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集錦 葉兆言 等
1.
《呼日勒的自行車》是一篇相對成熟的小說,有意思。希望作者多寫,或許繼續寫下去,就是一個有文學前途的人。小說的最後很有韻味,非常願意看到這樣的文字。
——作家 葉兆言
2.
在《呼日勒的自行車》中,實用的自行車參與了一個詭異和神秘生命的塑造之後,還原為廢棄的物質和機械,而已經塑成的生命使詭異和神秘變得更為幽遠。生命是可以這樣塑造的。
——作家 楊爭光
3.
葉兆言的評語非常好。敘事合乎現代敘事學的原則,「是一篇相對成熟的小說」。自行車曾堪是標記中國的「符號」,這是一九八一年的時代。中心意象的選擇非常好。為了某種狂熱,人變成了機器;在自行車充塞一個時代的洋洋大觀中真的好像人已淹沒消失了。看似荒誕,實有基礎。敘事一氣呵成緊張緊湊,荒誕成分恰到好處。
——黃岡師範學院 張吉兵 教授
4.
從編發他的第一篇小說起,便覺得君華對小說的理解、對小說的感覺及何為小說的認知度實在是高。讀過他的《呼日勒的自行車》、《烏珠穆沁的傍晚》等篇什,讓我這個寫了二十幾年小說的蒙古人很慚愧。
——蒙古族作家、編輯 浩日沁夫
5.
如何為不可信的事物營造一種氛圍,一種時空,使其似乎必然如此發生;如何使荒誕比真實更真實,《呼日勒的自行車》這篇小說很好地完成了這一任務。
——青年作家 李傻傻
6.
我喜歡《呼爾勒的自行車》是源於這篇小說的語言和它奇特的想像力。比起你的其他小說,我覺得這篇小說的語言更為沉靜、圓潤,它很自然地營造了一種詩意而神秘的氛圍,非常完滿地契合了小說中的那種荒誕氣質。還有《頭羊》(作者的一篇微型小說,由於體例所限,未收入本書),這篇小說語言也特別好,還有文本背後所表達的寓意和透露出的情懷讓我特別欣賞。
——好友 艾絲絲
7.
很有分量的文字,我很少讀小說,但也能感覺出《呼日勒的自行車》這篇小說的好。我是一口氣讀完的。呼日勒對自行車的癡迷程度讓我驚訝,他為騎自行車而喪命是一件非常不值得的事,可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也許故事裏的一切都是真實的。讀畢,感覺一陣涼氣自腳底滲滲升起,特勒根大白天看到鬼了,他看到自行車自己在原野上飛奔,卻看不到騎在上面的呼日勒。無疑這是一種不詳之兆,後來也證實了。故事帶給我們的是沉重的歎息和長長的無語。作者不是草原人,卻能把草原生活寫得如此細膩,令人佩服。
——蘄春論壇網友 一枝獨秀
8.
剛看了你的《範小跑的煎餅餜子》,小說寫得不錯,非常之細膩。好像有點契訶夫的味道(或別的誰,想不起來),但有點失真。小跑們都是打工族的孩子,打工者雖然窮,但不至於連一個煎餅餜子都吃不起吧?我想是你想借此反映打工者的窮困生活的動機起了作用。這似乎不是從生活出發,而是從觀念出發。小跑第一次得到媽媽的煎餅餜子,在猜測的時候想到了坦克之類的玩具,至少說明他見過「世面」,不會將煎餅餜子當成最美味的食物。畢竟小跑生活在二十一世紀,不是解放前。小跑都上四年級了,不會沒有吃過別的好吃的東西,哪怕他媽媽再窮。
——黃岡師範學院 夏元明教授
9.
《範小跑的煎餅餜子》讓我想到了你之前寫的很多的那些不時透露出悲涼人生氣息的短詩。詩人的氣質完美地沁入到了小說裏面。你不應放下詩歌,我想你也放不下吧應該。詩歌是你的宿命。
——作者胞弟 何軍山
10.
今天,我看了一個故事——《範小跑的煎餅餜子》,頗為感動。
故事的主人公範小跑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媽媽是一個清潔工,爸爸在他小時候就出去打工掙錢了。他從沒有吃過煎餅,直到他生日那一天,媽媽破天荒地給小跑買了一個四元錢的煎餅。吃過煎餅的範小跑一夜難眠。就在這個夜晚,他認定世上最好吃的食物就是煎餅,發誓等長大了,一定要天天都吃煎餅。
看到這兒,你一定和我一樣在想,不就是一個煎餅嗎,有什麼了不起的,要吃,天天都可以吃,特別是校門口的那些小攤,哪一攤沒煎餅啊,我都吃遍了,吃膩了!
故事中,範小跑還吃過一次他最愛的煎餅,那是因為他生病了,媽媽又一次給他買了煎餅。病好後,他告訴最好的朋友李明風,他多想再生病啊!
看完這個故事,我真想給範小跑買許多許多煎餅,讓他一次吃個夠。
在範小跑的眼裏心中,一個煎餅就足夠了,就是生活的全部了。而我們呢,用大人的話來說,我們是泡在蜜罐子裏的人,要什麼有什麼,把什麼扔了也不會可惜,可總還是覺得不滿意,這是為什麼呢?
雖然我不希望像範小跑那樣生活,但我還是那樣去想了,如果我是範小跑呢?如果我失去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呢?我能像他那麼樂觀勇敢地生活嗎?
不能,一定不能!那麼,讓我,讓你,讓我們都從蜜罐裏跳出來吧,離開父母的懷抱,經歷一下生活的風雨吧!爸爸媽媽,也請你們在有時候對我們放放手吧,有些事,我們總要學著去做。
——周嘉琳《不是煎餅的問題——讀<範小跑的煎餅餜子>有感》(作者寫作本文時係浙江省紹興縣秋瑾小學六3班 學生,本文來自新浪博客)
11.
昨天,我和女兒各自讀了《範小跑的煎餅餜子》。
範小跑,一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在城郊的一所破舊的小學裏就讀。準確地說,他是進城務工子女。他,喜歡跟人打賭,更喜歡吃煎餅餜子。在他的小心眼裏,認為煎餅餜子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東。要不然,班裏的許多同學怎麼會以吃煎餅餜子為榮呢?想吃煎餅餜子的心願在他心裏埋了很久。令他意想不到是,有一天,媽媽竟然意外地滿足了小跑的心願,因為,那天是小跑的生日。要知道,買熟食來吃。這對小跑,甚至他們家來說,卻是一種奢侈的舉動。因為,這個家,是靠媽媽一個人當清潔工來維持的呀。當小跑接過媽媽買的煎餅餜子時,他並沒有狼吞虎嚥地吃下去,而是小心翼翼地品味著,甚至還拿到了同桌李明風家去炫耀著吃……後來,小跑竟然有一次和別人打賭,原因僅僅是為了證明他曾經吃過煎餅餜子。結果小跑由於焦慮沒辦法吃到煎餅餜子而生病了,媽媽帶小跑去看病,為了安慰生病的小跑,媽媽又一次給小跑買了煎餅餜子。從此,小跑小小的心眼裏就認為生病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因為可以吃到煎餅餜子……純真可愛的小男孩,一張張煎餅餜子,含著幸福的蜜糖;慈愛善良的媽媽,一張張煎餅餜子,裹著對兒子深深地愛。
其實,這樣的經歷我也曾有過,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
兒時,為了蹭到外婆一頓好吃的,我就會裝病或耍脾氣。然後,然後,就有喜歡吃的東東擺在面前了。
現在,我每天一下班就匆忙回家,一進門,就一頭紮進廚房,一番緊張的忙碌之後,熱氣騰騰的飯菜搬上了桌,看著老公和女兒拿著筷子起起落落,吃得滋滋有味,我的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偶爾,我因為工作忙累,就會想念老公做的飯菜,然後,然後。老公就親自下廚,然後,然後,就有美味的飯菜擺上桌,然後,然後,我就心滿意足的吃個精光……
無論是範小跑媽媽買給小跑的煎餅餜子,還是外婆給我做的美味;無論是自己親手做的家常菜,還是老公最拿手的得意之作,這些舌尖上浸潤的滋味,都是一個味,那是親人間無盡淳樸而又深厚真摯的愛!
——千山暮雪《舌尖上的愛》(本文來自網易博客)
12.
毅然投給範小跑的煎餅餜子!這篇文章表現出了孩子的天真,好強,虛榮。多純潔的小孩,我們現在在身邊已經找不到這樣的純真了,實在是可惜。相信作者也是一個渴望純真,純潔的人。點贊!
——二○○二痕跡(載《兒童文學•選萃》二○一四年二月號TOP榜單評選)
13.
很喜歡《範小跑的煎餅餜子》。這篇文章以一名家庭拮据的男孩範小跑為主人公,因為一個煎餅餜子牽扯出了很多溫馨的事情。範小跑這個形象刻畫得非常生動和真實,那種屬於少年的虛榮、天真,都很容易讓人回想起自己的童年。
——○柒音(載《兒童文學•選萃》二○一四年二月號TOP榜單評選)
14.
之所以投給《範小跑的煎餅餜子》,是因為這篇文章深深的打動我,作者筆下從範小跑驚喜的收到媽媽的生日禮物:煎餅餜子!範小跑小心翼翼的吃,到留了一半大老遠去李明風家炫耀著吃,到第二天去學校宣佈吃過,再到誇下海口天天吃,再到生病的時候第二次吃……我想,範小跑吃煎餅餜子的心情不亞於愛車的人士開上了一輛勞斯萊斯,是一樣一樣的。而這一份童真,更容易打動人。背後也透露著單親媽媽撫養孩子的艱辛。最後,範小跑樂意忍受生病的痛苦來享受吃煎餅餜子的幸福更叫人心疼。我的童年,也有許多類似的場景。
——chenqiling02(載《兒童文學•選萃》二○一四年二月號TOP榜單評選)
15.
短篇小說《範小跑的煎餅餜子》寫的是一個叫範小跑的少年饞一種叫煎餅餜子的食品的故事。其饞於這種食品,一為其味道,主要的則是滿足了虛榮心的陶醉。原來煎餅餜子是範小跑和他的小朋友和同學這個小社會的徽記,吃過煎餅餜子好似佩戴著徽記了,受到其他人的欣羡。範小跑和小夥伴們的父母都是進城打工者,做的是工作辛苦收入低廉的工種,比如範小跑的媽媽做清潔工,就是掃馬路,他們在一所破破爛爛的小學讀書。小說寫了這樣一群少年的幾個簡單的生活片段,心靈世界。寫了其他人沒有寫過的情景。這是這篇小說有價值的、可取的地方。但這篇小說在技術上是存在明顯缺陷的。記得某年春節聯歡晚會牛群等演過一個小品《打工孩子的幼稚園》(可能不準確),與本篇小說的題材相似。那個小品顯然是以成年人的觀念反映幼兒,演繹的痕跡十分明顯,但通常沒必要與小品較真。本篇小說以平視的視角反映少年範小跑的心理,更具有真實感。但小說敘事進入範小跑們的世界的路徑或曰橋樑何在?其他作者沒有寫過這個題材,這有兩種可能,一是他們忽視這一角的生活世界,然而也不能否定還有一種可能,他們沒有忽視,也有傳達的衝動,只是暫時找不到切入進去的路徑,因此沒寫。基於後一種可能,那麼《範小跑的煎餅餜子》的作者應該同時提供有說服力的你所以博得頭彩,你的過人之處,即你是如何進入的。本篇小說模糊的類似全知全能的敘事方式不足以回應這種可能的質疑。
提出上面不足乃是春秋責備賢者,從《呼日勒的自行車》、《找》等作品看,作者是具備嫺熟的敘事能力的。
——摘編自黃岡師範學院張吉兵教授網易博文《何君華短篇小說〈範小跑的煎餅餜子〉印象》
16.
希望生病不僅僅是能吃到想吃的東西,更是內心渴望被關愛的表現。兒童的心理揣摩很到位,這怕也是我們童年裏的最深記憶
——蘄春論壇網友 水木年華
17
這樣用心地挖掘人類社會的平等、公正與人性真是棉裏刀!讀後很心痛,特別是你對範小跑的心裏細節描寫
——蘄春論壇網友 yi-yi
18
《你》這篇好就好在有幾分神秘。文學其實從來就和神秘結緣的,文學的功能之一是讓我們暫離這個無比真實的世界,神秘一下,在神秘中感悟點什麼。小凳子、千層底諸意象作者用得很好。作者將納鞋底提升到藝術境界,讀來格外惆悵。
——深圳《晶報》總編輯、藏書家 胡洪俠
19
《你》這篇以細膩的感受和千層底的細節坐實了魂兮歸來的幻覺化場景,和婉深摯的情感,溢於言表。
——評論家、中山大學博導 謝有順
20.
《你》這篇真摯殷切的思念打破了陰陽與生死的界限,仿佛感受到辛勤勞作的親人又回到身邊,濃濃的思念溢於言表讓人心痛。文筆流暢自然,能夠撥動讀者內心深處的情緒。
——中國傳媒大學 金洪申 博士
21.
《你》和《呼日勒的自行車》這兩篇文章每每讀起,我都會流淚。是的,是文章,是散文,而不是小說,這兩篇小說我一直都沒有把它們當做小說來讀。因為在這兩篇文章裏我能很清楚地聯想到我至親的人。
《你》這篇文章能讓我很自然地想起已去往天國的奶奶,字裏行間,奶奶的一言一行躍然於紙上,仿佛如昨日奶奶還在家裏等著你和弟弟放假回家給你們做好吃的,然後送你們上學,然後等下個星期天,然後就只剩下你和弟弟了。我們每個人心裏都有奶奶的影子,只要你想,奶奶就永遠不會離去,閉上眼就在腦海裏一直永遠陪著我們。
《呼日勒的自行車》這篇文章我能很自然地想到小弟,現在是個有點小內向的大男生了。小時候的小弟就跟《呼日勒的自行車》裏的小弟一樣,脾氣有點倔強,有點害羞,因我們姐弟三個年歲都相差不了多少,都一起上學的,爸媽出門打工的早,到最後就只剩下你和弟弟兩個人一起去村裏,鎮上,縣城上學了。一直到現在,你和弟弟的感情都很好,現在小弟也已經二十五周歲,真正成了一個「大人」,我想跟弟弟最親近的人中肯定有你一個。所有好的文章,之所以好是因為它能感染人。我希望在你以後的文章中能多些跟我們過往生活相關的小插曲,也是不錯的。
——作者胞姊 何麗
22.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與初戀》)本篇借一個不可靠的敘述者,側寫一樁多年前發生於鄉鎮校園的案件。小說採取較迂迴的方法,很有節制地把案件推到後景,主力表現敘述者對少年時「初戀」之追憶,以及對一位古怪女同學地觀察與判斷。透過敘述者喋喋不休的自憐、似是而非的反省,小說仿佛折射出另一重令人無語的荒謬現實圖景。
——郭詩詠(香港第四十屆青年文學獎小說公開組評委、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哲學博士、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講師、《字花》文學雜誌編輯)
23
《玩具》則通過一個成績優異的初中女生的命運遭際,揭示出了成長的艱辛和人性中的黑暗與弱點。但是,好的故事一定能夠給人以光明和力量。這篇小說同時也借一個差生的自立與堅毅,呈現了一種年輕生命力和人性中的不可戰勝的光明。小說寓意鮮明,人物形象飽滿,故事富有較強的感染力。
——徐魯《美好的故事就是光明———湖北省首屆網路小說大賽短篇小說閱讀劄記》(載二○一○年二月二十六日《湖北日報》)
24
《小工阿吉》的作者用滿含悲憫的文字寫出了一個底層婦女悲苦的命運,文風樸實,文字簡潔,筆法老練。然而小說結局中流露出的絕望卻讓我們深感痛心,這個可憐的農村女性真的無路可走了嗎?小說敢於直面現實的黑暗,但又黑得過於徹底。
——山東師範大學 賀彩虹 博士
25
《小工阿吉》這個小說有點粗糙,主題是老的,寫得很「作」,比作者以前的作品差多了。 ——蘄春論壇版主 陳半仙
26
阿吉,讓我想起了老舍先生筆下的《月牙兒》。將近一個世紀了,同樣的悲劇居然還在上演……欣賞作者清新自然的文筆,更欽佩作者勇於揭露現實的勇氣。
——蘄春論壇網友 竹影搖瓊
27
看了你的小說《結局開始了》。說實話,讀下去要有一定耐心。小說中的那些慘烈的故事和場面是順其自然的流露,還是為了一個所謂深刻的主旨而刻意為之?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人何以這般激烈?這也是你對讀者的妥協?我相信,文字應該是寫作者自己的切身感受的表達,也許沒有冠冕堂皇的深刻主題,但起碼保存了本真的狀態。我只是不知道,在寫作時有沒有東西對你產生過干擾?
——摘編自中學校友陳雪有新浪博文
28
我欣賞有文學夢並且能夠嚴肅對待的人,尤其是當這個人我曾經還和他很接近,因為接近而帶來真實感與鮮活感。你的作品我大概地讀了一些,我對你小說的評價低於詩歌。我覺得你還不能很好地駕馭長一些的小說(當然誰又能說自己能完全駕馭住自己思想的野馬呢?),就像是《找》,我總覺得收尾匆忙,之前所鋪展開來相對宏大的空間,在結尾處快速地收縮成一個小點,將回味的餘地盡數封閉;而你的一些微型小說則留給讀者的空間相對大一些,結構安排上也更為巧妙,這是十分讓人羡慕與欣喜的。最讓人欣喜的是,我在看你小說的時候,明顯感覺到你不斷前進的步伐,甚至你前進的速度過快,讓我一次次地感到訝異。除卻作品的分量本身,我想說一說你的語言。事實上,我在初步接觸你的作品的時候,覺得你的語言過於粗糙,也比較單調。但是慢慢的,你的語言變得靈活和豐富起來。我要說的是,你的語言早已脫離了雕飾的階段,自然平實,卻厚重與輕盈並存。厚重與輕盈,是的,做到厚重並不是十分困難,但是厚重之後還能達到輕盈,就上了層次,那是一種飛翔的感覺。閱讀如果能給人飛翔的感覺,想一想,那該是一種怎樣令人嚮往的情景?我想通過你的語言,大概也可以覺出你對文字的理解是很成熟的。你的語言應該像水,表面波瀾不驚,但是內裏有暗流湧動,這是一切好文字所共有的稟賦。
——摘編自中學校友陳騰人人網日誌
29
一九八七年出生的何君華,少年老成小說詩歌散文樣樣拿得起放得下,作品受到諸多名家稱道。但太高產未必是好事,還需收斂一些發表欲、潛心修煉才有可能成正果。
——摘編自青年作家陳冰新浪博文《聊聊當代蘄春籍作家詩人》
30
《玩具》是一篇不談愛情的愛情小說。美與醜,善與惡,黑和白,在一張白紙樣純潔的少女李曉紅身上荒誕而又真實地疊織起來。這就是社會,這就是人性。除了心酸、心痛,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呢?就像天真、善良的少女一樣,欲哭無淚。感謝何君華為我們這個「玩具社會」又添了一件玩具。 ——蘄春論壇網友 清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