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內容
第十四回 皇帝一日殺三子 惠妃數月失九魂
………………………
李瑛被封為太子二十餘年,其間未曾涉足政事,無非日日讀書而已,一晃就到了三十歲。李隆基相信,若李瑛心中沒有想法,則為鐵石之人,正是因為他心中肯定有想法,才對自己的皇位有了莫名的威脅。
李瑛如今與諸皇子之中最有才識者交往甚密,難道不是想成就羽翼嗎?
此三人生母或逝或失寵,他們聚在一起或說對自己的怨懟之意,或提對武惠妃的怨恨之心,如此就有了與自己離心離德的淵藪。
李隆基思來想去,覺得目前此三子對自己的威脅最大,需未雨綢繆才是。他這日與武惠兒共進晚膳之後,笑問道:「瑁兒新婚之後,許久未入宮相見了。嗯,他與新婦過得如何?」
武惠兒說道:「呵呵,難得陛下記起瑁兒了。陛下少年新婚之時,當知其中滋味,所謂蜜裡調油,即是瑁兒今日了。」
李隆基看到武惠兒說話時眼波流轉,心中頓時憶起自己年輕時的情事,遙想那時無憂無慮,白日裡與王崇曄等人或走馬遊賞,或鬥雞玩毬,入夜即與王氏、劉氏一起恣意歡暢,自己那時何曾想過今後能成皇帝?則當時的輕鬆愜意與李瑁的今日有些類似了。只不過瑁兒與自己年輕時的性子大為迥異,瑁兒日常處事謹慎端莊,少有呼朋喚友、恣情歡娛的時候。
李隆基又問道:「你最近見過楊洄嗎?對了,瑤兒府中的那個僕人又傳出什麼話了嗎?」
武惠兒聞言,遲疑了片刻,未曾立刻回答。上次事件之後,牛貴兒轉述了李林甫的言語,她方悟自己辦了一件無比糊塗之事。本來太子與另外二皇子多次聚談,語涉對皇帝的怨懟之意,皇帝已然大為震怒,且與宰相會商解決之道,不料張九齡將牛貴兒的原話全盤複述給皇帝,由此彰顯了武惠兒欲為李瑁謀取儲位的企圖,事情於是中途夭折。
武惠兒悔意無限,知道自己的這一昏招,說不定招致了皇帝對自己的猜忌。為了彌補前失,她此後在李隆基面前絕口不提及太子李瑛之事。現在皇帝主動問詢,他到底是在試探自己呢,還是心中果然關注?她於是悄然察看皇帝的神色,二人夫妻多年,她還是能從李隆基的神色間顯露的細微之處,讀出其真意。她瞬間已判斷出:皇帝並非在試探自己。
武惠兒心間如此判斷,說話時猶小心翼翼:「陛下,妾見到楊洄之時,未曾刻意問詢太子之事。那個張姓僕人倒是向楊洄言及鄂王的近時光景,好像一切如常,並無異常之事。」
「又如何叫一切如常了?他們三人莫非還如往常那樣經常相聚嗎?且一樣說些怨懟之言?」
「正是這樣。哦,對了,現在除了他們三人聚談之外,有時太子妃之兄薛鏽也加入其中。」
武惠兒看似平淡之言卻暗藏機鋒,她想告訴李隆基,太子李瑛三人非但不接受此前的教訓,如今反而變本加厲,聚談日益頻繁,且又有新人加入其中!
李隆基聞言沒有做聲,臉上雖神色未變,其心中卻翻江倒海。
李瑛現在竟然將太子妃之兄也拉入了聚談陣營之中,看來其不軌之心日益明晰了。若他們兄弟三人聚在一起說些牢騷之話,尚可理解,現在一個外人加入其中,即可溝通與外官聯絡的管道。
李隆基以陰謀起家,當然熟知其中的勾當。遙想自己當初以郡王之身私下聯絡外人,在當時可謂無聲無息,結果也能成就大事。如今李瑛以太子的身分私下聚議,且形跡已露,相信其謀劃之事已進展頗多。
李隆基想到這裡微微一笑道:「哦,這名僕人還算忠心。待事情完結,你可囑楊洄出面舉薦,為此人謀一差使。」
武惠兒聽到「事情完結」之語,心中不禁大喜,心想皇帝心中莫非已有定論了?她心想在此關鍵之時,務必出語謹慎,不可節外生枝,遂含糊地答應一聲,不敢再問詳細。
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李隆基是夜在夢中似回到前隋仁壽宮中。他在一側冷眼旁觀,看到隋文帝大呼:「畜生何足付大事,獨孤誠誤我!」既而令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岩前去尋廢太子楊勇,並欲將時為太子的隋煬帝楊廣廢掉。誰知左僕射楊素早已成了楊廣的死黨,其立刻知會楊廣,楊廣一面派人入仁壽宮將皇帝鳩殺,一面控制朝中大臣,最終登上帝位。
李隆基看到數撥人在自己的面前來來往往,及至看到隋文帝服了毒藥後翻起了白眼,心中大急,一面大呼道:「文帝一世英雄,豈能如此中了小人暗算?」一面抬腳欲上前攔阻。
宮內之人將他視若無物,他作勢欲前,奈何雙腳紋絲不動,只好眼睜睜地看著隋文帝漸漸沒有了動靜。
李隆基黑暗中醒來,蒙矓中發現武惠兒正與自己並頭而眠,方悟剛才是南柯一夢。其神智尚未完全清醒,就靜靜地躺在黑暗中睜大眼睛獨自思索:隋文帝一生睿智無比,何以不能善終呢?難道其上了年紀之後,心思就變得愚鈍起來了嗎?
古人最信天命,上至日月星辰變化,下至器物有所異狀,乃至夢景,他們皆將之視為天神在向自己示警。李隆基在榻上靜躺片刻,知道此後再無睡意,遂披衣而起。
宮女們急忙前來侍候,武惠兒於是也被驚醒,她睡眼蒙矓地問宮女道:「什麼時辰了?」
宮女回答說:「剛交四更。」
武惠兒說道:「陛下,時辰還早,不如躺下再睡一會兒。」
李隆基道:「我睡意全無,再躺下還是睜著眼。你睡吧,我且到案前瞧瞧奏章吧。」
武惠兒哪裡敢獨自睡下?她也急忙下榻,殷勤侍候李隆基。
窗外依舊為沉沉的暗夜,李隆基獨坐在案前隨手翻看奏章,心思並未放在奏章之上。他心中反反復復還在琢磨著夢中情狀:隋煬帝楊廣是不是殺父篡位,史書上的記載撲朔迷離,未必當真。然自己夢境中見到如此情形,難道上天果然在向自己示警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