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誌(代序)
鷹出生後不久,母鷹便減少牠們的食物,驅使牠們互相爭食,直至其中的強者吃掉弱者。小鷹因饑餓難耐,於是把兄弟姐妹撕得血淋淋的,然後囫圇入腹。母鷹並不為喪子而傷心,反而在一旁鼓勵強者。牠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一,優勝劣汰,因為只有強者才可以在惡劣的大自然中生存下去;二,讓小鷹從小就明白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若不心狠殘忍,便無生存機會,而為了生存,可以不顧一切。
一隻幼鷹出生六、七天後,母鷹為了防止牠學會爬行,會對幼鷹進行殘酷的訓練,讓牠的生命第一反應就是飛翔,而不是爬行,因為爬行對於鷹來說是恥辱的,而飛翔則是高貴和勇敢的象徵。等小鷹能飛起身子了,母鷹就會把牠們翅膀中的一部分骨骼折斷,然後從高處向下推去。小鷹雖然因折斷了骨骼而渾身劇痛,但牠必須掙扎著飛翔,否則就會摔死;掙扎使牠們的翅膀得到了供血,牠們忍著劇痛向上飛、直到懸崖頂上,默默等待翅膀痊癒,而痊癒後的翅膀將剛硬如鐵,更具力量。原來,母鷹之所以折斷幼鷹翅膀中的骨骼,是為了讓鷹翅膀中的骨骼再生。很多幼鷹就是在骨骼被折斷後、沒有掙扎著飛翔起來,活生生墜落到山谷中,摔成了一朵朵血淋淋的駭然之花。
大多數人以為,小鷹出生後應該由母鷹哺育,但事實並非如此。牠們剛出生沒幾天,母鷹就會讓牠們斷食,不讓小鷹在自己溫暖的懷抱裡睡覺。牠們被餓暈了,腦袋低垂著,渾身似乎沒一點力氣,就連眼睛也好像睜不開了。但母鷹仍不可憐牠們。小鷹的狀態一天比一天差,嘴一張一翕喘息著,如果再不進食,生命就會有危險。但母鷹仍不給牠們吃的,似乎對小鷹瀕危的生命毫無擔憂。小鷹終於餓得不行了,腦袋一點一點地低下,似乎低到再也抬不起來,要一命嗚呼了。但就在低到一半時,牠們突然「呼」的一聲、把腦袋抬了起來,睜大了佈滿血絲的雙眼,發出聲聲淒厲嘶鳴。
鷹在絕望中發出的嘶鳴極具震撼力,那種尖厲、剛烈和脆裂之音,似乎是從牠們喉嚨中飛出的一把利刃,閃著奪目之光,刺向了目標。母鷹聽到了小鷹的嘶鳴,從巢中一躍而起,馬上給牠們吃的東西;牠知道,能在絕望中不倒下,說明小鷹能在以後的任何苦難中都不會倒下。
鷹是食肉動物,但牠們對捕食的對象要求很高,往往對那些善於奔跑的小動物,如兔子、野雞、松鼠等比較感興趣。其實,鷹的興趣點在於和牠們鬥智鬥勇。當鷹看中了一個獵物後,會想辦法讓對方發現自己,繼而展開一場逃和追、躲和捕、藏和找的角逐。最後,鷹總會用利爪將獵物死死地按倒在地,用尖喙啄碎牠們的腦袋。當然,鷹還喜歡瞄準智商更高的小動物做為捕獵對象,如狐狸、魚等。鷹覺得捕食這些高智商者更刺激,更讓牠能夠發揮出自己的捕捉特長。狐狸很狡猾,但無論牠怎樣在草地中逃避和在樹林中躲藏,鷹在空中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最終等待牠的都是鷹的那雙利爪。魚發現自己被鷹盯上後,會往石縫裡鑽,但為時已晚,鷹的影子在水面上一閃,已把利爪抓入了魚的身子,從水中提了出來。鷹抓著魚飛走,水面只留下一圈圈漣漪,不停地擴散開,又聚攏來……
鷹的生存充滿許多遊戲規則。譬如,鷹時常對捕獲的獵物抓而又放,放而又抓,直到將對方折騰得筋疲力盡為止。鷹也會毫無所懼地飛向比牠大上數倍的動物,藉由追逐和嚇唬牠們來驗證自己的膽量;鷹有時還會猛然從巢裡興奮地飛到空中、追逐飛行的昆蟲,並學習這些飛行物如何發動進攻及逃避他者進攻的方法,以加強自己的捕食技巧。天氣好的時候,鷹會在天空中展翅翱翔翻飛,速度疾如飛箭,令人驚歎。
鷹經常會擺出一些恐怖的動作,以恐嚇他者,捍衛自己的利益。一般情況下,牠會豎起頸部的羽毛,然後將頭部兇猛地向前伸出,並張開雙翼,做將欲撲抓之狀。鷹有時微微張開雙翼,雙爪向前,似乎馬上要撲向對手,讓對方不得不對牠們警覺。鷹的恐嚇炫耀更多是在飛行中進行,有同類入侵自己的領地時,牠們立刻大發嘶鳴,似乎在呼喚更多的鷹前來圍殲入侵者,直到對方被嚇得飛離自己的領空為止。
所有的動物其實都是獨居者,一生一世過的都是單身生活,鷹也不例外,牠們不合群,從來沒有人見過鷹群集體出現在天空中。鷹總是孤獨地飛翔,但這只是人看見牠們時的感覺,其實牠們內心並不孤獨,就連優游翱翔在天空中,也是做了精心準備的,如果天氣不好,或地面上有機械物跑動,牠們是不會飛出來的。鷹飛翔時,如果遇到樹林或山谷,便會馬上讓自己的身子垂直上升,高出這些東西,並儘快飛離。在寬闊地帶,鷹會飛得慢一些,似乎在享受遼遠天空和開闊大地的空曠。遇到懸崖時,牠們會玩一個遊戲,從崖底垂直向上飛升,最後穩穩地落在崖頂的石頭或樹上。有時候,牠們也從崖頂向下垂直飛行,看見這一幕的人,以為鷹就要掉下懸崖摔死了,不料牠在快落到崖底時,嘶鳴一聲,又飛了上去。鷹就這樣樂此不疲地玩著牠們喜歡的遊戲,從不加入別的動物或飛禽裡去。
人是看不到鷹的具體生活的。大多數鳥兒都喜歡陽光、草地、鮮花和河流,從中尋找快樂,享受幸福。鷹卻不然,牠們總是待在光線昏暗的山林裡,或隱身於洞穴中,不管外面如何熱鬧,牠們從不會伸出張望的頭顱。一隻鷹如果棲息在一棵樹上,必定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戒心,以防自己受到侵害。如果有飛禽或動物接近,牠們便迅速飛起,將身影劃入浩渺長空中。當然,一般情況下,牠們是不會受到傷害的,因為鷹願意棲息的大樹、往往位於高山崖壁上,沒有什麼可以輕易接近。至於牠們的巢,則更神祕了,總是建在不會被輕易發現的懸崖凹縫中。每天出去時,牠們自巢邊一飛而起,不費什麼工夫,但傍晚回來、進入巢中卻頗為費事,鷹在離巢不遠時,就得認準巢所在之處,且必須準確無誤地飛入巢中,否則就會在巢邊站立不穩而掉入懸崖。當然,鷹之所以選擇懸崖上的凹縫做為巢穴,正是因為牠們擁有從遠處一飛、便可不偏不倚落入巢中的本領。
鷹對天氣的要求頗高,但凡飛翔或外出捕食,必選陽光明媚的日子,颳風下雨的天氣裡,你絕對看不到鷹的身影出現在天空中。鷹十分珍愛自己的羽毛,從不讓其被雨淋濕或沾上雪花;遇上下雨或飄雪的日子,牠寧願餓肚子,也不讓自己的羽毛受罪。外出捕食時,如果發現自己掉了羽毛,就會放棄獵捕,專程把自己的羽毛叼回巢中。鷹活著的時候,是絕對不容許自己的羽毛遺失的。
鷹面對死亡時的決絕態度,同樣令人驚歎。鷹不會等死,當牠感到自己快不行了時,就會飛往懸崖,一頭撞到岩壁上把自己撞死。懸崖深不見底,所以誰也不會見到鷹的屍骨。一位牧民曾見到鷹自戕的一幕,鷹想抓一隻獵物,沒想到那隻獵物反過來死死咬住它不放,牠向空中飛去,數次想把那隻獵物甩開,但都未能如願,牠嘶鳴一聲,倏地向懸崖一頭撞去,隨即,牠和那隻獵物雙雙墜入懸崖。鷹的死亡方式悲壯而神祕,沒有人見過鷹的屍體,而鷹也絕不會讓自己死後的軀體腐爛得臭氣熏天,羽毛被風颳得亂飛。當一隻鷹感覺到自己快不行了時,牠會完成生命中的最後一次飛翔;牠飛到一個懸崖前,一頭撞向崖壁,讓自己的屍體摔碎在崖底或落入河水中;或者,牠會飛到大江大河上空,選擇河水湍急的地方,一頭栽進去,湍急水流頃刻間便吞沒了牠的身影,而這正是鷹所想要的,牠要讓自己死得不留任何痕跡。
鷹的壽命與其他鳥類相比可謂最長,牠可以活到七十歲。而要維持如此長的壽命,牠卻必須在四十歲時,為自己的生命作出一個重要的決定。這個決定是無比痛苦的,但可以讓牠的生命獲得新生。原來,鷹在高空飛翔,在荒野中抓捕獵物,到了四十歲左右時,牠那銳利的雙爪便開始老化,不能像以前那樣伸展自如地捕抓獵物;牠的尖喙上也結了一層又長又彎的繭,一動便會碰到胸膛,對牠的進食阻礙很大;最讓鷹痛苦的是,雙翅上的羽毛厚厚地堆積在一起,使牠不能再像以往一樣輕盈地飛翔在天空中。這時候,牠面臨艱難的選擇:要麼等死,或者經歷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讓自己重生。鷹都會選擇後者。經過細心觀察後,牠選擇了一個任何鳥獸都上不去的陡峭懸崖,然後用一百五十天左右的時間讓自己新生。首先,牠會在飛翔中突然撞向懸崖,把結繭的喙狠狠地嗑在岩石上;牠會用很大的力氣,一下子便把老化的喙和嘴巴連皮帶肉嗑掉,然後滿嘴流著血飛回洞穴,忍著劇痛等待新喙長出。
新喙終於長了出來,牠立刻進行生命更新的第二道工序,用新喙把雙爪上的老趾甲一個個拔掉,那同樣又是一次血淋淋的更新。不久,新的趾甲便會長出,鷹緊接著進行生命更新的第三道工序,用新的趾甲把舊的羽毛扯掉,再等幾個月,新的羽毛又長出來了。經過這一系列劇烈疼痛的更新,鷹才可以再次在藍天上飛翔,並得以再獲三十年的生命歲月。
牠的這一系列生命更新充滿了危險,極有可能會被疼死和餓死,但牠勇於向自己挑戰,勇於讓自己在死亡的邊緣獲得再生。
鷹可以為自己的生命去挑戰,但同樣也很珍惜自己的生活。牠在外飛翔、捕食一天後,於黃昏時分回到巢中,將頭彎曲靠到肩上,用一隻腳站立,而另一隻腳則縮回羽毛中取暖;整整一夜,鷹用這種「金雞獨立」的姿勢休息。清晨,鷹用嘴把羽毛梳理整齊,然後清掃巢中的衛生,一夜中,牠留下了一些羽毛、糞便以及吐出的食丸等,牠要把這些東西一一清理出去。忙完了這些,巢外已旭日東昇,牠活動一下雙翅,感到兩翼在今天頗具活力,於是便振翅飛向藍天。
鷹的一天又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