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閱讀《大唐李白》時,可以感受到張大春想做很不一樣的事。如果類比西洋小說,我會覺得它像《格列佛遊記》這種旅程小說。這種故事通常主角隨命運安排,主角自己沒有內在動力,但隨著故事呈現各種遊歷和知識。這種寫法要每一個段落就出現新事情(something new) ,這些事情夠好看成了閱讀這種小說的趨動力:張大春找到一條縄子,把唐朝跟李白的事情全部都串起來了;透過解詩、透過創新古老故事、透過他,對唐朝環境細節的重構。所以我真要說這小說不簡單。」──顏擇雅(作家)
「以小說形式,寫出唐朝詩人李白的非凡才氣。整本書獨創夾注夾敘的結構,利用許多筆記與傳說,重建唐代詩學。張大春展現他讀詩賞詩解詩的能力,化龐大知識於輕鬆敘述之中,兼具史學深度與文學高度的作品,令人嘆為觀止。」──陳芳明(作家,政大台文所教授)
「我認為《大唐李白》這樣的小說之所以迷人,不只是它用了許多『稗的、野的、不可信的歷史』去編織李白這個傳奇人物的周遭故事,還因為它用了詩這種朦朧的材料去逆推回當時的創作情境,並且試著讓那個情境(時代的、社會的、個人的)重新活現,這毋寧對小說家來說是極大的挑戰與滿足。因此這部書也可以說是一部考據、一部詩論、一部記錄片,當然還是一部新形式的、極度考驗讀者的小說。」──吳明益(作家,東華大學教授)
「在小說與歷史之間, 張大春寫李白。讀這篇小說有一定古典詩詞素養,讀起來會更有意味。首部《少年遊》透過梳理李白早年的萍蹤遊歷,為讀者解開詩人的身世、師從之謎,勾勒出盛唐時代的斑斕世相。」──止庵(作家)
媒體推薦:
讀者好評
★《大唐李白》系列,是作家張大春現代小說技藝與古典文化素養集大成之作品,擬以百萬字篇幅再造詩仙李白的一生、大唐盛世的興衰。首部曲《少年遊》透過梳理李白早年的萍蹤遊歷,為讀者解開詩人的身世、師從之謎,勾勒出盛唐時代的斑斕世相。
★張大春的《大唐李白》藉由詩人的一生經歷,旁徵博引地納入更多唐代生活的史料細節,進而意圖讓讀者吞下璀璨豐盛的大唐文學史。
★《大唐李白》前二卷主要解決兩個問題,其一、李白個人發展中的性情變遷;其二、敘述大唐社會經濟制度,及制度與人的制約關係。小說抑前揚後,在解決第一個問題時,刻意壓低情節、故事的功能性,而將答案付諸於第二點。說白了,全書就是在講李白,作為一個極富才氣的青年,在社會化過程中的打磨取捨,作為人如何在制度下伸展,並如何將自己交付給時代。整本看下來,全書是個漏斗,三棱鏡倒過來用,五顏六色進來,一道白光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