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簡單的肌肉伸展運動,是步入熟年獲取幸福的祕方。
隨著年齡增長,肌肉的質量會自然下降,有些人三十初頭就感覺到變化,但多數人到中老年才出現明顯的肌力退化。生活方式屬於長期久坐的人,肌肉流失的速度比較快,肌肉流失會合併肌力與耐力減退,體力也會感覺逐年變差,也就是一般人覺得的老了。
針對健康老年人進行的研究發現,嚴格躺在床上10天,肌肉量平均減少1公斤,下肢力量減少 了14%,氧合能力減少12%,一個月、兩個月下來,流失的肌肉量很可觀。長期少運動或活動不足將導致體能下降,在這種狀況下一次較嚴重的感染(如:肺炎、泌尿道感染)或傷害(如:跌倒、骨折),就可能失能(deconditioning)無法自我照顧。一旦失能,器官功能也隨之衰退,骨質疏鬆、便祕、姿態性低血壓、胃食道逆流、平衡感變差、憂鬱、焦慮、關節僵硬等很多毛病相繼而生。因此固定運動、維持肌力耐力,不只有助於維持體能,也能減緩器官衰退與預防疾病,一舉多得。
運動除了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強或維持肌肉的質量與能力,改善腸胃功能,減少感染的發生,還可以預防智能退化。四肢活動需要腦部協調控制,兩者的連結是透過神經系統的聯繫,當腦部下達指令,肌肉接到訊息才會活動。但在下達指令之前,腦部需要收集資料(外在環境與當下姿勢)以進行評估,同時送出多個訊號協調身體不同部位來達成活動目的,運動時,持續不斷的腦部活動,將可達到活化腦部,減緩智能退化與預防失智的效果。
在菊池和子女士《80歲也能挺直腰大步走的菊池體操-最受日本熟齡&銀髮族女性肯定的健康美容操》書中,作者運用精簡的文字,向中老年人傳達幾個重要概念:1增加身體活動2維持獨立與自尊,3建立生命目標。藉由有意識的全身活動,恢復身體的活力,增進自信心,重新建立正向的人生目標,開展煥然一新的生活。並強調藉由身體活動促進腦部活化,達到增進智能的益處。此外,運動時肌肉的伸展有助於紓壓,腦內分泌的物質也能讓情緒變好、變正向,這都是步入熟年或老年獲取幸福的重要秘方,也因此菊池體操在日本蔚為風潮,吸引許多人年復一年的固定練習。書中除了描述其中心理念,亦用詳細的圖解說明其運動方式。採用溫和與安全的動作,以不勉強、不比較為原則,進行身軀及肢體的伸展與訓練,不需要器材就可以在家練習,很方便、也很簡易。
本書原先鎖定讀者是熟年女性,但我個人覺得也適合推薦給熟年男性與年輕人,尤其是沒有時間運動,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們。門診常看到上班族因為久坐與姿勢不良導致肩頸疼痛、腰酸背痛來就醫。雖然熱敷、按摩、服用消炎止痛藥物可以有效改善症狀,但多數人無法完全治癒,常反覆發作。這套簡單的肌肉伸展運動,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疲勞,放鬆肌肉,減少痠痛發作頻率,若能養成固定練習的習慣,還能有效預防痠痛發生。
菊池女士說:「我希望您能每天活動您的身體,不要停止對於持續成長的努力。如此一來,三十年後您還是可以抬頭挺胸,用自己的雙腳走得意氣風發。」身為醫師,我也衷心希望每位讀者步入老年後還是一樣神采奕奕、健步如飛。
劉建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神經科、老年醫學專科醫師)
推薦序二
要活就要動!和自己的身體對話,用意識活動身體!
在醫院工作可以接觸到形形色色的患者,尤其是年長者居多,多年的臨床工作經驗告訴我,有些患者很快就會恢復,但是有些人你知道他會需要點時間。
無關受傷的嚴重程度或是部位,純粹就是他們看待自己和使用身體的方式。
有些長者其實也不過才60歲左右,言談中就會透露出種『我年紀大,自然會沒有力氣,退化了嘛!這是理所當然的態度!』
平時不喜歡活動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們不太願意去了解身體,很少去”感知”自己的身體,對於身體呈現一種身心分離的狀態,覺得吃吃保健食品、維他命就算是照顧身體。大錯特錯!這完全是兩碼子的事情!
尤其是針對邁入銀髮族的狀態的長輩們,在生活水平提高情形下,我們追求的不僅僅是壽命的延長,更是有活力、有品質地享受退休生活。
基於這個前提,我不得不說:「要活就是要動,古人說的『用進廢退』,真的是個適用於所有地方的真理呀!」
但是運動方式可以是更有效率和更聰明的選擇,大家都害怕『失智症』,會想用吃的營養補充品,或特地去參加各種課程鍛鍊腦力,然而事實上有種一舉兩得的方式,那就是「很有意識的去使用自己的身體」!
本書作者所建議的運動方式,也剛好和一些學術研究的結果不謀而合。科學家找了兩群人,一群人真實地拿啞鈴鍛鍊肌肉或是練習高難度的複雜動作,另一群人就只是用想像的,想著手臂舉起一個10磅重的啞鈴,一次兩次……十幾次,非常用心的想像肌肉收縮、放鬆,也在腦中不斷練習複雜動作,感知身體需要哪些的肌肉去協調配合。最後把兩群人找來做測試,你知道結果如何嗎?
非常奇妙的,想像組的人肌肉力量一樣增加了,請他們執行從未真實操作過的動作,他們也做得很好。沒錯!就只是用想的,大腦就是這麼神奇!
我非常喜歡作者所傳遞出的觀念,告訴我們不論在做什麼動作,都要很有意識地去察覺身體在空間中的位置,去體驗有那些關節和肌肉參與出力,就是她所謂的磨練自己的敏銳度,提升自己感官知覺。在運動中不知不覺地鍛鍊自己的大腦,也可以更有效率的提升肌肉訓練的效益。
這是你自己的旅程,你和身體對話,不必在意別人的狀態,你有你自己的步調和進度,不勉強!只要開始一切都來得及,心理、生理、以及生活方式,都可以重新開始。出發點就在於我愛我自己的身體。
周彥君(力康健康管理中心物理治療師)
前言
我撰寫這本書,是希望它可以成為一個契機,讓50歲以上的女性朋友們,能夠重新檢視平時的生活方式以及對於身體的看法。
現在的時代,人的一生可以活到80年,甚至是更長的歲月。過去,我們會向神祈求:「請讓我長命百歲吧!」現在這個願望,可說是已經達成了。
但,人們並沒有思考過要怎麼樣活到長命百歲。結果,就這樣不自覺地變成了臥病在床的狀態,或是苦於老人痴呆,只有年齡不斷增長而已。對長命百歲的自己感到困惑,失去了生活方向迷惘不已。這就是日本的現狀。
50歲的現在正是最重要的時刻,我們應該學習不依賴國家或醫院,在年老之後也能以自己的力量好好活下去的方法,並了解到往後的人生,身心也必須皆能自立。
50歲之後的生活方式,是往後漫長人生的關鍵。
您現在每天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呢?
孩子漸漸不太需要照顧,正想著要不要再回到社會崗位上;或是長久以來在職場上累積到一個程度的經歷。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煩惱著老一輩的看護問題,或正面臨更年期,苦於身體的不適與情緒的低落等等,每個人的情形都不同。
但在任何情況之下,我都希望大家從現在開始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
您的人生,可能未來還有三十年、四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您要如何渡過這麼漫長的歲月呢?我希望您可以自覺到,自己生存在不得不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的時代。
現在的您,擁有著從目前為止的人生中所累積起來、無可替代的經驗與收穫,也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與智慧。這並不只是社會上的經歷而已,透過在家庭中教養子女而訓練出來的能力,也是足以貢獻社會,有價值的能力。
我希望您能夠對您所擁有的財產感到驕傲,並善加活用以克服今後人生中的困難。難道您不覺得,人生還有三十年、四十年的話什麼都可以辦到,什麼都可以完成嗎?「說是這樣說,但以後可是會愈來愈老。現在才說要開始做什麼,根本是不可能的。精力與體力都只有衰退的份,黑斑跟皺紋也愈來愈多,最近真的實際感覺到自己老了啊。」
手上拿著這本書的您,也是這樣想的嗎?
那麼,您真的能夠接受就這樣一年一年地老去嗎?
「……………………」
沒錯。若是您現在不停下腳步,重新檢視自己的話,歲月就只會徒然消逝。
您要如何迎接未來的人生?
您想如何寫下您人生的句點?
每個人的想法應該都不同。
每個人想完成的事情也不同,相異其趣,理所當然。
不過,我透過這本書想傳達的是:
「不論您想做什麼,在您考量人生時,都無法屏除身體這個要素。」
您的身體,就是您的生命。
在年齡增長的過程中,您必須好好地面對您的生命,持續保養身體才行。
我能夠如此斷言,是因為我見證了許許多多「菊池體操」的學生們,他們面臨年華老去,卻沒有迷失於日常生活的繁忙,認真地面對自己的生命。有些學生甚至持續了將近三十年。
我認為,能夠生而為人,誕生於這個世界上,就是一項奇蹟。
儘管年華老去,只要抱持感謝之心持續修身養性,就能夠莊嚴地,如我所願地,完成我的人生旅途。
我將年邁八十。
我想都沒有想過,自己可以這麼長壽。
但是,托長壽的福,我才可以每天上課,向大家傳授「菊池體操」。
這也是因為我身心都健康的關係。
當然,我也自豪這就是我每日持續不斷地進行這個體操的成果。
「菊池體操」創始以來,已超過五十年了。
托學員們的福,他們長期持續執行菊池體操,用身體來證明,因此我才能對體操的效果抱持堅定的確信。
現在開始一切都來得及。
心理、生理、以及生活方式,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
目前為止從來沒有正視過自己身體的人,請先好好看看現實中的自己。
請您從心底認知到,從今以後也只能跟這個身體一起活下去的現實。
我們的身體與心理,本來就不是輕輕鬆鬆就能夠活下去的構造。
我們都必須每天持續努力,累積成果。
絕不能放置不理,年紀大的人更是如此。
這是唯一一件誰也無法逃避的事實。
我有幸能長壽,但也因此看到了太多例子,都是事業有成卻對自己的身體意識不足,
結果就變成了連工作也無法持續的狀態。
什麼工具都不需要,只需要您的身體。
您的身體一定會回應您的意志。
任何時候開始都為時未晚。