並參校謝廷傑在隆慶六年(一五七二)出版的《王文成公全書》、清道光六年(一八三六)刊本《王陽明全集》;本書同時彙集了歷代中外學者的評注,是一部版本優良的名家彙評版《傳習錄》。
此版《傳習錄》,是崇賢善本的重要藏品。崇賢善本傳承古法,精校精創,所用宣紙全部來自安徽涇縣,以宋代工藝純手工製作,使這種已產生千年的工藝技術得以再次發揚,並且繼承了宋、元、明、清各代版刻藝術的精華,歷時彌珍,可以保值增值。本書以清乾隆武英殿版刻書體作為原文字體,使崇賢善本具有了與眾不同的藝術性和收藏性,與現今已然泛濫的工業化複製品大為不同。衹需一卷在手,使可使藏家有如置身書香彌漫的名人書齋,與古聖先賢神交對話。
再次,崇賢善本的《傳習錄》在審美上立足高端,由版刻專家和著名設計師聯袂打造,擇選歷代版刻、版畫插圖,具有超凡的審美氣象,使其審美品味不但包蘊歷代精華,亦自成一格。每個時代都應該有自己的經典,崇賢館致力於編輯出文義精深、品相高雅的珍稀善本,並傳諸後世。
《傳習錄》是中國古代哲學史中的一部重要著作,王陽明的心學理論糾正了程朱理學煩瑣的弊端,強調了道德意識的自覺性,形成了影響深遠的陽明學派。我們希望經過這次整理加工,呈現給讀者的是一部極具權威性的崇賢館版本《傳習錄》,為王陽明思想的詮釋及傳播做出一點有益的探索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