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先生集新舊服氣經》桑榆子評 黃家騁編校
《延陵先生集新舊服氣經》一卷,延陵先生編,桑榆子評。
《正統道藏‧洞神部‧方法類‧命字號》、《道藏提要‧編號819》
《中華道藏‧四輔真經‧太清攝養經‧第23冊》
據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46頁。對本書的說明,茲錄於下:
《延陵先生集新舊服氣經》,又名《新舊服氣經》。延陵先生編,桑榆子評。約成書於唐、宋間。《通志•藝文略》著錄此書。一卷,收於《正統道藏‧洞神部‧方法類》。《》《》
書中輯錄「服氣法」十五種:《修養大略》、《張果先生服氣法》,《曇鸞法師服氣法》、《李奉時山人服氣法》、《蒙山賢者服氣法》、《王說山人服氣新法》、《大威儀先生玄素真人用氣訣》、《胎息口訣》、《胎息精微論》、《胎息雜訣》、《秘要口訣》、《用氣神集訣》、《煉氣法》、《委氣法》、《閉氣法》。
前十三種均見錄於《雲笈七籤‧卷五十八、五十九及卷六十一》。此書收集胎息、服氣諸術,其中多為唐人所作。
【題解】
《延陵先生集新舊服氣經》、《天隱子》,唐代氣功「吐納派」、「存想派」的重要作品。
《延陵先生集新舊服氣經》,唐及唐以前各種氣功服氣功法的彙編,唐代延陵先生編集,生平不詳,桑榆子加評。
本書卷首《修養大略》強調了服氣的重要性,認為「道者氣也,氣者身之根也」,「功至則氣化為血,血化為精,精化為髓」。指出「服氣以胎息法」為主。
全書第一部分彙集了張果、曇鸞、李奉時,蒙山賢者、王說山人、大威儀先生服氣法。
第二部分為胎息口訣、胎息精微論、胎息雜訣。
第三部分為秘要口訣、用氣集神訣、鍊氣法、委氣法、閉氣法,介紹並論述了一系列「氣功吐納功法」。
《天隱子》,唐代著名道教徒司馬承禎(647-735)撰。司馬承禎,字子微,自號「白雲子」,道號「道隱」。河內溫(今河南溫縣西)人。少好學,不求仕進。師事嵩山道士潘師正,受符籙和辟穀、導引之術。後遍游名山,歸隱天臺山玉霄峰,傳弟子七十多人。得武后、睿宗、玄宗多次召見。死後,贈「銀青光祿大夫」,謐「貞一先生」。
司馬承禎吸收儒、釋的「正心」和「止觀」學說,闡發道教的修鍊方術,其中心是「守靜」、「去慾」、「物我兩忘」。撰有著作十餘種,除本書外尚有《坐忘論》、《服氣精義論》、《修真秘旨》,《上清天宮地府圖經》等。
本書內容與《坐忘論》相表裏,序稱:「修煉形氣,養和心靈,長生久視,無出是書者」。尤其值得重視的是關於「存想」的理論與功法,為古代「存想派」氣功打下了基礎。
《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鍊丹訣》簡稱《青華秘文》。《內丹術》專著三卷。
署紫陽真人張平叔(名伯端)撰,「遠師真人」王邦叔授。
由於此書出現在明代,故清初仇兆鰲認為,此書非張紫陽所作。侯外廬等的《中國思想通史》中認為,實乃南宗徒裔王邦叔等人所編。明《道藏》中已收載。
此書以初鍊內丹術者為對象,敘述細緻,全書共三十三節:金丹圖論序、心為君論、口訣、口訣中口訣、神為主論、氣為用說、精從氣說,意為媒說、坎離說、下手功夫、精神論、幻丹說、捉丹法、神水華池說,百竅說、採取圖論、交會圖論、採取交會口訣、口訣中口訣、青娥在我(一作青娥何在哉)、真(真,一作直)、泄天機圖、真(真一作直」、泄天機圖論、口訣,論、爐鼎圖論、神室圖論、火候圖論、陰盡圖論,陽純圖論、總論金丹之要、次第秘訣、火候秘訣、採取圖。
其中「幻丹」一說,首見於本書。書中指出:「幻丹者,未靜心田,遽採一陽,故斯時也,一陽實非真陽也」。近人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提出了「內丹術」,通周天有「意通」與「氣通」之不同,意通實為本書之「幻丹」。
這是由於急於求成,在「元精」。「元氣」未充實之前,加強了「意念」的想像與誘導,正如本書中說「妄為採取」,造成了通任、督的假象。在當前鍊功實踐中有積極意義。
《丹陽真人語錄》,元「靈隱子」王頤中集。《大丹直指》,元「長春真人」邱處機述。《內丹術北宗》的重要著作。
《內丹術北宗》,指金代王(1112-1170)創立的道教「全真道」,主張儒、釋、道三教合流,提倡「全神煉氣」,強調出家苦行。王傳弟子七人,稱「北七真」,其最著者為馬鈺與邱處機。因活動在北方地區,與以張伯端為首活動在南方地區的南宗相對而言,稱為「北宗」。
邱處機(1148-1227)字通密,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今山東)人。二十歲拜王喆局為師,二年後,王喆去世,又師事馬鈺。曾隱居隴州龍門山(今陝西寶雞市東南)修道七年,為「全真道龍門」派創始人。後傳各代,依次以「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一、陽、來、復、本、合、教、永、圓、明」二十字命名。
邱處機曾應元太祖成吉思汗之詔,到過西域雪山,被賜號「神仙」,爵「大宗師」,掌管天下道教,從而成為全真道中最著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