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所擁有的海外基地居全球之冠,美國滿足了嗎?
800個海外基地,是全球安全的保障亦或是障礙?
作者要揭開美軍基地的神秘面紗,
它們不僅是美國利益的代表,也是罪犯、不公義、社會問題的代名詞。
★華盛頓郵報年度暢銷書
二戰前,美軍在全球租借、建立軍事基地。二戰後,美軍基地遍佈全球。從此以後就沒有再離開了。冷戰結束了,美軍並沒有如大家所願地關閉全球的海外基地。
反而在全球反恐戰爭開始之後,美軍基地更深入中亞、非洲、中東。
正因為如此,美國才被視為基地國家。這個擁有全球最多軍事基地的國家,他的利益都是圍繞著這些基地網而緊扣在一起。把佈置在全球的這些點連結起來,形成一個涵蓋所有關鍵地緣位置的面,從而使得其他國家難逃出基地網的監控與嚇阻。
美國為何在海外設置如此之多的軍事基地?這向來是美國在外維持國家利益的手段,也是對外積極用兵的管道,他們也是美軍前進部署戰略的施展點。
當南海爭議出現時,美軍馬上從圍繞著這片海域的基地出發,展現他們軍事存在的影響力,並且「呼朋喚友」,讓其他盟國也可以使用他的基地。
美國大量的海外軍事基地,造成了內部極大的財務負擔。對美國的經濟破壞遠大於人們所能想像的。
美軍基地對當事國的傷害又是那些?這些基地對於全球的傷害超乎我們的想像,作者要揭露的就是這許多不堪的一面。性犯罪、文化侵略、主權侵犯、住民正義、環境汙染等等負面問題層出不窮。
台灣也曾是基地網的一員。當美國需要圍堵中國的時候,台灣成為偵察飛機與秘密情報作戰的根據地,當美國在中南半島與越共奮戰的時候,台灣成為美軍過境和休閒的大後方。台灣老百姓對於美軍在台的記憶,好壞參半,這也就很好地說明海外基地對當地所造成的各種社會問題。
今天美國在南海面對中國的挑戰,為了加強對中國的嚇阻,美軍從日本的琉球出發,與新加坡的基地形成一個南北合圍的狀態。但這個還是無法壓低中國的氣勢,美軍再次啟用放棄多年的菲律賓蘇比克灣基地,甚至影響越南開放金蘭灣,來個東西夾擊,使美國在南海不會受到挑戰,海外基地就是如此為美國利益服務。
作者簡介:
大衛‧范恩(David Vine)
美利堅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自由派作家,2009年著有討論印度洋迪戈加西亞島軍事基地的專書Island of Shame《恥辱之島》。他的其他評論文章亦刊登在英文各大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英國《衛報》等。
作者因調查該神秘基地,發現美軍在全球各地的軍事基地都有著各種不為人知、不願公諸於世的事實,繼而對美軍在全球各地的軍事基地做更深入的調查。他到當地去訪查以及經由各方的打探,才尋找出各種官方所不願意說出的真相。
譯者簡介:
林添貴,國立台灣大學畢業,歷任企業高階主管及新聞媒體資深編輯人。譯作近百本,包括《躁動的帝國》、《被遺忘的盟友》、《朝鮮戰爭》、《歷史的反叛》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這是一本喚醒人們不再僅專注於海外基地的優點,反而是點出更多值得注意的問題的作品。作者以簡單易懂的文字敘述著美國軍隊在海外這麼地方究竟在做些甚麼,以及原因為何。―The Washington Post
誰知道我們國家美國在全球有超過800個基地?當這些派駐海外的部隊有空餘時間又沒有介入別人的事務時,都在忙些甚麼?作者以卓越、清晰的文筆,書寫著美國目前這個殖民軍政複合體的分析。這是一本難得的書籍,各個強國都應該一讀。―Simon Winchester,The Men Who United the States作者
名人推薦:這是一本喚醒人們不再僅專注於海外基地的優點,反而是點出更多值得注意的問題的作品。作者以簡單易懂的文字敘述著美國軍隊在海外這麼地方究竟在做些甚麼,以及原因為何。―The Washington Post
誰知道我們國家美國在全球有超過800個基地?當這些派駐海外的部隊有空餘時間又沒有介入別人的事務時,都在忙些甚麼?作者以卓越、清晰的文筆,書寫著美國目前這個殖民軍政複合體的分析。這是一本難得的書籍,各個強國都應該一讀。―Simon Winchester,The Men Who United the States作者
章節試閱
導論
從關達納摩灣(Guantanamo Bay)海軍基地的一處山頭往下望,你可以看到濱臨加勒比海的這個基地隱蔽的一隅。你會看到濃密的鐵絲網、衛兵塔樓、探照燈、水泥屏障。這是引起國際間廣泛注意和爭議的美國監獄,許多囚犯在此關押多年、都還未受到審判。但是,監獄只占整個海軍基地四十五平方英里面積的幾英畝而已。絕大部分基地看起來一點都不像監獄。整個地貌是巿郊風味的社區,有一座高爾夫球場和遊艇設施。這一部分基地不像監獄那樣備受矚目。可是,若要了解美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以及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關係,它的重要性遠遠超過監獄那一部分。
這座海軍基地之所以不尋常,正是因為它貌不驚人。基地司令部門外一面美國國旗,迎向關達納摩灣劈拍作響。附近一座露天電影院定期播映好萊塢熱門電影。在它隔壁,是鮮綠的人工草皮足球場暨橄欖球場;另外全新的體育場還有兩座棒球場,以及網球場和籃球場、與室外滑輪溜冰場。配上空調設施的體育館裡,電視機播映著ESPN的體育節目。馬路對面有一座大教堂、郵局和被太陽曬得泛白的麥當勞黃金拱門。附近的街坊取名鹿角(Deer Point)和海別墅(Villamar),它的車道和大草坪處處可見烤肉架和兒童玩具。基地裡從高中、初中、小學到幼稚園、托兒所,無不齊全。這裡有游泳池、遊樂場、幾個公共海灘、一座保齡球館、理髮店美容院,也有必勝客披薩、塔可鐘、肯德基和Subway。
從山頂上,你也隱約可以看到鄰近兩個古巴鎮甸,但是在基地的大部分地方,你根本沒有身在古巴的感覺。譬如,基地居民所謂的巿中心「下城」,和美國任何城市無殊——或者說與散布在全球各地數百個美軍基地無異,非常像個自給自足的美國城鎮。在「下城」,你可以找到海軍開設的福利站(PX)——全球美軍基地都會有大小不等的福利中心。福利站四周停車方便,走進去像是沃爾瑪商場,衣飾、消費性家電、家具、汽車商品和生鮮食物,應有盡有。在關達納摩,紀念品店是少數會提醒你身在何處的地方。除了美國海軍關達納摩灣基地明信片和馬克杯,你也可以買到印著「囚犯作業」(Detainee Operations)字樣的汗衫。
過去幾年大家辯論是否該關掉關達納摩灣監獄時,很少有人問起,美國怎麼會在古巴領土上有偌大一座基地,以及我們是否應該有這樣一座基地。其實這也不足為奇。
絕大多數美國人很少去想到美國海外軍事基地。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和冷戰初期以來,美國興建或取得大部分海外基地時,美國人覺得在其他國家、在別人土地上有美國軍事設施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們在海外派兵、設置基地,長久以來不被質疑就接受了,認為它有益、且是國家安全和全球和平之所需。或許沖繩發生反基地抗議、或是德國出現事故時,這些基地才會在我們意識中浮現。然而,它們很快就被人遺忘。
當然,住在全球各地美軍基地附近的人比較會注意它們。對許多人而言,美軍基地是最明顯代表美國的象徵,和好萊塢電影、流行音樂和美式速食一樣。的確,漢堡王和塔可鐘遍布全球美軍基地就明顯告訴大家,美國是規模超級龐大的軍事基地集合體,連鎖店遍布全球。目前美國領土上沒有任何外國基地,但是美軍在外國設置約八百個軍事基地,派駐數十萬部隊。
雖然美國在外國領土設置基地已經歷有年已,如此大規模在全球部署兵力,在二次大戰前的美國史上可是聞所未聞。現在,二次大戰已經結束七十年,根據五角大廈的報告,美軍在德國仍有一百七十四處基地,在日本有一百一十三座基地,在南韓也有八十三座基地。另外,美軍在世界各地,從阿魯巴(Aruba) 到澳大利亞、從巴林到保加利亞,乃至哥倫比亞、肯亞和卡達,還有好幾百個基地。以全世界而言,我們在七十個以上國家擁有基地。雖然很少有美國公民了解,我們設在別人領土上的基地,恐怕遠比世界史上任何民族、國家或帝國都要來得多。
可是這個主題在媒體上很少受到討論。很少有人問起,我們是否需要數百個海外基地;或我們財力是否負擔得起。很少有人去問,如果外國人在美國領土設置基地,我們會做何感想;或是如果今天中國、俄羅斯或伊朗在鄰近我們邊界的地方設置只要一個基地,我們會有何種反應。以今天絕大多數的美國人來講,即使是最友善的外國軍隊浩浩蕩蕩帶著坦克、飛機和強大火力武器來到美國,埋鍋炊飯——設立圍籬,圈起一塊數百或數千英畝的美國領土——那是無法想像的事。
厄瓜多總統拉斐爾‧柯里耶(Rafael Correa)二○○九年拒絕續約讓美軍繼續租借基地時,凸顯這個罕有人碰觸的事實。柯里耶告訴記者們,要他批准續約,只有一個條件:「他們也准我們在邁阿密設個基地——一個厄瓜多基地。」
柯里耶語帶譏誚地說:「如果讓外國部隊進駐別國領土沒有問題,他們也應該讓我們厄瓜多人在美國設個基地。」
規模
美國占領阿富汗和伊拉克達到頂峰時,單是在這兩個國家的基地、作戰據點和檢查哨所總數就超過一千個。美軍目前大多撤退,這些基地幾乎也全部關閉。可是根據最近公布的數字,官方統計,美軍目前在全美五十州及華府特區之外仍有六百八十六個「基地位置」(base sites)。
六百八十六是個不小的數字,可是很奇怪,名單上並未包括許多一般人熟悉的科索沃、科威特和卡達等地的基地。比較不令人意外的是,五角大廈的名單也未計入美軍秘密基地,如在以色列和沙烏地阿拉伯的基地。基地太多了,連五角大廈本身都搞不清楚真正的總數。依我的估算,八百個上下跑不掉。
但究竟怎樣才算是「基地」?定義和詞彙出入甚大,每個軍種都有它偏好的字詞,如「哨所」(post)、「站」(station)、「營區」(camp)和「堡」(fort)等等。五角大廈把「基地現場」這個泛用名詞界定為由某一軍種或國防部所屬機構「擁有、承租或以各種方式支配」的「實質(地理)地點」——意即土地、設施或土地及設施。為了避免語意辯論、也因為它是最簡單、也最普為承認的一個字,我大多採用「基地」(base)來指被常態用在任何軍事目的的任何地方、場所或設施。
根據這樣的了解,基地的大小就不一,從位於德國和日本的極大型基地,到位於秘魯和波多黎各的小型雷達設施都是。其他基地還包括各種規模的港口和機場、修理廠、訓練中心、核武器設施、飛彈測試場、軍火庫、兵營、軍事學校、監聽和通訊站,以及無人機基地等。我從我的定義中排除掉檢查哨所,但是軍事醫院和監獄、休養復健設施、憲兵基地和情報設施,由於具軍事功用,仍必須視同基地。即使托斯卡尼和首爾等軍人度假區也算某種基地;美軍在全球共轄管一百七十座高爾夫球場。
五角大廈說它在海外只有六十四個「現役重大設施」,而大部分基地現場是「小型設施和地點」。但是它所界定的「小型」其價值高達九億一千五百萬美元。換句話說,小型還未必真的小。
美國不是唯一一個在其本身領土之外掌握軍事基地的國家。英國和法國兩國大約共有十三個海外基地,大多設在前殖民地。俄羅斯在前蘇聯共和國有約九個基地。二次大戰之後第一次,日本所謂的自衛隊也有一個海外基地,在非洲吉布地(Djibouti)與美、法基地毗鄰。南韓、荷蘭、印度、澳大利亞、智利、土耳其和以色列,據報導也各有一個海外基地。合計起來,美國以外這些國家共同約三十個海外基地——美國則有八百個左右。如果我們把住在這些基地的所有部隊及其眷屬,以及基地文職職員及其眷屬統統算起來,超過五十萬名美國人以海外基地為家。
前進戰略
自從二戰結束以來,美國應該有許多基地、數十萬部隊長駐海外這個想法,即成為美國外交及國家安全政策近乎宗教信仰的教條。美國陸軍戰爭學院一項研究開宗明義就說:「美國國家安全戰略需要取得海外軍事基地。」
這個深入人心奉為信念的政策,其基礎即俗稱的「前進戰略」。這個名詞其實很虛矯,卻產生深刻的影響。冷戰政策認為美國應維持大量的集中兵力和基地儘可能靠近蘇聯,以便包圍、「圍堵」蘇聯的擴張主義。歷史學家喬治‧史丹巴克(George Stambuk)解釋說,突然間,「在決策者思維中,美國的安全與美國的領土密不可分這個概念,被丟掉了」。
蘇聯崩解之後二十年,世界已無另一可與匹敵的超級大國,跨政治光譜的人士仍然堅信不渝,認為海外基地和駐軍是保護國家的根本。兩黨合作精神空前低迷的此一時刻,很少有議題比它更得到共和黨及民主黨的共識。譬如,小布希總統政府宣稱海外基地「維繫和平」,提供「美國對盟國及友人承諾……的象徵」。歐巴馬政府也宣稱,「前進部署和輪調美軍部隊持續有需要」,它們在「海外提供穩定的影響力」。
這只是兩個顯著的例子。前進戰略一直是政治人物、國安專家、軍事官員、新聞記者和其他許多人一面倒的共識。很難過度高估這個政策從過去到現在是如何不受質疑。反對維持大量海外基地和駐軍通常會被恥笑是反戰的理想主義,或是聽任希特勒征服歐洲的那種孤立主義。
表面上看,很難爭論反對維持美國海外基地。基地越多、就越安全,這樣的邏輯似乎是對的。既然基地已經存在幾十年,很容易就認定一定有良好的理由要設立它們。美國國家領袖經常把我們的基地視為對地主國的雙重禮物,既給他們安全、又賦予經濟利益:拜基地提供的就業機會和工作合約,以及美軍人員及眷屬在基地外花費的錢之賜,許多地方人士渴望它們到來。為什麼有人不想要美軍基地及部隊在其國家?許多美國人認為,「洋基佬滾回去」這種情緒肯定是激昂的反美主義。由於歐洲和亞洲到處是美軍基地,甚至出現一個笑話,它說,若非有我們,今天當地人說不定還在講德語或日語。
縱使如此,數十年來破天荒第一次,罕見地出現一個兩黨一致的團體慢慢地開始質疑傳統智慧。五角大廈前任官員、基地專家安迪‧賀亨(Andy Hoehn)告訴我:「任何國家的領土上有一大批外國軍隊,怎麼說都不自然。長久以來這是必要的狀況。但是,我們應該慶幸我們可以改變這個狀況,而不是只能惋嘆。」
傷害安全
最嚴重的是,美國海外基地是否真正保護國家安全和全球和平還不清楚。冷戰期間有一個論述在某個限度上還有道理,它說美國在歐洲和亞洲的基地扮演正當的防衛角色。然而,今天已經沒了超級大國敵人,要說離美國海岸數千英里的基地是保衛美國——或甚至盟友——所必需,就很難成立。反而是,全球那麼多基地,一般都具攻擊性質,使得它們很容易發起干預戰爭,造成重大災劫,從越南到伊拉克和阿富汗,傷亡豈只百萬人。
基地實際增加地主國安全到什麼程度,也有人質疑。美國基地進駐會使地主國成為外國或民兵的目標。在關島,有個冷戰黑色幽默說,蘇聯核彈標定手恐怕是唯一能在地圖上找到關島位置的人;美國現在兵力部署以中國為關注重心,已經有人表示類似的關切,深怕中國飛彈恐怕已鎖定關島為目標。
針對關心關掉海外基地,一旦發生正當的防衛戰爭或維和行動,會遲滯調遣時間的人士,五角大廈和其他研究顯示,在大多數狀況下,交通運輸技術的進步已經大大消除駐軍海外的優勢。今天的美軍大體上從美國本土和夏威夷調兵遣將,其速度不遜於從許多海外基地派人。
不但沒把危險地區安定下來,海外基地經常加深軍事緊張,不鼓勵以外交折衝解決衝突。譬如,把美軍基地部署在靠近中國、俄羅斯和伊朗等國家的邊境,會增添對他們安全的威脅,並鼓勵他們以增加軍事支出做回應。另外,我們不妨也設想一下,假如伊朗要在墨西哥、加拿大或加勒比海,區區設立一個小型基地,美國國家領袖會有什麼反應。
冷戰時期最危險的一刻——古巴飛彈危機——就是因為蘇聯企圖在離美國邊境約九十英里之處設立核子飛彈基地。同理,後冷戰時期最危險的一刻——俄羅斯強占克里米亞半島、介入烏克蘭戰爭——就是發生在美國鼓勵北約組織東擴,在愈來愈靠近俄羅斯邊境設立許多基地之後。的確,俄羅斯會這麼做的主要動機,或許就是它有心維持其少數海外基地當中最重要的一個據點——克里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Sevastopol)港海軍基地。 親西方的烏克蘭領導人希望加入北約組織,對該基地構成直接威脅,當然也威脅到俄羅斯海軍的力量。
或許最令人困擾的是,建立美軍基地以防衛未來中國或俄羅斯可能的威脅,卻有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之風險。這些基地刺激中國或俄羅斯採取軍事反應,可能創造出它們原本要防護的威脅。換言之,不僅沒讓世界更安全,美國海外基地實際上讓戰爭更有可能發生、美國更不安全。
導論
從關達納摩灣(Guantanamo Bay)海軍基地的一處山頭往下望,你可以看到濱臨加勒比海的這個基地隱蔽的一隅。你會看到濃密的鐵絲網、衛兵塔樓、探照燈、水泥屏障。這是引起國際間廣泛注意和爭議的美國監獄,許多囚犯在此關押多年、都還未受到審判。但是,監獄只占整個海軍基地四十五平方英里面積的幾英畝而已。絕大部分基地看起來一點都不像監獄。整個地貌是巿郊風味的社區,有一座高爾夫球場和遊艇設施。這一部分基地不像監獄那樣備受矚目。可是,若要了解美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以及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關係,它的重要性遠遠超過監...
目錄
導論
第一部分奠定基礎
第一章 基地國家的誕生
第二章 從小美國到蓮葉基地
第二部分留下足跡
第三章 離流失所
第四章 殖民現狀
第五章 交好獨裁者
第六章 與黑道同流合污
第七章 境毒害環境
第三部分勞動人力
第八章 人人都是軍中一員
第九章 賣春
第十章 軍中的陽剛氣概
第四部分有關金錢
第十一章 每年不少的花費
第十二章 誰在其中獲得暴利?
第十三章 永無止境的軍事工程
第五部分如何選擇
第十四章 需索無度的基地要求
第十五章 「我們受夠了!」
第十六章 蓮葉戰略
第十七章 真正的國家安全
作者後記
致謝
網路資料
附註
導論
第一部分奠定基礎
第一章 基地國家的誕生
第二章 從小美國到蓮葉基地
第二部分留下足跡
第三章 離流失所
第四章 殖民現狀
第五章 交好獨裁者
第六章 與黑道同流合污
第七章 境毒害環境
第三部分勞動人力
第八章 人人都是軍中一員
第九章 賣春
第十章 軍中的陽剛氣概
第四部分有關金錢
第十一章 每年不少的花費
第十二章 誰在其中獲得暴利?
第十三章 永無止境的軍事工程
第五部分如何選擇
第十四章 需索無度的基地要求
第十五章 「我們受夠了!」
第十六章 蓮葉戰略
第十七章 真正的國家安全
作者後記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