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中小學生指定讀物,西方家庭必備經典書
跟著美國最會說故事的校長爺爺,一起見證人類重要時刻吧!
50位教育人士、讀者一致推薦,國中小學生必讀「跨領域」、「知識性」讀物
★「第37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評選活動」獲選書籍
★香港誠品童書類排行榜TOP10
★美國外交部鼎力推薦,美國中小學生的最佳讀物
★入選「影響中國孩子一生的十大圖書」
★連續兩年入選中國教育部推薦「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
◎全球超過10,000,000人讀過的世界歷史,遍及美國、韓國、日本、中國
◎獲選美國中小學最佳讀物
◎1924年首印後,不斷再版,至今仍然是美國卡爾維特學校的明星課程
世界這麼大、歷史這麼長遠,要記住這些歷史人物的事蹟,是不是覺得很難呢?
原來歷史也可以學得這麼簡單有趣!
Q1:你知道,絲綢是由東羅馬帝國的統治者查丁尼引進歐洲?
Q2:你知道,紙張還沒有發明前,古代的歐洲人要怎麼流傳文字呢?
Q3:你知道,童話中的城堡,其實在中世紀的歐洲隨處可見?
Q4:你知道,在中世紀時,基督徒不只在做禮拜才去教堂,而是天天去?
擅長將知識化做篇篇動人故事的校長爺爺,
以孩子的視角,帶你搭時光機一起見證人類的重要時刻。
彷彿跟古人做朋友,嚴肅的歷史也瞬間變得親切可愛了!
本書特色
1. 歷史事件導讀:每一篇章都增加歷史事件導讀,讓閱讀時能更加清楚整篇的歷史概念。
2. 重點複習:整合各個時代的重要學習觀念!
3. 動動腦,想想看:檢查你是否真正了解這些歷史事件!
4. 結合趣味故事的快樂歷史課:用說故事的方式,吸引孩子對歷史的興趣,進而建構基礎歷史觀!
‧運用簡單、有趣的口吻,讓孩子在輕鬆閱讀的同時,增進地理知識。
‧就像親切的爺爺在講古,每一個地理故事都彷彿身歷其境,加深孩子的學習印象。
‧聽故事就能秒懂全世界,讓枯燥無味的課程都能靈活運用在生活知識上。
作者簡介:
維吉爾.希利爾(Virgil Mores Hillyer)
美國傑出教育家,畢生從事中小學教育,酷愛歷史和藝術,喜歡旅行。出生於麻州韋茅斯鎮。哈佛大學教育系畢業後,在紐約的白朗寧學校教了兩年書,隨後遷往巴爾地摩,擔任卡爾維特學校的第一任校長。希利爾創建的小學函授教育系統,即「卡爾維特學校體系」,惠及世界各地的政府雇員、領事、軍官和傳教士的子女。
當希利爾校長於1899年到美國卡爾維特學校(Calvert School)走馬上任時,他還是一個年僅24歲的年輕人。然而,他有天生的教學異能,了解孩子需要什麼,知道如何講孩子才能聽明白,以及孩子成長的規律。
希利爾校長認為,孩子們寫作、閱讀和數學的基礎必須紮實。在此基礎上,他認為學生應當接受歷史、藝術、地理和科學的系統教育,意在培育熟悉周遭世界得全方位學生。希利爾深感傳統教科書的枯燥無味,立志為孩子編寫一套讀起來興味盎然的歷史、地理和藝術讀物,這便是這套書的由來。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第37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評選活動」獲選書籍
★香港誠品童書類排行榜TOP10
★美國外交部鼎力推薦,美國中小學生的最佳讀物
★入選「影響中國孩子一生的十大圖書」
★連續兩年入選中國教育部推薦「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
★被評為「影響中國孩子一生的十大圖書」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短文】
「本書的作者抓住了義大利教育家瑪麗亞‧蒙特梭利的精神,以兒童為本位,把人類的故事、數千年中外的歷史,浩瀚如大海的材料,篩選成有趣、易讀的童書,相信定能激發小學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真是太好了!」──台灣蒙特梭利小學副校長 李裕光
「作者以總是能將引起閱讀興趣的口語轉換成文字,透過聯繫性歷史典故的向前推演,精確又自然的吸引了讀者眼光,特別是孩童們。這些跨越時空、語言、文化的故事,突破重重限制完成出版,我們慶幸全世界的孩童與一般讀者,得以透過閱讀這一系列書籍,自然的強化了歷史、地理、藝術素養。希利爾校長的著作真的值得推薦。」──全國教師工會理事長 劉欽旭老師
「人類歷史複雜而豐富,如同大自然一般,是讓孩子產生好奇與探索的重要媒材。這套書的大綱脈絡鋪陳了重要的歷史點,又能在各個歷史點上以故事的方式生動呈現。孩子會喜歡,家長也可以跟著重讀歷史而有「原來是這樣啊」的驚喜。」──之道學習創辦人 鄭婉琪
「要先給孩子史觀?還是史綱呢?或是只要講歷史故事就好了?這是我曾在體制外中學討論歷史課程的難題。如果當時看過《給多中小學生讀的世界歷史》,就會找到答案了。這本書是絕佳的讀本,最棒的歷史教育書,我推薦給所有的孩子,與關心歷史教育的父母與老師。」──《沒有圍牆的學校》作者 李崇建
【教育界人士強力推薦】
李裕光(台灣蒙特梭利小學副校長)
李家同(清華大學教授)
鄭婉琪(之道學習創辦人)
周鄭州(全人實驗高級中學)
林光義(慧燈中學創辦人)
李崇建(暢銷書《沒有圍牆的學校》暢銷書作者)
彭菊仙(親子教養書作家)
劉旭欽(全國教師會)
謝國清(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前理事長)
李秀貞(各級學校家長協會理事長)
張榮輝(中小學校長協會榮譽理事長)
唐光華(自主學習促進會理事長)
呂理政(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葉建良(台南圖書館館長)
花梅真(明德國小老師)
連瑞琦(河堤國小老師)
黃學仁(彭福國小老師)
顏如禎(日新國小老師)
何素琴(信義國小老師)
【讀者好評】
「讀這本書的感覺,真的很像是聽老爺爺說故事一樣,作者用聊天似的口吻,從人類尚未出現的時代開始說,說著說著偶爾還會拿現代人的眼光來個古今對照。如果真的能夠聽見他的聲音,我想那應該是渾厚、慈詳又幽默的聲音吧!說故事的人最厲害的地方,就是他們有本事帶領著聽故事的人把他們的想像力發揮到極致,讓想像力馳騁,穿古溯今。」 ──Iris Psyche
得獎紀錄:★「第37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評選活動」獲選書籍
★香港誠品童書類排行榜TOP10
★美國外交部鼎力推薦,美國中小學生的最佳讀物
★入選「影響中國孩子一生的十大圖書」
★連續兩年入選中國教育部推薦「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
★被評為「影響中國孩子一生的十大圖書」
名人推薦:【名人推薦短文】
「本書的作者抓住了義大利教育家瑪麗亞‧蒙特梭利的精神,以兒童為本位,把人類的故事、數千年中外的歷史,浩瀚如大海的材料,篩選成有趣、易讀的童書,相信定能激發小學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真是太好了!」──台灣蒙...
章節試閱
【摘文1】羅馬帝國(1):世界的新霸主
年代:西元前100年左右
還記得我們在【古文明卷】中提到的羅馬嗎?
自希臘開始衰亡後,羅馬這個小地方開始崛起,成為了新世界的霸主。
原本由逃犯、小偷所聚集的城市,變成了人人都稱羨的地方。
不同於希臘人喜歡美的東西,羅馬人是務實主義者,他們更喜歡有用的東西。
來看看新世界的霸主——羅馬,變成什麼樣子了吧!
在【古文明卷】時,我們看到羅馬人四處征戰的過程,這時,羅馬已經成為世界上的新霸主了。你可以想像當時的羅馬人對自己的身分有多自豪吧?如果有個男人得意的說:「我是羅馬公民。」大家通常會想辦法巴結他、害怕自己惹他不高興,更擔心會不小心得罪他。
羅馬不僅統治了義大利,還統治了西班牙和北非地區。就像其他古代民族,羅馬開始不斷向外征服、擴張,直到西元前一○○年,已經統治了地中海周圍所有國家,除了埃及。
羅馬這個新的世界霸主──而且會維持很多年的世界霸主──做事非常實際。
希臘人喜歡美的東西、美的建築、美的雕塑、美的詩歌。羅馬人模仿希臘人,學會怎麼創造美的東西,但是他們最感興趣的卻是實用的事物。舉例來說,既然羅馬人統治了世界,就需要方便、快捷的方式派遣使者和軍隊到帝國的每個地方,所以要有很多道路,才能有便利的交通。當然了,那個時候還沒有鐵路,一般道路通常是簡單清理一下路面,到處都是坑洞,每到雨季就會變成泥塘,根本沒辦法行走。於是,羅馬人開始著手修路。
這些道路是一層一層鋪好的:他們把大石頭放在最下面當作地基,稍微小一些的石頭鋪在大石頭上,大塊、平整的石板放在最上面。他們修築了幾千萬公里長的新道路,通向帝國的各個區域,各地的人都可以利用這些路到達羅馬。因此,我們現在還可以聽到「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個說法。這些道路非常堅固,當時的許多道路仍然保留到現在,它們可都是兩千多年前修建的啊!
還有兩項非常重要的城市設施,也顯示出羅馬人務實的風格。如果你是生活在城市裡的人,想要有乾淨的水可用,只要把水龍頭打開,要多少就有多少。而那個時候,城市人喝的水和用的水,通常都得去附近的水井或泉水邊打水、提回家。然而,這些泉水和井水經常受到汙染,喝了髒水的人就會生病。那時候,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因為喝了這樣的髒水而引發可怕的瘟疫。
瘟疫是非常嚴重的傳染病,就像我們在【古文明卷】講過雅典城爆發的那次瘟疫,人民接二連三的大批死去,甚至來不及埋葬。
羅馬人想要有乾淨的水可用,於是開始尋找未被汙染的湖泊。這些湖泊通常都離城市很遠,所以他們就建造了大的管道,把水從各個地方引到城裡來。這些大管道被稱為「引水渠」。當時的引水渠不是用鋼鐵或磚陶製作,而是用石頭和混凝土做成的。如果引水渠要經過河流或山谷,就要架一座橋來托住、支撐它。羅馬在兩千年前建造的許多引水渠保存至今,並且仍在使用。
直到這個時期,羅馬人都是把用過的廢水、汙物和垃圾直接倒在街上,這樣城市和鄉鎮當然都髒亂不堪,而且非常不衛生。這也是瘟疫爆發的另一個原因。
羅馬人建造了龐大的下水道系統把髒水引到城外、排放到河裡,或倒到他們認為不會引起危害或疾病的地方。現在我們知道,把廢水直接排放到河裡是不對的,這樣會汙染河流,喝下被汙染的河水就會生病。不過,當時的羅馬人只知道不能讓廢水汙染城市的街道,卻不知道如何避免廢水汙染河流。現在,每個大城市都有水管和下水道了,但是在歐洲,最先大規模建造它們的,是羅馬人。
羅馬人還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制定人人都要遵守的規則,我們現在稱為「法律」。當時制定的很多法律都相當公正、合理,因此我們使用的法律,有些仍然以羅馬的範本來制定呢!
羅馬帝國的所有城市和鄉鎮都要向羅馬城進貢或繳稅,因此羅馬變成非常富有的城市。進貢來的巨額錢財被用來修建美麗的建築物、供奉神靈的廟宇、統治者金碧輝煌的宮殿、公共浴室和被稱為「競技場」的大型露天場所,供人們娛樂使用。
競技場有點像現在的足球場、棒球場或是體育場。不過,它可不是踢足球或是打棒球的地方,這裡上演的是「雙輪戰車」(chariot)比賽,還有兩個男人之間或是人和野獸之間的殊死搏鬥。雙輪車有兩個大輪子,車廂卻很小,由兩匹或四匹馬拉著,駕駛的人站在上面。你可能在馬戲團看過這種馬車。
這些運動裡面,羅馬人最喜歡「角鬥士的搏鬥」。角鬥士通常是羅馬人在戰爭中抓到的俘虜,他們都是強壯有力的男人,透過互相搏鬥或是和野獸搏鬥來取悅看台上的觀眾。角鬥士的搏鬥非常殘酷,但羅馬人就是喜歡這樣血腥的場面。他們喜歡看到角鬥士殺死對手或野獸,覺得這樣的場景非常有趣。或許連現代的電影,羅馬人都認為不如這種搏鬥有意思呢。通常,搏鬥比賽是以其中一方的死亡作為結束,觀眾沒有看到這樣的場面是不會滿意的。
不過,如果某個角鬥士被打敗,但在過程中表現得非常勇敢,搏鬥方面也很優秀、有風度的話,競技場的觀眾也會豎起大拇指,表示他們希望獲勝者饒過這個失敗者的性命。所以,獲勝的角鬥士在殺死對手之前,都要先看看觀眾的要求,如果他們將大拇指朝下比,就意味著他必須殺死對手、結束搏鬥。
儘管羅馬城這麼美麗、衛生和先進,但帝國的巨額財富幾乎都落在富人手中,甚至變得越來越富有,然而窮人什麼都得不到,反而越來越窮困。羅馬人把從戰場上抓到的俘虜帶回羅馬,成為無償勞動的奴隸,他們必須做所有粗重、骯髒的工作。據說,奴隸的數目是羅馬人的兩倍以上,也就是說,每個羅馬公民至少有兩個奴隸為他服務。
還記得【古文明卷】裡頭說過,在布匿戰爭中打敗漢尼拔的年輕將領─西比奧嗎?他有個女兒叫科妮莉亞,生了兩個優秀的兒子,科妮莉亞很為他們感到驕傲。
有一天,一個非常有錢的羅馬女人來拜訪科妮莉亞,向她炫耀自己的戒指、項鏈和其他珠寶首飾。數量很多,她頗為得意。展現完這些珠寶之後,她說想看看科妮莉亞的寶貝。
科妮莉亞把正在外面玩耍的兩個兒子叫來,把他們攬在懷裡說:「這就是我的寶貝。」
但是,孩子小時候是父母的寶貝,長大後就不見得還能當寶貝了。你想知道科妮莉亞的寶貝後來怎麼了嗎?
這兩個孩子長大後,大家叫他們格拉齊兄弟。兩兄弟眼見富人的日子過得非常奢華,而窮人的生活卻困苦不堪,想要改變這種狀況。他們看到窮人沒有東西吃、沒有地方住,認為這樣非常不公平。於是,他們想辦法降低食物的價格,好讓窮人能買得起糧食;還設法弄到一小塊土地讓窮人使用、讓他們能夠種菜。兩兄弟做了很多這樣的好事,但是富人完全不想把任何好處分給窮人,就殺死了這兩兄弟。這就是科妮莉亞的寶貝最後的命運。
校長爺爺小叮嚀
1. 直到西元前一○○年,羅馬已經統治了地中海周圍的所有國家,除了埃及。
2. 為了更方便到達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各個地方,羅馬興建了許多堅固的道路,也因此流傳了「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個說法。
3. 第一個大規模建造下水道、水管的是羅馬人。
4. 在古代,羅馬競技場是用來舉辦殊死搏鬥的娛樂場所。
【摘文2】匈奴人入侵歐洲:當野蠻人遭遇世界霸主
年代:西元451年∼西元476年
你知道「匈奴人」嗎?如果你聽過中國歷史,一定會知道「匈奴」是中國北方一個非常剽悍的民族。
在中國歷史中,也經常聽到漢人與匈奴之間的征戰。
然而,這樣一個民族,其實也曾經在歐洲世界創下驚人的戰況。
讓我們一起跟著校長爺爺,看看匈奴人如何入侵歐洲地區吧!
距離歐洲很遙遠的東北方有一個部落,羅馬人和日耳曼部落的人都覺得那裡的人兇猛無比、十分可怕,那就是「匈奴」。匈奴人居住在遙遠的東部森林地帶,那個時候的人對那裡都不太了解。
儘管日耳曼人都是十分勇猛的戰士,但還是很懼怕匈奴人。也因為他們害怕,想離匈奴人越遠越好,才會朝其他方向越過邊界侵入羅馬帝國。畢竟,和羅馬人打仗可比對付匈奴人容易太多了。
有一個名叫阿提拉的匈奴首領曾經吹噓說,凡是他的馬蹄踏過之處,皆會寸草不生、不留一物。阿提拉和他所率領的匈奴軍隊從遙遠的東方不斷向外擴張,幾乎快打到了巴黎,並且真的將一路征服的土地都成為了廢墟。最後,那裡的羅馬人和日耳曼人決定組成聯軍來抵抗匈奴人的進攻。雙方在離巴黎不遠處一個叫沙隆的地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這場戰爭就是歷史上十分著名的「沙隆之戰」。
日耳曼人拚死一戰,殺紅了眼,最後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終於擊敗了匈奴人。幸虧匈奴被打敗了,如果他們得勝的話,這些瘋狂的野蠻人可能會征服全世界呢。所以,西元四五一年的沙隆戰役在歷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許多書中都會特別標註「四五一年,沙隆之戰」。
阿提拉和匈奴人在沙隆被擊敗之後,想轉而去攻打羅馬。於是,匈奴大軍調轉矛頭,攻向南邊的義大利。他們一路燒殺,所向披靡,所經之處甚至沒人敢試著抵擋一下。這些人覺得匈奴人
都是怪物,只能望風而逃。就這樣,匈奴人到了羅馬。
這個時期,羅馬的教皇名叫利奧一世,利奧(Leo)是獅子(Lion)的意思。當然,利奧一世可不是真的像獅子那樣勇猛,他既不是一名軍人,也不是戰士。不過,他和紅衣主教團以及一些主教卻走出了羅馬,前去會見阿提拉。這些人既沒有身著盔甲,也沒有攜帶任何武器,只穿著華麗的長袍和色彩鮮豔的外套,讓人覺得他們去見阿提拉就像是羊入狼群一樣,等著被殺了。
當阿提拉和利奧一世教皇會面的時候,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沒有人清楚具體情況到底是如何,也許是阿提拉被這些基督徒的氣勢和光芒震懾住了,也許是他害怕如果殺死這些彷彿是來自天國的聖人,上天會懲罰他。無論如何,他沒有傷害他們,也沒有入侵羅馬,而是打道回府,離開了義大利。就這樣,羅馬躲過了一劫,而阿提拉和匈奴人則退回了北邊的老家。
既然可怕的阿提拉已經離開羅馬,非洲的汪達爾人便覺得這是他們進攻的好機會。匈奴人前腳剛走,汪達爾人就從非洲渡過台伯河,不費吹灰之力便攻下羅馬,在這裡為所欲為,將羅馬洗劫一空。
可憐的古羅馬!這座「永恆之城」終於被打敗,而且是被徹底的打垮了。它曾是稱霸多年的世界強國,而如今所有的實力都已蕩然無存了。這座城市再也無法自保。羅馬最後一位皇帝有個很響亮的名字「羅穆盧斯.奧古斯都」,他的姓氏「奧古斯都」和羅馬的第一任皇帝相同。羅穆盧斯這個名字加上奧古斯都這個姓,合起來的意思是小奧古斯都。但是,儘管這個皇帝的名字很響亮,他對羅馬帝國的敗落卻也無能為力。
羅馬城的失陷是在西元四七六年。從此,以羅馬為都城的帝國西部地區四分五裂,分別被日耳曼部落中各個不同的部族所統治。羅馬可說是重重摔了一跤,王國所有的馬匹和人碎裂四散,難以重新拼湊。只有以君士坦丁堡為都城的東部地區還繼續存在,這部分的土地還沒有被野蠻人征服,保存了將近一千年,直到後來─我們還是等講到那個時代的時候再提它吧。
我們把四七六年作為古代歷史的結束。雖然像這樣的日期既準確又方便記憶,但是歷史顯然不會在這一年就中斷。這和我們每一年到十二月三十一日就算一年的結束,新的一年從此開始,是完全不同的。你可以說古代歷史早在四七六年之前就開始慢慢衰退,一個全新的時代逐漸在四七六年前後開始嶄露頭角。當然了,主要是因為記起來方便,所以以四七六年為分界。
四七六年後的新時代被稱為中世紀或中古時期,它起於四七六年,結束於一四五三年。那麼,一四五三年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呢?你看到後面就會知道了。
在中世紀的早期,四七六年到大約一○○○年的時候,日耳曼民族是歐洲人口的主體。他們很快就從羅馬人那裡學了很多東西,甚至在征服羅馬之前,日耳曼民族中的大多數人就已經成為基督徒,還學習了拉丁文。
統一的羅馬帝國不復存在,人民也不再經常旅行或去遠處了,這意味著像西班牙、義大利和高盧(今法國地區)這些不同地區的人民很少有相互交流的機會。許多年後,各地的住民開始使用不同的語詞來溝通,每個字的發音也變得不一樣。千百年過去了,老百姓不再講陳舊、古典的拉丁文,而是使用新形成的西班牙、義大利和法國本地的語言。這些語言都與拉丁文不盡相同,各自之間也完全不一樣。不過,由於它們都是源自拉丁文,所以有很多辭彙非常相近。
在不列顛,盎格魯─撒克遜人本來就和羅馬人一點關係都沒有,當然不會使用羅馬的用語,而是一直保有自己的語言。一段時間後,盎格魯─撒克遜人的語言被稱為「英語」。
另外,盎格魯─撒克遜人也一直保留著自己的宗教傳統,直到大約一百年後,也就是西元六○○年左右才有變化。
那個時期,羅馬的奴隸交易市場上有些來自英國的奴隸,他們都相貌堂堂,長得十分英俊。羅馬教皇看到了他們,問他們是哪裡人。
「他們是盎格魯人。」別人回答。
「盎格魯!」他喊道,「他們這樣英俊,應該是『天使』才對。他們真的應該成為基督徒啊!」
為此,羅馬就派了一些傳教士去英格蘭向英國人傳播基督教,把盎格魯人變成了「天使」。就這樣,英國人最終也成了基督徒。
校長爺爺小叮嚀
1. 羅馬人與日耳曼人聯合起來對抗匈奴人入侵,最著名的戰役便是西元四五一年的「沙隆之戰」。
2. 羅馬皇帝利奧一世親自與匈奴王阿提拉會面,讓羅馬避免了匈奴人的入侵。
3. 羅馬最後一位皇帝為「羅穆盧斯.奧古斯都」,也就是「小奧古斯都」的意思。
【摘文3】封建制度:真正的城堡
年代:西元1000年∼西元1500年
公主與王子、城堡與騎士,你以為這些人物只出現在童話故事裡嗎?
其實,在中世紀的歐洲,隨處可見高聳、堅固的城堡喔!
但是,這些城堡不只是王子與公主的家,也是保護人民免於戰爭侵襲的重要建築。
一起來看看這些中世紀的城堡,究竟有什麼作用吧!
你是不是覺得:城堡只存在於童話裡面呢?你認為只有故事裡的王子和公主才會住在城堡這樣的地方吧?
但是,大約在西元一○○○年時,歐洲各地到處都是城堡。
這些城堡可不是童話中那種,裡面真的有住人呢!
西元四七六年羅馬城陷落之後,羅馬帝國就像剪碎的藏寶圖,變得四分五裂,直到十四世紀前,大家就在宛如碎片的土地上修建城堡。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講講,他們為什麼要建城堡,怎樣建城堡,以及他們後來為什麼停止修建了。
在古代,每當一個頭目,不管是國王還是親王,打敗了另一個頭目後,他都要論功獎賞一起作戰、幫助他獲勝的將領。但是,他不是給獎金,而是把征服來的部分土地分給他們,這些將領又會把得到的部分土地分給有功的屬下。這些受封土地的人稱為「領主」或「貴族」,每個貴族也是分封土地給他的人的「封臣」。每個封臣都必須承諾任何時候都得跟隨他的領主作戰。不過,他不能隨便的做出承諾,必須隆重的方式進行才行,因為這樣的承諾才會更有約束力。
封臣必須跪在領主面前,莊重宣誓,承諾隨時效命於領主。這就叫做「宣誓效忠」。以後,至少每年一次,他都必須再做一次同樣的承諾。這種分封土地的方式叫做「封建制度」。
每個領主或貴族都在自己分到的土地上建起了城堡,帶領眾多手下生活在裡面,而他就像那裡的小皇帝一樣。城堡不僅是他的家,更是防範別的貴族來進犯的堡壘。那個時候,貴族經常為了搶奪對方的土地而打仗,所以他們要時刻保持警惕。為了安全,城堡通常都建在山頂上城堡或懸崖上,這樣敵人就算攻打過來,也得耗費許多力氣。城堡的牆是用石頭砌成的,厚度一般都有三公尺多。城牆周圍常常有一條深溝,溝裡填滿了水,一般叫做壕溝或護城河,這麼做是為了要增加敵人進入城堡的難度。
在不打仗的太平日子裡,男人就在城堡外耕種土地;而到了貴族打仗的時候,人民就會帶著糧食、牲畜以及全部的家當躲到城堡裡面,因此,打仗的時候,他們可以在城堡裡住上個一年半載都沒問題。所以,城堡必須建得很大很大,才能長期容納這麼多人和家畜。實際上,城堡就像是有圍牆的城鎮。
在中世紀,城堡內的諸多事務,像做飯、紡線、織布、監督僕人、照看牲畜等等事情,都是由女人來管理的。有時男人長年累月在外面打仗,女人還得自己種糧食、養牲畜,算計開支過日子。那個時候常常打仗,很多女人都成了寡婦。寡婦還得扛起家裡全部的擔子。
城堡裡面有很多小屋子,有些住人,有些用來養牲口,還有些用來當廚房和儲存糧食。有的城堡裡面還設有教堂或者小禮拜堂呢!城堡裡面最大、最好的房子當然是貴族、領主住了,他住的房子叫「要塞」,意思是城堡中最堅固的部分。
要塞裡最主要的房間是大廳,這個大廳非常大,功能就像是現在客廳和餐廳的結合。他們的飯桌其實就是又長又寬的大木板,吃飯的時候先用東西墊高,然後把木板搭在上面。吃完飯後,就把木板取下、收起來。他們吃飯不用筷子、勺子和盤子、碟子這些東西,也沒有擦嘴的餐巾紙,大家都是用手抓飯吃,吃完飯還會舔舔手指,再把手指往衣服上擦一擦,這樣就算把手弄乾淨了。那個時候完全沒有餐桌禮儀,他們隨手就把骨頭和油渣扔到地上,要不就是扔給狗吃。他們的狗是可以進餐廳的。
真是一片狼藉、亂七八糟!飯後,僕人會送來毛巾和水,給那些想洗手的人用。你猜猜會有人清洗地板嗎?
晚飯後,一家人聚在一起,聽吟遊詩人唱歌、講故事來打發時間。
在中世紀時,有很多這樣的吟遊詩人,他們到處流浪,靠彈琴唱歌來養活自己。
住在這樣的城堡裡面,貴族和屬民好像很安全,不用擔心敵人來進攻。因為,任何敵人想要進來都要先穿過城堡外的護城河。之後,還有一座吊橋通往城堡的入口或大門處。城堡入口本身是一個鐵閘門,平時都是像窗戶一樣開著讓人進出,等到打仗的時候,吊橋會收起來。不過,有時敵人來得太突然,已經很接近城堡而居民來不及收起吊橋的話,他們就得馬上把鐵閘門放下。若是吊橋已經收起來了,除了渡過護城河外就沒有其他辦法進入城堡了。想要渡過護城河也不是簡單的事,城堡裡的人會用石頭砸敵人,還會向敵人潑灑燒熱的瀝青。城堡的牆上沒有窗戶,只有一些又細又長的縫,戰士可以從縫裡向敵人射箭,而敵人想要把箭射進這樣的細縫裡就很困難了。
儘管攻打城堡很困難,但當時的人還是樂此不疲呢!
有時候,敵人會建造一座高高的木塔架,下面裝著輪子,將它移到靠近城堡的地方,站在架上直接向城堡裡射箭。
有時候,敵人會在城堡外面修築地道,深深挖到護城河下面,再挖到城牆下,然後直接進入城堡。
有時候,他們會製造一種叫做破城槌的大機器,用來搗毀城牆。
有時候,他們會使用巨大的投石器,把石頭往牆內扔。當然了,他們也只能扔石頭,那時候還沒有大砲、砲彈、槍枝和火藥呢。
貴族和他的家人都屬於上層社會的有錢人,而在他下面的人,生活也沒有比奴隸好。太平時期,大多數的平民都生活在城堡外的土地上,這片土地叫莊園。貴族對平民很吝嗇,分給他們極少的土地和東西,卻要從他們那裡拿到最多的回報。貴族領主之所以養活和照顧這些平民,只是因為這些人能替他打仗、替他工作,就跟養馬是為了騎馬打仗、養牛是為了喝奶吃肉沒什麼區別,但他對這些人還不如對家畜好呢。平民必須沒日沒夜的勞動,卻只能住在像牛棚一樣破爛的小木屋裡,最後還要把大部分的收成都獻給貴族領主。木屋內就只有一個房間,地上還髒兮兮的。屋頂上通常有個閣樓,他們會踩著梯子上去,睡在閣樓上。他們的床是用稻草堆鋪成的,沒有被子,只能穿著白天工作時的衣服睡覺。
這些平民叫做農奴。有時候,農奴實在受不了這樣的生活,就從領主的莊園逃跑。如果逃跑的農奴在一年零一天後還沒被抓到,那他就是自由人了;如果在一年零一天內被抓住了,貴族領主對逃跑者的懲罰是很殘酷的,可能會鞭打他、用烙鐵燙他、甚至砍斷他的雙手。事實上,貴族領主可以對自己的農奴為所欲為─—除了殺死他們或賣掉他們。你對這種封建制度有什麼看法呢?
校長爺爺小叮嚀
1. 在古代,每當一個頭目(不管是國王還是親王)打敗了另一個頭目後,他都要論功獎賞一起作戰、幫助他獲勝的將領。但是,他不是給獎金,而是把征服來的部分土地分給他們。
2. 中世紀時,每個領主或貴族都在自己分到的土地上建起城堡,帶領眾多手下生活在裡面,而他就像那裡的小皇帝一樣。城堡不僅是他的家,更是防範別的貴族來進犯的堡壘。
3. 中世紀的平民必須沒日沒夜耕種,最後還要把大部分的收成都獻給貴族領主。
【摘文1】羅馬帝國(1):世界的新霸主
年代:西元前100年左右
還記得我們在【古文明卷】中提到的羅馬嗎?
自希臘開始衰亡後,羅馬這個小地方開始崛起,成為了新世界的霸主。
原本由逃犯、小偷所聚集的城市,變成了人人都稱羨的地方。
不同於希臘人喜歡美的東西,羅馬人是務實主義者,他們更喜歡有用的東西。
來看看新世界的霸主——羅馬,變成什麼樣子了吧!
在【古文明卷】時,我們看到羅馬人四處征戰的過程,這時,羅馬已經成為世界上的新霸主了。你可以想像當時的羅馬人對自己的身分有多自豪吧?如果有個男人得意的說:「我是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