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永遠不會放棄不想遺忘的人
黃榮村是台灣第一位詩人教育部長,也是擅長傾聽的心理學家,曾任九二一災後重建委員會執行長,亦傾力研究困難重重的教改問題。
不論在民間或內閣,他始終站在教育的最前線,面對各種衝突、紛擾與爭議,也在複雜的政治詮釋與資源分配的難題下,持續思考教養價值、公民品質與讀書人的分寸。
數十年學界與政界的時光流轉,無數次的會議,及其背後無數次的抗爭、協調與傾聽,收攏成台灣高等教育現場的珍貴歷史片段。
黃榮村從大學生涯的浪漫情懷開始,細數自身與台灣社會各個生命的交會點,每一個簡單的現象,背後都存在複雜的議題,校園不單是念書的場域,亦是追尋自由與正義等價值的起點。
事件回顧:從民國三十八年四六事件、七〇年代台大哲學系事件與九〇年代學運談起,細剖社會的碰撞與重建。
人物追昔:他感性地書寫數十年來大學師友與人物所織成的記憶之網,記述張肖松、張昭鼎、黃崑巖、劉英茂、楊國樞等學界前輩的風範,以及他與國內外友人的交往憶舊。
教育論述:返回教育現場的觀察,析論現代大學的定位、辦學方向與特色,並以中國醫藥大學校長任內的幾則小故事,探討一所大學的改變歷程,並論及大學教育中人文關懷的對話與實踐。
作者結合歷史、科學、教育多重方向,以感性關懷的角度出發, 讓我們明白,只要『盡心』,每個人都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本書特色
你的一生在追求什麼?你想要什麼?黃榮村在大學時代,既浪漫求知又不斷解剖自己,從《紅樓夢》,讀到Emily Dickinson的作品。歷經國運與學運、主持過高爭議性會議,參與調查學運的真相。於聖嚴師父與單國璽樞機主教身上,看到宗教智慧也不違反科學知識。並從解嚴前後的時代轉動,看見未來美好的社會。集感性與理性於一身,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時空流動中,尋找自己之所以成為教育家的動人故事。全書流露出黃榮村真情的一面,不要懷疑,你也可以成為社會進步與穩定的力量。
推薦人或撰寫推薦文者
黃榮村教授與我曾在教育改革,九二一災後重建,以及民間文教基金會共同努力過。他對台灣的社會有深刻的瞭解,對改革有堅定的信念。這本有關髙等教育的書,詳述他的努力與奮鬥,非常值得好好閱讀。——李遠哲(前中央研究院院長、ICSU理事長)
本書是作者跨越公、私立大學與學、政界,經歷眾多校園與高教爭議事件,走過風起雲湧學運歲月,實踐其辦學與辦教育理想的心血結晶。——陳維昭(前台灣大學校長)
黃榮村教授以感性與知性的情懷,回顧其生涯歷程,以及對大學的看法與期許,找尋大學應有的精神與價值,值得推薦。——蔡長海(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
台灣現代教育變革過程中關鍵的見證/參與者,以人文為經,改造為脈,感性及理性交融地敘說個人的學思歷程和剖析大學教育的價值和精神,是一本洋溢著人味和意義的書冊。——鄭瑞城(前政治大學校長、教育部長)
大學是社會的良心所在,應能引領人們朝向真善美的境地,更是追求卓越與創造新知的地方。榮村兄一直在這個主軸上奮進,令人感佩。——陳定信(中央研究院院士、台灣大學醫學院特聘講座教授)
黃榮村先生以其在大學之經歷,將其對人、事、物的看法與觀察,串聯成冊出版,其用心與思維,值得學生與老師參考,特別推薦。——彭旭明(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這本書中討論的議題及人物,都有特殊的深度與風格,值得一讀。——王汎森(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洞見大學之道,大學校長的指引!——賀陳弘(清華大學校長)
祝福我所由衷尊敬的、親愛的心理系導師出書快樂!——呂紹嘉(NSO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快速略讀一遍,倒還真有我不知道的。對老兄的「思」與「詩」和及時雨的運動性格甚為感佩!——瞿海源(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
在校園浪漫氣氛中體會大學及知識份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精神與主張,表現在他所詮釋的「大學師友人物志」,更強烈的表現於「五月怒辭,非關個人」。榮村兄似乎要以這本回顧,「論定」自己不忘初衷,兢兢業業的面對挑戰。認識他超過四十五年,工作上與生活上相互扶持的經驗,可以肯定他的確做到了,也不難想像他會一直如此走下去。——吳英璋 (台灣大學心理系名譽教授)
本書充滿智慧、幽默與遠見,更重要的,還具有歷史的深度!——古偉瀛(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雲淡風輕的火種,暗藏不住的真情;橫看千秋萬世名,但求今生了無憾;謹以片紙隻字,祝願老友趕路的腳步上,有香火傳承。——余範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黃榮村的每一步,都很優雅,而有玎玎璫璫的聲音!——南方朔(民間學者、文化評論家)
很少人像黃榮村一樣,這麼多年做過那麼多不同角色後,卻至今仍能不失本色,既不失他洋溢浪漫的詩人本色,也不失他關心並參與公共事務的知識分子本色;歲月不僅未曾磨損他的本色,反而提煉出更多他的本色。——王健壯(資深報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浪漫情懷的詩人,成為最受人愛戴的大學校長,看他在校園內如何改變校園?在體制內如何顛覆體制?——平路(小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