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黑暗「終結者」:神奇的光
#美人復活記
人去世之後,就會永遠地離開這個世界,活著的人思念他們的時候也只能懷念,難道真的沒有起死回生的方法嗎?有,而且早在漢朝這種方法就已經出現了。
西漢的漢武帝開闢了漢朝繁榮昌盛的一個高潮,他一上臺,就加強了對地方和邊境的控制,發展農業和水利,強化對百姓的統治,推崇儒家學說,使得天下充滿了祥和穩定的氣氛。可是,作為這太平盛世的締造者,漢武帝卻並不開心。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他非常喜歡一位女子——李夫人,她長得窈窕俊美,能歌善舞,深得漢武帝的寵愛。李夫人生病的時候,漢武帝曾經親自前去床前問候。但就算是這樣,漢武帝依然沒有挽回李夫人的生命,她最終還是撒手而去。
雖說漢武帝妻妾成群,但是他對對李夫人的思念絲毫沒有減少,經常在深夜看著李夫人的畫像發呆。
有一天,他把少翁叫到面前。這個少翁是個出名的方士。什麼是方士呢?就是我國古代好講神仙方術的人,什麼修煉成仙啊,長生不老啊,能見鬼神啊,總之就是具有各種各樣神祕能量的人,這些人很得統治者的信任。據說少翁活到了兩百歲仍然面如童子,所以得名「少翁」。
漢武帝對他十分信任,認為少翁一定有辦法緩解自己的思念之情。
「朕非常思念李夫人,能否再見她一面?」漢武帝問。
「可以,但是只能在遠處看,不能同在一個帷帳內;只能夜晚見,不能在白天相逢。」
「那怎麼才能見到呢?」
「深海裡有一種潛英石,青色,有暗花,它輕如羽毛,極冷溫暖,極熱時又冰涼。如果能夠取來潛英石,將它製成李夫人的模樣,皇上便能見到李夫人了。」
少翁的一席話,讓武帝心動不已。他立即派人去尋找潛英石,少翁拿到潛英石後,立馬就動工按李夫人的畫像將石頭刻成人形。
入夜,一切準備就緒,少翁讓漢武帝坐在一個帷帳裡觀看。少翁自己則在另一個幃帳中,他面前燈燭齊明,列案擺著美酒肉脯,口中念念有詞。這時,李夫人出現在前面的帳中,武帝頓時心花怒放。不過時間不長,李夫人就徐徐退去,武帝沒能靠近她。李夫人翩翩而來又匆匆離去,這讓漢武帝更添相思之苦,於是悲從中來,做了一首詩:「是也非也,泣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
其實,與其說少翁是一個方士,不如說他是一個物理學家。他只是利用了光影的關係來讓李夫人起死回生的。在光線的傳播過程中,如果被物體擋住,物體後面就會出現影子。所以,成影要具備三個條件:光源、物體和螢幕。在少翁的影戲中,光源是燈燭,被光照射的物體是李夫人的潛英石刻像,螢幕是帷帳。刻像的影子投射到帷帳上,就顯現出李夫人的大體模樣。移動刻石時,影子也移動,這就好像是李夫人在走動。
如今,這種利用石刻的影子來表演的影戲被稱為「石影戲」,少翁的小花招是我國歷史上最早記載的影戲。除了石影戲,大家還見過哪些影戲呢?
*【物理碰碰車】
民間的光影戲法——皮影戲
皮影戲,又叫「影子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燈光照射下用隔亮布進行表演的傀儡戲。表演時,藝人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配合傳統的打擊樂和絃樂,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皮影藝術起源於陝西、山西和河南等地,四川、福建、廣東、湖南、河北等地區也有分佈。其中陝西的皮影最為出名,其皮影形象繼承了傳統畫像的概括手法,而臉譜、服裝吸取了戲曲的精華。現在,皮影戲已經被錄入「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向世界指日可待。
#最喜歡走捷徑的光線
你知道樹蔭下的光斑是怎麼形成的嗎?那其實就是光沿直線傳播的特性引起的。在同種介質中,光是沿直線傳播的。不過,這個結論,幾千年前就被人發現了。
2000多年前的一天,正在樹下乘涼的思想家墨子發現了光斑現象,馬上回家做了實驗。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光直線傳播實驗——小孔成像實驗。他在一間黑暗小屋朝陽的牆上開了一個小孔,讓人對著這個小孔站在屋外,此時,屋裡相對應的牆上就會出現一個倒立的人影。由此,墨子得出結論:光穿過小孔時是沿直線進行的。由於人的頭部遮住了上面的光,形成的影子就在下面,而足部遮住了下面,影子就在上面,因此形成了倒立的影子。
這就是影子的來源!光從光源發出來,沿直線前進,忽然,前面有人擋住了路,光照不過去了,於是,在不透光的人後面沒有光照的地方就形成了影子。而影戲,是利用紙剪或雕刻的人、物在白幕後表演,並用光照射,人、物的影像就會映在白幕上了!
這個「小孔成像」的實驗證明了光是一個小懶蟲,最喜歡走捷徑。在同一種介質中只會沿直線傳播,也就是說它會在傳播時,選擇一條最短的路線,即便是那種不能夠直接到達,需要中途經過鏡面反射時,它也會選擇一條用時最短的路線。
*【物理碰碰車】墨家眼中的「物和影」
墨家利用光的直線傳播特性,解釋了物和影的關係。飛翔著的鳥,影子也彷彿在飛。墨家分析了光、鳥、影的關係之後,認為影子自身並不直接參加運動。墨家指出,鳥影是由於直線行進的光線照在鳥身上被鳥遮住形成的。鳥在飛動中,前一瞬間出現影子的地方,後一瞬間就被光照射消失了;新出現的影子是後一瞬間的光被遮住而形成,已經不是前一瞬間的影子。墨家由此得到了「景不徙」的結論,也就是說影子不直接參加運動。墨家不僅解釋了一種科學現象,而且其中還蘊含著哲學原理。在2000年前,能夠有這種解釋,是相當可貴的。
#倒立的畫像
古代的時候有這麼一個不靠譜的畫家,別人找他作畫,他不好好畫,經常是過了很久手上還只有一塊畫板。但是主人家聽了他的建議之後又能馬上拿到畫,所以很多人家都對他是無可奈何。什麼畫家這麼厲害,不用畫畫就能收錢呢?下面的故事能告訴你答案。
柯達是世界500強企業,在人們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又是一次招聘會,畢業於北京某名牌大學的何娟前往招聘現場找工作,柯達公司前面人山人海,她好不容易才把簡歷遞過去。
過了幾天,她收到了柯達的面試通知,與其他學生一樣做完一道試題之後,主管就讓他們回去等通知。幾天時間過去了,何娟又收到了柯達公司的通知,她入圍了複試,這一次五人一組去面試,到了最後一道題時,主考官問他們:「你們說說照相機的來歷吧。」其他人都被難住了,此時的何娟胸有成竹地說:「照相機的發明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階段。」
「2000多年前,我國的韓非子在他的著作裡說到過,有個人請畫匠為他畫像,可是3天以後他看到的只是一塊木板,便勃然大怒。可是,這位畫師胸有成竹地說,‘別急,請你修一座不透光的房子,在房子一側牆上開一個大窗戶,你就可以看到對面牆上你的畫像啦!’畫匠說得有板有眼,這個要求畫像的人也只好將信將疑地照著這樣做了。果然,牆上出現了自己的‘畫像’——當然,這‘畫像’倒立的。」
「這就是物理學上的‘小孔成像’原理,照相機是根據這一原理研製而成的。」
「到了16世紀,義大利畫家根據這一原理發明了一種‘攝影暗箱’,具有照相機的某些特徵。這種‘攝影暗箱’能不能稱為照相機呢?不能,因為它並不能把圖像記錄下來,還要用筆把投影的像描繪下來,這只能叫投影,不叫攝影。」
「接著達孟爾發現一種特別先進的感光材料——碘化銀,用它做成銀板感光片進行感光處理才能較好地顯現出圖像來。至此,世界上第一架有實際意義的照相機問世了。」
「不過,那時候的照相機很笨重,體積大,搬運不方便,而且還沒有發明電燈,照相要選擇晴朗的天氣,要讓照相的人在鏡頭前端端正正地坐上半個小時。為了使自己的姿容永留人間,達官顯宦們還是耐著性子等待。」
「後來蘭德和寶利金髮明瞭‘一次成像’的照相機。拍攝一張照片,只需要短短的幾十秒。現在,科學家又發明了不用膠捲、清晰度高的數碼照相機。」何娟說。
這一段精彩的描述征服了現場的主考官,何娟被錄用為柯達的員工。
從這段故事中,除了能夠找到那投機取巧的畫師,你有沒有發現光學原理與照相機之間的關係呢?說說看。
*【物理碰碰車】數碼相機之父——塞尚
賽尚1973年碩士畢業之後就加入了柯達公司,成為應用電子研究中心的一位元工程師。1974年,他擔負起發明「手持電子照相機」的重任。次年,第一台原型機在實驗室中誕生,他也因此成為「數碼相機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